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后記
書名: 鷗鷺忘機作者名: 佚名本章字數: 841字更新時間: 2015-12-17 15:19:07
《琴苑心傳全編》:淡逸幽俊,對之塵想一空。
《松風閣琴譜》:宮音譜,定者久矣。若以七弦七徽起調而為宮,則其理之不明可知也。蔡氏樂書云:“宮音起調宮音畢曲”,是散一弦,而非七弦七徽,豈有宮音畢曲,而反無宮音起調者乎?余石耕夫子遂補一段于首,以成宮音,而又訂正分為六段,屬余附梓,以備鑒賞。
《琴瑟譜》:宮音起調,一散一弦,非七弦七徽,石耕先生此曲七段中,則泛音淡遠之致,有海翁忘機,鷗鳥不飛之謂歟。李湘北評。
《五智齋琴譜》:鷗操雖游戲小品,而用意亦自不俗。當夫海日朝暉,滄江夕照,群飛眾和,翱翔自得;渾然一派天機,可以想其音韻矣。
《治心齋琴學練要》:人能忘機,鳥即不疑;人機一動,鳥即遠離;形可欺,而神不可欺;我神微動,彼神即知,是以圣人與萬物同塵,常無心以相隨。
《春草堂琴譜》:通尾皆收宮韻,是宮曲也。惟二三兩段從漢宮秋化出,間雜羽韻,前人故有宮羽之說,勿泥。
《琴譜諧聲》:此曲琴隱嘗有變徽調譜,予嫌其音過高激,且以世多不言商調,遂改調變徽宮。江樓水榭時一撫之,覺天光云影,容與徘徊,不啻置身蓬閬間也。
《一經盧琴學》:聞諸子列子,人有好漚鳥;朝夕與之游,依依相狎擾;一旦機心生,翱翔先已曉;伊誰譜斯曲?情寄物我表;涵擬淥水深,明同秋月皎,鳴鳳棲高梧,舞鶴嫻清沼,相得在忘機,無欺物類小。物不可欺,矧其在人?機心生而物逝,猜情起而人疏,非智也,氣之感也…… 。
《琴學初律》:曲典,臞仙曰,“有海翁者,常游海上,群鷗集而狎焉。其妻知之,抵暮還家,謂翁曰,‘鷗鳥可娛,盍攜一二歸玩之’。至旦往,則群鷗高飛而不下矣,乃知前此之忘機也”。此調屬清宮,其音清而委蕤也。錄五知齋。是曲,傳自何君雨文,原譜乃閩派所授,不能詳其姓氏,殆閩派繁節居多,此則音節恬靜,指法流暢,洵美曲也。按韻雖屬宮,而其功在羽,用指則全在乎頓挫,得能起轉空靈,自然曲意生焉。虛白道人識。
《詩夢齋琴譜》:鷗鷺彈法不同,大半均宗蜀派,因其節奏急而易于一氣,惟音齋先生彈法極緩,深得忘之旨,氣舒意暢,一派天然,后學者宜宗此旨。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