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耆舊錄內編一(德行)(1)

德 行

陳執中 字允之,富于文學,累試不利。觀察使徐晦辟置幕下。丁艱,負土營墓。郡守黎植、楊發咸薦之,官終汀州司馬。

陳 讜 字昌言。乾符二年,登博通三史科,歷春、韶二州刺史。性仁孝,以便養,丐官本郡,祿余悉分給宗族親友,謙恭仁孝,鄉黨稱美云。

林 僾 懷安人。輕財樂施。康定間,浙西寇鄂鄰倡亂,從海門窺福州。僾與其子衎傾資募民船,分隊守隘。從旁出戰,遂大捷,而官軍掩為已功,僾曰:“吾計保鄉井耳,豈與卒伍爭哉?”衎曰:“吾父子出萬死擊賊,功雖見掩,死當廟食矣。”仰天而逝,僾亦尋卒,鄉人哀而祀之。夫僾以一布衣毀家紓難,有古任俠風。功成不爭,斂手退讓,殆所謂熱誠愛國者歟!

李 宏 奇士也。熙寧間,木蘭陂屢筑輒壤(1),宏應詔,挾七萬緡入莆,求地脈,定基于木蘭山下。溪廣,水漫兩山夾峙之中,疊石成陂,列石柱三十二處。疏渠導水,溉田萬余頃。歲輸軍儲三萬七千斛。廢塘為田,令民耕種,得谷二千六百五十余石。工成,封惠濟侯。卒,莆人立廟以祀。

陸 祐 字亦顏,宣和中舉進士。性至孝,丁內艱,終喪不去墳墓。生平不慕榮進,或勸以治生,笑而不答。嘗主莆田簿,歷官福建茶監司干辦公事。既老,里居,士大夫狀其學行,乞添差教授本州。帥臣葉夢得以聞,從之,命下而卒。

陳 顗 懷安人。樂施予,恒推所余以贍其宗。人有求輒濟,數數不倦。嘗創家塾,列十二齋,以義方誨子孫。子七人,孫二十八人,曾孫六十五人,玄孫一百三十人多顯仕者。時里下謠云:“螢尾星,江南陳。”謂子孫入城夜歸,燈炬如螢也。人以為積善之慶云。

鄭 潛 字彥昭,歙縣人。宦閩,寓居懷安之瓜山,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后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以給操舟者之費,人至今利之。

陳士貢 父子敬,永樂間為福州司庫。庫失火,燒進御棕毛屑,罪當死。士貢甫弱冠,自髡詣郡,請代父刑,許之。遂就逮,故人賓客,皆白衣送之江上。既發,涕泣相吊,士貢笑曰:“士患不得其死,士貢今者得死矣,受賀不受吊也。”至京,備極楚毒,臨刑,顏色不變。其蒼頭焚尸裹骨以歸。按士:貢之舍身救父,與緹縈之請代太倉令,略同,一不死,而一死,雖士貢之不幸,明廷亦寡恩哉!

廖 誠 字伯鈍。懷安人。篤于孝義,治家甚嚴。中天順壬午舉人。授浙江溫州府學訓導,遷永嘉教諭。時教授李慶、訓導楊儀卒于官,親為殯殮,且厚賻之。永嘉尉貸金未償,卒焚券不計。改任禹城,旋致仕。子云騰、云翔,以云騰恩,累賜奉直大夫,刑部員外郎。夫一生一死,乃見交情。末俗喜負人,雖戚族急難,且秦越相視,奚論同寅?如誠之推恩亡友,不吝解囊,可謂僅見哉!

馬 驄 字良夫。懷安人。少年讀書別館,有鄰婦奔之,不納。舊與羅源令游,令得罪瘐死,寄橐千金,期歲還其家。年四十,舉一子,仆抱持,墜地而殞。驄徐曰:“命也!若急遁,否則家人將甘心矣。”后舉三子;森,禮部尚書,楷、士行皆有文名。楷之生也,有斑在面,如前子墜傷之狀云。

林 清 字自源。懷安人。每歲除,必袖金潛行里巷間,有愁嘆悲泣者,即擲金門內,不使其知。年九十四,無疾而終。

張 懋 成化庚子舉人。官河南藩寮,年老還鄉。正德間,江淮盜匪縱橫,懋以俸市藥物數十篋,載歸。其子在途貨之,贏數十金。懋驚曰:“藥物有貴賤,此人必誤矣。”時舟行已二百余里,飭子持往還之。居家周恤宗黨尤厚。孫廷器、世衡俱登科。

高 均 字惟一。父旭,江西提學僉事,卒于官。均聞訃慟絕,既葬,欲廬墓側,母不可。朔望之墓,哭甚哀。及喪母合葬,遂廬焉。三年乃歸,有馴鶴巢鵲之異。弘治中,以孝義稱。

黃文會 性至孝。父病,嗜鯉魚,嚴寒無垂釣者。乃躬操罟于江滸累日。夜忽五鯉躍罟中。父卒,廬墓九梁山中。哭聲震林谷,有雙鶴巢廬旁,共飲食。又赤狐每乘夜伴宿。正德中詔旌其門。有《孝感集》傳世。

吳時昭 字以德。嘉靖癸卯舉人,知瓊山縣。性孝友,兄弟五人,食指數十,悉令同堂會食。宦囊薄,婚、嫁、殯、葬,咸取給焉。晚年與仲兄時欽,怡然相對。家庭雍睦,稱為德門。后時欽子萬全令盱眙,厚視同堂,不異時昭云。

葉廷萃 字允升。嘉靖癸卯舉人,積官南京工部郎中。和易坦直,篤于倫行。兄弟五人,友愛甚摯。嘗自言曰:“兄所不欲我者,不敢施諸弟;弟所不欲我者,不敢施諸兄。”所入俸悉以分給兄弟,猶不能滿其望。時非意相加,廷萃仍假貸副之,晚歲貧約,處之泰然。

趙 璧 字希和。嘉靖戊午舉人。性孝友,撫弱弟奮,督教之。奮后官提學,以病歸。璧親調湯藥。奮卒,撫二孤,過于所生。不上春官者十年。后道中聞奮長子殤,悲痛而卒,士林哀之。奮,字庸卿,嘉靖乙丑進士。

孫 炳 少孤。遇父諱日,輒悲號。事母孝謹,母疾不離側,及卒,三年不入內舍。日再蔬粥而已,刻木為像,廬墓終喪。時五虎繞廬,兩蛇護枕,神龜自至,盆松有花。里閭稱為孝感所致。嘉靖中,詔旌其門。

張天極 字于北。父領課鐵輸京師死。郡人藁葬叢冢中。天極聞訃,晝夜號泣,徒步走京師,謀函父骨,窘不能歸。會王應時為江西按察僉事,乃代攜歸,捐金葬之。天極終身茹蔬以報,未幾竟卒。

陳繼思 字一忠。嘉靖末,倭寇突至,鄉人皆走匿,繼思以二親老,獨侍不去。寇憐而舍之。家濱江,舟遇風覆溺者百余人,悉為收瘞。甲午歲大祲,悉散所儲賑給之。嘗路拾遺金,候三日無索者,乃捐施貧乏,卒年近百歲。

曾士迪 字惠齋。七歲而孤,事母至孝。為諸生時窶甚,授徒城中,母病目,苦蜰虱,士迪率五日一歸,為母滌溺器。蜰多不勝捕,乃手七虱,祝天吞之,自是虱絕。母病隨愈,后以子熙丙貴受封。其敕詞云:“堂垂寡珥,承歡罔間。于浣牏孝,竭百方急病,幾同於嘗毒。”蓋實錄云。

陳有祐 字君吉。穎異博洽,為武進毛協恭所知,性至孝,妻偶以語侵母,即遣出之。母疾,刲肝。卒,哀毀逾節。后與孫學稼、閩縣人。陳希友,長樂人。隱武夷山中,卒。著有《讀騷》若干卷。

王應期 字懋啟。家貧舌耕,以供二親。二親死,無葬費。殯于先垅旁。歲時焚香,伏柩作孺子泣,達曙乃還。蔬食晝夜,哭二十余年,親葬乃已。居常志學,自號未醒子。

黃 恭 郡諸生。懷安人。性至孝,父得風疾,每夕吁天祈代。及父卒,哀毀滅性,水漿不入口者旬日。終喪不御酒肉,母喪亦如之。提學副使周孟中聞而加禮焉。

國 朝

張時聰 字爾修。順治初,伯兄爾良為賊執,聰請代,俱獲免。康熙三年,聰復為山寇洪某所幽。時有張七者,良家子,陷賊中,授以刃,使夜逸,曰:“吾亦從此逝矣!”并屬沿溪行,勿岐出。聰如其言,見溪路如線,旁皆深澗,追者接踵,屹立溪中,手刃三人,始得還家。日下舂。張七亦至,聰留與居,為之昏娶而歸之。聰事父母孝,親歿,喪葬畢,隱居鶴嶺以終。

蔣 宣 字子陸。一作子祿。順治乙未進士,知樂平縣。以母老,乞歸養。十三年,鄭氏攻城,宣分守西門。事平,擢知高郵州,辭不赴。先是宣父為武平教諭,卒于官。宣與兄間關扶喪歸。俄兄卒,宣授徒,以束修養嫂、母,及嫂、母卒、依塋哀慕終身。

林必達 字河子。邑諸生,棄就武,登順治丁酉武舉。任畢節守備,捐俸建義學,以教邑之子弟。歷官秦、晉,嘗從征吳三桂有功,遷孟壽游擊。致仕歸。康熙丙子,北庫火,延及越山六賢祠。必達損貲重建,鄉人即祀于越山祠。

鄭 江 字若庵。有至性,母葉病革,江割股和羹以進。母霍然起。親歿后,語及輒流涕。遇諱日,展墓哀慟,若初喪。塾師劉慶開妻歿,為撫其孤。里人周九困官役,父子三人將仰藥,江排戶贈金,力救其死。有販豕者驅塞道,惡少掩逐,豕盡亡。販者窘甚,將投河。江資以金,得不死。先是,順治戊子,歲大饑,數斛粟可易頃田。江語其妻曰:“美田宅易得,乘人之急而利之,不義。擁余粟而坐視無告,不仁;且遠計子孫,何如近憐兄弟?”乃出谷以分贍宗族焉。

盧朝鼎 《舊志》作古田人,今從《重纂通志》。稚年值歲饑,與弟天德負米山中,為寇所奪。朝鼎以雙親待哺,情詞慘惻。寇感動,乃舍之。父獻瑞以滿椽謁選,為耿藩逼脅受職,不屈。朝鼎請代父囚,備極栲掠,以全父節。母吳氏耄年篤疾,朝鼎嘗糞吁禱,以冀病痊。雍正三年,旌表,祀忠孝祠。

林 和子長瀚附 字玉伯。少倜儻,喜讀書,精騎射。康熙丙子,武鄉試第一。會父歿,絕意仕進。建宗祠,修譜系。族屬中婚嫁喪葬無力者,悉加資助。歲饑,運米平糶,以賑鄉人。暇則督課家庭,讀書砥行。子長源、長瀚、監生。長瀅,乾隆壬申舉人。孫光鋒乾隆己未進士。相繼成名。長瀚,字其澄,亦好施予。故人子負官逋,將鬻妻女。解橐以償。有以重貲寄貯者,其人暴卒,召其子付之。其好義不茍,多類此。

陳于侯 字西侯,康熙乙酉舉人。性好施予,每歲除,函金分給貧乏,時人義之。子濤國學生,授州倅。亦能繼父志云。

郭 基 字仙根。父煥,以孝友聞。耿藩之亂,基遁跡馬嵐山,事平,歸授徒資養。康熙戊子領鄉薦。母歿,基已老,猶作孺子泣。捐資理族人某喪,且為育孤嫁女焉。任龍溪教諭,士頗負氣,不就繩尺。基至,風氣為之一變。獨力修崇圣祠,所入俸錢,均諸弟侄,旋引疾歸。

王 淇 字咸允。康熙癸巳副貢生。早孤,母趙喪明,淇舐七晝夜,目復明。少受業于兄,事之如父。淇通《周禮》、《左氏》性理諸書,于濂、洛、關、閩之學,多所研究。歲饑,斗米千錢。邑令饋米數石,不受。家居教授,學者遠近多從之。

葛 煥 字子章。監生,授州同。以父老辭歸,色養備至,喪母未葬,竭力營墳。撫群從如己子,延名師課讀,先后成名,又樂獎后進之單寒者。甃黃泥嶺石路。將樂有人負官逋,將投水者,煥代償之。掩骼埋胔,人多稱之。

鄭 鐘 字含章。天性孝友。每父母忌辰及展墓,輒孺子泣,與二仲,白首無間言。課子孫嚴而有法。素交謝圣友困甚,以幼女托,鐘待之如己出。比長,為擇婚,飾裝遣之。

劉尊殷 字思質。事祖母、嫡母、嗣母,悉得歡心。敬女兄如母,弱冠拮據,以立室家。喪、葬、婚、娶,輒以自任。嘗曰:“吾少失怙,逮事日少。諸兄弟分形吾父,絕甘分少,以慰九原,是吾志也。無產可讓,良獨內愧,忍遺之艱乎?”鄉閭稱其篤行云。尊殷垂老手不釋卷。凡古人雅量遠識,與善處家人父子間者,裒其嘉言懿行為一編,以教子孫。

劉士楷 字翼皇。父崇登篤疾,便結,呼號達旦。士楷以竹管貯香油吹入,后吸而出之。父疾尋愈,人以為難,年八十卒。

陳聲遠 字又深。親歿,哀毀逾節。素節儉。有告急者,輒傾囊予之。以貢任同安訓導。每課士,以先行后文相勖。與修《同安邑志》,尋乞休。父所善友路姓,自沈陽來,歿,葬于閩。無子,聲遠體父志,歲為祭掃。臨終囑其子踵行之。蓋其好義之性,出于自然,非藉是以弋名譽也。子發其,字師顏,拔貢生師顏通經術,文名籍甚,嘗分纂《省志》,多所考校。著有《心齋詩集》。

林 湛 性篤學,以明經教授閭里,勉人崇實學,勿騖虛名。康熙甲寅,耿藩開幕,延八閩才杰士,或失身陷逆,湛獨以疾辭。杜門謝客,時于吟詠間寓指斥意。性樸毅,人不敢干以非禮。以孫枝春貴,贈中議大夫枝春,《閩縣·儒林》有傳。

李思哲 字則達。雍正癸卯貢生。少喪父,孝事母及祖母,每早起,必具衣冠問安否。母卒,哀毀骨立。祖母年七十余,染沈疴。思哲夜爇香禱天,疾尋愈。其為尤溪教諭也,嘗捐貲修學宮明倫堂。整躬率士,諄諄以古人相勉,屏絕饋遺,有受魚懸庭風。一時負笈者稱極盛。

陳三升 字元軒。雍正間貢生。撫侄如子。閩俗迷信風水,多停柩不葬。三升病之,自言通青鳥術,族戚中營葬地者悉力贊成,貧無力者則解囊相助。選安溪學訓導,辭不赴。

張待問 字子強。以孝聞,祖母劉目失明,待問先意承志,三十年起居飲食,無不躬親。母耄年怡然自得,忘其廢疾之苦焉。

高鳳喈 字文聲。貢生。兄弟相繼夭。諸侄幼,姝(2)適張,亦寡。鳳喈悉撫慰之。寒衣饑食,竭力支拄。凡給棺施槥,靡所不舉。里之人稱為善士焉。

陳鳴瓊 榜姓許。字敬瞻。乾隆丙辰舉人。兄毓王雋被誣系獄,鳴瓊鄉居,離城四十里,往返問訊,十二年乃得釋,時以為難。后遷將樂教諭,年七十四,卒于官。

謝人驥 字大生。乾隆甲子舉人。少篤學,常偕諸兄溫凊定省,父戒之曰:“勿以我故,分爾心。”答曰:“讀書正以講明忠孝,有親勿事,奚讀書為?”少多疾,恐不逮事二親,日祝天,得奉親終天年,死不恨。父卒,服闋,授清流教諭。迎母至署,尋母亦卒,人驥哀毀。脾疾屢發,急為親營葬,躬自相地負土,葬畢歸而疾作,亦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宜都市| 余庆县| 德庆县| 勃利县| 屏边| 聊城市| 林甸县| 丹阳市| 郁南县| 大石桥市| 阿勒泰市| 英山县| 奉贤区| 仁化县| 鲜城| 青浦区| 乐都县| 合川市| 英吉沙县| 曲周县| 东宁县| 策勒县| 荣昌县| 阳西县| 疏附县| 乌恰县| 扬中市| 龙南县| 礼泉县| 密云县| 岗巴县| 东方市| 依安县| 湖北省| 黔西| 原平市| 马尔康县| 旬邑县| 甘洛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