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痘瘡(1)

  • 慈幼新書
  • 程云鵬
  • 3331字
  • 2015-12-20 16:04:18

總訣

痘曰胎毒,由男女交媾時,先有火會而后精聚,此火蘊釀于胚胎之中,為血液之賊。

外有感觸。忽然而生,莫可止遏。間有輕重不等者,或父母稟受所致,或天行運氣使然。

善治者因其勢而利導之,何難皆中理解也。

兒在胞中,如雛在卵,形體未全,口無透竅,賴其母血液灌溉于臍帶中,渾渾然太初之氣也。產時母血橫流,滲入兒口,容或有之,俗謂口含血餅咽下,寄于命門,蘊蓄成毒誤矣。其有臍矢者,猶瓜果中漿汁,豈食血餅而成。若云腹中賴此滋生,則此乃血液之寶,焉得成毒哉?沈旬仲曰∶此益都翟氏之旨也,鳳雛淵源翟氏,一番推出一番新。翟氏得未曾有,鳳雛又發明其所以然,開聾 而濟夭枉。二先生寧止為斯道之功臣。

痘毒稟自胚胎,或數年而后發,或十數年而后發,或數十年而后發。其未發也,深藏潛伏,聲臭俱泯。正如閭閻無事時,未可執人而誅之曰,爾將為寇也。奈何世有預解痘毒之說者。

預解痘毒方法,有偶中者,小兒胎毒本輕也。一或不中,當奈之何?嘗見富貴之家,珍愛太過,遍覓方士金丹,及出痘時,反極重不可救藥。良由所服損虛臟氣,不得使痘毒宣暢故爾。

痘毒在人身中,無處不有。然其發也有次第,自骨髓而達于筋,腎主骨,血氣壯盛,毒盡送出于筋,則腎經毒解,自筋達于肌肉。肝主筋,氣血充足,毒盡送出于肌肉,則肝經毒解,自肌肉達于血脈。脾主肌肉,血氣充足,毒盡送出于血脈,則脾經毒解,自血脈達于皮毛。心主血,氣血充足,毒盡送出于皮毛,則心經毒解,自皮毛達于瘡窠。肺主皮毛,氣血充足,毒盡送出于瘡窠,則肺經毒解。五臟毒解,血化為膿,毒從膿化,痂結靨落而功成矣。若出于筋而少留于骨髓,則壯熱口干悶亂。出于肌肉而少留于筋,則搐搦牽掣,紫黑潮熱。出于血脈而少留于肌肉,則得癰腫于四肢。出于皮毛而少留于血脈,則痘不圓肥。出于瘡窠而少留于皮毛,則痂落遲而多麻 。

痘毒與諸瘡毒不同,諸瘡毒未成形,可解散內消而愈。既成形而未成膿,猶可逐散不成膿而愈。痘毒發自先天,應期開落,不可內消,不能逐散,全仗氣血送毒歸痘。(翟氏秘奧在此四字)以灌膿結痂,生理沛然。一用寒涼冰伏,變癥叢生矣。況有不必解者,又有不可解者,小兒稟賦強壯,素無疾病,飲食如常,其氣血足以運送,變化成功,順癥也,焉用解。若先天稟賦素虛,后天脾胃復弱,出痘時飲食減少,或瀉利腹脹,或手足冷,或氣短促失聲,或出不快,或根窠不紅活,或色白頂陷,或當膿而不膿,當靨而不靨,此氣血不能運送變化,宜速用溫補。若參、 、歸、術,力不及者,即丁香、桂、附佐之,亦不為害,焉可解為?痘毒蘊結于臟腑骨肉之間,與血氣渾成一塊,未曾破解,有感之后,漸漸分離。如胎之將產,此解字乃分形解體也。故痘出一分,毒解一分,痘出二分,毒解二分,痘盡出,則毒盡解,特在肌肉之間而未化耳。出不齊,脹不起,膿不化,痂不結,氣血弱也,速宜助之。助之者,恐膠結難解也。若曰未出可解之不出,多出可解之少出,將使胎之在腹者,可使之不產,將產亦可使之有不產乎。

痘之發與雜癥不同,雜癥只在一經,痘則五臟之癥俱見。古云似傷寒者,亦大概言也。孟春沂曰∶寒出外入(故惡寒),痘由內出(故惡熱),故惡寒無汗,頭痛脊強,左額青紋,面色慘而不舒,此傷寒之所有,痘癥之所無也。兩目含淚珠如水精,鼻氣出粗,睡中微驚,耳紋現(淡紅者吉,青紫者兇),惡熱不惡寒,此痘癥之所有,傷寒之所無也。有云中指獨冷,耳尻冷等說,理亦信焉。

痘者豆也,肖其形則生,不肖其形則死。形之不肖,元神竭矣。尖圓而突,周凈而松,形之有神者也。如麩(色白)如沸(空殼),如疥(無根顆)如蠶種(黑?。┤缟咂ぃㄒ黄缥蜜E(血,散)如瘙斑(根散),如湯泡(皮肉,先爛)如火刺(血干),形之無神者也。形而無神,可冀生乎?至于色也,欲如春花之在露(紅活光潤),不欲如秋草之經霜(黑暗干黃。)紅白兩分,明潤光活,色之有彩者也。如膩粉,如枯骨,如紅米飯,如豬肝色,色之無彩者也。形不有神,色不現彩,生意可知矣。嗚呼,神彩其生死之門戶也。

凡痘之看,先看元氣。痘兒元氣,非有非無,唯心領意會而已。如形色初善而終變惡者,元氣內竭也。形色初惡而終歸善者,元氣內強也。元氣本也,形色未也,故善治者必求本。

程書焉曰∶昔人用人參、黃 、甘草為保元湯,始終不易,正欲使元氣內強耳。

桂巖子曰∶人知痘藉氣血,不知痘之所藉,尤有超于氣血者,蓋元氣盛,則氣血流通,而領逐,而負載,并行祛毒,痘必應期而開落。元氣一虧,則在外者內不續,在內者外不固,毒肆妄行,或出或入,而為外剝內攻矣。調養真元,補益氣血,誠治痘完策。

不得已而欲攻他癥,中病即止。經曰∶常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夫包血成圓者,氣也,氣能拘血制毒,則痘暈必光明而紅活。頂陷者,氣之虛,塌陷者,氣之離,暈枯者,血之虛,根散者,血之離。圓也暈也,氣血之所為也。而所以成圓成暈者,氣血不得專也。

吳東園曰∶根顆者,血之運,膿者,血之腐。六日前??锤w,無根顆者,必不灌膿(毒在內也)。六日后專看膿色,無膿色者,必難收靨(元氣不足)。此理也勢也。

無形者根據有形,有形者附無形,互相根據附,天地之道,亦氣血之道也。氣之離,不由血之散乎,故自氣血交后,常觀根暈為憑準。粗緊紅活,生意沛然。若微細而不現不斂,且黯淡,則氣將飛去而必不克制毒矣。是故內攻根散者死,內攻而根血猶附,非毒作楚,必三因致之(因體虛、因穢觸、因誤藥)。

氣血有常,但不能盈于常,而能自虧于常。然亦有盈者,何也?毒壅于氣,火搏于血耳。斑者,血有余也; 者,氣獨盛也。經曰∶邪氣盛則實,真邪奪則虛。

氣居親上之尊,則痘頂尖圓白潤;血安親下之分,則四圍色暈紅活。若通頂紅色,必不能漿,八九日癢塌而死。此非血之過,由氣虧而失其尊,故血得妄行而僭居其位也。大補其氣,猶或可救,誤認血熱,以涼治之,斃矣(真血熱則枯焦紫黑,甚至無痘處亦紫)。

凡形色大惡,氣不交,漿不成,似為死矣。若精神爽朗,便食如故,而天庭有一二悅目者,猶可發毒,作臭痘而愈。何也,毒在外,不在內也,故如此云。

陳氏云∶痘以太陰脾肺二經為主,肺宜溫而脾宜燥。萬氏云∶痘始終以脾胃為主,胃當養而脾當補。馬氏云∶痘以少陰心經為主火不可太清,而血不可太寒。夫脾為孤臟,主肌肉,化水谷而生津液,灌溉諸經,而熏蒸發育。肺主氣,心主血,氣血充盈。 濡流貫,而痘有不得其天者乎。

心主血而屬火,痘藉之以運用一身,溫則流行,寒則凝滯,世以犀角涼之,此不知陰陽之屬也,惡能使之運化痘毒而成功乎?故予只于痂后余毒用之。若天行癘氣,與氣血爭盛者,脈洪數,痘初出即帶紫色,既出而稠密紅紫,內癥煩悶躁渴,小便赤澀,大便秘結,量入清涼之味解之,或酒炒大黃微利之,甚有口鼻出血者,犀角暫用之。若毒盛而氣血不盛者,雖曰解毒,必兼活血補氣,參、 、歸、芍,安可缺耶?黃連、犀角皆瀉心之品,時下恃為治痘神良,不論虛實寒熱,一切用之,更益以石膏、明粉、生地汁、羚羊角之屬,冰伏其生生之氣,噫異哉。

痘始終藉熱成功,先三日熱而后出,出齊則退,漿將行又熱,漿足則退。回漿前又熱,漿回則退,結痂收靨落痂又熱,名曰燒瘢。凡此皆不宜涼解,涼解則氣血凝滯不行,痘毒留中而禍作矣。(初熱未退,痘即出日火苗,宜辛涼托表。)痘不為害,惟毒為害,毒盡附于痘中不為害,惟不盡附于痘中則為害(秘奧法門)。故無論隨所因而用何劑,必少加穿山甲末,透其竅而逐之,使毒歸于顆粒而后已。又必加白芍,斂其血而收其毒,使無一分滲漏傍溢。治痘之法,其庶幾乎?痘未出前,升發微汗,使毒瓦斯宣通,毒出外而內自安也。既出后,調氣助血,使漿路充盈,漿始化而毒無不盡也。

毒停肌肉則發腫,毒滯皮膚則作臭,肌肉陽明主之,屬土,皮膚太陰主之,屬金,癰腫土象,腥臭金象,亦各從其類也。

書謂紅 者生,紫 者死,黑 藍 ,百不救一。雖然,亦有紅 死,而紫 藍 得生者,夫 、血熱也,失于解利則發 ,惡痘出,勢所必然,無論顏色, 與不 皆死。但天庭疏朗,形色善而斑出,又當別論。

昔一 癥,諸醫莫治,召予視之,已七日矣。斑分上中下,上斑紅,中斑紫,下斑青,視其痘,則綻突疏朗,內含清水,色黑黯而精神爽健。視唇舌,則多苔燥。予曰∶失解故也,進以清涼自愈。后果然。由是書不可拘也,察形色,驗唇舌是準。

痘前后有衄血者,毒瓦斯外泄,沖于肺也,此非惡候,只宜發灰散、清肺湯調之,不可用犀角等峻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海原县| 凤城市| 镇巴县| 安阳县| 镇沅| 调兵山市| 方正县| 安仁县| 宜川县| 望江县| 蓝田县| 波密县| 佛学| 集贤县| 永和县| 长岭县| 泸西县| 喀喇| 苍梧县| 共和县| 拜泉县| 文山县| 兰考县| 简阳市| 闸北区| 莱芜市| 上虞市| 昌都县| 宁德市| 奉贤区| 东平县| 巩留县| 宁乡县| 东源县| 剑河县| 凤山市| 房产| 开封县| 长白| 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