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3章

  • 爝火錄
  • 李天根
  • 3241字
  • 2015-12-19 14:57:49

壬辰(一六五二)、大清順治九年(永明王永歷六年、魯王監國七年)春正月癸酉朔

永明王野次,魯王次中左所。

十六日(戊子)

永明王次龍英,抵廣南。

帝于初三日至皈朝,十二日次富川,十三日次沙斗,十四日次西洋江,十五日次寶月關,十六日至廣南府。

魯王定西侯張名振、大學士沈宸荃、兵部侍郎張煌言扈王居金門(金門千戶所,在泉州同安縣南)。

鄭成功攻海征,守將赫文興舉城降。

二十日(壬辰)

孫可望遣總兵王愛秀迎駕,上言:『臣以行在孤處僻粵,再四迎請,未奉允行;然慮圣駕必有移幸之日,所以先遣各營兵馬肅清夷氛,道路無礙。廣南雖云內地,界鄰交趾,尚恐夷情叵測。臣再四思維,惟滇、黔、粵之安隆所為三省會區,城郭堅固;行宮修葺,一切糧儲可以朝發夕至,莫此為宜』。帝允之。大清督師陳錦援海澄,鄭成功擊敗。

洪天擢復至高州,欲再降大清,求撫四府;為向日受其害者所殺,妻子被擄。潮州守將赫尚久既降大清,復盟(一作萌)異志,知府薛信辰密陳于上官。尚久叛,執信辰;授以偽巡道不從,復遣其子潛出,約總兵吳六奇出師攻城而己為內應。前所密陳藩撫及督箋為尚久所得;尚久大會文武,縛信辰,命斬之。紳士百姓環泣請命,乃暫系獄;家屬投井仰藥死者五人。越四月,大清兵平潮,斬尚久;信辰得釋,奉旨還職(信辰,字侯執,無錫;順治六年進士)。

二月癸卯朔

帝于正月二十五日發廣南,次童卜;二十六日次曬利,二十七日次鼎貴,二十八日次加浦,二十九日次那年,三十日次侄堂,二月初二日次扁牙,初三日次板屯,初四日次板橋,初五日次峒沙,初六日至安隆所。

初十日(壬子)

孫可望改安隆所為安隆府,奉王居之;歲以銀八千兩、米六百石上供,從官取給焉。安隆宮室卑陋,服御粗惡,守護將悖無人理(一作無人臣禮);王不堪其憂。

可望遣總兵張勝屯兵安隆城外來謁,請升安隆所為安隆府;令范應旭知府事,又令督捕張應科為總理,提督凡帝及隨侍文武支糧。應科與應旭造冊,「開皇帝一員、皇后一口,月支銀米若干」;可望見之,恬不為怪(安隆府,一作安龍府)。

十五日(丙辰)

帝遣太常寺少卿吳之俊賷璽書至滇。

魯王大學士沈宸荃艤舟南日山;遭風失維,不知所之。

三月壬申朔

大清世祖章皇帝表章前代忠臣范景文等二十〔一〕人,命所在有司各給地七十畝建祠致祭;且予美謚:謚范景文「文忠」,倪元璐「文正」,李邦華「忠肅」,王家彥「忠毅」,孟兆祥「忠靖」,子章明「貞孝」,施邦曜「忠愍」,凌義渠「忠介」,馬世奇「文肅」,吳麟征「貞肅」,周鳳翔「文忠」,劉理順「文烈」,汪偉「文毅」,吳甘來「莊介」,王章「節愍」,陳良謨「恭潔」,陳純德、申佳胤「端愍」,成德「介愍」,許直「忠愍」,金鉉「忠潔」。

孫可望欲入安龍陛見,偽兵部任僎進曰:『國主欲入安,恐二龍不便相見』。可望遂止不行(僎博學能文,尤善太乙、六壬。常語人曰:『明運己終,事不可為矣』!日謟事可望,可望昵之)。

十九日(庚寅)

宣化故工部郎中梁云升被執不屈,死之。云升,宇超然,一字靜穆;舉人。居喬板村,糾合義旅為保障計。大清兵猝至,獲之。云升與楊禹甸交好,士人立雙忠祠祀之(云升子振殉父難,因以配享)。

金公趾見孫可望兇悖日甚,永歷寄身虎口,恐不免于篡弒;微窺李定國為人誠實無欺,可導以忠義。而定國目不識丁,難以經書開曉;乃先陰相結納,日相親信,取「三國演義」時時為定國言之。遇關、張、孔明事,則極口稱贊;至董卓、曹操之所為,則怒呵毒罵。由是,定國普通大義;嘗曰:『我雖不及孔明,猶可效關、張大丈夫;終不效董卓、曹操,徒得千古罵名也』!

李定國謁孔廟,騎馬入中門;將升階,馬立不肯上;定國鞭之,上而復下者三;忽墮馬階下,折二齒。輿歸,金公趾往候之,因曰:『圣人如天,古英雄莫不尊之。殿下,忠臣也;奈何與圣人抗禮乎』?定國曰:『孤不學之過也』!明日補祭,進退恭敬,成禮而還。

魯王舟次巖頭,鄭成功朝見,稱王曰「主上」,自稱「罪臣」;贄金千兩、紬綢百端,月饋銀米、節上啟奏。時王從臣,惟張煌言、曹從龍、任文正、沈光文、馬星、俞圖南、蔡昌登、任穎湄、錢肅遴、陳藎卿、傅啟芳、張彬、葉時茂、林泌、崔相、陳豸、丘子芳、丘伯玉、俞師范、楊燦及太監陳進忠、劉玉、張晉、李國輔、劉文進、韓升二、三十人而已。

大清指揮俞良輔入粵,諸寨之未附者誅之。潮陽周伯玉守溪頭寨,俞兵將臨,不隔數里;伯玉妻郭氏名貞順,手制「俞將軍引」,獻諸麾下。其詩曰:『將軍開國之勛臣,蚤附鳳翼舉龍鱗;煙云慘淡蔽九野,半夜捧出扶桑輪。前年領兵下南粵,眼底群雄盡流血;馬蹄帶得淮河冰,灑向江頭作晴雪。潮陽僻在南海濱,十載不斷干戈塵;客星移次萬里外(次一作處),天子亦念遐方民。將軍高誼邁千古,千五健兒猛如虎;輕裘緩帶踏地來,不減襄陽晉羊祜。此時特奉明主恩,金印斗大龜龍文;大開藩衛制方面,期以忠義酬高旻。宣威布德名大悅,把菜、一笠誰敢奪;黃犢春耕萬隴云,黧龍夜臥千溪月。去歲華(一作壺)陽戍守時,下車愛民如孩兒(一作愛兒);壺山蒼蒼壺水碧,父老至今歌詠之。欲為將軍紀勛績,天家自家麒麟筆;愿祝壺民頌太平,摩崖勒盡韓山石』。良輔覽之大喜,斂兵而回;一寨獲全。貞順后與伯玉卜筑偕隱,壽至一百二十五歲(「觚剩」)。

鄭成功攻長泰;大清副將「勇無敵」名王進(號老虎),成功中軍提督甘輝與戰于北溪,兩馬相搏不相下。已而兩家兵至,乃解。進入長泰,輝攻破之;進走郡城,漳州屬邑皆下。

孫可望遣李定國、馮雙禮由黎平出靖州,馬進忠由鎮遠出沅州,會于武岡,以圖桂林;劉文秀、張先璧出永寧取敘州,白文選由遵義取重慶,會于嘉定,以圖成都。

馬吉翔掌戎政、龐天壽督勇衛營,謟事孫可望;惡吳質(一作吳貞毓)不附己,令其黨冷孟銋、吳象元、方祚亨交章彈擊,且語孟銋曰(一作等曰):『秦王宰天下,我具啟以內外事盡付戎政、勇衛二司,大權歸我;公等為羽翼;貞毓何能為』!

夏四月壬寅朔

孫可望疏請封李定國為西寧王、劉文秀為南康王。時可望假天子名號,令行中外。調兵催餉,皆不上聞;生殺與奪,任意恣肆。帝在安龍,一不與聞。朱天麟抵廣南病劇,不能入覲;卒于西板村。馬吉翔遣門生郭璘說主事胡士瑞擁戴秦王,士瑞怒,厲聲叱退之。文安之遠客他鄉,無所歸;復赴貴州。將謁王于安龍,孫可望以罪戍之畢節衛。

雒容侯龍韜單騎入黔,乞師于孫可望;可望使從李定國兵回廣西。

鄭成功復陷平和、詔安、南靖三縣。

大清帥孔有德以七百騎出河池州、向貴州,大軍駐柳州接應。

十八日(己未)

馬吉翔遣郭璘求郎中古其品畫「堯舜禪受圖」以獻孫可望,其品拒不從;吉翔譖于可望,可望杖殺其品,以朝事盡委吉翔及龐天壽。

金公趾病卒。

魯王定西侯張名振扎陸營于巖頭;鄭成功曰:『麾下為侯數年,所干何事』?名振曰:『中興』!成功曰:『中興安在』?名振曰:『濟則見之實事,不濟則在方寸間耳』。成功曰:『方寸何據』?名振曰:『在背』。即解衣示之;背鐫「赤心報國」四字,長徑寸,深入肌膚。成功見之愕然,愧謝曰:『老將軍威名久著,奈多憎之口何』!遂出歷來謗帖盈篋,付之一炬;待名振以上賓,行交拜禮,指腹為結婚,贈之萬金、儀物稱是。大宴十日,拜名振總制,攻漳、泉;復為名振娶于王氏。

滇寇攻靖州,知州林爾張堅守兩月;援絕城陷,死之,一家殉難者十余人。州民立祠祀之(爾張,字四維,惠來人;崇禎十七年歲貢生。知天柱,升桂陽,調靖州;皆湖廣殘破之地。撫綏有方,以才干著聞)。

南陽侯李元胤與弟建捷往海南招集散亡,至欽州之防城為土岳王勝堂所執;絕粒九日,送靖南王。王誘之降,不屈;左右挺杖交下,元胤笑曰:『鼎鑊不懼,何有于鋌』!王又令作書招瓊州杜永和;元胤曰:『杜將軍繕兵窮海,差有丈夫氣;乃招之耶』?王義之,使其故人往說之曰:『將軍昔未受國恩耶』?元胤大慟曰:『某昔者不過帥府一親人耳;今爵通侯、司禁旅,狽狼被擒,計惟一死報國!豫讓不言之在前乎?我父俟于九京久矣』!故人曰:『李果將軍父耶』?元胤曰:『岐陽、黔寧,俱以養子自奮。子無多言』!遂與弟建捷及前鋒將李朝用駢斬于市。

大清平西王吳三桂由漢中統兵入四川。

鄭成功圍漳州。

五月辛未朔

沅州陷,貴州巡撫米壽圖死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阿克陶县| 南城县| 肥东县| 高州市| 大埔区| 霍林郭勒市| 永仁县| 竹北市| 兴隆县| 昌平区| 长治县| 闻喜县| 饶河县| 东阳市| 泰安市| 南安市| 诸暨市| 长海县| 苍山县| 平阴县| 怀宁县| 盖州市| 永胜县| 怀化市| 奉贤区| 张北县| 平塘县| 闸北区| 兰州市| 武夷山市| 达尔| 马尔康县| 金乡县| 江孜县| 靖安县| 陆川县| 镶黄旗| 宜州市| 达孜县|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