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 清實錄宣統朝政紀
- 佚名
- 4325字
- 2015-12-17 14:20:03
湖南巡撫岑春蓂奏、前因常澧水災。城專滟瓦開裂。城堤亦多沖刷。晶宜經飭屬查勘。分別籌修。旋據武陵縣職員余嘉錫等稟稱沅水發源貴州。建瓴而下。直射城根。郡城地勢。北低于南。北門外后鄉一帶二十余村。則愈形低洼。全恃郡城為之障蔽。城垣設有疏虞。城內生靈及后鄉各村。皆有其魚之患。郡城西北一帶圮裂各處。固急宜修筑。東南濱江三面。每遇盛漲。水高城卑。亦須加高培厚。需費非五六萬串不辦。然常德之大患有二。一則因對岸善卷村沙洲挺峙。一則以洞庭湖日形淤塞。隨處興修堤垸。已占全湖之半。若為一勞永逸之策。則必盡廢堤垸。疏浚全湖。此其力萬不逮。而于勢必不行。惟有暫救目前之急。于常德略事補苴。以冀稍緩其禍。查常郡對岸沙洲。經前任湖廣總督臣畢沅奉旨查勘。彼時因人力難以挑穵。以城之東西花貓堤。楊泗廟。回峰寺。落路口等處舊有石柜四座。藉以逼溜刷沙。業已頹壞。奏請動帑修復。近年沙力愈淤愈高。每當盛漲。石柜沒于水底。無物與水相敵。郡城始受其沖。今惟有將石柜加高八九尺及五六尺不等。使之高出水面。縱未能除已成之溜。而可刷方來之沙。較之修筑城垣。為益甚大。估計需錢五萬余串。合之城工。約需錢十萬余串。值此庫款奇絀。萬難籌此鉅款。查光緒三十三年因建造西路師范學堂校舍。經費無出。由學堂監督呈請于西路行銷各岸淮鹽。每斤捐錢一文。用資興辦。目下業已限滿。請將前項鹽捐展收三年。作為常德修理城垣石柜經費。以保生靈等情。即經電商兩江督臣張人駿查復照辦。并由臣飭藩司善后局籌墊款項。遴委妥員。乘冬令水涸。趕緊興修。以御水患而資保障。其湖濱已潰堤垸。應如何分別修筑。統俟各該府縣勘明。再行核辦。下部知之。
又奏、嚴禁洞庭沿湖居民私筑堤垸。并購置穵泥機器。以資開浚。下部知之。
又奏、洞庭湘江淤淺等處。分別設立浮樁鐙塔。下所司知之。
又奏、澧州等屬災重賑繁。統計籌辦工賑冬賑及補買備荒谷石。共需銀一百五十余萬兩。捐項驟難湊集。擬提借官銀錢局銀錢鈔票。以濟急需而救民命。下部議。
又奏、鄂省饑民到湘。由官酌給錢糧。妥為資遣報聞。
又奏、上年籌撥煉礦公司官款。改借為助。下部知之。
出使大臣錢恂奏、竊臣于光緒三十三年奉命充第二和會全權議員。目者滟見各國之胸有成竹。深慨我國之毫無準備。懲前毖后。曾于事畢奏陳應豫備第三次豫會事宜。奉朱批該衙門議奏。嗣又奏陳各約之未可輕押。宜由京外臣工詳審機宜。嗣又奏陳仲裁裁判。可贊成不可輕信。均奉朱批外務部知道。欽遵在案。查該會原定甲寅年即宣統六年開第三會。而先于壬子年即宣統四年發表第三會應議各題。徵各國之意見。臣維二會畢事。已越兩年。三會開始。僅余兩年。歲月不居。轉瞬即屆。儻彼時毫無提議。固為列國所訕笑。或提議一二。或敷泛不切于利害。甚或昧于所不利。而爭其所無害。尤招列國之輕侮。溯自第一會以后。我中國不加講求。致無以應第二會之事機。今三會又來。若不亟事研究。則必仍蹈故轍。自非先事豫備不可。而先事豫備之法。臣愚以為宜仿各國通例。將該會約文速行頒布。選深通中國舊學之法律家。深通外國情勢之外交家、輔以兼通中外文字之新學家。組成一研究會。以研究該約之利害。利害明而三會之應提何議。自有定見。現在二會豫會各國。均將約文及本國議恉。刊印專書。頒示全國。分贈友國。良以條約關于軍事者多。既頒示全國。則本國所業經承認之條。軍民所共守。可免外人口實。分贈友國。則本國從違之意恉。顯著無隱。一旦有事。可援成說以應付。而不為條約所拘。我國海陸軍政方事振興。軍事之經驗未深。約文之利害難辨。故研究考訂。較各國當更為慎重。臣躬參和會。見聞較切。查和會成文十三約。言國際解紛者二。言國際軍事者十一。國際解紛之法。注重仲裁裁判。此外十一約之言軍事者。挈其大綱。曰宣戰規則。曰陸戰規則。曰陸戰中立規則。曰開戰后處置敵國商船規則。曰商船改充戰艦規則。曰敷設自動水雷規則。曰海軍石滟駁擊口岸城鄉規則。曰海戰紅十字會規則。曰捕獲中立國船只規則。曰設立國際捕獲審判所規則。曰海戰中立規則。此十一事或關交戰。或關中立。雖多國際交涉。實為國內要政。惟列國并峙于大地。海陸之形勢迥殊。形勢殊而此國之法律以為是者。彼國之法律或以為非。故當兩國開戰之際。無論為交戰國。為中立國。往往以違背公法之舉。互相詰責。終以各據國法。各引成例。而辯之有理。各不任咎。和會開議之初。有鑒于此。欲求舉動一致之法。遂采輯列國之軍規。擇取戰史之舊例。訂為條約。互相遵守。用意非不善。但一經商議。各擇合本國法規者爭事贊同。背本國法律者爭事排斥。磋商良久。于關涉軍事之數十議題中。僅訂成十一約。訂成之后。豫會各國既不甘不畫押以放棄應享之權利。亦不肯輕然諾以勉盡責難之義務。遂于各約中提出不便本國之條。聲明不表贊同。是各國謀舉動一致之說。雖難實踐。而各國不自便起見。計至周也。我國海陸軍事。尚無各項專律。既不能執國法以相印證。即不能抱一見以決從違。自非先訂各項專律不可。而各項專律。又非互證和會各約。不能承訂。此和會約之關于軍事法律而不可不亟事研究者也。又一國軍事教育。固以講求戰術為第一要義。而戰術之中。若捕獲船只。若待遇俘虜。若救護病傷。國際應守之例。彼果違犯例規。此必遽施報復。故各國軍事學校莫不有戰時國際法一科。供將士研究。今最新之戰時國際法。悉本此十一約以立論。以國與國交涉。本無可守之法律。所謂國際法者。不得不根據此萬國遵守之十一約。惟研究之際。不徒貴知條文大恉而已。必須內顧國勢以研究利害。有利者立贊同之學說。使臨事引證而應用之。有害者立排斥之學說。使臨事引證而抗辯之。故國際法之名稱。萬國從同。國際法之學派。各國不一。雖第二和會訂約以來。陸海戰規如宣戰。如中立如捕獲。往時學派極見紛歧。今大旨已歸一致。然各國不畫押之條。仍鼓說立異。自成一派。俾軍民知所向背。我國戰時國際法一科。已見于法政學堂。大率譯自他國。而不本中國之勢以立言。尚不成有裨軍政之專學。即不得為軍事學校之范本。今宜將條約之譯文。國家之成見。編訂成書。頒行國內。令從事法學軍學者。詳究抉擇之方。趨避之術。訂成課本。作軍事學校之教科。庶國家之政策。可以作學說之先導。軍民之學說。可以為政策之后盾。此和會約之關于軍事教育而不可不亟事研究者也。研究入手之處。非先將全約譯成漢文不可。顧譯解綦難。非有通順確切之約文。俾血乣共讀。將利害何由而明。利害不明。即操縱無術。此國際之大患也。近年歸國留學生中。當不乏曉明約意之人。正可選一二通材。令從事于譯解。臣愚以為宜盡宣統二三兩年之內。第一譯約成漢。第二將各約辨晰利害。撰為學說。在國內則憑此學說以參訂軍事專律。亦憑此學說以輔益軍事教育。在國際則憑此學說以應宣統四年三會議題之徵問。誠一舉而兩得者也。下所司議。尋奏、所陳各節。有業經豫備者。有正在籌辦者。有難以實行者。總之和會一舉。條件至繁。關系至重。要在先事豫謀之實際。不在立會著說之虛文。今距會期尚有三載。使隨時隨事講求有素。似尚不至有臨會竭蹶之虞。從之。
出使大臣伍廷芳奏、在秘辦理交涉情形。已將該國虐待華人苛例。分別駁改。并訂立證明書。互相簽押。以為他日彼此遵守之據。又奏、索償秘工焚掠華人商店。派員催商。下外務部知之。
以辦理漕運出力。予前署杭州府知府三多議敘。
以代辦使事。積勞病故。予分省補用道李經敘優恤。
以捐產贍族。賞浙江候補五品京堂劉錦藻故父劉鏞扁額曰承先贍族。
壬午。仁宗睿皇帝誕辰。遣官祭奉先殿。
孝欽顯皇后神牌升祔太廟。前期三日。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先師孔子。
遣官告祭德宗景皇帝暫安寢殿。
諭軍機大臣等、電寄袁樹勛電奏悉。仍遵前旨將所陳應辦各事宜。和衷妥商。會同具奏。
吏部奏、酌增考職京員并考班中書改外辦法。從之。
湖南巡撫岑春蓂奏、在籍職官因爭繼京控。甫經結案。又輒另生釁端。請將廣西試用知府陳為福即行革職。已革工部主事陳為祺不準開復原官。并追奪陳為祺之母陳王氏、陳為福之生母陳王氏、及陳張氏誥命。一并歸案審辦。如所請行。
以辦學不力。湖南耒陽縣知縣王樹人。東安縣知縣彭士荃開缺另補。通道縣知縣胡元佐原品休致。
以加增稅價。革署湖南桃源縣知縣呂學楷職。并訊辦。聚賭挾妓。革試用知縣楊晉職。嗜好未除。革試用通判王知勖職。永不敘用。
癸未。諭軍機大臣等、肅親王善耆現在有差。孝欽顯皇后升祔太廟。恭請穆宗毅皇帝神牌之差。著改派禮親王世鐸。
又諭、都察院代奏、翰林院侍講李經畬等呈稱已故五品卿銜山西即用知縣汪宗沂經學卓越。請宣付史館立傳。并將經學書四種進呈一摺。著將所著書交南書房閱看后。再行請旨。
察哈爾都統誠勛奏、察防財力支絀。與內地庫藏各有指撥者不同。惟有按照新章變通辦理。其有案可稽者。照案接報。其實在無從查核。漫無根據者。不敢飾詞捏造。請準由奴才任內算起。免予造冊。分別列單。匯案送部。以清塵牘。下部知之。
甲申。諭內閣、本月初四日孝欽顯皇后梓宮永遠奉安地宮。大禮告成。在事諸臣敬謹襄辦。妥協周詳。允宜仰體慈懷。特加恩敘。所有隨入地宮之禮親王世鐸、肅親王善耆、莊親王載功、順承郡王訥勒赫、貝勒載潤、貝子溥倫、喀爾沁公博迪蘇、協辦大學士榮慶、陸潤庠、農工商部尚書溥颋、內務府大臣奎俊、景豐、禮部左侍郎景厚均著賞加二級。
又諭、李國杰奏據實糾倢<曰融><石木>大員一摺。孝欽顯皇后梓宮永遠奉安山陵。禮節隆重。應差各員宜如何敬謹將事。乃直隸總督端方沿途派人照相。初三日舉行遷奠禮。焚化冠服時。該督乘輿橫沖神路而過。又于風水墻內借行樹為電桿。實屬恣意任性。不知大體。直隸總督端方著交部議處。尋議革職。
以隆裕皇太后恭送孝欽顯皇后梓宮永遠奉安山陵。及恭奉神牌黃輿還京。免經過之大興、通州、三河、薊州、遵化五州縣地方本年額賦旗租。并賞給平毀麥田籽種銀。
以恭題孝欽顯皇后神主。賞加協辦大學士榮慶太子少保銜。大學士鹿傳霖太子太保銜。
賞恭辦喪禮王大臣、承辦喪禮內務府、民政部、禮部、步軍統領堂司各官、恭送梓宮、及隨從隆裕皇太后赴陵之王公大臣文武官員、管營大臣、守護陵寢大臣加級有差。隨營兵丁半月錢糧。
賞直隸辦差大小員弁各一級。沿途當差兵丁一月錢糧。
賞陸軍部兵丁餉銀。行營兵丁。修道步甲半月錢糧。
賞恭請小轝大轝校尉民夫。及內務府雇備夫役銀。
賞請轎隸尉銀。
乙酉。孝欽顯皇后神牌升祔太廟。監國攝政王恭詣黃幄。行朝奠禮畢。詣太廟街門外。恭候神牌黃輿至專滟瓦城門外。詣黃輿前行禮。恭捧孝欽顯皇后神牌入太廟。代行謁列圣列后禮畢。奉安于孝貞顯皇后之次。行禮畢。禮親王世鐸恭捧穆宗毅皇帝神牌莊親王載功恭捧孝哲毅皇后神牌。監國攝政王復代行謁孝欽顯皇后禮。并行致祭禮。
添鑄學部圖書之印。從尚書榮慶等請也。
添鑄廣西巡警道、吉林密山府知府各關防印信。從巡撫張鳴岐、總督徐世昌等請也。
賞恭送孝欽顯皇后梓宮喇嘛緞疋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