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王士禎

  • 碑傳選集
  • 錢儀吉
  • 3006字
  • 2015-12-20 15:02:41

資政大夫刑部尚書王公士禎暨配張宜人墓志銘

刑部尚書王公傳

資政大夫刑部尚書王公士禎暨配張宜人墓志銘宋犖

新城大司寇王公以疾薨于家,余既為位以哭;越三月,孤子啟涑等以公與宜人合葬有日,謂稔知公者莫余若,乃奉其行述來請銘。余與公生同庚、仕同時,謬以文章、氣誼定交京師。嗣是宦跡各天,每歲郵筒往復,商榷詩文,都不及世俗事,相好無間者數十年。昔鐘子期死,伯牙不復鼓琴;傷知音者稀也。余與公唱和久,切劘攻錯,辱附賞音;聞公兇問,愴然有棄琴之感。矧年迫桑榆,舊游星散,忍無一言報公九原而違諸孤之請耶!

按狀:公諱士禎,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先世自諸城徙家新城,為濟南望族,代有隱德。自潁川公以下三世,皆以太師公象干貴,累贈少師兼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太師公母弟方伯公諱象晉,以公貴,贈資政大夫、經筵講官、刑部尚書。季子明經公諱與敕,以公貴,累贈如其官。生子四,公其季也。

公生有異稟。初入家塾,善屬對,能五、七言詩;不由師授,出語往往驚其長老。年十一,應童子試,縣、府、道皆第一。十八歲,中順治辛卯鄉試,闈中定元;三日,旋改第六,品格實駕元之上。祖方伯公年九十一,猶及見;以家藏邢太仆書「白鸚鵡賦」賜之。乙未,中會試;公欲專攻詩、古文詞,不與殿試。明年,省伯兄西樵公于東萊學舍,晨夕唱和,有作成囊。

戊戌,殿試二甲;謁選,得揚州推官。揚當孔道,四方舟車畢集,人苦應接不暇;公以游刃行之,與諸名士文讌無虛日。嘗因公事往來白門、吳下,詩日益工,始自號「漁洋山人」;漁洋,太湖中山也。庚子秋,充鄉試同考官,名士多出其門。讞「海寇」諸重案,全活無辜甚眾。又設法募諸大僚及眾商,代輸欽贓二萬,揚屬積逋一清。癸卯冬,充武闈同考官;甲辰會元,其首卷也。

官揚五年,遷禮部主客司主事;與同朝諸名公為詩會,合肥龔宗伯主壇坫。時余自黃州通判入覲,始與公定交如平生歡。已遷儀制司員外郎。旋榷清江關司船廠,屏除陋規。任滿,遷戶部福建司郎中。壬子秋,典四川鄉試。歸途,丁母艱;服除,補戶部四川司郎中。

時上留意古學,特詔公懋勤殿,試詩稱旨。次日,傳諭:『王某詩文兼優,著以翰林官用』。遂改侍講,旋轉侍讀。本朝由部曹改詞臣,自公始;實異數也。上令入直南書房,頒賜飲食、文綺無算。尋充「明史」纂修官。己未冬,典順天武闈會試;先后三狀頭皆其門下,人艷稱之。次年,遷國子祭酒,禁絕饋遺。取士多高才生,士以不出大賢門下為恥。首奏請定孔廟祀典,依成、弘間儀制;又請正從祀諸賢位號及增從祀理學真儒。又請修經史舊板。雖部議未允行,而有功正學,良不愧人師矣。甲子冬,遷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旋奉命代祀南海;禮成,歸次游廬山、謁闕里。復命后一日,即請假歸省。俄聞贈公已先十日卒,徒跣慟哭作孺子啼。蓋公生而孝友,雖期功之喪,亦必欷歔累日,輒廢寢饋;至性不可及也。葬畢,赴補;晉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尋遷兵部督捕右侍郎,充經筵講官、「三朝國史」副總裁。其在督捕三年,酌定條例,奏請準行;意在和平寬厚,不輕提一人,用杜州、縣之擾;軍民德之。辛未,主試禮闈,文風特盛。

壬申,補戶部右侍郎,兼轄京省錢法。甲戌,轉左。前后官戶部七年,苞苴不入,蕭然如寒素,尤為人所難。丙子春,載命代祀西岳、西鎮、江瀆。戊寅,晉都察院左都御史;正己率屬,務持大體。仍命直南書房,編纂御集。會御史郭金城上疏請裁冗員,下九卿議,遂有欲裁御史數員者;公力持不可曰:『國初設都察院御史至六十員,后減至四十員;及停止巡按之差,往往乏人。余方欲議增數員,豈可裁耶!如論有異同,余必上疏爭之』。同朝韙其言,事乃已。是冬,晉刑部尚書。遇秋審、朝審,平反矜慎,民賴以不冤。蓋自理刑內擢以迄副憲、總憲,會議多主寬和,久有「仁人」之稱;而司寇,其尤著者也。

辛巳春,請假遷葬。準克期五月,不必開缺;主眷之隆,得未曾有。行裝無長物,載書數車以隨;好事者為作圖畫。還朝未久,以「申告冤抑」一案失出,罷官。公即日就道,送者填塞衢巷,莫不攀轅泣下。歸葺夫于亭,日事著述,不與聞門外事。四方求詩文者接踵而至,公亦灑然自得,有請輒應;人人厭其欲而去。庚寅冬,上諭內閣詢順治年間進士,在籍者已無多人;念公老成宿望,以公事罣誤,特命復職。公聞命涕泣,扶病北向拜。又草疏,命子啟汸詣闕馳謝?;噬暇炷钆f臣始終以禮如此,唐太宗賜蘇味道詩「君臣千載遇,忠孝一生心」,公足以當之矣。亡何病劇,伏枕猶為揚州居烈婦立傳,口授兒子書之;蓋其居平不忘宿諾,大率類是。

公長身修髯,無聲色、博奕之好。惟嗜讀書,公余手不釋卷。性好客,坐上恒滿;談言亹亹,至夜分不倦。從不干人以私;子弟應試,雖門生故舊為主司,未嘗以一言囑也。又好汲引士類,見人有一長,稱之惟恐不及;以故遠近士大夫咸歸之。嘗云:『余在九卿中薦舉人才甚伙,率不令其人知之』。他如老宿、孤寒藉齒牙以成名者,不可縷指。同年鈍翁汪公性嚴厲,不輕許可;人多舍汪而就公,謂「如坐春風中」也。

公元配夫人張氏,鄒平人;都察院左都御史謚「忠定」諱延登孫女、鎮江府推官諱萬鐘女。年十四,歸公。事舅姑以孝,相夫以敬,御下以慈;其周恤公之戚友族黨也,有脫簪贈佩之風??椭?,必親治酒肴,不以委臧獲。不幸先歿,年四十二。十余年甘苦憂患與共;公每出使,必有詩寄之。其卒也,悲悼逾至,自賦挽詩數十首。至生卒年月,詳具鈍翁所作志銘中。生子四人:長啟涑,歲貢生,原任荏平縣教諭,候補知縣;次啟渾、庠生、早卒,次啟汸、歲貢生,原任唐山縣知縣,候補知州;次啟汧,歲貢生,候補教諭。女四人:一適庠生張秉鎮,一早卒未宇,一字張秉鑾,一字畢世〈氵寉〉。孫五人:兆酇、兆鄭,俱貢監生;次兆鄂、兆鄄、兆鄗。孫女八人:一適庠生畢海瑄,一適李可茂,一適歲貢生韓澤吉,一字朱崇謙,一字王惟治,一字劉宗潞,二未字。曾孫,祖導;曾孫女,字高綋緒。公生于明崇禎甲戌閏八月二十八日亥時,薨于康熙辛卯五月十一日酉時,享年七十有八。

公弱冠稱詩,五十余年,海內學者宗仰如泰山、北斗。其為詩,備諸體,不名一家;自漢、魏以下兼綜而集其成,而大指以「神韻」為宗。文亦出入史、漢、八家兼及六朝,有「帶經堂全集」三十余種行世。書法高秀似晉人,雅不欲以此自多;人以絹素求書,輒令弟子代。惟二、三同好問答,書必親作;其手蹟多藏棄之。

〕尚囗成性傳

周亮工 名宦戶部侍郎周公亮工傳

吳六奇 少傅左都督順恪吳公六奇傳(啟爵附)(「廣東通志」)

鄭之文 臺州守備鄭公之文傳

郎廷佐 郎廷佐傳(「盛京通志」)

梁化鳳

李率泰 忠襄公李率泰傳

王之鼎 光祿大夫提督四川左都督世襲伯贈太子少保謚忠毅王公之鼎墓志銘

柯爾崑 誥授光祿大夫護軍統領兼佐領世襲拖沙喇哈番柯爾崑公神道碑

李國英 總督川陜軍務勤襄李公國英傳(「四川通志」)

趙廷臣 浙閩總督趙廷臣傳(節錄)(「八旗通志」)

金世德 直隸巡撫兵部尚書兼副都御史金公世德墓志銘

杰書 康良親王杰書傳

福喇塔

李之芳

范承謨 范忠貞傳

戴璣 廣西參議戴公璣傳

尚可喜 平南敬親王尚可喜傳(「盛京通志」)

黃芳度 海澄公贈王爵忠勇黃公芳度傳

耿昭忠 額駙將軍勤僖耿公昭忠墓志銘

李光地

姚啟圣 姚少保啟圣傳

吳興祚 兩廣總督吳公興祚傳(節錄)

陳昂 廣東副都統陳公昂墓志銘

黃性震

楊捷 誥授光祿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昭武將軍提督江南總兵官三等阿達哈哈番謚敏壯楊公捷墓志銘

施瑯

朱天貴 榮祿大夫浙江平陽鎮總兵官左都督贈太子少保朱忠壯公天貴墓志銘

吳英 威略將軍福建水師提督吳公英墓志銘(代李安溪)

藍理 福建提督藍公理家傳

杜臻 杜尚書臻傳

趙士麟 吏部左侍郎趙先生士麟行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靖市| 西青区| 聊城市| 敦化市| 东丰县| 维西| 凭祥市| 襄汾县| 黄石市| 宿松县| 珠海市| 若尔盖县| 汉源县| 二手房| 淮北市| 隆回县| 铁力市| 扎囊县| 宜宾县| 宜春市| 广灵县| 西宁市| 那坡县| 邻水| 蛟河市| 庆城县| 松江区| 南投市| 瑞安市| 廉江市| 岳池县| 保定市| 吐鲁番市| 江川县| 望奎县| 莒南县| 和平县| 波密县| 荃湾区| 双江|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