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官詣梁格莊德宗景皇帝幾筵前行禮。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寢。莊順皇貴妃園寢。醇賢親王園寢。
諭軍機大臣等、有人奏、直隸貨捐土稅各局局員。朋比為奸。侵蝕鉅款一摺。著陳夔龍按照所奏各節。確切查明。據實具奏。毋稍徇隱。原摺著鈔給閱看。尋奏、鹿潯理被倢<曰融><石木>各節。雖查明系傳聞歧誤。辦理究欠妥洽。惟核其收數增多。頗著成效。可否免其置議。得旨、鹿潯理著免其置議。
又諭、馮汝骙電奏、江西財力不敷。請飭憲政編查館將修正清單。擇要提前趕辦。并各部院主管事項。認定先后緩急。總以地方財力能否勝任為斷等語。著憲政編查館知道。
又諭、電寄陳夔龍、據電奏、二十日諭旨。遵即恭錄出示曉諭。飭巡警道偵查。不準聚血乣集議。請愿同志會。亦飭解散等語。辦理尚屬認真。著陳夔龍嚴飭各員。開導彈壓。如有不服勸諭。糾血乣違抗者仍即懔遵十月初三日諭旨。查拏嚴辦。以保治安。
護理廣西巡撫布政使魏景桐奏、遵章擬裁廣西平樂府錘山通判、潯州府木梓通判、太平思順道庫大使、按察司司獄、桂林府司獄、五缺。從之。
以鑲黃旗蒙古副都統吳祿貞為陸軍第六鎮統制官。
以興辦實業。卓著成效。予道員周廷弓滟<兪>滟弓以四品京堂候補。
癸亥。諭內閣、前據錫良代奏、奉天紳民呈請明年即開國會。當經批示縮改開設議院年限。前經廷議詳酌。已降旨明白宣示。不應再奏。嗣據陳夔龍電奏、順直咨議局議長等又以速開國會為請。復經電飭剴切宣示。不準再行聯名要求瀆奏。并嚴飭開導彈壓。如不服勸諭。糾血乣違抗。即行查拏嚴辦。茲又據軍機大臣據情面奏。亦屬不合。開設議院。縮改于宣統五年。乃系廷臣協議。請旨定奪。并申明一經宣示。萬不能再議更張。誠以事繁期迫。一切均須提前籌備。已不免種種為難。各省督撫陳奏。亦多見及于此。乃無識之徒。不察此意。仍肆要求。往往聚集多人。挾制長官。今又有以東三省代表名詞來京遞呈。一再瀆擾。實屬不成事體。著民政部步軍統領衙門立即派員將此項人等迅速送回原籍。各安生業。不準在京逗遛。朝廷于無知愚民。因迫于時艱。妄行陳說。已屢從寬宥。然豈有國民而不循理法者。深恐奸人暗中鼓動。藉詞煽惑。希圖擾害治安若不及早防維。認真彈壓懲辦。久必至于釀亂。此后儻有續行來京藉端滋擾者。定惟民政部步軍統領衙門是問。各省如再有聚血乣滋鬧情事。即非安分良民。該督撫等均有地方之責。著即懔遵十月初三日諭旨。查拏嚴辦。毋稍縱容。以安民生而防隱患。
甲子。諭內閣、前經降旨飭令憲政編查館修正籌備清單。著即迅速擬訂。并將內閣官制。一并詳慎纂擬具奏。候朕披覽詳酌。
諭軍機大臣等、葉芾棠奏、閩省庫儲奇絀。亂萌將兆一摺。著度支部松壽切實籌畫。認真整頓。分別覆奏。
以功德在民。予故大學士張之洞于湖北省城建立專祠。
乙丑。諭內閣、慶親王奕劻奏。懇恩開去軍機大臣及總理外務部事務要差一摺。現在時會艱危。全賴親賢輔弓滟<兪>滟弓。慶親王奕劻老成謀國。為先朝倚任。歷數十年。勛勤懋著。中外周知。庚子之役。維持大局。轉危為安。厥功尤偉。戊申十月。連遭德宗景皇帝孝欽顯皇后大事。四海震動。決疑定計。卒致寰宇乂安。是該親王兩朝開濟。備歷艱辛。藎畫宏謀洵屬有功宗社。現雖年逾七旬。仍復精神矍鑠。擘畫要政。夙夜兢兢。職任一無曠誤。當此提前辦理憲政。籌設內閣。庶務繁賾。力求進行之時。該親王分屬懿親。允宜任勞任怨。始終將事。豈忍遽行引退。稍卸仔肩。所請開去要差之處。著毋庸議。該親王務當仰體顧命。勉濟時艱。毋再固辭。用慰朕殷殷眷念之至意。
東三省總督錫良奏、假滿病仍未痊。懇請開缺。得旨、著再賞假十五日。毋庸開缺。東三省地方重要。提前籌備憲政之時。該督自應力任其難。毋得諉卸。
陜西巡撫恩壽奏、擬將全省厘捐。改照統稅辦法。下所司議。
云貴總督李經羲奏、擬裁云南府南關水利清軍同知。改設江外直隸同知。下部議。
以貪劣不職。革云南大關廳同知楊巨川職。永不敘用。
丙寅。直隸總督陳夔龍奏、開平礦安。日久未結。請飭部臣熟審利害。迅速議行。以杜隱患。得旨、著交載澤、盛宣懷、一并查核具奏。
以纂修皇朝續文獻通考進呈。賞候補五品京堂劉錦藻內閣侍讀學士銜。
丁卯。兩江總督張人駿奏、徐州被水地方。經撥款分別賑糶。又奏、委道員沈敦和與洋員福開森籌辦華洋義賑會。均報聞。
又奏、運河堤工。歸淮揚海道兼管。下部知之。
署江北提督雷震春奏、十月分湖河漲落情形。得旨、著段祺瑞督率員弁。認真防護。毋稍疏懈。
以戰功卓著。予故河州鎮總兵王得勝于國史館立傳。
戊辰。御史路士桓奏、河南盜風增劇。將釀巨亂。請飭捕治。得旨、著河南巡撫寶棻查明具奏。
御史溫肅奏、請飭吏部將同知直隸州知州銓補例章。量為變通。下吏部議。
派署農工商部右侍郎溥善承修陵寢要工。
以捐田贍族。賞江蘇吳江縣任傳薪御書扁額。
己巳。諭軍機大臣等、資政院奏、擬請明諭翦發易服一摺。前經農工商部具奏。已降旨明白宣示中外矣。著仍遵前旨辦理。此奏應即毋庸議。
又諭、資政院奏、廣東限期禁賭一案議決情形一摺。著度支部兩廣總督按照所陳各節。體察情形。妥定期限。奏明辦理。原摺著鈔給閱看。
又諭、瑞澂電奏、荊門州沙洋堤工。關系重要。請飭部酌撥一半經費錢二十萬串。以濟急需等語。著度支部議奏。
又諭、李經羲電奏、皖北災重。請飭由大清交通兩銀行借款賑濟各節。著該部知道。
禮部會奏、遵議御史松廷以文廟典禮至重。請旨交議一摺。查松廷原奏內稱先師孔子升為大祀。一切典禮。務極崇隆。至殿宇階墀。為神所憑依。尤當敬謹典守。似不宜輕易更張。蓋改作固足以示隆重。而沿舊亦所以妥神靈。京師文廟。為天下所矜式。自應先定規制。經禮部議奏。復經前大學士張之洞咨商估修大臣會同禮部學部擬奏。工程浩大所費其鉅。一時未能舉辦。查京師文廟系一成三陛。正殿七楹。外加行廊。夾室兩楹。已隱具九楹之象<圭黽>滟兄有多年行樹。儻因展拓而或損折。于心亦有未安。應請旨飭下會議政務大臣調查禮部并估修大臣等各奏案。詳細參考。或一仍其舊。或略有變通。或分年辦理。妥議具奏。又禮部原奏內稱、直省府廳州縣文廟供奉禮器樂舞。并同太學。似宜有所區別。應請一并交議。以重祀典等語。臣等當即會同前往文廟敬謹查看。伏念先師神牌移奉彝倫堂。為時已久。亟應恭奉還御。以妥神靈。惟工程浩大。又復限于地勢。該御史所籌。或一仍舊制。或略有變通。或分年辦理。于慎重典禮之中。仍寓因時制宜之意。斟酌實為妥善臣等謹分別緩急。詳擬辦法。恭查大成殿七楹。左右夾室各一楹。惟夾室舊有板壁閑隔。中閑上有七楹。謹擬將板壁撤去。使夾室兩楹。與正殿七楹。通合為一。共成九楹。雖敬考會典通禮諸書。并無大祀必須正殿九楹明文。即就該御史原奏所稱九楹而論。其數亦適相符。殿前階陛。原系一成三陛。若改建三成五陛。必須展拓地基。有礙行樹。原奏慮及或有損折于心未安。亦系實情。若仍一成舊制。但改五陛。則祭時鋪設木滟<召己>薦外。地勢較狹。樂懸佾舞。亦恐不敷分布。似可毋庸更改。以上各條。臣等均擬請一仍舊制者也。又大成殿原系七楹三門。今既改為九楹擬于東西再次楹各辟一門。增為五門。以符正殿五門規則。四配十二哲龕座。原系綠色琉璃。擬改用黃色琉璃。東西兩廡各十九閑。每閑設連四龕一座。東西各七十六位。先儒增祀。神牌既多。現時東廡已少一龕位。西廡僅余一龕位。既不便以東廡之位移奉西廡。且將來再有增祀。龕位亦有不敷。查與兩廡相連者。系收藏祭器庫房。礙難再行展拓。擬將連四龕改為連六龕。舊系一龕兩案。改為一龕三案。既可多增位次。而陳列祭器。仍復厘然清疏。以上各條。臣等均擬請略為變通者也。又崇圣祠正殿五楹。今既增牲牢籩豆。行禮地勢較隘。擬請拓為七楹。其東西兩廡。則各就廡后隙地量為移展。以免新增正殿兩楹為兩廡所掩。并擬于崇圣祠正門外西旁。添建甬滟瓦瓦房三閑。以備承祭官更衣之用。大成門內外舊有碑亭十三座。皆列圣因事建立。以示尊崇。今先圣既升大祀。擬于工竣后。恭請御制碑文。立石建亭。以垂久遠。至殿宇應用瓦色大成殿。東西廡。大成門。先師廟門。列圣御碑亭十三座。大成殿前之燎屋。先師廟門外之屏桓。請一律通覆黃瓦。其屏垣垂柱等飾。亦改用黃色琉璃。崇圣祠正殿正門。擬改覆黃瓦。兩廡則仿照大成殿兩廡舊式。改用甬滟瓦瓦綠緣專滟瓦燎爐一座。亦改用綠色琉璃。此外大成殿東西掖。東西列舍。大成門外持敬門。暨崇圣祠西向外門等處。并明英宗建立之碑亭一座。其用綠瓦黑瓦綠緣甬滟瓦瓦板瓦者。各仍向時規制。一律修飾見新。省牲亭亦暫依舊式。一并見新。惟現時大成殿未成。先師神牌尚未還御。崇圣祠神牌。別無處所可以供奉。兩處工程。勢難同時并舉。擬請自大成殿東西廡大成門先師廟門外之屏垣等處。先行興修。迨恭奉先師神牌還御后。再由學部體察情形。奏請移奉崇圣祠神牌于彝倫堂。將崇圣祠工程。以次修理。以上各條。臣等均擬請分年辦理者也。至原奏又稱直省府廳州縣文廟。供奉禮器樂舞。似宜有所區別等語。恭查欽定大清通禮。直省府廳州縣文廟。祭祀陳設器數。與京師無異。其祝詞樂章。均與太學不同。是已有所區別。應請毋庸另議。從之。
資政院奏、議事未竣。懇請延會十日。得旨、著延長會期十日。
云貴總督李經羲奏、才力不繼。病體難支請予罷斥。得旨、該督世受國恩。年力尚強。向來辦事認真。滇邊重要。朝廷正資倚任。該督尤當力任其難。所請肬閑員接任等語。著即毋庸議。
以正白旗蒙古副都統岳梁為泰甯鎮總兵官。
以馬隊第一標統帶官王廷楨充禁<目辟>行<匧心>口<韋未><夗貝>軍步隊第二協統領官。
予故補用副將揚州營將戴鶴松優恤。照副將軍營立功后積勞病故例。并附祀廬江嘉興前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專祠。從兩江總督張人駿請也。
庚午。諭軍機大臣等、馮煦電奏、奉命查賑。起程到甯。暨刊刻木質關防啟用等語。知道了。
四川總督趙爾巽奏、請將湖南訓導陳棠所著四元消法肬閑易學交學部審閱。得旨、原書發交學部閱看。纂修官歐家廉
恭纂
總纂官熊方燧恭輯監修總裁世恭閱四簽正月初四日正總裁那月日專司蒿禾本陸恭覆閱甲寅正月二十九日
徐月日
榮月日副總裁唐月日
宗室寶恭閱一簽三月初七日
陳恭閱五簽二月十六日
熙月日
郭恭閱十一月十八日
宗室麒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