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口部

  • 喉舌備要秘旨
  • 佚名
  • 2463字
  • 2015-12-20 17:00:55

治口舌生瘡

屬性:吳茱萸為末,用醋搽腳心,過(guò)夜即愈,敷貼更妙。

又方

屬性:生附子研末,或用吳萸熱醋調(diào)敷兩腳心,無(wú)論虛實(shí)火,極神妙。

又方

屬性:天門冬(去心) 麥冬(去心) 元參等分為末,煉蜜丸為彈子大,每含一丸,雖數(shù)年不愈者亦斷根。以生姜蘸蜜水揩洗,用薄荷自然汁同白蜜調(diào)敷。

口唇生瘡日久不愈

屬性:藍(lán)葉搗汁洗愈,若因氣郁生瘡,用甑上倒汗水搽立效,并治小兒疳?;虼狡粕?,瓦松生姜汁搗融,入鹽少許,敷之愈。

舌無(wú)故出血方

屬性:花炒末摻。又方,香薷煎水含咽。又木賊四錢,煎水漱口即止。

舌長(zhǎng)數(shù)寸方

屬性:冰片研末搽即收。又方,番木鱉四個(gè),刮毛黃連一兩,同熬浸舌。

舌瞠硬大閉咽喉

屬性:皂礬五錢,瓦焙紅放地上,冷定研末摻之。若其牙關(guān)緊閉,用物撬開牙齒,搽藥。

又方

屬性:蒲黃一錢為末摻,并治舌上出血。

治羊須瘡奇效方

屬性:羊須 存,加冰片少許,麻油調(diào)搽即愈。

又方

屬性:泡濃茶一大碗,以患處浸茶內(nèi)半枝香久即痊。

加味甘桔湯

屬性:甘草(三錢) 桔梗(二錢) 荊芥 牛蒡 炒貝母(去心,各一錢五分) 前胡(一錢) 薄荷(五分)名加味甘桔湯。(盛者,宜服加味甘桔湯。)

紫袍散

屬性:(治十八種喉風(fēng))青黛(水飛) 石青 雄黃(各一兩) 膽礬(三錢) 人中白 硼砂 元明粉(各五錢) 黃連(二錢) 真冰片(五分)共為細(xì)末,瓷罐收貯,勿令泄氣,急時(shí)以二三分吹喉愈。

甘桔湯

屬性:(治風(fēng)熱上攻,咽喉疼痛,及喉痹妨悶)苦梗(一兩) 甘草(二兩,炒)上每服二錢,水煎。此又一方也。

玉龍散

屬性:人中白(一錢) 硼砂(一錢) 竹蜂(四只,在竹內(nèi)黑色者是也) 青黛(五分) 元明粉(一錢) 川連(一錢) 山豆根(一錢)共為細(xì)末,取少許以銅管吹之。

密鑰匙

屬性:(治喉閉纏喉風(fēng),痰涎壅塞盛者,水漿難)焰硝(一兩五錢) 硼砂(五錢) 腦子(一字) 僵蠶(一錢) 雄黃(二錢)各另為末和勻,以竹管吹患處,痰涎即出,如痰雖出,咽喉仍不消,急針患處,去惡血。

頰車開不能合

屬性:用皂角末吹其鼻,嚏出自合。

下頰落

屬性:含烏梅一個(gè)即止。

舌蕈

屬性:(生舌上,出血不止,即不救)五倍子(一錢,炙研) 烏梅(去核,炙,研,一錢) 銅綠(三分)共研細(xì)末,搽蕈上,小膏蓋住,日換一次,愈后乃止。

上疳瘡口中爛方

屬性:舊土墻上白螺獅殼,不拘多少,用水洗去泥沙,燒灰存性,香油調(diào)末搽之?dāng)?shù)次即愈。若牙關(guān)齦腫爛口閉者,用皂角末吹之即開。

上疳方

屬性:(上疳者,喉疳、牙疳、口疳瘡等癥也,同用此方)輕粉(一錢) 朱砂(七厘半) 冰片(二分)共研細(xì)末,吹入口內(nèi),無(wú)有不效。臨吹先用薄荷湯,或茶漱口,愈后用銀花二錢、土茯苓五錢、甘草一錢,服數(shù)次。

消瘰丸奇效方

屬性:元參(蒸) 牡蠣(微 ,醋淬) 貝母(去心,各六兩)共為末,蜜丸每服三錢,開水下,日二服。已潰者九制首烏研末,蜜丸,每服三錢開水下,日二服。外以羊屎、杏仁各五錢,燒研細(xì)末,豬骨髓調(diào)搽。

又方

屬性:用鴨油調(diào)半夏末敷之。

舌下腫痛

屬性:(即重舌之類)蒲黃(五錢)煎濃汁去渣,含口中數(shù)次極效。

舌下痰包

屬性:用無(wú)雜色的白馬糞,放新瓦上,焙干研末,加頂上梅花冰片為末,敷上立愈。

小舌生紅泡子與喉癥不同

屬性:蛇床子二兩,罐內(nèi)燒煙,吸入喉中自消。

補(bǔ)斷舌法

屬性:(凡人偶含刀在口,斷舌已垂落而未斷者,用雞蛋內(nèi)白軟皮套住,另以)天花粉(三兩) 赤芍(二兩) 姜黃 白芷(各一兩)為末,蜜調(diào)涂,舌根以白蜜調(diào)白蠟稀稠得宜,敷在雞蛋皮上,口敷數(shù)次,三日舌自接住,去蛋皮,再用蜜蠟勤敷七日。如跌撲穿斷舌心,血出不止,以鵝翎蘸米泔頻刷斷處,其血即止,或用瘦豬肉片貼之,仍用蒲黃、杏仁、硼砂少許為末,蜜調(diào)成膏,噙化而安。

又方

屬性:活蟹一個(gè),炙干為末,敷上即能生肌。

又方

屬性:活蟹(燒灰) 乳香 沒(méi)藥(各二錢)涂之即生肉,如咬去唇舌,用川烏、草烏為末,攤紙一條,以涼水調(diào)合貼之,即不覺(jué)痛,宜預(yù)制備急。

治舌下腫痛欲死

屬性:皂角(二錢)瓦上焙紅研末,好醋調(diào)敷即愈。

又方

屬性:醋調(diào)百草霜,柴灶內(nèi)的,敷舌上下數(shù)次,效,加鹽,用井水調(diào)涂更佳。

重舌鵝喉

屬性:川連 雄黃(各四分) 冰片(二分)共研末吹入。

喉風(fēng)舌大如脬,不急救即死

屬性:冰片(一分) 火硝(三分) 青黛(二分) 膽礬(二分) 僵蠶(五分) 硼砂(三分)共為末吹之。

舌腫四方

屬性:皂角不拘多少,以新瓦火 至紅色,放地候冷,研細(xì),將病患用鐵鉗拘開牙齒,以藥末搽其舌上即活。

又方

屬性:百草霜和酒涂舌下。

又方

屬性:用生蒲黃研末搽之。

又方

屬性:用雞冠血涂舌上咽下即消。

喉疔

屬性:(形似靴釘,但差長(zhǎng)耳,先以小刀刺點(diǎn),隨用)紫袍散吹之,再服加味甘桔湯,加鮮菊花一兩,用根亦可。若不能刺,以冰硼散箸頭蘸點(diǎn)六七次,再吹藥,服藥亦效。

舌忽縮入

屬性:銀針刺破舌尖,出盡惡血,以蠟燭油搽之即愈。

舌硬生衣

屬性:犀牛黃 朱砂(各一分) 玄精石(二兩)共研細(xì)末,將舌尖刺出紫血,用此藥搽之即愈。

舌下重生小舌

屬性:舌根肉壅腫疊出,短小如舌者是,用黃柏和竹瀝泡一夜,取汁點(diǎn)之。

又方

屬性:巴豆半粒、飯四五粒、共搗爛為餅,如黃豆大,貼在印堂中,待四圍起泡,去之即愈。各項(xiàng)舌病皆效。

木舌

屬性:舌尖腫大,塞滿口中,直硬如木,不能轉(zhuǎn)動(dòng)者是。用萆麻子肉搗爛,以紙取油將紙搓條,點(diǎn)火吹滅,以煙向舌熏之即消。若舌下腫起,用銀針挑破出血,以鍋墨煙,以燒草者更佳,以麻油濃調(diào)敷之,脫去再敷,或用水調(diào)敷亦可。

又方

屬性:蒲黃研末,時(shí)敷舌上,其腫自消。

又方

屬性:僵蠶為末,吹入,吐痰甚效。

舌忽腫大腫硬

屬性:實(shí)時(shí)氣絕,名曰 舌。用皂礬同上舌腫四方并治。

舌上生菌

屬性:(此惡癥也,初起如豆,漸大如菌,疼痛紅爛,無(wú)皮,朝輕暮重,由心脾熱毒所致)硼砂 人中白(各五分) 瓦上青苔 瓦松 溏雞糞(各一錢)用傾銀罐子二個(gè),將藥裝入封固,外用鹽泥封好,以炭火 紅,待三炷香為度,候冷開罐取出,入頂上梅花冰片、麝香各一分,共研細(xì)末,臨用時(shí)先以磁針刺破血菌,用藥少許點(diǎn)之,再以蒲黃末蓋之,內(nèi)服二陳湯,加黃連、黃芩、薄荷煎服。

舌腫破爛

屬性:黃連 黃柏(各五分) 青黛(水飛,一錢) 冰片(一錢)焙干為末,每用三分,吹之自愈。

重舌脹腫

屬性:(重舌木舌,皆屬心火)用川連末一錢,燈草湯下,二服效。

又方

屬性:治重舌脹,用鐵鍋燒紅,打下銹。研末,水調(diào)噙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滨县| 历史| 神池县| 新兴县| 柳江县| 宜昌市| 双城市| 佳木斯市| 简阳市| 栖霞市| 麻阳| 岚皋县| 新疆| 高安市| 余姚市| 衡水市| 秀山| 镇平县| 正蓝旗| 额敏县| 聊城市| 张家界市| 文水县| 望奎县| 尼玛县| 建宁县| 车险| 老河口市| 阿克陶县| 永仁县| 新绛县| 灵璧县| 韶山市| 宜城市| 济宁市| 安仁县| 韩城市| 临夏市| 锡林浩特市| 永胜县| 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