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事所關:此為民國十六年四月二十三日南強在總會提議廢止理事未決之懸案。討論之結果,決照舊制。灌園更提議社長、理事各定三年之任期,滿場贊成。但選舉定用無記名投票;社長之選舉照規則第八條社員過半數以上出席者之過半數為中選,理事則就多數票順次中選。
一、基本金所關:此為民國十七年十一月十八日灌園在總會提議改正規則第十八條基本金不交還未決之懸案。討論之結果,決定被除名者可將所出基本金交還;若自己退社或死亡之時,則不交還。
一、三十周年紀念所關:民國二十年,為本社成立三十年,鶴亭提議紀念事業。討論之結果,決定社員各自立案提出,以備秋會公同采擇。
一、壽椿會費所關:議決:主人方面之社友臨時醵金不足之時,得由社金支補。
一、「無悶草堂詩集」梓行所關:議決:征其遺族意見。
一、全臺聯吟大會加入所關:明年,該大會輪值臺中州下詩人承辦。議決:由本社聯絡州下各詩社作東。
議事告畢,依新改正規則投票選舉社長、理事。結果,中選者如左:
社長:鶴亭。
理事:灌園、沁園、小魯、天淘(汝南)、守拙、太岳、南強、豁軒(南強以體弱力辭,壺隱以次點補缺)。
于是閉會;即假林第大花廳開第三回櫟社壽椿會,為南強、太岳祝五十壽。著席后,鶴亭致祝,南強代表壽星稱謝并述希望。徹筵后,先作詩畸,拈「石南」兩字為鳧脛格;次作「春酒」七律(「歌」韻)、「詩吏」七絕(「支」韻)。時已夜分,各就寢。翌日再集于灌園府第,作「世詩」雁足格、「客來」鳳頂格兩詩畸。夜深,漸散。是會,外客有南投吳君維岳參與擊缽之吟。
蔡君惠如,五月二十日病故。
十月十日(古歷九月初八日),社友升三、笏山、沁園、子材、了庵、太岳、蘊白、灌園、小魯、天弧諸君合鶴亭十有一人,下午集于小魯之東山別墅;天淘翌日乃至。是會不議事,作詩而已;詩為「秋桃」七絕(「支」韻)。翌(九)日,同與東山第七屆登高會。初十日,同至霧峰訪灌園新建之洪壚別墅。十一日,始散。
社友現數二十一人。
中華民國十九年(庚午)
三月十三日(古歷二月十四日)下午二句鐘,沁園、天淘、灌園、太岳、小魯等五理事及南強、了庵、天弧、子材、鶴亭等集于霧峰南強之應接室開理事會。以社友中不出席于本社總會超過三回以上者,應照社則看做退社;眾議既決,擬提案于社員總會。
四月一日(古歷上已日)下午,社友升三、沁園、天淘、笏山、子材、了庵、蘊白、太岳、南強、灌園、豁軒、小魯、天弧、筱西、鶴亭等十有五人集于灌國府第;夕刻,開第四回櫟社壽椿會,觴祝灌園五十。賓主席定,鶴亭代表社員致祝,壽星灌園稱謝。有以詩祝者,亦即席朗吟。移時席徹,作含祝意之詩「松鶴」五律。翌日,南強長公子培英氏與施璇璣女士舉行結婚典禮,社友均至宮保第大花廳式場參列盛典。下午四鐘,為第四回壽椿會紀念照像。續開春季總會;出席社友十有三人,即升三、笏山、天淘、了庵、太岳、小魯、豁軒、蘊白、沁園、天弧、灌園、筱西、鶴亭也。鶴亭報告收支決算后,就本年三月十三日理事會議決之社友前后八年不出席于總會應照社則第二十四條看做退社一事,質之于眾;滿場一致無異議,照原案可決。次有提議某社友亦多年不出席,應照社則同條看做退社者;一時議論紛紛,結果用無記名投票以定可否。因贊成原案者得大多數、不贊成者二票而已,遂決定認為退社。于是閉會,作「泉筆」七絕詩。翌(四月三)日,散會。
十二月十三日(古歷十月二十四日)下午,開秋季會于霧峰社友灌園府第。出席社友,有基六、升三、笏山、天淘、沁園、太岳、了庵、灌園、南強、小魯、天弧、子材、豁軒及鶴亭等十四人。鶴亭報告收支決算,次入議事如左:
一、創立三十年紀念大會,議定明年辛未秋季舉行。
一、三十年紀念事業,議定鑄造詩鐘三架。其樣式及鑄造事,歸沁園、了庵二人擔任。
一、本社創立功勞者故社友林癡仙君「無悶草堂詩集」出版之事,議決:沁園專任其責,豫定明年大會前蕆事。
一、社員中未有社章者,依前式以自費制造補充。
一、紀念大會招待詩友,議定臨時指名柬招。
一、紀念大會費用,由基本金所生利息支辦;不足,則由社員捐補。
一、南強提議,就本社「沿革志」付梓;滿場」致議決:三十年大會后實行之。
閉會后,作「夜行」七絕之擊缽吟。同作者社友外,有小魯女公子燕生娘及吳維岳氏并林家西賓蔡旨禪女士等。翌晨,灌園倡議散策于青桐林之齋堂,社友各表同意。除基六先行告退外,一行十四人同乘輕車入山,盡半日之清游。下午三鐘,乃返。再作「冬菊」五律詩。外復作「火車」燕頷格詩畸;十鐘,有因事先去者。翌(十五)日,始散盡。
社員現數十有九人。
中華民國二十年(辛未)
四月二十六日(古歷三月初九日)下午,社友升三、守拙、竹山、笏山、天淘、子材、沁園、壺隱、了庵、南強、太岳、灌園、豁軒、小魯、天弧、鶴亭等十有六人,社外友有蔡遜庭、陳魯詹、吳維岳三氏及了庵長公子鵬傳氏、小魯女公子燕生娘等,同集于小魯之東山別墅。客冬議決鑄造詩鐘三架,以為三十年紀念;現已鑄就,銘曰:『小叩小鳴,大叩大鳴。愿我多士,雅韻同賡。振聾發聵,勿墜清聲』!別有二十四字曰:『昭和六年(歲在辛未)孟春之月,櫟社創立經三十年,鑄為紀念』云云。懸以木架,置于雙楓壇上。三鐘頃,各肅衣冠整列式場,行初撞式。贊禮員吳維岳君唱:『舉式』!吳燕生女士登壇揭去鐘上黃幕,社員一齊拍手。爆竹繼鳴,一同鞠躬致敬。先由鶴亭執杵,贊禮員致祝曰:『首撞鐘中,中部文風丕振;次撞左,左道邪說從此熄;三撞右,右文恢儒期再見』。于是社員序齒,順次各撞三杵;逸響遙傳,山谷互應。式以是畢。次開總會,議決基金交還退社者所關之事及三十年紀念大會費用各社友認捐確定之事。次為第五回櫟社壽椿會紀念照像,壽星為鶴亭(六十)與豁軒(五十)。七鐘頃,開壽椿會于別墅正廳之禮堂。堂懸「社友合壽鶴亭六十」了庵撰文、太岳作字之泥金屏幛八大幅,金碧耀煌得未曾有。酒數巡,灌園代表社友致祝,鶴亭、豁軒先后稱謝;鶴亭之感激,尤為不可名言。繼諸友先后起誦壽詩,移時而后徹宴。次作擊缽吟,題為「詩鐘」七絕(「庚」韻)、「空中結婚」五律(「先」韻)。翌朝,竹山先退,余友皆為小魯留作循例之踏青會。二十八日下午,乃散。
十一月一日(古歷九月二十二日)下午,社友灌園、南強、天淘、太岳、沁園、小魯、天弧、鶴亭等集于霧峰南強之應接室,妥商數事如左:
一、本社成立三十年紀念大會,期于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舉行于霧峰宮保第之大花廳。
一、「無悶草堂詩集」未能如期梓行,決將「櫟社沿革志略」提前付梓,以便大會時分贈。
一、紀念箋,決描寫本社新鑄鐘形及鐘銘,為較有意義之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