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孝順孝沖孝質帝紀(2)

  • 后漢書
  • 范曄
  • 4134字
  • 2015-12-20 17:33:51

閏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烏桓寇云中。十一月,圍度遼將軍耿曄于蘭池,發諸郡兵救之,烏桓退走。

十二月甲寅,京師地震。

永和元年春正月,夫馀王來朝。

乙卯,詔曰:“朕秉政不明,災眚屢臻。典籍所忌,震食為重。今日變方遠,地搖京師,咎征不虛,必有所應。群公百僚其各上封事,指陳得失,靡有所諱。”己巳,宗祀明堂,登靈臺,改元永和,大赦天下。

秋七月,偃師蝗。

冬十月丁亥,承福殿火,帝避御云臺。

十一月丙子,太尉龐參罷。

十二月,象林蠻夷叛。乙巳,以前司空王龔為太尉。

二年春正月,武陵蠻叛,圍充縣,又寇夷道。

二月,廣漢屬國都尉擊破白馬羌。

武陵太守李進擊叛蠻,破之。

三月辛亥,北海王翼薨。乙卯,司空王卓薨。丁丑,光祿勛馮翊郭虔為司空。

夏四月丙申,京師地震。

五月,日南叛蠻攻郡府。

秋七月,九真、交阯二郡兵反。

八月庚子,熒惑犯南斗。

江夏盜賊殺邾長。

冬十月甲申,行幸長安,所過鰥、寡、孤、獨、貧不能自存者賜粟,人五斛。庚子,幸未央宮,會三輔郡守、都尉及官屬,勞賜作樂。

十一月丙午,祠高廟。丁未,遂有事十一陵。丁卯,京師地震。

十二月乙亥,至自長安。

三年春二月乙亥,京師及金城、隴西地震,二郡山岸崩,地陷。戊子,太白犯熒惑。

夏四月,九江賊蔡伯流寇郡界,及廣陵,殺江都長。戊戌,遣光祿大夫案行金城、隴西,賜壓死者年七歲以上錢,人二千;一家皆被害,為收斂之。除今年田租,尤甚者勿收口賦。

閏月,蔡伯流等率眾詣徐州刺史應志降。己酉,京師地震。

五月,吳郡丞羊珍反,攻郡府,太守王衡破斬之。

六月辛丑,瑯邪王遵薨。

九真太守祝良、交阯刺史張喬慰誘日南叛蠻,降之,嶺外平。

秋七月丙戌,濟北王多薨。

八月己未,司徒黃尚免。

九月己酉,光祿勛長沙劉壽為司徒。丙戌,令大將軍、三公各舉故刺史、二千石及見令、長、郎、謁者、四府掾屬剛毅武猛有謀謨任將帥者各二人,特進、卿、校尉各一人。

冬十月,燒當羌寇金城,護羌校尉馬賢擊破之,羌遂相招而叛。

十二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四年春正月庚辰,中常侍張逵、蘧政、楊定等有罪誅,連及弘農太守張鳳、安平相楊晧,下獄死。

三月乙亥,京師地震。

夏四月癸卯,護羌校尉馬賢討燒當羌,大破之。戊午,大赦天下。賜民爵及粟、帛各有差。

五月戊辰,封故濟北惠王壽子子安為濟北王。

秋八月,太原郡旱,民庶流冗。癸丑,遣光祿大夫案行稟貸,除更賦。

冬十月戊午,校獵上林苑,歷函谷關而還。十一月丙寅,幸廣成苑。

五年春二月戊申,京師地震。

夏四月庚子,中山王弘薨。

南匈奴左部句龍大人吾斯、車紐等叛,圍美稷。

五月,度遼將軍馬續討吾斯、車紐,破之,使匈奴中郎將陳龜迫殺南單于。己丑晦,日有食之。

目凍羌寇三輔,殺令長。丁丑,令死罪以下及亡命贖,各有差。

九月,令扶風、漢陽筑隴道塢三百所,置屯兵。辛未,太尉王龔罷。

且凍羌寇武都,燒隴關。壬午,太常桓焉為太尉。丁亥,徙西河郡居離石,上郡居夏陽,朔方居五原。

句龍吾斯等東引烏桓,西收羌胡,寇上郡,立車紐為單于。冬十一月辛巳,遣使匈奴中郎將張耽擊破之,車紐降。

六年春正月丙子,征西將軍馬賢與且凍羌戰于射姑山,賢軍敗沒,安定太守郭璜下獄死。

詔貸王、侯國租一歲。

閏月,恐唐羌寇隴西,遂及三輔。

二月丁巳,有星孛于營室。

三月,武威太守趙沖討鞏唐羌,破之。庚子,司空郭虔免。乙巳,河間王政薨。丙午,太仆趙戒為司空。

夏五月庚子,齊王無忌薨。

使匈奴中郎將張耽大破烏桓、羌胡于天山。恐唐羌寇北地。

秋七月甲午,詔假民有貲者戶錢一千。

八月丙辰,大將軍梁商薨;壬戌,河南尹梁冀為大將軍。

九月,諸種羌寇武威。辛亥晦,日有食之。

冬十月癸丑,徙安定居扶風,北地居馮翔。

十一月庚子,以執金吾張喬行車騎將軍事,將兵屯三輔。

漢安元年春正月癸巳,宗祀明堂,大赦天下,改元漢安。

二月丙辰,詔大將軍、公、卿舉賢良方正、能探賾索隱者各一人。

秋七月,始置承華廄。

八月,南匈奴左部大人句龍吾斯與薁韐臺耆等反叛。丁卯,遣侍中杜喬,光祿大夫周舉,守光祿大夫郭遵、馮羨、欒巴、張綱、周栩、劉班等八人分行州、郡,班宣風化,舉實臧否。

九月庚寅,廣陵盜賊張嬰等寇郡縣。

冬十月辛未,太尉桓焉、司徒劉壽免。甲戌,行車騎將軍張喬罷。

十一月壬午,司隸校尉趙峻為太尉,大司農胡廣為司徒。癸卯,詔大將軍、三公選武猛試用有效驗任為將校者各一人。

是歲,廣陵賊張嬰等詣太守張綱降。

二年春二月丙辰,鄯善國遣使貢獻。

夏四月庚戌,護羌校尉趙沖與漢陽太守張貢擊燒何羌于參,破之。

六月乙丑,熒惑犯鎮星。丙寅,立南匈奴守義王兜樓儲為南單于。

冬十月辛丑,令郡國中都官系囚殊死以下出縑贖,各有差;其不能入贖者,遣詣臨羌縣居作二歲。甲辰,減百官奉。丙午,禁沽酒,又貸王、侯國租一歲。

閏王,趙沖擊燒當羌于阿陽,破之。

十一月,使匈奴中郎將馬寔遣人刺殺句龍吾斯。

十二月,楊、徐盜賊攻燒城寺,殺略吏民。

是歲,涼州地百八十震。

建康元年正月辛丑,詔曰:“隴西、漢陽、張掖、北地、武威、武都,自去年九月已來,地百八十震,山谷坼裂,壞敗城寺,殺害民庶。夷狄叛逆,賦役重數,內外怨曠,惟咎嘆息。其遣光祿大夫案行,宣暢恩澤,惠此下民,勿為煩擾。”

三月庚子,沛王廣薨。

領護羌校尉衛琚追討叛羌,破之。南郡、江夏盜賊寇掠城邑,州郡討平之。

夏四月,使匈奴中郎將馬寔擊南匈奴左部,破之,于是胡羌、烏桓悉詣寔降。辛巳,立皇子炳為皇太子,改年建康,大赦天下。賜人爵各有差。

秋七月丙午,清河王延平薨。

八月,楊、徐盜賊范容、周生等寇掠城邑,遣御史中丞馮赦督州郡兵討之。

庚午,帝崩于玉堂前殿,時年三十。遺詔無起寢廟,斂以故服,珠玉玩好皆不得下。

論曰:古之人君,離幽放而反國祚者有矣,莫不矯鑒前違,審識情偽,無忘在外之憂,故能中興其業。觀夫順朝之政,殆不然乎?何其效僻之多與?

孝沖皇帝諱炳,順帝之子也。母曰虞貴人。

建康元年立為皇太子,其年八月庚午,即皇帝位,年二歲。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丁丑,以太尉趙峻為太傅;大司農李固為太尉,參錄尚書事。

九月丙午,葬孝順皇帝于憲陵,廟曰敬宗。是日,京師及太原、雁門地震,三郡水涌土裂。庚戌,詔三公、特進、侯、卿、校尉,舉賢良方正、幽逸修道之士各一人,百僚皆上封事。己未,九江太守丘騰有罪,下獄死。

楊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鄧顯討賊范容等于歷陽,軍敗,耀、顯為賊所歿。

冬十月,日南蠻夷攻燒城邑,交阯刺史夏方招誘降之。壬申,常山王儀薨。己卯,零陵太守劉康坐殺無辜,下獄死。

十一月,九江盜賊徐鳳、馬勉等稱“無上將軍”,攻燒城邑。己酉,令郡國中都官系囚減死一等,徙邊;謀反大逆,不用此令。

十二月,九江賊黃虎等攻合肥。

是歲,群盜發憲陵。護羌校尉趙沖追擊叛羌于鹯陰河,戰役。

永憙元年春正月戊戌,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三歲。清河王蒜征至京師。

孝質皇帝諱纘,肅宗玄孫。曾祖父千乘貞王伉,祖父樂安夷王寵,父勃海孝王鴻,母陳夫人。沖帝不豫,大將軍梁冀征帝到洛陽都亭。及沖帝崩,皇太后與冀定策禁中,丙辰,使冀持節,以王青蓋車迎帝入南宮。丁巳,封為建平侯,其日即皇帝位,年八歲。

己未,葬孝沖皇帝于懷陵。

廣陵賊張嬰等復反,攻殺堂邑、江都長。九江賊徐鳳等攻殺曲陽、東城長。

甲申,謁高廟。乙酉,謁光武廟。

二月,豫章太守虞續坐贓,下獄死。乙酉,大赦天下。賜人爵及粟、帛各有差。還王侯所削戶、邑。

彭城王道薨。叛羌詣左馮翊梁并降。

三月,九江賊馬勉稱“黃帝”。九江都尉滕撫討馬勉、范容、周生,大破斬之。

夏四月壬申,雩。庚辰,濟北王安薨。

丹陽賊陸宮等圍城,燒亭寺,丹陽太守江漢擊破之。

五月甲午,詔曰:“朕以不德,托母天下,布政不明,每失厥中。自春涉夏,大旱炎赫,憂心京京,故得禱祈明祀,冀蒙潤澤。前雖得雨,而宿麥頗傷;比日陰云,還復開霽。寤寐永嘆,重懷慘結。將二千石、令、長不崇寬和。暴刻之為乎?其令中都官系囚罪非殊死考未竟者,一切任出,以須立秋。郡國有名山大澤能興云雨者,二千石長吏各潔齊請禱,謁誠盡禮。又兵役連年,死亡流離,或支骸不斂,或停棺莫收,朕甚愍焉。昔文王葬枯骨,人賴其德。今遣使者案行,若無家屬及貧無資者,隨宜賜恤,以慰孤魂。”

是月,下邳人謝安應募擊徐鳳等,斬之。

丙辰,詔曰:“孝殤皇帝雖不永休祚,而即位逾年,君臣禮成。孝安皇帝承襲統業,而前世遂令恭陵在康陵之上,先后相逾,失其次序,非所以奉宗廟之重,垂無窮之制。昔定公追正順祀,《春秋》善之。其令恭陵次康陵,憲陵次恭陵,以序親秩,為萬世法。”

六月,鮮卑寇代郡。

秋七月庚寅,阜陵王代薨。

廬江盜賊攻尋陽,又攻盱臺,滕撫遣司馬王章擊破之。

九月庚戌,太傅趙峻薨。

冬十一月己丑,南陽太守韓昭坐贓下獄死。丙午,中郎將滕撫擊廣陵賊張嬰,破之。丁未,中郎將趙序坐事棄市。

歷陽賊華孟自稱“黑帝”,攻殺九江太守楊岑,滕撫率諸將擊孟等,大破斬之。

本初元年春正月丙申,詔曰:“昔堯命四子,以欽天道,《鴻范》九疇,休咎有象。夫瑞以和降,異因逆感,禁微應大,前圣所重。頃者,州郡輕慢憲防,競逞殘暴,造設科條,陷入無罪。或以喜怒驅逐長吏,恩阿所私,罰枉仇隙,至令守闕訴訟,前后不絕。送故迎新,人離其害,怨氣傷和,以致災眚。《書》云:‘明德慎罰。’方春東作,育微敬始。其敕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以崇在寬。”

壬子,廣陵太守王喜坐討賊逗留,下獄死。

二月庚辰,詔曰:“九江、廣陵二郡數離寇害,殘夷最甚。生者失其資業。死者委尸原野。昔之為政,一物不得其所,若己為之,況我元元,嬰此困毒。方春戒節,賑濟乏厄,掩骼埋胔之時。其調比郡見谷,出稟窮弱,收葬枯骸,務加埋恤,以稱朕意。”

夏四月庚辰,令郡國舉明經,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上詣太學。自大將軍至六百石,皆遣子受業,歲滿課試,以高第五人補郎中,次五人太子舍人。又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屬、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經者,各令隨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當以次賞進。

五月庚寅,徙樂安王為勃海王。

海水溢。戊申,使謁者案行,收葬樂安、北海人為水所漂沒死者,又稟給貧羸。庚戌,太白犯熒惑。

六月丁巳,大赦天下,賜民爵及粟、帛各有差。

閏月甲申,大將軍梁冀潛行鴆弒,帝崩于玉堂前殿,年九歲。丁亥,太尉李固免。戊子,司徒胡廣為太尉,司空趙戒為司徒,與梁冀參錄尚書事。太仆袁湯為司空。

贊曰:孝順初立,時髦允集。匪砥匪革,終滄嬖習。保阿傳土,后家世及。沖夭未識,質弒以聰。陵折在運,天緒三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鸡东县| 咸宁市| 甘洛县| 泰安市| 延寿县| 安庆市| 宾川县| 曲水县| 兴义市| 镇宁| 九江县| 永昌县| 仁怀市| 图木舒克市| 体育| 碌曲县| 永新县| 孟津县| 北安市| 南郑县| 麻栗坡县| 富民县| 桂林市| 荔波县| 亳州市| 阿城市| 庐江县| 商水县| 治县。| 余庆县| 普格县| 河北省| 大冶市| 吉木萨尔县| 忻城县| 关岭| 遂宁市| 鄱阳县| 军事|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