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 廣弘明集
  • 佚名
  • 4055字
  • 2015-12-20 16:45:41

案周書異記云。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漲。井水皆溢出。宮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動。其夜五色光氣入貫太微。遍于西方盡作青紅色。周昭王問太史蘇由。是何祥也。由對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現此瑞。昭王曰。于天下何如。由曰。即時無他。一千年外聲教被及此土。昭王即遣鐫石記之。埋在南郊天祠前。當此之時。佛初生王宮也。穆王即位三十二年。見西方數有光氣。先聞蘇由所記。知西方有圣人處世。穆王不達其理。恐非周道所宜。即與相國呂侯。西入會諸侯于涂山。以禳光變。當此之時。佛久已處世。至穆王五十二年壬申歲二月十五日平旦。暴風忽起。發損人舍。傷折樹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動。午后天陰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過連夜不滅。穆王問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對曰。西方有大圣人滅度。衰相現耳。穆王大悅曰。朕常懼于彼。今已滅度朕何憂也。當此之時。佛入涅盤

史錄曰。吳太宰嚭問于孔子曰。孰為圣人乎。孔子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右錄孔書稱嘆佛文如前

弈云。僧尼六十已下。簡使作民。則兵強人眾

弈云。寺多僧眾。損費為甚。絓是寺舍。請給孤老貧民無宅義士。三萬戶州唯置一寺。草堂土塔以安經像。遣胡僧二人傳示胡法

奕云。西域胡者。惡泥而生。便事泥瓦。今猶毛臊。人面而獸心。土梟道人。驢騾四色。貪逆之惡種。佛生西方。非中國之正俗。蓋妖魅之邪氣

弈云。庖犧已下一十五代。父子君臣。立忠立孝。守道履德。生長神州。得華夏正氣。人皆淳樸。以世無佛故也

弈云。秦起秦仲。三十五世。六百三十八年

弈云。帝王無佛。則大治年長。有佛則虐政祚短。自庖犧已下。二十九代。而無佛法。君明臣忠。國祚長久

弈云。未有佛前。人民淳和。世無篡逆

弈云。佛來漢地。有損無益

弈云。趙建武時。有道人張光反。梁武時僧光反。況今僧尼二十萬眾。須早廢省

一答廢省僧尼事者

對曰。夫形跡易察而真偽難明。自非久處。未可知矣。昔遠法師答桓玄書云。經教所述凡有三科。一者禪思入微。二者諷味遺典。三者興建福業。然有興福之人。不存禁戒。而跡非阿練者。或有多誦經文諷詠不絕。而不能暢說義理者。或有年已宿長。雖無三科可紀。而體性貞正。不犯大非者。以此挍量。取舍難辯。案出家功德經云。度一人出家。勝起寶塔至于梵天。何者人能弘道自利利他。潔己立身津梁七世。請有罪者依法苦治。無過者為國行道

一答毀寺。給民草堂安像

對曰。法流漢地五百余年。寺舍僧尼積世來有。龕塔堂殿皆是先代興營。房宇門廊都由信心起造。或為存歿二親。及往生七世。求將來勝報。種見在福田。咸出彼好心。非佛僧課立。書云。成功不毀。故子產不毀伯夷之廟。夫子謂之仁人。況佛為三界良田四生父母。唯可供養不可毀除。佛雖去世法付人王。伏惟

陛下。再造生民重興佛道。即是如來大檀越主。請遵漢明永平之化。近同文帝開皇之時

一答西域胡者。人面獸心。貪逆惡種。佛生西方。妖魅邪氣者

對曰。案史記歷帝王儉目錄及陶隱居年紀等云。庖犧氏蛇身人首。大庭氏人身牛頭。女媧氏亦蛇身人頭秦仲衍鳥身人面。夏禹生于西羌。文王亦生西羌。簡狄吞燕卵而生偰伯禹剖母胸背而出。伊尹托自空桑。元氏魏主亦生夷狄。然并應天明命。或南面稱孤。或君臨萬國。雖可生處僻陋形貌鄙粗。而各御天威人懷圣德。老子亦托牧母。生自下凡。何得以所出庸賤而無圣者乎。夫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信哉斯言也。僉曰。有道則尊。豈簡高下。故知圣應無方。隨機而現。尋釋迦祖禰。蓋千代輪王之孫。剎利王之太子。期兆斯訃物感則形出三千世界之中央。南閻浮提之大國。垂教設方。但以利益眾生為本。若言生在羌胡出自戎虜便為惡者。太昊文命皆非圣人。老子文王不足師敬。案地理志西域傳言。西胡者但是蔥嶺已東。三十六國。不關天竺佛生之地。若知妄說。何罪之深。若不知浪言。死有余責

一答。庖犧已下二十九代。父子君臣立忠立孝。守道履德。稟華夏正氣者。對曰。史記淮南等云。黃帝時。蚩尤銅頭鐵額。作亂天下。與黃帝戰于阪泉。以登帝位。蚩尤逆命。復戰涿鹿之野。凡經五十二戰。顓頊時。又誅三苗于左洞庭右彭蠡。汲塳竹書云。舜囚堯于平陽。取之帝位。今見有囚堯城。舜又與有苗戰于丹水之浦。堯上射九日落其烏羽(楚詞十日代出流金鑠石)繳大風于青丘。斬修蛇于洞庭。戮封豕于大澤。殺九癭于洶水。尚書云。洪水滔天懷山襄陵。黎民阻饑百姓昏墊禹時百姓各以其心。而柏谷子退耕于野。三苗不修德政。禹親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太華。伊闕在其南。羊腸背其北。焚皇圖殺龍逢。囚成湯縱妹嬉。修政(不仁湯放滅之)湯凡九征。二十七戰。大旱七年。河洛竭流。銷金爛石。高宗伐鬼方。三年殷紂辛迷惑姐已。恣十惡之害。流五虐之刑。剖賢人之心。刳孕婦之腹。囚文王禁箕子。周武王伐紂于牧野。血流漂杵。誅之鹿臺。王親射紂。躬懸頭太白之旗。而夷齊非之。不食其粟。孔子曰。武盡美矣。未盡善也。武王之世三監作亂。成王之日二叔流言。宣王六月出征詩云。薄伐獫狁至于太原。采薇遣戌役云。北有獫狁之難。西有昆夷之患。采[卄/巳]又云。宣王南征

對曰。上來所道。并是三皇已下三王之時。必能守道履德懷忠奉孝。爾時無佛足可清平。何為世世興師兵戈不息。至于毒流百姓殃及無辜。乃為姚石慕容永嘉之世。豈名蕩蕩無為之時。邪見失言一何謬矣

一答。秦仲已下三十五世六百余年者。對曰。史記云。自殷已前。諸侯不可得而譜。為多失次第年代難知。故尚書但以甲子為次第。而無年月者。良以史闕不記也。邪見乃始于秦仲迄于二世。有六百余年者。一往似長。出何的證。案春秋已前。秦本未有。春秋已來始有秦伯。當春秋時秦仲時漸霸。但是周之小邑。孝王之世。令非子放馬于汧渭之間。不承天命。未有正朔。曾孫秦仲。宣王之世。始受車馬侍御之臣。仲孫襄公以送平王東遷。進爵為伯。文公已下始見史記。自茲訖滅。不過二百余年。史記竹書及陶公年紀。皆云。秦無歷數周世陪臣。故隱居列之在諸國之下。何因得有年紀。續至胡亥。史記但從厲公列之。一百一年。終于二世。縱有年代。皆附春秋自無別紀。赧王之末。秦昭襄王因周微弱。始滅周國僭號稱王。諸史相承。秦惟五世四十九年。齊秘書揚玠史目云。秦自始封至滅。凡三十五世六百余年者。蓋取始封秦號經六百余年。非霸統中國經多年也。邪見乃延秦短祚冒上長年。一何虛妄哉

一答。帝王無佛年長。有佛祚短。自庖犧已下。爰至漢高。二十九代君明臣忠者

對曰。夫理貴深據。言資實錄。何故庖犧獨治不及子孫。堯舜二君位居五帝。堯則翼善傳圣。舜亦仁盛圣明。如尚書二典論。其化民治道功業最高。民無能名則天之明君也。堯又廢兄自立。其子丹朱不肖。舜父頑母嚚。并止一身不能及嗣。爾時無佛。何不世世相傳遽早磨滅

隱居年紀云。夏禹治九年

羿篡十五年 浞篡十二年

夏皋十一年 夏發十二年

對曰。書云。舜禹之有天下。巍巍乎其有成功。煥乎其有文章。大禹謨云。禹能卑宮菲食。皂帳綈衣而盡力于溝洫。為民治水。于民有功。若皇天輔德。何為天祚不永。治止九年。勘年紀云。夏后相及少康之世。其臣有窮羿寒浞及風夷淮夷黃夷斟尋等國。并相次作亂。凡二十六年篡夏自立。當時無佛。篡逆由誰

殷湯治十三年 外丁治三年

仲壬治四年 大甲治十年

沃丁治十三年 太戊治十年

外壬治三年 沃甲治四年

盤庚治九年 小辛治七年

對曰。湯仁不殺。開三面之網。放夏桀于鳴條之野。甚有仁德。爾時無佛。何以天歷不長。外丁外壬其年轉促。尚書云。湯行九伐太甲五征。伊尹立湯子勝。又立勝弟仲壬。又放太甲于桐宮。汲冡書云。伊尹自篡立。后太甲潛出。親殺伊尹而用其子。既稱忠樸之世。爾時無佛。何為舋起蕭墻。君臣無道

周武王治十一年 懿王三年(絕嗣)

僖王五年(絕嗣) 頃王六年

匡王六年 元王八年

烈王七年 靜王六年

貞王八年 悼王一百一日

哀王三月 思王五月

對曰。武王伐紂。師渡孟津。白魚入舟。應天嘉命謚法曰。克定禍亂曰武。民賴來蘇式閭封墓休牛放馬治致太平。汝言無佛年長。何因祚短。治十一年。懿王僖王更復絕嗣。周武王時無佛。壽祚更窮。子孫披猖須臾運徙

秦五世六君四十九年

昭王五年(滅周后始稱王在位五載)

孝文王式一年 襄王楚三年

始皇政三十七年 胡亥三年

殤帝子嬰四十六日

對曰。周顯王五年。秦穆公始霸三十四年。秦權周政。竹書云。自秦仲之前。卒無年世之紀。陶公并云。秦是篡君不依德政。次第不在五運之限。縱年長遠終非帝王。以短為長指虛為實。有何意見。秦時北筑長城備胡。偽殺扶蘇矯立二世。陳勝蟻聚作亂關東

漢高祖十二年 惠帝七年

文帝高祖第四子。非嫡

武帝本膠東王景帝第六子。非嫡

漢初兇奴入塞。烽火照甘泉宮。南越不賓乃習水戰孝景時。吳楚七國皆反。昭帝崩。立兄子昌邑。王即位二十七日。凡有一千一百二十七罪。霍光廢之。后立宣帝。此時無佛。何為乃爾

后漢凡十二帝。一百九十五年

光武三十三年 孝明十八年

章帝十三年 和帝十七年

安帝十九年 順帝十九年

桓帝二十一年 靈帝三十一年

獻帝三十年

對曰。后漢書云。光武撥亂反政。明帝致治升平。民無百里之憂。吏無出門之役。麒麟入囿神鳳棲桐。赤雀文龜蒼烏白鹿。嘉瑞備臻兆民胥慶。垂沕滑磅礴之恩。布通天漏泉之澤。論衡等書并云。后漢嘉祥不慚周夏。汝言有佛祚短。何故長年

隱居云。自魏皇初元年至蕭齊之末。凡二百八十二歲

托跋元魏一十七君。合一百七十九年。爾時佛來。何故年久

一答佛未出前世無篡逆者

對曰。何故周烈王弟顯王篡位。四十八年悼王立。一百一日為庶弟子朝所害。敬王弟哀王治三月思王外。哀王弟治五月思王殺之。孝王復殺思王。三王共立一年(出楊玠史目陶公年紀)奕云。西域胡。旦末國兵三百二十人。小宛國兵二百人。戎盧國兵三百人。渠勒國兵三百人。依耐國兵三百五十人。郁立師國兵三百三十一人。單相國兵四十五人。孤胡國兵四十五人。凡八國胡兵合有一千八百九十一人。皆得紹其王業據其土地。自相征伐屠戮人國。況今大唐僧尼二十萬眾。共結胡法足得人心。寧不備豫之哉。對曰。檢漢書西域傳云。旦末小宛等八國。并是蔥嶺已東漢域胡國。計去長安不經萬里。本非天竺佛生之地。又無僧尼在中謀逆。縱彼造惡何關此僧。但奕狂鬼入心外興邪說。虛引往事假謗今賢。達者知其浪言。愚人必生異見。惑亂朝野。深可痛哉

一答。佛來漢地有損無益。入家破家入國破國。漢明之時佛法始來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万山特区| 大理市| 简阳市| 遂川县| 中宁县| 枝江市| 浪卡子县| 山阴县| 高唐县| 榆林市| 镇坪县| 蛟河市| 青田县| 延津县| 白朗县| 共和县| 台南市| 南和县| 马山县| 道孚县| 南溪县| 开阳县| 阳江市| 大关县| 株洲县| 松滋市| 赤壁市| 阜新市| 柳河县| 塘沽区| 陆良县| 盈江县| 若尔盖县| 小金县| 黄浦区| 安国市| 商河县| 呈贡县| 乌拉特中旗|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