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祖本紀二
二十一年壬戌春正月壬戌,上元節,賜廷臣宴,觀燈,用柏梁體賦詩。上首唱云:“麗日和風被萬方。”廷臣以次屬賦。上為制升平嘉宴詩序,刊石于翰林院。丙寅,調蔡毓榮為云貴總督。戊辰,王大臣奏曰:“耿精忠累世王封,甘心叛逆,分擾浙、贛,及于皖、徽,設非師武臣力,蔓延曷極。李本深、劉進忠等多年提鎮,高官厚祿,不能革其鸮音,俯首從賊,抑有何益。均宜從嚴懲治,大為之防,以為世道人心之范。謹擬議請旨。”得旨:耿精忠、曾養性、白顯中、劉進忠、李本深均磔死梟首。耿精忠之子耿繼祚,李本深之孫李象乾、李象坤,其侄李濟祥、李濟民,暨祖弘勛等俱處斬。為賊囗誤之陳夢雷、李學詩、金境、田起蛟均減死一等。己巳,特封安親王岳樂子岳希為僖郡王。
二月庚辰,以達都為左都御史。癸未,以平滇遣官告祭岳瀆、古帝陵、先師闕里。甲申,上御經筵。丙戌,以佟國維為領侍衛內大臣。辛卯,上齋居景山,為太皇太后祝釐。癸巳,上東巡,啟鑾。皇太子胤礽從。蒙古王貝勒等請上尊號,不許。以穆占為蒙古都統。妖人朱方旦伏誅。戊戌,次山海關,遣大臣祭伯夷、叔齊廟。
三月壬子,上謁福陵、昭陵,駐蹕盛京。甲寅,告祭于福陵。丙辰,告祭于昭陵。大賚將軍以下,至守陵官、年老致仕官及甲兵廢閒者。曲赦盛京、寧古塔。蠲蹕路所過租稅。己未,上謁永陵,行告祭禮。上具啟太皇太后、皇太后進奉鰱魚、鯽魚。庚申,上由山道幸烏拉行圍。辛酉,望祭長白山。乙亥,泛舟松花江。
夏四月辛巳,上回鑾。賜寧古塔將軍、副都統宴,賚致仕官及甲士。乙巳,次中后所。流人王廷試子德麟叩閽乞代父戍,部議不準。上諭:“王德麟所言情甚可憫。遇朕來此,亦難得之遭。其父子俱讀書人,可均釋回。”
五月辛亥,上還京。壬子,詔寧古塔地方苦寒,流人改發遼陽。己未,大學士杜立德乞休,溫旨允之。丙寅,免吉林貢鷹,減省徭役。戊辰,以王熙為大學士。
六月乙酉,以佟國瑤為福州將軍。庚寅,以公倭赫為蒙古都統。甲辰,大學士馮溥乞休,溫旨允之,差官護送,馳驛回籍。
秋七月庚戌,以杭艾為左都御史。甲寅,命刑部尚書魏象樞、吏部侍郎科爾坤巡察畿輔,豪強虐民者拘執以聞。乙卯,以三逆蕩平宣示蒙古。
八月丙子,詔內閣學士參知政事。癸卯,譚弘之子譚天祕、譚天倫伏誅。
九月戊申,賜蔡升元等一百七十六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甲子,詔每日御朝聽政,春夏以辰初,秋冬以辰正。
冬十月甲申,定遠大將軍貝子彰泰、征南大將軍都統賴塔凱旋,上郊勞之。己丑,以黃機、吳正治為大學士。辛卯,詔重修太祖實錄,纂修三朝圣訓、平定三逆方略。
十一月甲寅,以李之芳為兵部尚書,希福為西安將軍,瓦岱為江寧將軍。戊午,詔廣西建雙忠祠,祀巡撫馬雄鎮、傅弘烈。庚申,以趙賴為漢軍都統。戊辰,以施維翰為浙江總督,以噶爾漢為滿洲都統。
十二月己卯,前廣西巡撫陳洪起從賊論死,命流寧古塔。癸未,以許貞為廣東提督。戊子,錄達海之孫陳布祿為刑部郎中。癸巳,論行軍失律罪,簡親王喇布奪爵,馀遣戍降黜有差。庚子,郎談使黑龍江還,上羅剎犯邊事狀。命寧古塔將軍巴海、副都統薩布素率師防之。建木城于黑龍江、呼馬爾,分軍屯田。
是歲,免直隸、江南、江西、山東、山西、浙江、湖廣等省七十八州縣衛被災額賦有差。朝鮮、安南入貢。
二十二年癸亥春正月乙卯,宴賚廷臣。己未,上閱官校較射。
二月癸酉,帥顏保罷,以介山為禮部尚書,喀爾圖為刑部尚書。甲申,上幸五臺山。
三月戊申,還京。戊午,以噶爾漢為荊州將軍,彭春為滿洲都統。
夏四月乙亥,命提鎮諸臣以次入覲。庚辰,命巴海回駐烏拉,薩布素、瓦禮祜帥師駐額蘇里備邊。辛卯,以公坡爾盆為蒙古都統。
五月丙午,設漢軍火器營。甲子,命施瑯征臺灣。
六月丁丑,上閱內庫,頒賚廷臣幣器。戊寅,以伊桑阿為吏部尚書,杭艾為戶部尚書。癸未,上奉太皇太后避暑古北口。
閏六月戊午,施瑯克澎湖。庚申,諭飭刑官勘獄勿淹系。
秋七月,車駕次胡圖克圖,賜隨圍蒙古王公冠服,兵士銀幣。甲午,上奉太皇太后還宮。
八月庚子,命經筵大典,大學士以下侍班。戊申,以哈占為兵部尚書,科爾坤為左都御史。戊辰,施瑯疏報師入臺灣,鄭克塽率其屬劉國軒等迎降,臺灣平。詔錫克塽、國軒封爵,封施瑯靖海侯,將士擢賚有差。
九月癸酉,以丁思孔為偏沅巡撫。己卯,上奉太皇太后幸五臺山。壬辰,次長城嶺,太皇太后以道險回鑾。上如五臺山。限額魯特入貢人數。
冬十月,上至五郎河行宮,奉太皇太后還京。丁未,群臣以臺灣平,請上尊號,不許。癸亥,以薩布素為新設黑龍江將軍。乙丑,詔沿海遷民歸復田里。
十一月癸未,授羅剎降人宜番等官。戊子,上以海寇平,祭告孝陵。癸巳,上巡幸邊界。
十二月甲辰,上還京。丁未,從逆土司陸道清伏誅。壬子,以紀爾他布為蒙古都統。乙卯,易經日講成,上制序頒行。尚書朱之弼、左都御史徐元文以薦舉非人免。乙丑,祫祭太廟。
是歲,免山東、山西、甘肅、江西、湖廣、廣西等省二十州縣災賦有差。朝鮮、琉球入貢。
二十三年甲子春正月辛巳,上幸南苑行圍。丙戌,加封安親王岳樂子袁端為勤郡王。壬辰,命整肅朝會禮儀。羅剎踞雅克薩、尼布潮二城,飭斷其貿易,薩布素以兵臨之。
二月乙巳,上御經筵。癸丑,上巡幸畿甸。丙寅,還駐南苑。大學士黃機罷。乙丑,給事中王承祖疏請東巡,命查典禮以聞。
三月壬申,以劉國軒為天津總兵官,陛辭,賜白金二百、緞匹三十、內廄鞍馬一。丁亥,上制五臺山碑文,召示廷臣。諭之曰:“近人每一文出,不樂人點竄,此文之所以不工也。”
夏四月己酉,設臺灣府縣官,隸福建行省。壬子,刑部左侍郎宋文運乞休,命加太子少保致仕。庚申,諭凡一事經關兩部,俱會同具奏。乙丑,諭講官:“講章以精切明晰為尚,毋取繁衍。朕閱張居正尚書、四書直解,義俱精實,無泛設之詞,可為法也。”江南江西總督于成龍卒,予祭葬,謚清端。
五月丁卯,裁浙江總督。以公瓦山為滿洲都統。己巳,修大清會典。丙子,以孫思克為甘肅提督。辛巳,命廷臣察舉清廉官。九卿舉格爾古德、蘇赫、范承勛、趙侖、崔華、張鵬翮、陸隴其。癸未,起巴海為蒙古都統。甲申,上幸古北口,詔蹕路所經勿踐田禾。乙未,惠郡王博翁果諾坐陪祀不謹削爵。王大臣議奏侍郎宜昌阿、巡撫金僑查看尚之信家產,隱蝕銀八十九萬,并害殺商人沈上達,應斬。郎中宋俄讬、員外郎卓爾圖及審讞不實之侍郎禪塔海應絞。從之。詔追銀勿入內務府,交戶部充饟。
六月丁未,琉球請遣子弟入國子監讀書。許之。甲寅,暹羅國王森列拍臘照古龍拍臘馬呼陸坤司由提呀菩挨遣陪臣言貢船到虎跳門,阻滯日久,每致損壞。乞諭粵省官吏準其放入河下,早得登岸,貿易采辦,勿被攔阻。從之。諭一等侍衛阿南達曰:“朕視外旗蒙古與八旗一體。今巡行之次,見其衣食困苦,深用惻然。爾即傳諭所過地方蒙古無告者,許其來見,詢其生計。”于是蒙古扶老扌巂幼,叩首行宮門。上詳問年齒生計,給與銀兩布疋。乙卯,上閱牧群,賜從臣馬。刑部尚書魏象樞再疏乞休。允之。丁巳,以湯斌為江蘇巡撫。
七月乙亥,以宋德宜為大學士。辛巳,上駐蹕英尼湯泉。以佟佳為蒙古都統。
八月戊申,上還京。甲寅,大學士李靏卒,遣官奠茶酒,賜祭葬,謚文勤。甘肅提督靖逆侯張勇卒,予祭葬,謚襄壯。
九月甲子朔,停本年秋決。丙寅,以張士甄為刑部尚書,博濟為滿洲都統。以錢貴,更鑄錢,減四分之一。聽民采銅鉛,勿稅。丁卯,改梁清標為兵部尚書,余國柱為戶部尚書。庚午,以蒙古都統阿拉尼兼理藩院尚書。癸酉,以陳廷敬為左都御史,莽奕祿為蒙古都統。丁亥,詔南巡車駕所過,賜復一年。辛卯,上啟鑾。
冬十月壬寅,上次泰安,登泰山,祀東岳。辛亥,次桃源,閱河工,慰勞役夫,戒河吏勿侵漁。臨視天妃閘。與河臣靳輔論治河方略。壬子,上渡淮。甲寅,次高郵湖,登岸行十馀里,詢耆老疾苦。丙辰,上幸焦山、金山,渡揚子江,舟中顧侍臣曰:“此皆戰艦也。今以供巡幸,然艱難不可忘也。”丁巳,弛海禁。戊午,上駐蘇州。庚申,幸惠山。諭巡撫:百姓遠道來觀,其不能歸者資遣之。
十一月壬戌朔,上駐江寧。癸亥,詣明陵致奠。乙丑,回鑾。泊舟燕子磯,讀書至三鼓。侍臣高士奇請曰:“圣躬過勞,宜少節養。”上曰:“朕自五齡受書,誦讀恒至夜分,樂此不為疲也。”丁卯,命伊桑阿、薩穆哈視察海口。諭曰:“海口沙淤年久,遂至壅塞。必將水道疏通,始免昏墊。即多用經費,亦所不惜。”辛未,臨閱高家堰。次宿遷。過白洋河,賜老人白金。戊寅,上次曲阜。己卯,上詣先師廟,入大成門,行九叩禮。至詩禮堂,講易經。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觀禮器。至圣跡殿,覽圖書。至杏壇,觀植檜。入承圣門,汲孔井水嘗之。顧問魯壁遺跡,博士孔毓圻占對甚詳,賜官助教。詣孔林墓前酹酒。書“萬世師表”額。留曲柄黃蓋。賜衍圣公孔毓埏以次日講諸經各一。免曲阜明年租賦。庚寅,上還京。以馬哈達為滿洲都統。
十二月壬辰朔,以石文炳為漢軍都統。癸卯,命公瓦山視師黑龍江,佟寶、佛可托副之,備羅剎。甲辰,賜公鄭克塽、伯劉國軒、馮錫范田宅,隸漢軍。丙午,命流人值冬令,過嚴寒時乃遣。丙辰,上謁陵,賜守陵官兵牛羊。己未,還宮。
是歲,免直隸、江南、江西、河南、湖廣等省二十六州縣災賦有差。朝鮮、暹羅入貢。
二十四年乙丑春正月癸酉,享太廟。諭曰:“贊禮郎讀祝,讀至朕名,聲輒不揚,失父前子名之義。自今俱令宣讀。”癸未,命公彭春赴黑龍江督察軍務。命侯林興珠率福建藤牌兵從之。以班達爾沙、佟寶、馬喇參軍事。乙丑,試翰詹官于保和殿,上親定甲乙,其不稱者改官。戊子,命蒙古科爾沁十旗所貢牛羊送黑龍江軍前。
二月庚子,命周公后裔東野氏為五經博士,予祀田。以額赫納為滿洲都統。癸卯,上御經筵。乙卯,上巡幸畿甸。庚申,還京。再賜劉國軒第宅。以范承勛為廣西巡撫。
三月壬戌,上撰孔子廟碑文成,親書立碑。重修賦役全書。辛巳,賜陸肯堂等一百二十一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辛卯,予宋儒周敦頤裔孫五經博士。丙申,授李之芳輕車都尉世職。戊戌,馬喇以所俘羅剎上獻,命軍前縱遣之。辛丑,詔以直隸連年旱災,逋賦六十馀萬盡免之,并免今年正賦三分之一。詔醫官博采醫林載籍,勒成一書。庚戌,設內務府官學。
五月癸未,詔厄魯特濟農違離本部,鄉化而來,宜加愛養,予之田宅。修政治典訓。甲申,以原廣西巡撫郝浴歷官廉潔,悉免應追帑金。彭春等攻雅克薩城,羅剎來援,林興珠率藤牌兵迎擊于江中,破之,沈其船,頭人額里克舍乞降。
六月庚寅朔,上巡幸塞外,啟鑾。戊戌,上還京。癸卯,詔曰:“鄂羅斯入我邊塞,侵擾鄂倫春、索倫、赫哲、飛牙喀等處人眾,盤踞雅克薩四十年。今克奏厥績,在事人員,咸與優敘。應于何地永駐官兵,即會議具奏。”上試漢軍筆帖式、監生,曳白八百人,均斥革,令其讀書再試。乙巳,上巡幸塞外。
秋七月壬申,設吉林、黑龍江驛路,凡十九驛。
八月丙午,上駐蹕拜巴哈昂阿,賜朝行在蒙古王貝勒冠服銀幣。
九月戊午朔,上聞太皇太后違豫,回鑾。己未,上馳回京,趨侍醫藥,旋即康復。辛巳,陜西提督王進寶卒,贈太子太保,予祭葬,謚忠勇。甲申,命副都統溫代、納秦駐防黑龍江,博定修筑墨爾根城,增給夫役,兼令屯田。乙酉,以吳英為四川提督。
冬十月甲午,上幸南苑。戊戌,厄魯特使人伊特木坐殺人棄市。己亥,以瓦代為滿洲都統。庚子,定外藩王以下,歲貢羊一只、酒一瓶。丙午,慶云見。己酉,靳輔請下河涸出田畝,佃民收價償工費。上曰:“如是則累民矣。其勿取。”甲寅,以博霽為江寧將軍。
十一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庚申,以莽奕祿為滿洲都統,塔爾岱為蒙古都統。甲戌,上大閱于盧溝橋。丙子,靳輔、于成龍遵召至京,會議治河方略。靳輔議開六河建長堤。于成龍請開瀎海口故道。大學士以聞。上云:“二說俱有理,可詢高、寶七州縣京官,孰利民。”侍讀喬萊奏,從于成龍議,則工易成,而百姓有利。上令于成龍興工。旋以民情不便而止。己卯,上賜鄂內、坤巴圖魯散秩大臣,聽其家居,二人皆太宗朝舊臣也。乙酉,詔曰:“日蝕于月朔,越十六日月食。一月之中,薄蝕互見。天象示儆,宜亟修省。廷臣集議以聞。”
十二月庚寅,以察尼為奉天將軍。己亥,謁孝陵。癸卯,上還宮。甲寅,祫祭太廟。
是歲,免江南、江西、山東、山西、湖廣等省七十四州縣衛災賦有差。朝鮮、琉球、噶爾丹入貢。
二十五年丙寅春正月丙申,命馬喇督黑龍江屯田。鄂羅斯復據雅克薩,命薩布素率師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