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9章 西域傳(1)

  • 后漢書
  • 范曄
  • 4670字
  • 2015-12-20 17:33:51

武帝時,西域內屬,有三十六國。漢為置使者、校尉領護之。宣帝改曰都護。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屯田于車師前王庭。哀、平間,自相分割,為五十五國。王莽篡位,貶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與中國遂絕,并復役屬匈奴。匈奴斂稅重刻,諸國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內屬,愿請都護。光武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竟不許之。會匈奴衰弱,莎車王賢誅滅諸國。賢死之后,遂更相攻伐。小宛、精絕、戎廬、且末為鄯善所并。渠勒、皮山為于竗所統,悉有其地。郁立、單桓、孤胡、烏貪訾離為車師所滅。后其國并復立。永平中,北虜乃脅諸國共寇河西郡縣,城門晝閉。十六年,明帝乃命將帥北征匈奴,取伊吾盧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竗諸國皆遣子入侍。西域自絕六十五載,乃復通焉。明年,始置都護、戊己校尉。及明帝崩,焉耆、龜茲攻沒都護陳睦,悉覆其眾,匈奴、車師圍戊己校尉。

建初元年春,酒泉太守段彭大破車師于交河城。章帝不欲疲敝中國以事夷狄,乃迎還戊己校尉,不復遣都護。二年,復罷屯田伊吾,匈奴因遣兵守伊吾地。時軍司馬班超留于竗,綏集諸國。和帝永元元年,大將軍竇憲大破匈奴。二年,憲因遣副校尉閻槃將二千余騎掩擊伊吾,破之。三年,班超遂定西域,因以超為都護,居龜茲。復置戊己校尉,領兵五百人,居車師前部高昌壁。又置戊部候,居車師后部候城,相去五百里。六年,班超復擊破焉耆,于是五十余國悉納質內屬。其條支、安息諸國至于海瀕四萬里外,皆重譯貢獻。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窮臨西海而還。皆前世所不至,《山經》所未詳,莫不備其風土,傳其珍怪焉。于是遠國蒙奇、兜勒皆來歸服,遣使貢獻。

及孝和晏駕,西域背畔。安帝永初元年,頻攻圍都護任尚、段禧等,朝廷以其險遠,難相應赴,詔罷都護。自此遂棄西域。北匈奴即復收屬諸國,共為邊寇十余歲。敦煌太守曹宗患其暴害,元初六年,乃上遣行長史索班,將千余人屯依吾,以招撫之。于是車師前王及鄯善王來降。數月,北匈奴復率車師后部王共攻沒班等,遂擊走其前王。鄯善逼急,求救于曹宗。宗因此請出兵擊匈奴,報索班之恥,復欲進取西域。鄧太后不許,但令置護西域副校尉,居敦煌,復部營兵三百人,羈縻而已。其后北虜連與車師入寇河西,朝廷不能禁,議者因欲閉玉門、陽關,以絕其患。

延光二年,敦煌太守張珰上書陳三策,以為“北虜呼衍王常展轉蒲類、秦海之間,專制西域,共為寇抄。今以酒泉屬國吏士二千余人集昆侖塞,先擊呼衍王,絕其根本,因發鄯善兵五千人脅車師后部,此上計也。若不能出兵,可置軍司馬,將士五百人,四郡供其梨牛、谷食,出據柳中,此中計也。如又不能,則宜棄交河城,收鄯善等悉使入塞,此下計也。”朝廷下其議。尚書陳忠上疏曰:

臣聞八蠻之寇,莫甚北虜。漢興,高祖窘平城之圍,太宗屈供奉之恥。故孝武憤怒,深惟久長之計,命遣虎臣,浮河絕漠,窮破虜庭。當斯之役,黔首隕于狼望之北,財幣縻于盧山之壑,府庫單竭,杼柚空虛,算至舟車,貲及六畜。夫豈不懷,慮久故也。遂開河西四郡,以隔絕南羌,收三十六國,斷匈奴右臂。是以單于孤特,鼠竄遠藏。至于宣、元之世,遂備蕃臣,關徼不閉,羽檄不行。由此察之,戎狄可以威服,難以化狎。西域內附日久,區區東望扣關者數矣,此其不樂匈奴慕漢之效也。今北虜已破車師,勢必南攻鄯善,棄而不救,則諸國從矣。若然,則虜財賄益增,膽勢益殖,威臨南羌,與之交連。如此,河西四郡危矣。河西既危,不得不救,則百倍之役興,不訾之費發矣。議者但念西域絕遠,恤之煩費,不見先世苦心勤勞之意也。方今邊境守御之具不精,內郡武衛之備不修,敦煌孤危,遠來告急。復不輔助。內無以慰勞吏民,外無以威示百蠻。蹙國減土,經有明誡。臣以為敦煌宜置校尉,案舊增四郡屯兵,以西撫諸國。庶足折沖萬里,震怖匈奴。

帝納之,乃以班勇為西域長史,將馳刑士五百人,西屯柳中。勇遂破平車師。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絕三通。順帝永建二年,勇復擊降焉耆。于是龜茲、疏勒、于胘、莎車等十七國皆來服從,而烏孫、蔥領已西遂絕。六年,帝以伊吾舊膏腴之地,傍近西域,匈奴資之,以為抄暴,復令開設屯田,如永元時事,置伊吾司馬一人。自陽嘉以后,朝威稍損,諸國驕放,轉相陵伐。元嘉二年,長史王敬為于竗所沒。永興元年,車師后王復反攻屯營。雖有降首,曾莫懲革,自此浸以疏慢矣。班固記諸國風土人俗,皆已詳備《前書》。今撰建武以后其事異于先者,以為《西域傳》,皆安帝末班勇所記云。

西域內屬諸國,東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東極玉門、陽關,西至蔥領。其東北與匈奴、烏孫相接。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南山東出金城,與漢南山屬焉。其河有兩源,一出蔥領東流,一出于竗南山下北流,與蔥領河合,東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鹽澤,去玉門三百余里。

自敦煌西出玉門、陽關,涉鄯善,北通伊吾千余里,自伊吾北通車師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自高昌壁北通后部金滿城五百里。此其西域之門戶也,故戊己校尉更互屯焉。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萄。其北又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漢常與匈奴爭車師、伊吾,以制西域焉。

自鄯善逾蔥領出西諸國,有兩道。傍南山北,陂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領,則出大月氏、安息之國也。自車師前王庭隨北山,陂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西逾蔥領,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出玉門,經鄯善、且末、精絕三千余里至拘彌。

拘彌國,居寧彌城,去長史所居柳中四千九百里,去洛陽萬二千八百里。領戶二千一百七十三,口七千二百五十一,勝兵千七百六十人。

順帝永建四年,于竗王放前殺拘彌王興,自立其子為拘彌王,而遣使者貢獻于漢。敦煌太守除由上求討之,帝赦于竗罪,令歸拘彌國,放前不肯。陽嘉元年,徐由遣疏勒王臣槃發二萬人擊于竗,破之,斬首數百級,放兵大掠,更立興宗人成國為拘彌王而還。至靈帝熹平四年,于竗王安國攻拘彌,大破之,殺其王,死者甚眾。戊己校尉、西域長史各發兵輔立拘彌侍子定興為王。時人眾裁有千口。其國西接于竗三百九十里。

于竗國,居西城,去長史所居五千三百里,去洛陽萬一千七百里。領戶三萬二千,口八萬三千,勝兵三萬余人。

建武末,莎車王賢強盛,攻并于竗,徙其王俞林為驪歸王。明帝永平中,于竗將休莫霸反莎車,自立為于竗王。休莫霸死,兄子廣德立,后遂滅莎車,其國轉盛。從精絕西北至疏勒十三國皆服從。而鄯善王亦始強盛。自是南道目蔥領以東,唯此二國為大。

順帝永建六年,于竗王放前遣侍子詣闕貢獻。元嘉元年,長史趙評在于竗病癰死,評子迎喪,道經拘彌。拘彌王成國與于竗王建素有隙,乃語評子云:“于竗王令胡醫持毒藥著創中,故致死耳。”評子信之,還入塞,以告敦煌太守馬達。明年,以王敬代為長史,達令敬隱核其事。敬先過拘彌,成國復說云:“于竗國人欲以我為王,今可因此罪誅建,于竗必服矣。”敬貪立功名,且受成國之說,前到于竗,設供具請建,而陰圖之。或以敬謀告建,建不信,曰:“我無罪,王長史何為欲殺我?”旦日,建從官屬數十人詣敬。坐定,建起行酒,敬叱左右執之,吏士并無殺建意,官屬悉得突走。時成國主簿秦牧隨敬在會,持刀出曰:“大事已定,何為復疑?”即前斬建。于竗侯將輸僰等遂會兵攻敬,敬持建頭上樓宣告曰:“天子使我誅建耳。”于竗侯將遂焚營舍,燒殺吏士,上樓斬敬,懸首于市。輸僰欲自立為王,國人殺之,而立建子安國焉。馬達聞之,欲將諸郡兵出塞擊于竗,桓帝不聽,征達還,而以宋亮代為敦煌太守。亮到,開募于竗,令自斬輸僰。時輸僰死已經月。乃斷死人頭送敦煌,而不言其狀。亮后知其詐,而竟不能出兵,于竗恃此遂驕。

自于竗經皮山,至西夜、子合、德若焉。

西夜國,一名漂沙,去洛陽萬四千四百里。戶二千五百,口萬余,勝兵三千人。地生白草,有毒,國人煎以為藥,傅箭鏃,所中即死。《漢書》中誤云西夜、子合是一國,今各自有王。

子合國,居呼韐谷。去疏勒千里。領戶三百五十,口四千,勝兵千人。

德若國,領戶百余,口六百七十,勝兵三百五十人。東去長史居三千五百三十里,去洛陽萬二千一百五十里,與子合相接。其俗皆同。

自皮山西南經烏秅,涉懸度,歷羪賓,六十余日行至烏弋山離國,地方數千里,時改名排持。

復西南馬行百余日至條支。

條支國城在山上,周回四十余里。臨西海,海水曲環其南及東北,三面路絕,唯西北隅通陸道。土地暑濕,出師子、犀牛、封牛、孔雀、大雀。大雀其卵如甕。

轉北而東,復馬行六十余日至安息。后役屬條支,為置大將,臨領諸小城焉。

安息國,居和櫝城,去洛陽二萬五千里。北與康居接,南與烏弋山離接。地方數千里,小城數百,戶口勝兵最為殷盛。其東界木鹿城,號為小安息,去洛陽二萬里。

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獻師子、符拔。符拔形似麟而無角。和帝永元九年,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赍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十三年,安息王滿屈復獻師子及條支大鳥,時謂之安息雀。

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從阿蠻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賓國。從斯賓南行度河,又西南至于羅國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極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其土多海西珍奇異物焉。

大秦國,一名犁韐,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地方數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城郭。列置郵亭,皆堊塱之。有松柏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種樹蠶桑。皆髡頭而衣文繡,乘輜輟白蓋小車,出入擊鼓,建旌旗幡幟。

所居城邑,周圜百余里。城中有五宮,相去各十里。宮室皆以水精為柱,食器亦然。其王日游一宮,聽事五日而后遍。常使一人持囊隨王車,人有言事者,即以書投囊中,王室宮發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書。置三十六將,皆會議國事。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國中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琉璃、瑯?、朱丹、青碧。刺金縷繡,織成金縷羪、雜色綾。作黃金涂、火浣市。又有細布,或言水羊毳,野蠶繭所作也。合會諸香,煎其汁以為蘇合。凡外國諸珍異皆出焉。

以金銀為錢,銀錢十當金錢一。與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質直,市無二價。谷食常賤,國用富饒。鄰國使到其界首者,乘驛詣王都,至則給以金錢。其王常欲通使于漢,而安息欲以漢繒彩與之交市,故遮閡不得自達。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貢,并無珍異,疑傳者過焉。

或云其國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處,幾于日所入也。《漢書》云“從條支西行二百余日,近日所入”,則與今書異矣。前世漢使皆自烏弋以還,莫有至條支者也。又云“從安息陸道繞海北行出海西至大秦,人庶連屬,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終無盜賊寇警。而道多猛虎、師子,遮害行旅,不百余人赍兵器,輒為所食”。又言“有飛橋數百里可度海北諸國”。所生奇異玉石諸物,譎怪多不經,故不記云。

大月氏國,居藍氏城,西接安息,四十九日行,東去長史所居六千五百三十七里,去洛陽萬六千三百七十里。戶十萬,口四十萬,勝兵十余萬人。

初,月氏為匈奴所滅,遂遷于大夏,分其國為休密、雙靡、貴霜、肹頓、都密,凡五部翕侯。后百余歲,貴霜翕侯丘就卻攻滅四翕侯,自立為王,國號貴霜。侵安息。取高附地。又滅濮達、羪賓,悉有其國。丘就卻年八十余死,子閻膏珍代為王。復滅天竺,置將一人監領之。月氏自此之后,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漢本其故號,言大月氏云。

高附國,在大月氏西南,亦大國也。其俗似天竺,而弱,易服。善賈販,內富于財。所屬無常,天竺、羪賓、安息三國強則得之,弱則失之,而未嘗屬月氏。《漢書》以為五翕侯數,非其實也。后屬安息。及月氏破安息,始得高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师宗县| 曲周县| 民权县| 湘乡市| 锡林郭勒盟| 庆城县| 含山县| 渝中区| 兴化市| 防城港市| 池州市| 穆棱市| 万盛区| 永德县| 孟州市| 温泉县| 曲麻莱县| 高阳县| 丹东市| 杭州市| 安平县| 肥乡县| 盐津县| 西林县| 宜丰县| 章丘市| 新兴县| 那坡县| 上饶市| 通州区| 茂名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东辽县| 阳城县| 志丹县| 钟祥市| 梅河口市| 肃宁县| 剑阁县| 锦州市|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