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耆舊錄內編一(德行)(2)
- 侯官縣鄉土志
- 鄭祖庚
- 3112字
- 2015-12-20 13:44:51
翁一桂 字允樹,一字漱泉。侯官縣人,原籍福清。乾隆甲午副貢生。蚤孤,家貧授徒以養母。母病,侍湯藥,昕夕不離側。母歿,哀毀盡禮。從兄弟貧無依者,撫育之。無子者,以己子嗣之。妹婿陳某游幕廣東,久斷音耗。一桂迎妹于家,貸甥貲,令往尋父。后授徒瑟江宗祠,族戚子侄貧不能讀者,招之來學,不計束脯。多所造就。
姜天榮 八歲喪父,哀毀如成人。事母三十載,盡心色養。居喪不茄葷,待戚屬有恩誼。又設家塾,延師儒以課子侄,錄格言以訓之。乾隆三十八年,奏準旌表。
官 崇 字述言。父業鹽策,負官帑。獄急,崇出代系累月,家貧守潔,嘗學古文于建寧朱仕琇。乾隆己亥舉于鄉,嘉慶元年,舉孝廉方正。
薛朝標 字信龍,乾隆辛丑進士,授員外郎。五十三年,大學士福康安督閩,開通河渠,命朝標董其役,數月而竣。后巡撫伍(3)志伊修城垣,亦以朝標董之。時南臺港流淤塞,居民多占地造屋,礙行舟。父老議開鑿,朝標先令清地界。適已有廛數楹侵舊址,召工匠毀之,而后令居民折毀。又興修萬安、萬壽二橋,兼董兩役,不形竭蹶。生平重氣誼,喜周急。戚屬某貧而寡,遺孤甫二齡,姑將奪其志。朝標周恤十余年,克全其節。某氏墓在先墳旁,欲遷柩而鬻其地,贈之金,使封其墓。族戚中婚、嫁、喪、葬不能舉者,悉解囊以資之焉。
魏洪德附葛世臣、林高漢 母病,吁天請減年以延親壽。兄弟四人,友愛備至。季弟卒,撫侄如子。有以急難告者,輒典衣以應。道光十三年,旌表其門。時同里有葛世臣者,母病躬滌廁牏,且請以身代。兄卒,視嫂如母,視侄如子。遇貧乏者至,減食以濟之。監生林高漢,父病瘵,視奉二十五年不懈。乾隆間大水,煮粥以食餓者。又常施藥以療疫病者,告貸者焚其券,俱道光十三年旌。
薛學韓子之稢附 薛學韓原籍福清,遷居本境。字泉斗,號潮陽。性謹厚,明末隱鳳岡玉蘭谷,從事耕作。和鄉鄰,睦姻婭。治家悉秉古禮,為世所稱,襏襫余間,常假著述以自娛。有《潮陽集》稿數十卷。臨歿悉焚之,曰:“此不足以傳世也。”康熙初,贈宣德郎。次子之稢,字茂生,號萃蘭。性孝友,力農圃,睱則涉躐詩書,素好施予。中年頗有銖累。立倉積粟以備荒。值歲屢歉,稱貸者踵其門,皆如量予之,不責償。善養生,飲食起居,均有常度。故雖老而精神弗衰。子文燦、文煬,皆以孝稱。
梁宏海附侄功 以字行。弟茂,字宏美。宏海幼有至性,事繼母極得歡心。母亦愛之逾已出。繼產子六,茂其長也。茂精筐篋,以從平臺匪林爽文功,議敘州吏目,未仕。父歿,哀毀逾禮。家素貧,與茂并力經營。竭誠奉母,撫群季成立,待親戚有恩。積財置產,與諸弟均。母卒,時茂已先逝,宏海年幾七旬,晨夕作孺子泣。甫終喪,卒。以孝友義行稱。功,字有敏,茂次子也。父歿,哀毀逾恒,喪葬盡禮。兄卒,撫其孤,督使成立。弟夢花,嘉慶癸酉舉人。功前后資其學及應試計偕之費。亦篤戚誼,待舉火者常數十家。后夢花得暴病,功在海壇,覺心搖,急買舟旋。夢花易簀時,功當舟次,燈下恍惚見夢花來,呼之不應。起持之,遽沒。隨失聲仆,頃之始蘇。竟以悲痛,逾年卒。
官 莊 字則敬,歲貢生。幼出為伯父后,事嗣母惟謹。本生父,繼母就養于兄。兄卒,因迎養焉。母歿,戒二子喪葬盡禮,勿以分產異視。歷官建寧訓導,泰寧教諭,皆得士心。莊以歲貢授建寧訓導,嘗修葺文廟為庠。貧士吳某,完浮量又置義田資之。及署泰寧教諭,復捐俸置學田云。尋轉寧化教諭。時訓導蔡某貧甚,為代完社谷百石。其子婦相繼淪亡,悉為措置歸葬。未幾蔡卒,復經紀其喪。按石曼卿三喪不葬,范忠宣嘗舉麥舟以贈之。莊一苜蓿冷官,乃能仗義若此,古今人何必不相及耶!
謝清苓 字謹修。長樂籍,侯官人。性孝友,讓財推產,無所吝。叔某乏嗣,清苓事之如父。貧乏者資給,橫逆者禮化,于人終無忤也。嘗修學宮,創嵩山書院,又嘗浚長樂文洽浦。皆躬為之倡,以子希遷贈奉直大夫。
葉宗岳 字應五。侍母疾兩載,衣不解帶。昆季九人同居,友愛無閑言。群季筮仕,而宗岳獨否,曰:“不以三公易吾親一日之養也。”好賑恤貧乏,閭里稱其高義云。
周秉禮 字立巖。諸生,與魏瑛、乾隆甲午舉人,嘗知浙江安吉縣。鄭超、乾隆己亥舉人。劉永樹、長樂人、乾隆乙酉拔貢、乙卯舉人。陳天文,閩縣人,嘗舉孝廉方正,不應。及卒,私謚孝潔先生。為梅社五友,嘗謂人不能為孝弟,當去其不孝不弟,不能為忠信,當去其不忠不信。篤于兄弟,善規友過,必改而后已。以嚴正稱于時。
鄭登道 字從理。幼孤,事母孝。母疾,偕兄昕夕侍醫藥,不離側百余日,始瘳。未幾,母亡。痛不欲生,諸兄均歿,為從子籌學業,擇婚配,扶植備至。姐長適許,少適李,皆寡,資以衣食。撫諸甥,視從子,數十年如一日。歲祲、米涌貴。鄰里嗷嗷。登道存谷三十余石,,悉出以濟。勸殷戶出谷,全活甚眾。里黨稱其高誼不衰。
徐尚聰 字家生。父振倫,有至性,親目瞽,動履需人,能一一曲體,俾忘其苦。歿后,歲時號泣思慕。尚聰恪承父志,事繼母,能得歡心。弟尚賓卒,視諸侄如子,撫使成立。親屬告貸,無弗應。乾隆乙卯歲祲,出粟平糶,鄉里賴之。
何 修 字思永。諸生。祖遺田宅,悉讓兄弟。所交告以緩急,無不應,不能償者焚其券。
陳楓陛 年十一,母病,割肱以應,母遂愈。越數日,楓陛創發,痛不止。恐貽母憂,乃詣醫求治,醫大驚,曰:“是自以刀割者也。”楓陛曰:“我母病,聞割肱和羹可救。故禱于灶神,割肱肉以活母,愿為我治之,勿言。”醫敷以藥,遂愈。自是雖盛暑不釋衣,其母終不知也。
陳蘭泰 字功弼,號芷亭。祖芳植雍正乙卯舉人,南平縣教諭。在堂,父圣炅歲貢生。授徒遠鄉,以父老系念。泰時年十二,力任侍奉,積十余年不懈。后泰亦就館鄉村,數日必歸省父母,視疴癢。躬自洗滌,器用必潔。母年九十,患目疾。泰每晨以舌舐之,得不盲。親歿,哀毀不勝。生平見義勇為,嘗質衣助戚屬殯具。遇生徒貧者,不計修脯。道光甲午,水患歲歉。建議請飭鹽、當二商,分廠賑米,視若切身。秋闈屢薦未售。后舉孝廉方正,年八十四卒,入祀鄉賢祠。
林賓日 字孟養,號旸谷。邑貢生,家貧授徒,養父母,事諸兄謹,撫侄如己子。三黨之疾病死亡者,靡不赒恤。主講將樂書院。諸生貧不能赴省試者,恒加佽助。舟行見溺死,傾貲瘞之。拯沈舟者與同載,不自知其貧乏也。年七十九卒,子則徐別有傳。
連位三 字郁初。府學生。父客江西不歸,年十六,質所居室,得金六十。辭母往尋,中途賊掠貲去,位三泣告其故,賊義之,還其半。歷饒州、南康,至都昌渡口,遇之,遂侍父歸。父目失明,位三以舌舐之兩載,復明。及父卒,復喪婦。位三授徒城南以養母,顏其齋曰:“且耐居。”以子供婦職,親滌廁牏。妹既嫁而卒,迭遭四喪,皆為殯葬。
陳永奎 父歿,喪葬盡禮。事母得歡心,掃遠宗失祭之墳,為同堂無后者立嗣。喪葬無資,量力佽助。在里社,每勖人以為善息爭,鄉閭欽服。道光二十九年旌獎。
陳桂芳 字若理。嘉慶庚申武舉人。父道彩值歲祲,嘗發粟平糶,不足,又轉鬻以賑之。桂芳元配鄭氏早卒,子幼,繼聘嚴氏,初不知其已字張姓也。會廉得其實,乃謂其父母曰:“若女已字張某,復改字余,以張某貧,不能具禮也。今即以余所具之禮,為張某具,何如?”因遣媒召張某至,曰:“若勿苦,以吾所卜吉期,為若娶。鼓樂、彩輿,吾已備矣。”并贈以貲。既成婚,張某偕婦踵門謝,復聘李氏,連舉七子焉。
李春林 字光文。父病,侍湯藥,衣不解帶者數月。父歿,哀慕終身。母老,昕夕侍側。夜偕婦黃氏省母寢室。母未安寢,不敢自就寢也。素友愛弟兄,兄病,春林吁天祈代。值鄉試不赴。及卒,撫孤兒如己出。及析產,推多取少。后弟歿無子,以次子繼之。春林悲郁成疾,亦繼逝。道光十四年題旌。
陳世祥 有至性。父病風癱,三年左右奉侍不離。迨歿,哀毀逾恒。事母謹。母年登大耄,世祥亦及艾,承顏娛志,宛若嬰兒。母疾,吁天請代,卒不起。毀瘠如喪父時。后每逢諱日、誕辰,歲時伏臘,輒悲痛不自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