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2章 清高宗實錄選輯四(18)

十七日(甲辰),諭軍機大臣曰:『哈當阿奏「續獲會匪林翰奇審明正法」一折,前因伍拉納、浦霖等將內地拏獲販私拒捕及奪犯毆差為從各犯從復位擬立決,殊失情法之平;是以降旨通飭各督、撫于尋常案犯宜接律定擬,以昭平允。至臺灣民情獷悍,不可不嚴加懲創;如遇械斗聚眾等重案及重興逆匪天地會似林翰奇者,拏獲后自應從重迅速辦理,不可因有前旨稍從拘泥。外省地方官辦理事件,非失之太過,即失之不及。臺灣遠隔重洋,究非內地可比;若以前旨有「不得率請從重」之語,又復矯枉過正,將情罪重大之案一概從寬,更非朕整飭海疆、辟以止辟之意。將此諭令哈當阿等知之』。

——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四十九。

夏四月初二日(戊午),諭軍機大臣曰:『哈當阿等奏「審明因奸謀死本夫之鄭月娘、張榮,恭請王命,分別凌遲斬決」一折,所辦殊屬錯誤。前因臺灣民情強悍、又值林爽文滋事之后,地方亟須整飭,是以令將續獲會匪林爽文余黨及搶劫械斗案情重大各要犯從嚴速辦,以示懲創而靖海疆。今鄭月娘、張榮二犯雖屬法無可貸,但因奸謀死本夫之案,何省無之;若此等尋常案件亦一律恭請王命,尚有何案應行按例請旨定奪耶!外省辦事非失之不及,即失之太過;哈當阿等辦理此案,殊屬矯枉過正。著傳諭該提督等嗣后務宜斟酌案情輕重,分別辦理;毋得概請王命,致失情法之平』。

初七日(癸亥),予福建渡臺遭風淹斃澎湖水師協標左營兵陳國忠恤賞如例。

——以上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五十。

二十九日(乙酉),豁免福建臺灣撥運內地遭風失水兵米、兵榖四百八十石。

——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五十一。

五月二十一日(丁未),以贊善程昌期為福建鄉試正考官、侍講關槐為副考官。

——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五十三。

六月初八日(癸亥),予福建渡臺遭風淹斃閩安協右營兵陳朝泰等三十二名恤賞如例。

十一日(丙寅),予福建渡臺遭風淹斃建寧鎮標右營兵楊朝恩等二名恤賞如例。

——以上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五十四。

秋八月初九日(癸亥),予福建臺灣水師左營巡洋遭風落水得生把總黃春陽、兵丁陳良凱等五十三名賞銀如例。

——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五十八。

九月初二日(丙戌),予福建臺灣水師左營巡海兵丁遭風淹斃林斗生、落水得生李貴等十八名、澎湖水師左營內渡兵丁遭風漂沒陳天生、落水得生潘日光等二十二名賞恤如例。

——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六十。

乾隆六十年

乾隆六十年(乙卯、一七九五)春二月初二日(甲寅),以福建按察使錢受椿為廣西布政使。

初三日(乙卯),以甘肅鞏秦階道李殿圖為福建按察使。

——以上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七十。

三月十七日(戊辰),諭曰:『哈當阿等奏:「臺灣鳳山縣和尚莊民人陳光愛等散播流言,希圖乘機滋事;當經查拏審明辦理」等語。此案陳光愛等編造謠言,希圖滋事營汛、搶奪軍械,實屬不法已極!當經哈當阿等聞信帶兵搜拏,將陳光愛等首伙六十四犯實時擒捕,分別凌遲斬梟;辦理尚屬迅速。哈當阿、楊廷理俱著交部議敘;所有隨同搜拏匪犯之文武員弁等,著將所奏清單交部查照各員弁等獲犯名數,分別議敘。在事出力之兵丁等,各賞給一月錢糧,以示鼓勵。其受傷及傷斃之兵丁等,著交部照陣亡及受傷例議恤。該地方文武應得失察處分,并著加恩寬免』。

諭軍機大臣曰:『哈當阿奏「鳳山縣和尚莊民人陳光愛等散播流言,希圖乘機滋事,當經查拏審明辦理」一折,臺灣當清厘整飭之后甫閱數年,該犯等復敢布散流言,驚恐莊民,希圖奪汛攻城;今據陳光愛等犯所供有一百余人,經該提督等拏獲正法者止六十四名,其余未獲之犯尚多,不可不嚴拏懲辦。至李番一犯雖兩目青盲,陳光愛等并未邀其入伙,但該犯居住賊巢,明知商謀結會情事并不舉首,即非善類;僅止擬流,仍恐到配后不免造言煽惑。著將該犯即在臺灣府永遠監禁,免滋事端。其未獲各犯,并著哈當阿等嚴飭地方文武各員嚴密查拏,務期迅速就獲辦理,毋任一名漏網,以靖地方而安良善』。

二十七日(戊寅),諭曰:『哈當阿等奏「緝獲鳳山縣結會滋事逸匪并附和聽糾各犯審明辦理」二折,已批該部知道。臺灣自林爽文滋事大加懲創之后,乃為時未久,匪徒等復敢結會滋事、拒捕傷人,實屬目無法紀;自不得不從重辦理,以儆兇頑而靖海疆。哈當阿等將拏獲之許凜等七犯并李聰明、陳益等十七犯于審明后即分別凌遲斬梟,所辦甚是。未獲逸犯,仍著嚴飭地方文武上緊購緝務獲,毋任漏網稽誅。至兵丁柯成章因捕犯被殺,照陣亡例咨部議恤;受傷之兵丁鄭士成,亦當從優賞賚。所有稟報之義民首貢生李登元,應賞以七品頂戴,以示獎勵』。

——以上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七十五。

夏四月十一日(辛卯),諭曰:『伊轍布著來京候旨;所有福建布政使員缺,著田鳳儀調補。田鳳儀接奉此旨,即著馳驛速赴新任』。

又諭:『昨據伍拉納、哈當阿等奏「臺灣賊匪陳周全等糾眾滋事」,已有旨令該提督等速往查拏。茲又據伍拉納等奏:「該處漳、泉、廣東各村莊俱起義民,賊匪多被搶獲,余黨紛紛竄敗。陳周全等三月十五日攻擾民莊,有義民首楊仲舍、許暢舍、施邁舍、金鋪觀等招集義民二千余名,假意投入賊伙,與賊飲酒;出其不意,殺死賊匪百余人,將賊首陳周全裝入木籠」等語。覽奏欣悅。臺灣自林爽文滋事之后大加懲創,乃為時未久,陳周全等復敢聚眾戕官,不法已極;實屬罪不容誅。該處義民幫同殺賊,而義民首楊仲舍等能招集多人誘獲賊首,實屬可嘉之至!除楊仲舍等四人交伍拉納等查明照從前義民黃奠邦、郭廷筠等之例,超擢官職、優加賞賚,俟事定后送部引見外,所有義民首及義民等,查明廣東是何村莊?福建是何村莊?將本年應納錢糧,均著該督、撫詳查分晰住址,概予寬免,以示朕嘉惠善良、恩施逾格至意』。

諭曰:『魁倫奏「閩省各州縣倉儲多非實貯」一折,該處米價昂貴、倉榖虧短,雖不能及早上聞,但此時據實直陳,尚屬可原。該省究竟何處虧短若干?如何設法彌補?著即詳悉據實具奏,不可用周旋督、撫,含糊混過。將此傳諭知之』。

又諭:『據魁倫奏:「閩省各州縣倉儲多非實貯」等語;業經降旨令伊轍布來京候旨。其福建布政使員缺,已令田鳳儀調補矣。各省倉儲俱系實貯,豈容絲毫虧短;乃閩省各州縣倉儲多非實貯,因何該督、撫并不奏聞?此事關系不小,不可不徹底查辦。除已降旨令魁倫查明參奏外,并傳諭田鳳儀接奉此旨,即起程馳驛前赴閩省,隨同魁倫將該省各處倉儲何處虧短若干?是否系州縣任意侵那舞弊、抑或上司通同弊混之處?逐一查明,據實聯銜具奏。該司向來辦事結實,是以特行簡調;伊系新任,無所用其回護,務當認真查辦,以副委任』。

十四日(甲午),諭曰:『吉慶奏:「臺灣匪徒滋事,飛咨提臣及沿海各鎮多撥船只,揀派官兵在交界洋面截拏防范」;而成德復奏:「豫備滿兵千名、馬二百匹聽候調撥」各等語。臺灣賊首業經就擒完事;此等匪徒糾眾滋擾,本處官兵盡敷剿捕,浙省相隔較遠,何至慮及賊匪竄入,紛紛調撥。外省督、撫辦理地方事件,非失之太過、即失之不及,往往意存畛域,于鄰省事務或竟置之不問;否則過涉張皇,不顧事體緩急輕重,惟知一味見長,更或并未籌辦,徒以空言入奏。即此等奏章,亦不過聽之幕友、胥吏率意臚陳,該督、撫未必細心檢點,殊涉張皇。嗣后各督、撫等務宜加意斟酌、權衡輕重,固不可漫無措置,亦不得遇事鋪張,方為允當』。

——以上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七十六。

十七日(丁酉),諭:『臺灣奸民陳周全等糾眾滋事一案,伍拉納身為總督,一聞匪徒肆擾之信,自應即日渡臺前赴鹿仔港一帶督率辦理,據實詳查;乃僅派烏蘭保帶兵前去,而伍拉納竟在內地安坐并廈門亦不前往,節經降旨嚴飭。現在逆首陳周全、陳光輝等俱經就獲,其隨從余匪亦皆陸續拏獲多名正法;是該處此時撫輯居民、緝拏余孽及地方一切應行查辦事件,均關緊要。本日據伍拉納奏到之折,仍在內地逗留,猶不親身前往;是其始終退縮,尚復何顏忝膺封疆重寄。伍拉納著即遵旨速赴臺灣查辦一切,仍交部嚴加議處。至前據哈當阿奏:「鹿耳門招外有船十余只在洋游奕,似非商船形狀;當即連放兩炮,各船四散」等語,實不成話。在洋游奕船只既屬遙望,何以知其確非商船,即系賊船;若實系商民船只,遽行用炮擊打,豈不令商民無故受驚!況鹿仔港一帶彼時正當匪徒滋擾之際,商船被炮,豈不轉疑為賊匪所擊,人心益滋惶惑;且果實系賊船,當正誘其近岸,伏兵擒捕,或派兵出洋駛船追剿,方為正辦。乃甫經望見,即用炮轟擊。哈當阿之意,豈止圖賊船逃散,遂可置之不問耶?所辦實大錯謬!而駐札彰化查辦一切,又復漫無頭緒。哈當阿亦著交部嚴加議處。并著伍拉納于抵臺灣后,遵奉諭旨安撫商民,遍行明白曉示,俾知奸匪為法所不貸、良善為恩所必加,務令居民安堵、商舶通行,以副朕綏靖海疆、軫恤商民至意』。

十九日(己亥),諭:『閩省近年以來,吏治廢弛已極。即如本日魁倫奏各海口地方盜匪仍復肆行出沒,甚至五虎門近在省會,而盜船即在彼停泊迭劫,毫無忌憚,以致商販聞風裹足;皆由該督、撫等平日漫無整頓所致。其廢弛欺隱,較富勒渾、雅德為尤甚。伍拉納現在前赴臺灣查拏逆黨余匪,未便遽行更易;浦霖著即來京候旨,所有福建巡撫員缺,著姚棻調補,即赴新任。其姚棻未到之前,著魁倫署理巡撫印務』。

——以上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七十七。

五月初六日(丙辰),諭:『據魁倫查奏:「閩省近日洋盜增多,由于漳、泉被水后糧價昂貴、浦霖等辦理不善,以致貧民流為匪黨。伍拉納現住泉州,饑民圍繞乞食。又,伍拉納素性躁急,加以錢受椿、德泰迎合慫惥,辦理各案亦多未協」等語。上年漳、泉二屬偶被水災,經朕特降諭旨加倍賞恤、寬免秋糧,并屢飭該督、撫加意撫綏,務俾窮黎均沾實惠。乃浦霖并不董率所屬實心經理,甚至總督駐札泉州、饑民圍繞乞食,尚不認真籌辦,又無一字奏聞;伍拉納之罪,此節尤為重大,殊出情理之外。該督現赴臺灣辦事,著先行摘去翎頂;俟回至內地,即行革職,交與魁倫等質審。其閩浙總督印務,著長麟就近馳驛速往接署;長麟未到之前,著交魁倫兼署。浦霖、伊轍布前已有旨解任來京,亦著革職;如伊等業已自閩起程,此時想尚在浙江一帶,著交吉慶派員截留解閩,以備質訊。錢受椿著交軍機大臣行文押帶之員,即由途次革職拏問;迅速小心解往福建,勿致疏虞。其德泰亦著革職,交廣東督、撫將伊拏問,派委妥員小心迅速管解前往,交魁倫等一并歸案審辦』。

又諭:『據哈當阿奏「拏獲附和賊匪首伙各犯審明」一折,內稱「陳光愛等聚眾滋擾,時有匪犯李聰明糾人附和,經該處義民李登元、李必魁等并不袒護族人,將該犯設法拏獲,始得究出余犯」;并據魁倫奏:「義民幫同官兵收復城池、拏獲首逆,甚為得力」各等語。此次臺灣賊匪陳周全等糾眾滋事,經義民等招集多人誘獲賊首;業經降旨將該義民首查明加賞官職,并將本年應納錢糧概予寬免。李登元等于誘獲李聰明等犯并不回護本族,按名拏獲,不致漏網,實屬出力可嘉!所有該義民等明年應納錢糧,著再加恩查明住址,一體豁免。至貢生李登元、武生李必魁,俱著賞給六品職銜,以示朕獎勵良善、恩施無已至意』。

初七日(丁巳),諭:『昨已降旨將伍拉納革職,交魁倫等審辦。閩省吏治廢弛已極,現在清厘查辦一切正關緊要,非福康安前往不足以資整頓;福康安著即調補閩浙總督。計此時逆苗賊首石三保等當已就擒,福康安于拏獲賊首后,著即馳赴新任。伍拉納回至內地,聽候魁倫等質訊明確后,著即派員解送來京,交軍機大臣嚴行究訊。所有云貴總督,著勒保調補;其陜甘總督員缺,著宜綿補授』。

——以上見「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七十八。

二十一日(辛未),予建福水師營出洋遭風淹斃外委周錄等二員、馬兵范天養等十二名、戰兵胡章等七十九名各恤賞如例。

以翰林院侍讀陳崇本為福建鄉試正考官、翰林院侍讀學士吳樹本為副考官。

二十四日(甲戌),功臣館纂辦臺灣、安南將弁官員列傳告成,議敘纂修提調等官有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雅县| 武平县| 大田县| 万盛区| 株洲市| 兰坪| 霞浦县| 长泰县| 方城县| 莱芜市| 普兰店市| 于田县| 安陆市| 临江市| 葵青区| 屯留县| 开远市| 明溪县| 南陵县| 乐安县| 静宁县| 蓝山县| 舟山市| 彝良县| 大悟县| 富阳市| 阿克| 岳阳县| 湾仔区| 平顶山市| 六盘水市| 洛川县| 余干县| 名山县| 小金县| 文水县| 永州市| 平乐县| 秀山| 右玉县|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