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6章

  • 爝火錄
  • 李天根
  • 4934字
  • 2015-12-19 14:57:49

大清兵圍贛州,城中閉門固守。萬元吉素有才,蒞事情敏;及失吉安,士不用命,昏然坐城上,對將吏不交一言。隔河大營遍山麓,指為空營。兵民從大營中至,言敵勢盛;輒叱為間諜,斬之。江西巡撫劉遠生令張琮將兵趨湖東,及贛圍急,遠生自出城,召琮于雩都;贛人曰:『撫軍遁矣』!怒焚其舟,拘遠生妻子。俄遠生率琮至,贛人乃大慚。

是時,四營兵在湖東者,聞撫州失,張安兵退,仍調回寧都;楊廷麟親往邀之下贛。

蜀督王應熊上疏,言恢復蜀中諸郡縣;王答敕云:『卿力恢殘敗封疆,屢勝猖狂逆寇;用餉僅十五萬,不取空城、偽印為功。信從前覆京弊端,賴我元臣一洗。朕志削平天下,聞此大慰予心!至獻賊之殘忍,手斫數十萬生靈;朕實不勝痛憤!若不速救斯民,何以對我太祖!望卿力任平賊,朕必有請立應。至于搖、黃諸寇,罪原輕于獻賊;卿還善用戎索,俾為我用!若能以搖、黃平獻賊,釋過賞功,必不失信』。

萬元吉乞援于蘇觀生;觀生遣二百人往,元吉命協守綿津灘。遇大清兵,退走。

蘇觀生率所募新咸營兵退保南康,萬元吉堅守皂口;所部閩帥周之蕃、吳玉簡、吳章、粵帥王基昌俱孑然一身,不自集舊旅。惟安遠汪超龍有兵三百,時冏卿、李陳玉、楊仁愿、兵垣楊文薦、兵曹萬六吉、周遠、待詔劉季礦皆在虔,力請督師觀生援皂口;止發兵二百。元吉命監紀陳亮督之,下守綿津。

楚帥曹志建以二千人至;僅一夕,噪而去。

劉士禎遣四子肇履入閩求援,而令季子稚升從李陳玉起兵信豐,為贛聲援。

翰林院編修何九云進家藏書四百八十種、計三千五百本,令弟九祿賷上;王曰:『朕性喜圖書,所進者縑緗殊富,著即收進。內有重的,仍發與九祿領回。九祿著任國子監學正,以示酬勞』。

諭吏部尚書郭維經曰:『官員賢否,關民生之榮悴、切宗社之安危。若吏部有滿堂清官,天下必少呻吟百姓。朕于銓選至虛、至公,力拔其尤而后已焉』。

又諭首輔何吾騶曰:『文章之氣,可消甲兵;多士奮庸,務收俊乂。朕念福京士子急宜賓興,茲定期六月開科,鎖闈三試,撤棘發榜;不許游移一日。監臨,照兩京舊制定,用御史兩員;提調,則布政司;監試,則按察司。一應科場事宜,即于五月杪報竣,不許茍簡玩忽。考官,務用甲科推知;不足,即就甲科中行官禮聘。其江西、浙江、湖廣及各省來試,跋涉可念;著地方官給與文書路引,以御盤詰。現在流寓的,就赴福京督學考選。一應赴京恩、歲貢,照舊例著禮部考選』。

沙定洲陷通海,典史單國祚握印坐堂囗罵賊;被殺,印猶在握。縣人葬之諸葛山下(國祚,會稽人)。

十六日(壬辰)

瀘溪告警,傅冠不能救。揭重熙劾冠;解冠任,兵事遂委重熙。

重熙參冠『身任督師,日午未起,未嘗至關上一步;人言嘖嘖』。王怒其有負委托,準以原銜歸里。

鄭芝龍步將奪民舟,鄭為虹叱責之;芝龍訴于王,王為諭解。

芝龍標下將官陳俊、鄒泰爭舟,為虹叱之;芝龍密訴于王,王曰:『干戈寧謐,全藉文武和衷;為虹叱責,亦是代卿約束。卿幸勿芥蒂,仍以王臣王事視為一體、等于虛舟,尤所殷鑒』!

魯王總兵陳梧敗于檇李,渡海掠余姚之鄉里;王正中遣兵擊之,鄉勇與相犄角,殺梧。朝議罪正中,御史某言:『梧之見殺,犯眾惡也。正中保守地方,不當罪』。王從其言。

宗室議漇,福王時以貢生授句容知縣;南都覆,走徽州。入閩,唐王擢為浙撫;同周定仍守廣信。督兵出戰,敗死。

二十一日(丁酉)

魯王遣行人林必達、左軍都督裘兆錦以公爵敕鄭芝龍兄弟;芝龍上聞,逮下詔獄,會百官廷鞫。尋又命衛官呵譙必達、笞責兆錦;以王不進表而陰誘二鄭也。已而釋之,改必達福建督學御史。

廣信諸軍敗于鉛山,萬文英舉家赴水死。廣信勢益孤,同知胡甲桂效死不去。

文英妾胡氏從死。妻鼓氏匿敗墻中,三日出;見文英柩,一慟而絕。

四川參政劉麟長疏稱恢復重慶、夔州二府三州二十三縣,以川餉贍川兵,不敢虛糜破冒。王嘉其不避艱危,盡抒方略,忠勞懋著;特升太仆寺少卿,俾其前來陛見供職。

郭維經之子應銓、應衡、應煜舉兵臨川,與大清兵大小十余戰,頗有斬獲;帝授應銓、應衡兵部郎中,應煜戶部主事。

特議加福京鄉試解額三十名,以示龍興首善、廣開薪槱至意。

大清兵逼新昌,守將出降。陳泰來走界埠,曹志明等從上高移軍會之,進攻撫州;兵敗,皆死。

金聲桓使署驛傳道戴國士招泰來,而以大軍隨其后;國士入見泰來,甫出,清兵已壓壘而陣。泰來不及備,遂敗死黃氏祠中。

唐王諭首輔何吾騶曰:『朕在延多日,漫云兼顧江、浙,終于江、浙何補!不如實實出關,拿定一件做去,尚為得力。且今地方止有閩、廣、江、楚四省,咽喉全在一處,彼所必爭、我所必守。今不自出,負祖、負民!朕之存亡,尤其小者。今還要催林垐兵并陳天榜兵到,決意初一日必行』。敕朱成功速招置鄭彩逃兵,毋得令其驚擾地方百姓。

張獻忠在川中偶沾疾,對天曰:『疾愈,當貢朝天蠟燭二盤』。眾不解。比疾起,令斫婦人小足,堆積如二山。將焚之,必欲以最窄者置于上,而絕無當意者;忽見妾足最小,遂斫之,灌以油焚之。其臭達天,獻忠大樂(「西皋外集」)。

唐王予黃蜚祭葬,并建坊旌表。

撫州報至,行在大震。帝削鄭彩爵,戴罪立功;而征各路兵援贛。時帝志在幸楚,未嘗一日忘贛;故援贛為尤急。

擢傅云龍為太仆寺卿。

授程峋惠潮添設巡撫。峋,吉安府進士,官蘇松糧道。去任時,招兵三百人歸江右,日與鄰里私斗;姻親郭之祥和解之。至是,盡室赴惠潮任。

諭兵部尚書呂大器曰:『卿言用人太濫,所用之人又轉援引;虐民叢盜,望治何由!所見甚是。朕自今當急省改』。

衢州知府伍經正不奉魯王;王以其義凜一尊、秉節不二,再與實加一級示勸。

二十三日(己亥)

張琮兵渡河抵默林,中伏大敗;還至河爭舟,多死水。時蘇觀生走南康;贛州數告急,不敢援。

張琮偕趙源符發兵渡河至默林,不見敵,爭前趨利,無部伍;伏兵為所敗,失士馬、器械無算。

唐王擢熊化吏部右侍郎;尋移疾去。

敕黃斌卿曰:『卿孤軍久處舟山,援餉不繼,朕每以為念。今得張振資助萬金,克復蘇、松可望。其大鳥銃、硝磺、槍刀、鉛彈等項,一并給發』。

敕贛撫劉廣胤革職聽勘;以訛傳遁至雩都也。

命兵部職方司主事黎遂球招廣州義師援贛。

敕虔州道臣董振秀:以麗水、青田、縉云、宣平、景寧五縣餉銀給劉孔昭,以龍泉、遂昌、松陽、慶元、云和五縣餉銀給楊文驄。時二臣互相爭執,復手敕諭之曰:『師飽在餉,師克在和;與其同餉而涉于爭,何如分餉而歸于和!今后臣同心協復,勿再爭競!近年餉急,民困難支;仍將錢糧分限催征,以息民力。兩臣亦不許差人到縣,辱官虐民;違者,該管官具疏參奏』。

魯王拜謝三賓東閣大學士。

二十五日(辛丑)

唐王擢揭重熙為右僉都御史,代劉遠生巡江西。攻撫州,不克而退。

永寧既敗,重熙復召集諸將,進克金溪、襲撫州,有眾十萬。捷聞,帝授重熙巡撫。重熙以諸將進止不協,退保瀘溪;與大清兵戰于銅蒲隘師姑嶺及高田孔坊,俱捷。

安仁僧丹竹者,益藩販招三十六營之一也;從重熙襲撫。猝遇王得仁,以步逐騎;戟及得仁面,幾獲之。

兵部主事徐州彥疏陳間關入蜀宣布皇恩,目擊情形等事;臚列督輔、撫按在事諸人王應熊、樊一蘅、李干德、馬象干、米壽圖、劉麟長、王芝瑞、萬年策、鄭逢元、劉泌、范文光、牟道行、田華國、曾英、曹勛、莫宗文、楊展、賈登聯、譚詣等戮力殘疆,奉揚威命。王曰:『川蜀頻年苦寇,民不聊生;聞諸臣提挈贊襄,朕心甚喜!州彥克盡使職,著即前來復命』!

總兵胡來貢縱兵抄掠焚劫,特詔禁之。

魯王督師張國維遣帥方元科率師渡江,屯營萬松嶺,逼杭州;尋敗還。又分兵屯余杭等處,戰皆不利。

二十七日(癸卯)

廣信陷,巡撫周定仍死之;胡奇偉、胡夢泰亦死之。胡甲桂被執,諭降不從;幽別室,自經死。詹兆恒奔懷玉山,聚眾數千人自保。有畢貞士者,貴溪人,舉于鄉;同守廣信。城破,赴水,家人救之;行至五里橋,望拜祖塋,觸橋柱死。

定仍、夢泰俱自縊;奇偉被執,僇于南昌衛前。夢泰出門時,以藥一封授其妻李氏曰:『四方多難,吉兇未可知。脫我赴至,毋自辱也』!李氏聞夢泰訃,即吞藥死。

五月丙午朔

劉遠生聞張琮之敗,渡河再戰,身先士卒;遇大清兵,被獲。

遠生渡河,親督家丁為沖鋒,思得一當;兵士遇敵先奔、家丁亦奔,遠生為高進庫所獲。

鄭芝龍疏陳孤臣督輔黃道周矢志盡忠;王特贈道周文明伯,謚「忠烈」,祭葬俱照伯爵例行。妻封一品夫人;長子蔭錦衣衛指揮世襲,次子蔭錦衣衛正千戶世襲,三子蔭尚寶司丞,四子蔭中書舍人。仍敕有司立一廟于本鄉,額曰「報忠」;立一廟于福京,額曰「憫忠」:春秋致祭。再立坊于家,額曰「中興藎輔」。其遺詩,勒碑于廟門。

福京監察御史王孫蕃、韓元勛疏陳『減篇恤士,推一時之恩;惟是二書、三經,不若三書、二經為合式。其題目,仍照七篇俱出;二場亦然。庶鐫之試錄,傳之天下后世,皆為不刊之章程、興朝之盛美也』。王準如議行。

特敕臺臣:『艾南英,將其生平著作刊刻成帙者進覽』。

唐王命郭維經為吏、兵二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理湖廣、江西、廣東、浙江、福建軍務,督師往援贛州。

姚奇胤字有仆,錢塘人;由進士,官監察御史。巡按廣東不赴,與郭維經同赴贛州。

贈諸生翟翚翰林院待詔。翚,江南人;雅以復仇雪恥自負。聞王登極,匍匐入閩;建言諍諫,不遺余力。王特官之,不受。病卒,御史錢邦芑為陳本末;王憐之,贈官。并賜銀二十兩為葬資,邦芑為繳還之;王曰:『朕視忠臣過于骨肉;一臣之亡,即少一助。翟翚賜金,著與制一碑碣,不必繳進;仍賜四語,俾勒于石曰:『生既盡君臣之義,死亦凜夷夏之防;名稱大明正士,實關天地綱常』。錢邦芑奉行。

初五日(庚戌)

白黨兵聚四保匯,泛蒲酣飲;大清兵掩至,殺數百人,獲其魁羅騰蛟。

溫帥賀君堯殺顧錫疇。錫疇,鄉邑已破,方遭父喪,間關赴閩;王命以故官,力辭不拜,寓居溫州江心寺。君堯撻辱諸生,錫疇將論劾;君堯夜使人殺之,投尸于江。溫人覓之三日,乃得棺殮。

「五小史」云:君堯與督相結,取事例銀供餉;諸生鼓噪,君堯縛一、二人殺之。錫疇欲疏劾君堯,君堯遂縛錫疇投諸江;子鎣遁免。后君堯賂大清嘉湖道佟某鬻官;鎣適在署中,告佟故,乃置之死(鎣木佟邦年門生,道即邦年子也)。

按賀君堯于丁亥六月朝魯王,黃賦卿殺其全家。此云佟某置之死,恐未必然也。

唐王命張家玉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廣信。廣信已失,請募兵惠、潮。

方國安奏富、德等縣大捷,斬獲甚眾;由鎮臣方元科竭力支撐,傅明德、田勝、涂有聲協助。王大悅。

贈劉同升東閣大學士,「謚文忠」(瞿氏「逸史」作「文襄」)。

閩縣、侯官縣耆老詣延津請駕回福京;王感嘆曰:『即位十有一月,無時不思靖祖救民;飛蹕既久,豈得回鑾!固知入虔嵐氣險〔囗〕艱辛之狀,但恨在閩不能安閩,閩民不負朕、勝負閩民實多矣』!

禮部右侍郎曹學佺疏陳駕駐延津,所有關切四事:一、浚延河堤防;一、汰隨征冗役;一、通福京米船;一、事例銀兩許以生鐵準債。從之。

諭戶部侍郎梁應奇曰:『覽爾所陳袪衙蠹、清隱匿、革火耗、禁牌票、去飛詭、除賠租六事,皆去其害,足以裕國者。著逐款力行,遍為嚴飭。有踵前弊者,監司、守令、府佐立行糾參,以副委任至意』。

上游巡撫吳春枝糾內臣戴照貪婪滅法;王命輔臣黃鳴俊先行提問后奏。

沙定洲攻石屏,龍在田固守不下;還攻寧州,祿永命戰死,又陷嶍峨。

嶍峨土官王克猷走死。

能在田走大理,石屏亦陷。

在田懼,與其黨許明臣竄大理。

建寧諸生請駕再臨建水;王曰:『朕進取之念甚堅甚切,萬無轉蹕之理。但謂農家力作,征宜寬;朕亦耿耿于中』。

副都御史荊本徹疏請為小艇以資戰勝;王諭以『閩中方用水師;覽此奏,誠為要著』。下部議之。

工部尚書鄭瑄為朱成功請發鳥銃;王曰:『成功圖功雖是急務,御營兵器關朕躬身命,鳥銃豈可全發!如此等事,該部以司空大臣全無執裁,惟請朕躬為推卸之事,鄭瑄何無骨力至此!姑且不究』。

敕諭御營內閣傳示臣民曰:『臣民擁立朕躬,朕志誓救民雪祖。外寇雖狂,尚可蹔守而養戰銳;諸臣議論紛紜,殊為道旁筑舍。今征士蔡鼎回報關上情形甚確;朱成功巡關回來迎駕,蹔住邵武,相機出關。總之,自古創業中興,誰不危而有濟!朕惟以「寧進死、不退生」六字自誓,并以六字察驗臣工。此后除戰守、駐蹕一聽條陳外,若有敢請駕回天興并請退避廣東者,諸臣必從重議罪,余必立斬以徇。朕心通于上帝,臣民仰體欽承』!

初六日(辛亥)

白黨張飛遠襲破金山衛;大清協鎮出戰,飛遠遂遁去。飛遠,故諸生;兄弟俱負膂力,與吳易合營襲衛城。先是,飛遠約城中助己者悉墨其鼻;飛遠既遁,城中之通于張者鼻尚墨也,協鎮悉殺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库尔勒市| 湘乡市| 右玉县| 玉环县| 龙胜| 哈巴河县| 廉江市| 随州市| 榆树市| 离岛区| 贵阳市| 新干县| 丰原市| 新宁县| 南和县| 雷波县| 太仓市| 台山市| 延庆县| 互助| 汝城县| 靖远县| 黎川县| 武功县| 普陀区| 盐亭县| 广河县| 寻甸| 海宁市| 宿州市| 海安县| 灌云县| 泰来县| 长乐市| 道孚县| 渭南市| 曲松县| 巫山县| 平顶山市| 盐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