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3章 人物志【文苑之一】

  • 晉江縣志道光本
  • 周學曾
  • 3227字
  • 2015-12-19 11:10:51

論曰:文行兼優,玉粹無瑕,珠圓無缺,豈不可尚?顧文章云委波屬,壽世名世,殊彬彬焉。則據其專長,皆山川美秀所鍾,兼固可重,專亦匪輕也。漢之賈、馬、王、揚,唐之沈、宋、李、杜,至今艷之。茲表文苑,皆真學問。高著述,出乎習科舉之業者,亦以見多積厚發,非一隅之可囿,如此夫。

蔡沼囗囗許稷

陳嘏

五代

康仁杰囗囗王肱

陳在中 胡靖

郭咸囗囗謝伯景

許當囗囗呂夏卿科

黃冠囗囗邱崇

劉驥囗囗曾誕

薛純儒 楊宏才

林外囗囗黃址

曾慥囗囗施實德

黃子中 陳景溫

李縝囗囗陳機

楊少陽 陳權

陳宗衢 羅知古

楊寅翁 呂椿

七才子合傳 趙鞏之

楊中立

傅定保囗囗陳信惠

孫彥方囗囗趙希直

蒲仲昭

蔡沼 字虛中。貞元中明經及第。《歐陽詹文集》有《送蔡沼及第后歸閩覲省序》,其略曰:“虛中以學,予謬以文,共受遣乎長吏,皆求試于宗伯。虛中登太常第,歸寧故園,予有曝腮之困,猶留京師。才歟?命歟?虛中其行乎。勿謂業就不增修,勿謂名成有所忽。”

許稷 字君苗,由莆田徙晉江。少與陳舍人詡等會飲,詡語輕之,稷投杯入終南山,隱學三年,出就府薦,舉貞元十八年造士,歷官比部尚書郎,終衡州刺史。稷工詩歌,與歐陽詹、林藻友善,嘗為《江南春》三首,詞甚綺麗,人傳誦之。

陳嘏 字錫之。開成三年進士,官刑部郎中。以詞賦擅時名,尤工篆隸。宣宗嘗善其所作《霓裳羽衣曲》,曰:“琬琰器也!”將大用之,以疾卒。時同邑人王谷亦工詩。

五代

康仁杰 喜儒學,工詩。因游江淮,南唐陳德誠薦至金陵。唐主召問土俗,對答無滯,桴鄂州文學補溧陽簿。素性清儉,門無私謁。終汾陽令。

王肱 字用輔。為文好譏刺當世,以是累舉不第。嘗著《濟狀》篇,又有無題古詩一百三十首,辭多凄惋。

陳在中 字繇文,博學洽聞,尤深于《易》。景德中,進所著《六十四卦賦》。賜釋褐,不仕。子〈言右〉,亦工詩。

胡靖 字立之。祥符元年進士。事繼母孝。尤善屬詞。李慶孫、黃宗旦見其《弩牙》等十賦,相謂曰:“吾與汝弗如也。”

郭咸 字建泉,甫成童,通經義。屬文一灑而就,尤精法律書隸。年十九,登祥符二年進士。所著有《拙庵雜詠》等書。

謝伯景 字景山。天圣二年進士,為許州法曹。詩文雄健高逸,歐陽修嘗稱之。女弟希孟亦工詩,皆其母所教也。

許當 字當時。景祐元年進士,知古田,入為職方員外,乞通判本州,以便養親。后守興化,漳、建二州,并有惠政。當能詩,與歐陽永叔、梅圣俞相倡和,在古田有《桃溪五詠》。陶寫風物之美。

呂夏卿 字縉叔。慶歷二年進士,調江寧尉,薦為編修《唐書》。官書成,遷直秘閣同知禮院。仁宗選任大臣,求治道,夏卿陳時務五事。且言天下之勢不能常安,當于未然之前救其弊。仁宗頗用其策。英宗時,歷史館,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又言西北二邊事宜,辭極切。熙寧初,遷兵部員外郎知制誥,同修實錄。初,歐陽修、宋祁等典領《唐史》,十七年書始成。凡預載筆者,皆一時高選,前后十余人,遷徒不常。惟夏卿與范鎮自發凡訖于竣事。夏卿又纂《新書紀志傳義例》,摘其中繁文闕誤,目為《唐書直筆新例》一卷、《唐兵志》三卷,又集天下碑刻為《唐文獻信考》,《歷代氏譜志》為《古今系表》。乞閑職,出知潁州。卒年五十三。子科,嘗撰《唐史音義》六十本以進,詔付秘閣看詳,仕終建雄軍僉判。子靖,見《選舉志》。

黃冠 字元功,與兄允兌俱有才名。鄉里為之語曰:“清源熿熿,邑有三黃。”元祐六年進士,仕充棣華宅諸王府教授判監。歸貧甚,葦簾布幕圖史,左右無長物,以詩酒自娛。與李邴往來酬唱。卒,邴銘其墓。著有《龜峰集》。

邱崇 工詩文,尤精天文象數之學。嘗侍父官惠之河源,時蘇軾謫居于惠,崇因得聞其余論,而李邴亦嘗與之唱和。有遺稿六帙。

劉驥 字德稱,父镃。紹圣元年進士。驥學能文,嘗著《老子通論》。以父蔭補官,仕至欽州守。子敏求。

曾誕 字孚文。紹圣四年進士。有文名。元符初,孟后廢,誕三與鄒浩書,勸力請復后。浩皆不報。及浩以諫立劉后被黜南遷,誕作《玉山主人對客問》。譏其不早諫焉。

薛純儒 字季舒。紹興元年進士。以詩學游上庠,任南海尉,以賞改秩知歸善,歷官廉州通判。

楊宏才 字穉遷,長于文學。紹興五年進士。調龍溪尉,獲盜,法應改秩不就,以薦者升改,累階朝奉大夫。晚奉祠居里,號嬾真居士。著有《覆瓿集》一十卷。卒年七十五。

林外 字豈塵,知孫。工詩詞,游太學,嘗題吳江垂虹亭,人以為不食煙火語。他日,衣鶴氅衣,往西湖,題詩雪中既去,人皆驚嘆以為仙筆。紹興三十年第進士,仕止興化令。所著有《孏窠類稿》。

黃址 長于詩,有集。又有《南華真經解》、《琴書人覺》一十卷。

曾慥 字端伯。初為尚書郎,直寶文閣,奉祠。博學能詩,間居銀峰,集百家之說,類纂成書,可以資治體,助名教,供笑談、廣見聞者,凡六百二十余種。自號至游居士。

施實德 官僉判,有《瑤林閑居集》。

黃子中 少游場屋,不遂,歸休林泉,自號南陂處士。工詩,有《南陂集》。鄉先生劉天麟題其詩曰:“自嘆苦吟詩不老,羨君詞氣凜橫秋。爭如兀坐茅檐下,得見淡云五鳳樓。”

陳景溫 字子實。淳熙問上庠。詞賦擅名,弱冠入京,補試,以“大衍天地之樞”為題,多士愕眙。景溫講析四象要義甚詳,應試者皆來授指,以內舍生卒。

李縝 字伯玉。少時賦《盆池詩》。有〔疑與月相吞”之句,故相何〈鹵上木下,仌代乂〉一見嗟賞。縝不忍離父母,求便養親,丐宗院及奉祠館,不復有仕進意,自號萬如居士。常曰:“與其有求于世,曷若無欲于己;與其為人所賤,不若以賤自安。”通判福州,請奉祠歸,三年卒。著有文集十卷,《梅花百詠》一篇。

陳機 字介行,學問該貫,尤工詩,寫情詠物,往往出人意表,嘗有讀《易》詩云:“從此不除窗外草,要觀天地發生心。”又曰:“須信生生是真《易》,疏籬依舊竹生孫。”其深到如此。

楊少陽 字七公。有詩文數百篇,為時名公稱賞。如《崇福寺碑銘》、《二公亭記》,皆號奇絕。

陳權 字巽行,號朝陽居士。注老子《道德經》,編類《漢唐君臣圖》,著有《朝陽詩集》。

陳宗衢 字伯可。嘉泰二年進士,歷潮州教候官令、通判肇慶府、知新州。博學能詩,而疏吏道。閩帥胡榘嘗以職事督過,因覽和詩擊節嘆賞,遂加敬焉。

羅知古 字子隆,詩文有名鄉校,開禧元年進士,知建安縣通判興化軍。居官以廉平稱。

楊寅翁 字仁叟,炳子。少穎慧,博聞強記,尤邃于《春秋》。為文慕曾南豐,詩慕黃山谷、陳后山,駢語則慕汪浮溪,未嘗規規摹仿,而雄渾精拔,成一家言。登嘉定元年進士,嘗舉博學宏訶,授宜黃令。寶慶初,以大臣薦召,未行,卒于官。年四十八。贈加一秩。著有《書解春秋講義》等書。

呂椿 字之壽。幼從邱葵學,過目成誦,詞賦立就。著《春秋精義》、《詩書直解》、《禮記解》。所為詩,自成一家。

七才子 吳翊、黃為貴、黃蒨、陳水弼、柯昭夢、王文篆,石自勗,俱宋時晉江人,工詩,號七才子。惜其詩文不傳,隆、萬二志附于人物之后,今仍焉。

趙鞏之 字子固。知閩清縣,有善政,民德之。召為軍器監丞,僉大理寺丞,知南外宗正事。所著有《寄庵集》。

楊中立 字南強。學問淹博,知龍巖縣,有惠政。

傅定保 字季謨。宋咸淳中禮部奏賦第四,知貢舉。方逢辰見之,驚喜曰:“僉閱試文意老于文場者,乃英妙若是。”時相賈似道沮抑新進,以鄉試字跡微異難之,俾后六年始得廷對。定保歸,益力學。大德初,提學吳濤薦授漳州路學正。首以《太極圖》、《西銘》合講之,聽者悅服。改三山書院山長。閱三月,辭移授徒養母。至治中,以平江路儒學教授致仕。其講解能守先儒成說,為文溫潤典裁。著有《四書講稾》及詩文若干卷。

陳信惠 字孚中。以才應任師府,辟從平漳寇有功,授山魁、彭湖、盧溪三寨巡檢,歷官惠安令,多惠政。調順昌,尋以老疾致仕。號退翁,有《中齋》等集。

孫彥方 生長貴胄,妙年恬養,川游巖觀,風哦月謠,清新而壯亮,雅麗而韻度。古田張以寧游溫陵,嘆服其詩,刻之《桐華新稿》。

趙希直 宋宗室,里第藏書贏于巷市,悉丹鉛點定遍讀之。尤以善詩聞。張以寧稱其短章清妍妥適,長篇滔滔汩汩,簡斷而思溢,人不足,己獨多也。

蒲仲昭 祖心泉,故梅川太守,知宋祚將危,隱身讀書,遺詩若干卷,劉克莊序之。仲昭世其業,而游居于泉。同時以詩鳴者陳衷仲、阮信道、王元翰。仲昭或師或友,皆熏所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保县| 徐水县| 博乐市| 康乐县| 新竹县| 滦平县| 凤台县| 志丹县| 涿鹿县| 扎鲁特旗| 建昌县| 三穗县| 五峰| 酉阳| 和田市| 偏关县| 志丹县| 来宾市| 西贡区| 威宁| 庆城县| 洛宁县| 芦溪县| 交城县| 宝兴县| 车险| 册亨县| 富宁县| 绩溪县| 旬阳县| 堆龙德庆县| 安乡县| 平泉县| 阿尔山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宜兰市| 榆社县| 祁阳县| 咸丰县| 昌平区|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