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 爝火錄
- 李天根
- 3042字
- 2015-12-19 14:57:49
追補建文死節諸臣贈謚,立祠祀之。方孝孺贈太師,謚「文正」;妻鄭謚「貞愍」,弟孝友贈翰林院待詔。徐輝祖贈太師,謚「忠貞」。齊泰贈太保,謚「節愍」。黃子澄贈禮部尚書,謚「節愍」。楊任贈太仆少卿。胡子昭贈太子太保、刑部尚書,謚「介愍」。盧原質贈禮部尚書,謚「節愍」。廖鏞贈德慶侯,弟銘都指揮。練子寧贈太保、都御史,謚「忠貞」;子權光錄卿,謚「忠愨」。宋征贈光祿少卿,謚「直愍」。暴昭贈太保,謚「剛烈」。侯泰贈太保,謚「勤貞」。陳迪贈太保,謚「忠烈」。巨敬謚「毅直」。景清贈太保、左都御史,謚「忠烈」。陳性善贈太子太保、左都御史,謚「忠節」。卓敬贈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謚「忠貞」。郭任贈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謚「清毅」。盧迥贈太子太保、戶部尚書,謚「貞達」。茅大方贈太子太保、左都御史,謚「忠愍」。周璇贈左副都御史,謚「肅愍」。胡閏贈刑部尚書,謚「忠烈」;女郡奴謚「孝貞」。高朔贈太仆卿,謚「忠愍」。廖升贈禮部尚書,謚「文節」。黃觀贈太子太保,謚「文貞」;妻翁謚「貞懿」。黃魁贈尚書。戴德彝贈太常卿,謚「毅直」。王叔英贈禮部侍郎,謚「文忠」。王艮贈禮部侍郎,謚「文節」。黃鉞謚「忠獻」。陳繼之謚「莊景」。韓永謚「莊介」。龔泰謚「端果」。葉福謚「節愍」,并贈太常寺卿。曾鳳韶贈太仆卿,謚「忠毅」;妻李謚「貞愍」。王度贈太仆卿,謚「襄愍」(一作「貞愍」)。王彬贈太仆卿,謚「忠莊」。崇剛贈德清伯,謚「壯愍」。魏冕謚「毅直」,謝升謚「貞勤」,甘霖、丁志方謚「貞定」,林英謚「毅節」:俱贈太仆卿。連楹謚「剛烈」,贈詹事。程本立贈太常卿,謚「忠介」。鐵鉉贈太保,謚「忠襄」。張昺贈太子太保、工部尚書,謚「節愍」。謝貴贈英山伯,謚「勇愍」。彭二贈舒城伯,謚「武壯」。葛誠贈大理少卿,謚「果愍」。盧振贈都督同知。余逢辰贈苑馬少卿,謚「忠愍」。杜奇贈翰林院檢討,謚「貞直」。宋忠贈壽昌伯,謚「壯愍」。余瑱贈東陽伯,謚「翼愍」。孫泰贈象山伯,謚「勇愍」。彭聚贈左都督。卜萬贈左都督。馬宣贈全椒伯,謚「忠壯」。朱鑒贈含山伯,謚「壯烈」。曹浚贈指揮。瞿能贈平陽伯,謚「襄烈」。滕聚贈都督同知。莊得贈分水伯,謚「勇愍」。皁旗張贈淳安伯,謚「英烈」。楚智贈左都督。小馬王贈都督同知。張倫贈保昌伯,謚「貞勇」。顏伯瑋贈太仆少卿,謚「忠惠」;子有為贈翰林院待詔,謚「孝節」。唐子清謚「義節」,黃謙謚「果義」,并贈工部員外郎。尚樸謚「惠莊」,鄭恕謚「惠節」,鄭華謚「貞莊」,并贈太仆少卿。姚善贈太仆卿,謚「忠惠」。錢芹贈光祿少卿。陳彥回贈太仆卿,謚「穆愍」(一作「惠節」)。張彥方贈員外郎,謚「莊愍」。葉惠仲、黃希范并贈太仆少卿。周繼瑜贈太仆少卿,謚「莊愍」。王良贈副都御史,謚「忠毅」(一作「貞毅」;妻某謚「貞烈」。周自修贈詹事,謚「貞毅」。石撰謚「貞愍」。程通贈苑馬少卿(一云謚「端直」)。王省贈禮部員外郎,謚「貞烈」。陳思賢贈禮部郎中,謚「貞愍」。高巍贈太常少卿,謚「忠毅」。黃彥清贈光祿少卿。楊本、周拱元并贈都指揮。劉璟贈大理少卿,謚「剛節」。
「明名臣言行錄」:都尉梅殷謚「榮定」、衛卒儲福謚「貞義」。
出吏科馬嘉植為廣東嶺西道副使。
嘉植抗疏切直,有旨回話;適太后回鑾,得免。至是出之;蓋觸馬士英之怒也。
考選科道,吏部尚書徐石麒與都御史劉宗周矢公甄別,擬莊元辰等十三人為科道。馬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御史黃耳鼎、給事中陸朗有物議,石麒以年例出之;朗急賄奄人,內傳留用。
朗以三千金饋內奄,即傳旨:『著留用』。石麒質之內奄;內奄曰:『已進御前矣』。石麒疏言:『陸朗贓私狼藉,應得例轉;交通內臣,幸留非法』。朗即疏攻姜曰廣、徐石麒、劉宗周結黨欺君、把持朝政,無人臣禮。耳鼎亦疏言:『昔之按奏陳演,陷臣不測;今之例轉,徐石麒多謀暗害』。
初八日(癸巳)
大學士姜曰廣罷。曰廣既連被誣蔑,屢疏乞休;至是,始得請。入辭,諸大臣在列,曰廣曰:『微臣觸怒權奸,自分萬死;上恩寬大,猶許歸田。臣歸后,愿陛下以國事為重』。士英熟視曰廣,詈曰:『我權奸,汝且老賊也』!因叩頭言:『臣從滿朝異議中,擁戴陛下,愿以犬馬余生歸老貴陽,避賢路。如陛下留臣,臣亦但多一死』!曰廣叱曰:『擁戴是人臣居功地耶』?士英曰:『汝謀立潞藩,功安在』?王曰:『潞王朕叔父,賢明當立。二先生無傷國體,內廷之事,不可向外人道也』!曰廣骨鯁,扼于憸邪,不竟其用,遂歸。
曰廣既出,士英復詬詈于朝堂,幾至老拳相向。一時喧傳二相鬧朝。
劉澤清疏薦張鳳翔、李棲鳳可預重臣之選。
初九日(甲午)
左都御史劉宗周罷。宗周告歸,詔許乘傳,給登極恩典。臨行,疏陳五事:『一曰修圣政,毋以近娛忽遠猷。國家不幸,遭此大變;今紛紛制作,似不復有中原志者。土木崇矣,珍奇集矣,俳倡雜劇陳矣;內豎充庭、金吾滿座,戚畹駢闐矣;讒夫昌、言路阨,官常亂矣:所謂狃近娛而忽遠圖也。一曰振王綱,無以主恩傷臣紀。自陛下即位,中外臣工不曰從龍、則曰佐命。一推恩近侍,則左右因而秉權;再推恩大臣,則閣部可以兼柄;三推恩勛舊,則陳乞至今未已;四推恩武弁,則疆場視同兒戲。表里呼應,動有藐視朝廷之心;彼此雄長,即為犯上無等之習。禮樂征伐,漸不出自天子:所謂褻主恩而傷臣紀也。一曰明國是,無以邪鋒危正氣。朋黨之說,小人以加君子,釀國家空虛之禍;先帝末造可鹽也。今更為一、二元惡稱冤,至諸君子后先死于黨、死于徇國者,若有余戮。揆厥所由,止以一人進用,動引三朝故事,排抑舊人。私交重、君父輕,身自樹黨而坐他人以黨:所謂長邪鋒而危正氣也。一曰端治術,無以刑名先教化。先帝頗尚刑名,而殺機先動于溫體仁;殺運日開,怨毒滿天下。近如貪吏之誅,不經提問,遽科罪名;未科罪名,先追贓罰。假令有禹好善之巡方,借成德(滋陽知縣)以媚權相(溫體仁),又孰辨之?又職方戎政之奸弊,道路嘖有煩言,雖衛臣有不敢問者;則廠衛之設何為者?徒令人主虧至德、傷治體:所謂急刑名而忘教化也。一曰固邦本,毋以外釁釀內憂。前者淮揚告變,未幾而高、黃二鎮又治兵相攻。四鎮額兵各三萬,不用以殺敵,而自相屠戮;又日煩朝廷講和,今日遣一使、明日遣一使,何為者?夫以十二萬不殺敵之兵,索十二萬不殺敵之餉,亦必窮之術耳。若不稍裁抑,惟加派橫征;蓄一、二蒼鷹乳虎之有司,以天下徇之已矣:所謂積外釁而釀內憂也』。優詔報聞。
戶科吳適疏言:『曰廣、宗周歷事五朝,貞心亮節,久而彌劭;應亟賜留』。不聽。
御史游倫疏言:『今日國事淆亂,不知禮義廉恥為何物。明知君子進退不茍,故以含沙之口激之速去;甚至常人所不能道者,瀆陳于君父之前??频牢⒂屑m劾,則指為黨比;相戒結舌。真所謂前有讒而不見、后有賊而不知也』。
十一日(丙申)
以王之綱充總兵官,掛蕩寇將軍印,鎮守河南。命御史凌駉聯絡河南、北直。
浙江巡按任天成疏言:『浙江鄉紳金汝礪、繆沅,身污偽命。張嶙然、方允昌為賊親任,一歸一未歸。李綱、徐家材,俱受偽職。庶吉士魯梁、魏學濂,為賊所留。止學濂痛憤自縊,諸臣猶戀家。此公論所不容也』!
擢馬干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州。劉之勃撫川命至,之勃已殉節,不及聞。朝廷知之勃死,乃改命干。
命黃斌卿移屯大江、黃蜚移屯蕪湖采石、鄭鴻逵移屯鎮江。
授朱統〈金類〉行人司行人;馬士英酬其逐姜曰廣之功也。
十二日(丁酉)
敘江北文武多年戰功,加馬士英少傅,仍兼太子太師、建極殿大學士;蔭一子錦衣衛指揮僉事,世襲。
授王景亮中書舍人(景亮,字武侯,吳江人,祟禎十六年進士)。
以王〈氵榮〉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登萊、東江等處,贊理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