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5章

豬油(熬去渣二兩) 加香油(三錢) 同熬,離火稍冷,加乳香、沒藥各五錢,入孩兒茶七錢,攪勻,又入冰片一分、輕粉五分、麝香一分,臨用攤貼神效。治下疳。旱田螺(燒灰)腦子麝香、輕粉少許,為末,香油調敷患處即愈。又方,燈草灰入輕粉、麝香少許,干貼。

下疳妒精瘡方

七月七日采風眼草,燒灰淋水洗之。

圣粉散

治下注疳瘡蝕臭,腐爛痛不可忍。

蜜陀僧 黃丹 黃柏(蜜炙) 孩兒茶 乳香(各三錢) 麝香(少許) 輕粉(一錢半)為末,用蔥湯洗瘡,瘡濕干搽。瘡干香袖調搽,兼治小兒疳瘡。

沐浴長春散

男子下元陰濕久冷,陰囊瘙癢疼痛,成瘡流水,及治婦人陰濕,子宮久冷。

牡蠣 蛇床子 破故紙 紫梢花 干荷葉 官桂(各等分) 每用一兩半,水一小鍋,入蔥自數莖煎八分,先熏后洗,卻用后津調散。

津調散

治妒精,婦人陰濕瘡,濃汁淋漓臭爛。

黃連 款冬花(各等分) 麝香(少許) 為細末,先以煎湯洗,軟帛拭者,津調敷之,忌生湯洗。

麝香杏仁散

治婦人陰瘡。杏仁不拘多少(燒存性)麝香(少許) 為細末。如瘡口深用小絹袋盛藥系口,炙熱置陰內。

翻花瘡方

即 肉凸出,如蛇頭數寸者是也。

用硫黃末敷之,即縮。

人面瘡方

以貝母為末,水調灌之,數日結痂而愈。

漆瘡方

以生蟹取黃涂之效。又方,干荷葉一斤,水煮濃汁洗。又方,生紫蘇擦之。又方,人乳汁敷。

羅太無定風散

治瘋犬咬。先口噙漿水洗凈,用綿拭干貼藥,更不再發,大有神效。

天南星(生) 防風(等分) 為細末,干上,再不潰膿,功難盡述。

濟世方

治癲犬咬。先用人溺洗去血水,次用核桃殼三個,將干人糞填滿,罨于傷處,外以艾于核桃上灸之,二七壯,即愈,永不再發。又方,用斑蝥七枚,去頭足翅,以糯米少許,于新瓦上同炒,以米黃香為度,去米不用,以斑蝥研碎,好酒調下,能飲酒人,再進一杯,看傷上下。以分食前食后服。當日必有毒物從小便出,如小狗狀。如未下,次日再進。如又不下,又進之,以毒物出為度,若進至七服,雖毒不下,亦無害矣。服藥后,腹中必不安,小便莖中刺痛,不必慮,此毒為藥,攻將下耳。又方,胎發燒存性,新香附,野菊花研細,酒調服盡醉。患病患頭有紅發三根,速拔去。

一方治犬咬。以人尿洗凈,以頭垢敷傷處,又用熱牛糞涂于外。又方,用杏仁爛嚼罨傷處,以帛縛定立好。又方,紫蘇葉嚼碎涂。又方,先用鹽水洗,用蓖麻子去殼,井水研成膏,貼傷處。又方,虎骨 灰敷之,亦好。

犬咬破傷風腫。人參于桑柴火上燒存性,敷之良愈。又方,蒼耳葉酒調服。又方,杵金絲荷葉,砂糖調勻敷上。

蛇傷諸方

凡惡蛇傷,急于傷處,上下皆縛,使毒不散走,隨侵糞缸內,食蒜飲酒令飽,使毒不攻心,或白礬、甘草等分,冷水服二三錢。更搗蒜敷患處,加艾圍灸之,兼治百蟲毒螫俱妙。又方,雄黃、五靈脂、貝母、白芷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熱酒調服,滓敷患處。又方,用青木香,不拘多少,煎服其痛即止。又方,用金線重樓水磨少許,敷咬處,即為末,酒調服之。又方,用貝母為末,酒調服盡醉,頃久酒至傷處為水流出,候水盡,以渣敷瘡上,垂死可活。又方,癩蛤蟆,搗爛敷上,以帛縛之。又方,凡毒蛇沙虱所傷,眼合口噤,手足強直,毒已入內,急用蒼耳草搗汁,和酒服渣,濃敷患處。

一方治蜈蚣傷,用雞冠血涂。如吞蜈蚣毒而舌出脹硬者,即涂舌上,咽下亦可。又方,亂發燒熏。又方,烏雞糞涂。又方,取大蜘蛛置傷處,吸去其毒。治蝎子螫,用白礬、半夏等分,為末,醋調涂之。治虎傷,用生葛根汁服,并洗傷處并妙,或以白礬末納瘡口,痛立止。又方,掘土深坑眠臥于中,則不死。

治馬咬,用簿荷汁涂之。治豬咬,用松脂熔作餅,貼之。

治人咬。凡咬破指頭,涌不可忍,久則爛脫手指手掌,用人尿入瓶,將患指浸在內,一宿即愈。又方,以鱉殼燒灰,敷亦可。又方,用生栗子和飯嚼爛,濃遏傷處。

治金瘡血不止,用半夏、風化鍛石、郁金,為末,摻上血即止。又方,海螵蛸末,敷之,血立止。

又方,古礦鍛石為末敷。又方,原蠶蛾炒為末,敷之。又方,治刀斧傷甚,用真降香,瓷鋒刮下,研極細末摻上,次日即結靨如錢,無不立愈。又方,血竭末摻之,立止血生肌。又方,用初生小鼠同鍛石搗勻,陰干,敷金瘡,及湯火傷俱妙。

治陽癥腫毒并金瘡,用大粉草入去青竹管中,油灰塞竹管孔,立冬日,放糞缸內,立春先一日取起,豎立陰干,破竹取草,研細。金瘡干者水調敷,熱毒疫毒,內服均妙。

劉寄奴散

治箭傷一切金瘡。劉寄奴為末,摻之。又方,毒箭傷破欲死,用藍汁敷之。如無,靛青亦可。又方,桑葉陰干為末敷。若急用焙干亦可。又方,生半夏為末敷。又法,治刀箭傷甚欲絕,剖牛腹納之,熱血侵便蘇。

杖瘡膏藥

用紫荊皮、乳香、沒藥、生地、大黃、黃柏之類,丹溪云:枚瘡用黃柏、生地、紫荊皮敷,此皆要藥也。若血熱作痛,宜涼藥去瘀血為先,加紅花、血竭更佳。

鬼代丹

受杖不痛故云。

無名異 乳香 木鱉子(去殼) 自然銅( ,醋淬) 地龍(去土) 沒藥(等分)為末,蜜丸彈子大,溫酒化下一丸。

乳香散

治杖瘡神效。

自然銅(醋淬七次,五錢) 滴乳香 真沒藥(各三錢) 全當歸(五錢) 茴香(四錢) 為末,每服五錢,溫酒調下。

杖瘡丹

劉寄奴(六錢) 馬鞭草(四錢) 為末蜜調敷,潰者干摻。

地龍散

治腰脊痛,或打撲損傷,從高墜下,惡血凝滯。

中桂 地龍 羌活 黃柏 甘草 蘇木 桃仁 歸梢 麻黃 水酒煎服。

水仙散

治打撲墜損,惡血攻心,悶亂疼痛。

用未展荷葉陰者,一味為末,食前用熱童便一盞。調下三錢,以利下惡物為度。又方,用韭汁和重便飲之,散其瘀血,骨折者,蜜和蔥白搗勻。濃封患處,酒調白芨末二錢服之。

肘后方

治打傷瘀凝骨節。用生鐵一斤,酒五斤,煎一斤飲之。

秘授神效散

治跌撲骨折骨碎,筋斷疼痛,此藥續斷神驗。用路上或墻腳下過往人便溺處,經久碎瓦片,取來洗凈,火 醋淬五七次,瓦黃色為度,以刀刮細末,每服三錢,好酒調服,不可以微賤而忽之。

黑發散

烏須發。

官粉 真蛤粉 黃丹 蜜陀僧 鍛石(一錢三分) 為細末,水調搽。如干,水洗去藥,核桃油潤之。

烏須神方

用雌雄蟹(一對八兩,霜降后佳,對臍扎好) 好京墨(一錢,為末) 麝香(三分)生漆(一斤,去渣) 先將京墨麝香入瓷瓶內,次將蟹投內,又將生漆傾入瓶內封固好,入人行處土中,深埋尺許,七七四十九日取起。麻布去渣,收貯瓷瓶中。凡用筆涂上,將指頭套魚泡涅勻,恐染指頭不能凈白耳。

又方五倍子(焙黑色,青綿布包裹,腳跟踏成餅子,三錢) 紅銅末(銀罐內 成灰,六分) 白礬(枯) 訶子皮 砂 細辛(各三分) 各為細末,對和一處,次用石榴皮一個,烏梅三個,細茶一撮,水二盞,煎七分,去渣,用瓷盞盛,將前末藥汁納放鍋內,重湯煮藥,至皺皮取起,晚間用抿子蘸藥,刷去,次早溫水洗臉,須發如漆。

七仙丹

此藥補心腎,駐容顏,黑髭發之圣藥。

何首烏(甜瓜瓣者,九蒸九曬,四兩) 人參(去蘆) 熟地黃(酒洗) 白茯苓(去皮,春夏用) 生地黃(酒洗) 小茴香(炒黃色,秋冬用) 麥門冬(去心)天門冬(去心) 以上各一兩,為細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嚼爛,好黃酒送下,鹽湯亦可,或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送下亦可,忌三白房事,合時勿時犯鐵器,三白者,蔥蒜蘿卜也。

玉容肥皂丸

去白瘢黑點白癬,諸般瘡痕,令人面色好看。

白芷 白附子 白僵蠶 白芨 白蒺藜 白蘞 草烏 三奈 甘松 白丁香 杏仁 豬牙豆粉(各一兩) 肥皂(去里外皮筋并子,只要凈肉一茶杯) 蜜陀僧 輕粉 樟腦(各五錢)孩兒茶(三錢) 上先將凈肥皂肉搗爛,用雞子清和,曬去氣息,將藥為末,同肥皂雞清和為丸。

治體臭。

用 砂、蜜陀僧、明礬、銅青、白附子、辰砂,為末,先以皂角水洗二三次,后敷上,不過三次全好。又方,加黃丹,水銀,用白梅肉為丸擦之。又方,用大田螺一枚,水中養之,俟靨開,以巴豆一粒,去殼,入內拭干,仰置盞內。夏月一宿,冬月七宿,自然成水,取搽腋下斷根。一方,先用胭脂搽腋下,其狐臭之處黃色,即將田螺去靨,掩于其處,絹帛縛緊,臭從大便而出,其根絕矣。

治汗瘢紫白色者。用白附子、硫黃各等分,為末,以白茄蒂蘸醋粘末擦之。又方,用夏枯草,煎濃水,日洗數次。

肩穿法。凡負重擔肩破者,剪貓兒頭上毛,不語唾粘之。

遠行腳打泡子,以生面水調為糊,貼過夜即干,不可擦破。又方,用飯粘搗貼,以紙覆之,過夜平腹。

骨鯁芒刺咽喉諸方

一方威靈仙,醋浸口噙。同砂仁煎服亦可。如欲吐,以砂糖調銅青末,半匙,再滴油一二點,調服即吐出原物。又方,蚯蚓泥擦喉外。又方,用狗涎頻滴。凡魚骨鯁食,橄欖即下。如無鮮者,用鹽橄欖打磨水飲之,蓋橄欖木作舟揖,魚觸著即死。又貓涎亦能下魚骨哽。雞骨哽,用貫眾、縮砂、甘草為末,經紗包裹含之。又方,雞內金燒灰吹。

竹木芒刺咽喉,象牙磨水服。竹木刺肌肉,以齒垢涂上。又方,黑豆嚼涂。針入肉不出,用螻蛄腦子同硫黃研細調敷,以紙蓋之。如覺甚癢,其針自出。誤吞頭發繞喉不出,取自亂發燒灰一錢,白湯下。誤為吞蟥(即水蛭),腹痛,用田中泥為丸,水吞下,其蟲隨土瀉出。誤吞銅錢,用荸薺多多食化(又名地栗)。一方多食胡桃肉。一方多食蒜白。誤吞金銀銅鐵,但多食肥肉,自從大便而出。吞針者,煮蠶豆與韭菜食之,針與韭自從便出,或線系磁石吞下,少傾提出,針吸在石上,而亦出矣。

救急諸方

中毒凡中蠱毒,則嘗白礬不澀,食黑豆不腥,可濃煎石榴皮汁,飲之。或熱茶化膽礬五分,探吐出毒,或米飲調服郁金末三錢中砒霜毒,急飲人溺及人糞汁,或刺羊血熱服,或取藍汁冷服,或取冷水研生螺服。中鹽鹵毒,縱飲生豆腐漿解之。中諸菌蕈毒及蟲蜞入腹,攪地漿水飲之。解砒毒鼠莽毒,用旋刺羊血,或雞鴨熱血服。解鼠莽草毒,用大黑豆煮汁服之。食河豚魚中毒,急以清油多灌之,使毒物盡吐而愈。中巴豆毒,以黃連、大豆、菖蒲汁解之。中諸藥毒,生甘草、黑豆、淡竹葉,水煎連服,綠豆湯、甘草湯(黃連甘草節同煎湯),并解百毒。解服鉛粉法,以麻油調蜂蜜加飴糖服。

暴死凡涎潮于心,卒然倒仆,宜徐扶靠坐,火炭沃醋,熏鼻中,勿呼喚搖動,以亂其心,或搗韭汁灌鼻,或皂角末吹鼻,于人中穴,及兩足大拇指(離甲一韭葉許),各灸三五壯即活。若身溫有痰涎,為中風,身涼無痰涎為中氣,當從二門調治。冬月中寒卒倒,濃煎姜湯灌之。凍死有氣者,以灰炒熱,盛囊熨心頭,冷即易之,用姜汁、熱酒各半溫服。若以火烘,浴熱湯,冷與火爭必死。暑月途中中熱卒死,以路上熱土圍臍,令人尿其中,或熱土大蒜等分,搗水,或姜湯熱童便,皆可灌之,須置日中,或令近火即活。若飲冷水臥冷地則死。

縊死裹衣緊塞谷道,抱起解繩,不可割斷,安放正平,腳 兩肩,揪發向上揉其項痕,捻圓竹管,以兩管吹氣入耳,皂角末搐鼻,刺雞冠血(男者用雌,女者用雄),滴口中,屈伸其手足自蘇。

溺死急倒提出水,令腹合牛背橫臥,牽牛徐行。口噤者,橫筋牙間,令吐出水。無牛以鍋覆地,將溺人臍對鍋臍,俯伏,手扶其頭,老姜擦牙,水出即活。或俯臥橙上,腳后稍高,以皂角末綿裹納下部,蘸鹽擦臍中,出水即活。切忌火烘,逼寒入內不救。

魘死如原有燈不妨,無燈切忌再火照,但痛咬腳跟,或咬大拇指,而唾其面,以皂角末吹鼻中,得嚏即醒。

凍死微有氣者,速灸丹田,灌姜湯即活。若用火烘,逼寒入心,則大笑而死,與熱死人不可與涼水義同也。

錦囊秘授神效觀音救苦丹神治一切風寒濕氣,流注作痛,手足蜷攣,小兒偏搐,口眼 斜,婦人心腹痞塊攻疼。不問年深月久,將藥置患處,以燈火點著,候至火滅,連灰罨于肉上,立見痊愈。

重者用藥米粒大,輕者用藥粞粒大,只須一壯,不必復灸。若患處闊大,連排數壯,一氣灸之,且灸時不甚熱痛,灸后并不潰膿,一茶之頃,痼疾如失。張秘授屢試屢驗,真神方也。因思濟之一方,不若利之天下,惠之一時,不若澤之后世,爰附于后,以廣厥傳,愿后賢以為半積半養之珍,幸勿專為嗜奇嗜利之具。

麝香(一錢) 朱砂(二錢) 硫黃(三錢) 各研細末,先將硫磺化開,次入朱、麝同化,傾入瓷器內候干,再研末,隔火化開,候干,切作如粞如米大,貯瓷瓶內,慎勿出氣,珍藏聽用。

錦囊治療方論

百病之客乎人身也,必有因以客之。《經》曰:邪之所湊,其正必虛,必字何等有力,后人當進思矣。金姓一令郎,年十四而患癇病,群醫不效,針灸繼之,消火鎮墜之品,備嘗盡矣。其發更頻而更甚,乃延余治診,其脈洪弦有力,惟兩尺則弱,此陰道虧極,孤陽無斂,火性上炎,僵仆諸候乃發,理所然也。若用消痰鎮墜之餌,不幾更耗陰分乎?乃令空心淡鹽湯吞加味八味丸四五錢,以使真陽藏納,然陽無陰斂,何能久藏?火無水制,難免浮越,隨以重濁大料壯木一劑繼之,以助主蟄封藏之勢,則水火得其所矣。下午乃服調補氣血養心清肺和肝之膏滋一丸,如是調理兩月,精神倍長,癇癥不治而愈矣。故曰:治病必求其本,今將丸、煎,膏三方具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阜阳市| 安塞县| 延安市| 利辛县| 昆明市| 神农架林区| 开平市| 孟津县| 长岛县| 积石山| 郁南县| 鸡东县| 盐山县| 田东县| 保定市| 平塘县| 安福县| 潼关县| 文水县| 沙洋县| 呼图壁县| 英超| 微博| 合肥市| 苗栗县| 盐边县| 英吉沙县| 中西区| 永仁县| 上杭县| 固始县| 东乡| 西乌珠穆沁旗| 普宁市| 石柱| 岳阳县| 舟曲县| 玉树县| 鹤庆县|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