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2章 人物志【儒林】(2)

陳完 字叔初,為諸生,治《春秋》獨探奧旨。事父母至孝,母病瘡,百劑莫效,乃徧闐丹溪諸方,一藥立愈。從此遂精岐黃,求輒應,全活甚眾。

陳會 嘉靖間貢任萬安訓導,有學行。

王時賓 為諸生,與溫顯等為文會,諸皆師事之。家無儋石,未嘗強顏貴人。

李璧 家徒四壁、力學不倦,工詞對偶,尤善草行,筆畫遒勁,若老干枯藤,深得宋翼家法。

王國輔 字忠甫?!兑住酚诓淘獋ゼ昂尉?,研究精深。為詞章刻苦沉涵,元偉器之,妻以女,無子。元偉臨歿作《訣書》,割田遺國輔,而國輔義不受。

蘇存沛 日誦數千言,落筆灑灑。為郡諸生,名益盛。王慎中讀其文,大奇之。著有《史評》一編。

陳欲潤 字爾身,讓子。刻志圣賢之學,正立危坐,矩言法論,不輟于口。

李逢祥 字任熙,聰季子。終身力學,不得青衿。教授里中,戶外履滿。光縉兄弟其高弟也。棲止一室,安貧樂道,不磷不淄,等世態于浮云,優游以老。及門尊曰集山先生。

洪有秩 南安人,居晉江,以文行著。隆慶戊辰恩選。恂恂弢光,敦純樸厚。為諸生時,屢賞識于姜鳳阿、蔡見麓,自視欿然。孫承疇。

黃汝封 字明祚,伯善孫,憲清子。質弱善病,父課督維嚴,且病且讀,晦明風雨無間。下筆敏捷,灑灑千言。為諸生,試弗利,歸益力學,為文沉蔚有致,以病不能終業,乃謝青衿,終日趺坐一室。年四十卒。弟汝良。

林忠 字從政,弟太,字從禮。蘇濬撰本傳曰:“二公俱被服四子,沉浸六籍。不能俯仰世資,逐射策之技,則推其余訓,里中以為名師,余兄弟卒業焉。二公規規摹古,第長公以訓詁勝,次公以音律勝,家君子尤嚴重之?!?

李芳 字孟收,聰曾孫。少從世父逢期為潛心躬行之學。其治經史,俱摘要手抄,旁及《詩》、《騷》。補弟子員。為人篤于根本大節,而周旋造次必以度,老而彌篤。郭惟賢未遇時,窶特甚。芳器賞其文,命伯子與友整糜共之。卒為世名卿。子伯元、仲元、叔元。所著有《蛩音二集》。

黃道煥 幼穎悟,淹貫經史,英年選貢,教子嚴肅。所著有《尚書遺贏集解》學者宗之。子廷師。

蘇存淑 弱冠為諸生,讀書沉默,為文鏤心刻骨,為人惇切彝倫,論學重躬行,治心尚節愛。移風俗,尚儉樸。病革,猶手?!堆訓|遺稿》,蓋有養君子云。子懋祺、懋祉。

留湛然 萬歷癸酉舉人,資不敏而善強記。至構思屬筆,則藻麗旁溢。與人交,久益恭。念父母春秋高,不就銓。有勸駕者,曰:“吾以不忍以身外浮榮,易庭闈菽水歡。”終身一青布袍不改。子維相,孫景星。

王鏞 文升子。萬歷戊子舉人。天性至孝,沉靜堅忍,渾厚淵深。得失不分,喜怒不形。其言訥訥,其貌迂迂,而大義所在,必為必正,賁育不能奪。后以孫某貴,贈安樂伯。弟鍔,天性孝友,竭力養志。親沒,盡哀,喪如禮。操持嚴介,以居敬窮理為務。雖終老明經,而實以斯文正脈為己任。著《四書五焚存稿》及《時習諸說》等書,學者稱樸野先生。

陳繼虞 字伯韶。為諸生。古心質行,冥昭如一。穿布衣,手鞠躬行道旁,語不出口。取四書諸書,遜志校譬,疏纂微奧,可為紫陽注腳。與何喬遠同時入泮,相友善。

周良宰 邑諸生,以戴經名家所從,授經者莫不博科第,何喬遷其一也。安貧恬約終其身。年八十四卒。

王業 深滬人,積學不遇,獨以善誘著聞。教人先令安詳恭敬,然后授書。李文節輩皆出其門,學者稱倍軒先生。

許東程 少稱奇童,讀書寓目成誦,十八歲為諸生,以善文著,與郡中李光縉齊名。事親孝,與士信,卒年僅四十。

黃汝惠 字明學,伯善孫,憲清子。少從父及兄宦游,因入太學遍交海內英雋,學益進。天性快爽,心地慈祥,薄貢而厚施。卑躬面恕物,絕無纖毫介氣。

留景星 萬歷乙卯舉人,幼習壁經,能傳家學。平居逡巡無嘩,遇事挺特露俠骨,所交皆賢士。

王尚諏 號瓶城,畿長子。萬歷乙卯副榜。為人淳樸,不茍言笑。取古人“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義以自號,未仕卒。

蘇庚新 字子白。天啟辛酉舉人。經學淹貫,授易州學正,負笈從學者眾。遷連山令,卒。著有《四書翼箋》、《易經管見》。

溫碩 字公輔,十三歲為諸生。父歿,殯葬盡禮。年六十三卒。何喬遠為銘其墓。

鄭邦俶 為諸生。文思深沉,試輒冠軍。盛年喪偶,不再續。善畫工詩,多吟詠,好鼓琴,中夜廢寢。弟邦偕亦有學行。

楊道恒 字惟衷,少有志用世,不遂。晚沉酣道味,作《譚真子》。自謂雖未窺圣學之奧,或可比于諸子百家焉。

黃虞龍 少負逸才,為諸生,經傳子史靡不窺探。所著有《黃祠兔脫》、《文論》及《制義》、《兩生草》。

郭璘琮 崇禎丙子舉人。有友公車,偕行,歿于道,為治葬,遣家人護喪歸。既筑室,銘曰“半畝樂天”,觴吟自適。年四十三卒。孫必緒。

國朝

陳大范 康熙壬子解元。會試京師,率舉子陳奏,自是分省派中額,至今著為令。學問雅贍,選淳安縣,未任卒。

曾炳 字韜人,學問淹貫,為郡名宿。康熙庚申補科解元,壬戌進士,選庶吉士,改授部主事。念親老,假歸不出,杜門潛修。父嚴促赴銓,行至江右,病卒,年僅四十。

鄭定謀 字公麟,仲謀弟。康熙辛酉舉人,授閩縣教諭。儀封張中丞撫閩,稔其學問,委鰲峰書院,纂輯諸書,延為共學書院山長。弟升謀幼有異姿,內院覺霍拓設席試其文奇之,有“南州冠冕見神童”之句。十四為諸生,督學高公兩試冠軍。屆貢期卒,年三十八。

王棠蔭 歲貢,文學著名,選刻小題文勝行世。嘗諭學須認一誠字。識有明昧,誠無不明,質有強弱,誠無不窮。以明經終。子時轟,歲貢,孫臣靖、者仁。

王高賢 少孤,祖母及母撫之。為諸生,以能文著。生平孝弟誠愨。嚴取與,慎然諾。貧士來從學,至有辭脯脡反資哺之者,遠近咸為稱頌。

王夢麟 字爾昭,父師臣,積學數奇,僅終廩貢。夢麟為諸生,試屢冠軍,及門多顯達,亦僅以歲貢終,著有《學庸纂解》,學者多傳之。

吳映 為諸生補餼,淹貫六籍,郡士多從焉。尤精研于《易》。手著《周易會輯》一書行世。

朱希圣 避寇山中,力學。教授館金所入,悉奉其父,均諸異母弟,不有私財。登康熙癸卯賢書。

郭敬業 康熙丙子副榜。攻苦力學,剛直疾惡,族黨敬畏。

倪盧炎 壬午舉人。授徒之余,經年無外事。為文精湛皎潔,幅無剩字,希古者慕之。與郭宏猷、李丹桂最相善。

王之珂 康熙乙酉舉人,授長汀教諭,升天長令。平日留心韻學,考校群書,辨其毫芒,正其訛舛。尤工詩,著有《咕嗶音學》等書。

蔣敏生 字梅士,康熙乙酉歲貢。嗜學,篤志力行。纂輯《小學正蒙》等書,及手著《敬日堂四書》,文俱梓行,其《鄉墨詩選》尤為遠播。敏生沒后,溫陵選手遂無嗣音者。

許麟勳 善為文,工楷書,郡士從游者以百計。以明經授教職,未赴卒。

許廷楫 字濟臣。嚴繩尺,不茍言笑。有見,必正衣冠,步趨不失矩矱。文聲道范,一時籍籍,為郡大師。

薛人龍 學《易》有得,著《周易說約》。嘗操選政,刻有唐、宋大文集,一時宗之。

楊六廬 字雉友??滴蹰g歲貢。長于制藝,兼工詩古文辭。

郭宏猷 提學汪薇,拔貢京師。大司成重其文,復登副車。病甚,及門李太史光墺視疾,謂先生七十余,適逢厄運,幸自保重。遂口占曰:“一病行年逢運厄,平生道古養天和,啟予手足吾知免,憔悴呻吟不復歌?!甭晹喽鴼饨^。

黃鉞 字扆文,道昶子。游庠食餼,博學,善誘人。行端貌古,為詩幽深湛潔。年六十二,登雍正甲辰賢書。

黃德嵩 康熙辛卯舉人。幼穎慧,十三而孤,隨諸伯仲,盡哀盡禮。十八為諸生,名噪文壇,推為才子。著有《詩文并歷試草》。

粘敦軫 康熙癸巳歲貢,中允林之濬督學江南,延以校文。性醇厚,敦篤倫常。博極群書,為文淵涵樸茂。觀風整俗使贈以“鄉垣垂范”之額。弟拱恩、拱斗,子承鈺。

陳奏球 康熙甲午舉人,授仁和知縣,未赴任,卒于京。奏球十歲而孤,母呂撫之成立。篤志好學,淳樸端方,不干外事。觀風整俗使給以“紹文依德”之匾,兄奏時。

蔡積玉 邑諸生。治經講學,不問余事,工詩賦,人爭傳誦。年八十二,以貢授福清訓導,踰年卒于官。

丁揚 孕甲子。自幼絕貴介氣,篤志力學,攻苦逾寒士。為人方嚴持重,士皆憚之。康熙庚子舉于鄉。

丁奇昆 雍正癸卯歲貢,授閩清訓導。與諸生說經,發揮先儒注疏,義理洞達,聞者豁然,學者稱為易園先生。

蔡魁丙 雍正癸卯恩貢,餼于庠,七冠軍,督學車公鼎晉延入幕,閱試卷,同事江左陸麟度、倪稼成諸公均服其誠。觀風整俗使贈額曰“書田貽燕”。

張際盛 雍正壬子副榜。家貧不能購書,凡經史子集,俱向知友求借,手抄成帙。為文蒼老潔凈、揮毫輒就。詩歌古文辭亦能力追古人,著有《春秋傳注》、《禮記約解》。

王文元 字磐伯,乾隆四年歲貢,任福州訓導。教士以敦倫立品,勤學息訟,為諄諄淳厚質樸。卒于官。三山多士為立神位,朔望薦馨焉。

陳洪書 乾隆辛酉拔貢。少孤,事母至孝。為人慷慨,有志節,不隨流俗。讀書經史百家,手自抄錄。所著有《今文儀禮解要》諸集。

池光遠 家貧苦學,舌耕自給。乾隆乙丑進士,任福寧府教授,年老告休,沒年八十。光遠性嚴重耿介,恬退自安。先后授徒,負笈者多自遠來。因材善誘,竭誠開導,多所成就。著有《詩文雜作》。孫鳳毛。

施萬玉 字溫卿。年十四,列膠庠,以優行貢京師。未五十,卒于旅次。文章雅潔遒秀,一塵不染,尤工楷書。

顏超 字常升,克璟子,為諸生。動合古誼,雖盛暑必衣冠而出。玩經籍,暇則焚香彈琴。精六書之學,工篆隸石刻。

黃國儀 恬于進取,閉戶著書。推濟朋儕,揮金如土。年六十六卒。所纂輯于易最多。

〔校注〕

〔一〕“深”字不葉韻,疑為“博”之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龙县| 绥中县| 杂多县| 鄂尔多斯市| 金溪县| 凉城县| 邢台县| 海晏县| 盐边县| 睢宁县| 尖扎县| 夹江县| 鲁山县| 梨树县| 裕民县| 海口市| 福鼎市| 略阳县| 高邮市| 那坡县| 湖口县| 车险| 即墨市| 成安县| 鱼台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新乐市| 百色市| 阿拉善右旗| 双鸭山市| 军事| 潜江市| 永宁县| 大安市| 广宁县| 雅江县| 襄汾县| 孟州市| 安顺市| 肇庆市| 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