工藝
朱克敬
善戰者勝于廟堂之上。其次智。其次勇。至于器械。末之末矣。然兵將相若。則器利者勝。器亦將所宜講。夷人利器。用于陸者。曰開花。曰后門鎗。舟于水者。曰火輪船。曰鐵甲船。曰水雷。曰水臺。皆威敵制勝。所向無前。中國遣人購買。雇匠仿造。費倍而器不良。非華人之獨拙也。委員之更調無常。工匠之良楛不辨。其志先貳。其藝何由而精。古者百工皆有專官。周禮所載甚詳。今宜稍復古法。設考工之官以領各匠。厚與之祿。而世守其職。則心志易專。功罪易著。行之十年。必不后于島國。至于化學氣學電氣植物地質等學。皆刻楮斲輪之類。精思無不可能。茍利于用。何患百姓之不為。設科設學。任以海疆。徒傷政體。亂風俗。于用人固無當也。其器皆難成易毀。利少害多。電報鐵路。動費數百萬金。一夫鋤之立廢。不用耕織裁縫刻書制餅諸器。費皆倍于人工。西洋地瘠。專以商賈為生。機器或可營利。中國專以農田為本。機器愈多。民生愈隘。其勢不能強。同自盤古至今。未有以工匠治國者。即西洋各國。其立政用人。自有本末。非僅恃其機器橫行海上也。
密籌大局情形折
郭嵩燾
奏為欽奉 諭旨。密籌大局情形。恭折奏祈 圣鑒事。竊臣五月二十四日準兼署督臣瑞 知照同治四年五月初八日奉 上諭直東軍務緊要。曾 統帶各路兵勇。北來剿辦。需餉甚多。自應寬為籌備。僧格林泌各營官兵。現已統歸曾 節制。所有山東每月協解該營月餉五萬兩。河南三萬兩。山西二萬兩。閻敬銘吳昌壽沈桂芬迅即籌備。按月如數解往曾直東軍營。不得稍有貽誤。其兩淮鹽厘項下原飭月餉。曾 亦可就近酌量提用。惟前項協撥。尚恐緩不濟急。該大臣先就近在江海關稅銀內提銀二十萬兩。以資分給。即李 劉 迅速如數撥解。毋誤要需。并將起程日期。先行奏報。曾 所帶各路兵勇數目。并僧 營中現存官兵若干。每月共需餉若干。著即查明咨報戶部。以便該部覆辦。直東軍餉。戶部無可提。難以協濟。閻 于地丁項下。欠解本年京餉銀內。各扣留五萬兩。以供防剿。其各省應解直隸固本軍餉。報解寥寥。現在直隸增兵募勇。需餉孔殷。若再視為具文。不思籌解。則餉項立見缺乏。瑞 左 駱 李 徐 郭 劉 孫 迅將各該省積欠銀兩。趕緊照撥。期起解。官 鄭 吳 閻 沈 除業經抵撥解過外。各將積欠應解之數。速行籌撥。各該督撫等。務當權衡緩急。顧全大局。不得再分畛域。是為至要。欽此。仰見 皇上籌維大局。精密詳審之至意。竊臣比聞僧 戰歿曹州。愴恨屢日。靡釋于懷。伏承 圣諭籌撥軍餉。默念事機之旁午。重增 宵旰之憂勤。旁皇焦急。無能自效。竊以為曾 接統此軍。其可慮者有三。僧 剿辦各起賊匪。專恃馬隊縱橫馳騁。近聞捻匪馬隊。較多于官兵。其勢遂至猖獗。曾 所部楚軍專習步戰。宜于山徑崎嶇。而不宜于平原廣漠。又楚軍克復金陵精銳之卒。多半散歸。而欲使以步當騎。以驟募之師。當方張之寇。慮非所以制勝。接統各軍。恩誼未足以相孚。威望未足以相伏。取決倉猝之間。指揮駕御。進退從心。恐亦有所未逮。此其可慮一也。曾 起文臣。部署將帥。爭勝一時。所以能建立功績。攘除大憝者。皆將帥用命之效也。十余年來。凋殘略盡。僅存者楊岳斌、彭玉麟、黃翼升、劉蓉等數人。皆各獨當一面。無與馳驅者。曾 處遺大投艱之地。而無威名素著之將帥與之戮力一心。共濟時艱。此其可慮二也。曾 始任軍旅。一切自立規模。艱難籌劃。軍情利鈍。與將官會議。而營務處別無文檄。餉糈支放。酌量撙節。取決一心。而糧臺別無報銷。凡此者。實由將帥皆所擢拔。兵勇皆所召募。軍餉一切皆所經營。故能緩急足以相維。豐歉足以相諒。今總步騎之眾。以備征討。轉數省之餉。以資供億。規模既異。事勢益艱。而又當兵革繁興。各省一律窮匱之時。此其可慮三也。
臣愚以為曾 此次辦理軍務。須建置者有二。一曰設立翼長。曾 規模宏遠。居中運量有余。臨敵指揮。實有所不足。擇地駐。以為各營根本。行軍之節要。臨敵之操縱。一責成翼長。臣愚以為曾國荃當此任。尤為相宜。惟其名望已立。與曾 為弟兄。各營將帥。皆能共信。亦恃以權衡事勢。通達軍情。佐曾 所不及。應懇 皇上飭令曾國荃前赴曾 軍營幫同辦理。以資共濟。一曰設立糧臺。協餉之應催者。軍需之應籌者。以及支收之繁劇。制造之取給。別簡廉干之大員司之。庶使曾 不以糧臺事務擾其心。專意經理軍務。臣愚以為降調湖南巡撫惲世臨當此任。尤為相宜。應懇 皇上飭令惲 督辦曾 直東軍務糧臺。凡有可以籌劃軍餉之處。聽從便宜辦理。于事益必多。曾國荃攻城戰野。為勞最著。其克復金陵城池。環攻數晝夜。緣城而入。相持巷戰又一晝夜。兵勇所以利于攻城者。利在得財耳。水陸四五萬人。爭先乘城。誰肯悉其所得之財。輦而歸之私第。又曾國荃所部不過數千人。其余將帥黃翼升蕭衍慶等。皆別將一軍。亦豈能攘諸將之利。而獨踞之。果有此。則諸將必至憤爭。軍士必至怨怒。而臣函詢黃翼升李鴻裔等。皆力為辨證其誣。臣在軍久。見攻克城池。無有能以利歸公者。處饑乏之時。御召募之軍。其勢尤難。無端蔽以貪污之名。致令恐懼憂虞。無以自解。臣竊悼之。惲 久仕湖南。廉明精干。無賢不肖。皆所深知。其清理積弊。破除人情。崖岸甚峻。躬任勞怨。而無一毫邀名見好之心。臣獨所服膺。勉力企之。而自愧精力百不能逮。乃以偶爾違例之細故。致被有意蒙蔽之污名。臣以為 國家無事。一切以成例繩治天下。積久法蔽。而名實乖。整齊變化。責對封強大吏。茍于例無甚乖忤。不能不稍示變通。以求實有補濟。但辦其心之公私而已。臣往見胡林翼張亮基。用人行政。一切破格行之。兩楚轉旋之大機。實在于此。稍一違例。而責以蒙蔽。使其心終以不白于 朝廷。臣尤悼之。自古平大亂勝大任者。宏亮之才。忠貞之節。常不能見諒于流俗。而持議者遽取反復無稽之言。從容一節之失。加之苛論。消沮士庶之心。而摧折辦事者之氣。此又 圣明所宜援古證今。深防其弊者也。臣曾隨僧 在天津軍營。辦理文案。從事年余。又與曾 至交。其于此軍應辦事宜。茍有所見。不敢不一盡其愚。至于曾國荃為人知慮精詳。居家治事。皆有條理。心懷忠義。識解尤絕于人。決非茍貪者。惲 曾相識京師。并無深交。蒞任湖南。與相見。而于曾 惲 辦事之才。與派往曾 軍營之必有益。則亦知之甚明。信之有素。謹就愚見所及縷晰上陳。臣自知望淺言微。冒昧陳。必蒙 嚴譴。然如臣等輩去一二人。無關 朝廷輕重。而如曾國荃惲世臨用之而必有裨于 國家。廢棄不用。徒為士人所惜。是以愿終言之。奉 旨協撥直隸軍餉。以直隸全境肅清。粵東軍務。層見出。無憑協撥。今東匪猖獗。直隸籌辦防堵。畿輔重地。自與他省協撥不同。臣謹當會商督臣。從此次奉 旨之日起。酌量籌解。以冀仰答 宸。所有密籌大局情形。謹繕折具奏。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鑒訓示施行。謹 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