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7章 志三十(4)

洮南府:繁,疲,難。省北九百里。明屬泰寧衛。光緒三十年,以科爾沁右翼前札薩克圖王旗墾地,設治雙流鎮,置府。領縣五。西北:敖牛山、野馬圖山,皆內興安嶺東南迤出支山,過此山脈伏行。洮爾河導源烏珠穆沁旗索岳爾濟山,南流,逕本旗郡王府東流;交流河導源右翼中旗,左合那金河,自西來匯,東流入靖安。府治當匯口之南少西,地勢平原,河泡錯列。西北:乾安鎮,西與右翼中旗毗連,亦系烏珠穆沁往來大道。有照磨,光緒三十三年置。官商路七:一,府北八仙套海赴本旗郡王府;一,府北德勒順昭至高平鎮赴靖安;一,府西抱林昭至海廟西赴熱河綏東;一,府西五家子赴右翼中旗;一,府南叉干他拉赴開通;一,府東英哥窩棚赴右翼后旗;一,府東金山堡至報馬吐岡赴安廣。舊有蒙古站曰奎遜布喇克,在府西。靖安繁,疲,難。府東北九十里。古東室韋地。明屬泰寧衛。光緒三十年,以右翼前旗墾地置縣隸府。西北:七十七嶺。南:洮爾河自府入,東屈,東北流,入鎮東。官商路三:一,南英哥套赴府;一,東北赴黑龍江;一,東南撮倫坡達右翼后旗赴吉林。舊有蒙古站諾木齊伯里額爾格,在縣西北。開通繁,疲,難。府南一百四十里。明屬泰寧衛。光緒三十年,以右翼前旗墾地,設治哈拉烏蘇,移治七井子,置縣隸府。地皆平原井泉,無山水。縣治當洮遼驛路之東,由巴彥昭北行六十里至縣治。又北行百里至叉干他拉入府境。設有文報站四。又由巴彥昭南行,歷達爾罕王旗至遼源,為洮遼驛路,設站。惟中經達爾罕旗二百馀里荒地。宣統元年,始勘放旗界站荒,沿站兩旁各劃十里墾放,以利交通。又道由縣東南巷鷹溝出境,經郭爾羅斯前旗,直達吉林農安之新集廠。安廣沖,繁,疲,難。府東南百六十里。明屬泰寧衛。光緒三十一年,以科爾沁右翼后鎮國公旗墾地,設治解家窩堡,置縣隸府。北:太平嶺。南:長嶺。西:朝陽山。東北:沙坨子。東南:雙龍山、大黑山。山皆無木石。洮爾河自府入,受黃花碩泊水,東北流,屈東南,入黑龍江大賚廳,其北岸為鎮東境。官商路六:西包馬圖赴府;西南赴開通;西北六家子赴河北鎮國公本旗;東北托托寺赴黑龍江;東王賚屯赴黑龍江大賚廳;東南大榆樹入郭爾羅斯前旗赴吉林農安。醴泉沖,繁。府西北一百八十里。古鮮卑地。明屬泰寧衛。宣統元年,以科爾沁右翼中圖什業圖王旗墾地,設治醴泉鎮,置縣隸府。北:茂改吐山。南:霍勒河,導源札魯特旗,曰哈古勒河,曰阿嚕坤都倫河,合流入本旗境,東南至縣。有開化鎮城基,光緒三十二年,與醴泉鎮同時勘定。官商路四:縣東羅窩棚歷青陽鎮赴府;北渡交流河達黑龍江景星鎮;南赴本旗親王府;西赴烏珠穆沁旗。舊有蒙古站曰希嫩果爾,曰三音地哈希,在縣東,南達喜峰口,即蒙古草地也。鎮東府東北二百里。古東室韋地。明屬泰寧衛。宣統二年,以科爾沁右翼后鎮國公旗北段墾地,設治南叉干撓,置縣隸府。南:洮爾河自靖安入,東北流,屈東南,入黑龍江大賚會嫩江,所謂“與那河合”也。官商路四:西南薛家店赴府;南金圈窩鋪渡洮爾河赴安廣;西麻力洪茅頭赴靖安;東北利順昭赴黑龍江之大來氣鎮。縣西北舊有蒙古站哈沙圖。

卷五十六 志三十一

◎地理三

△吉林

吉林:古肅慎國之域。明初,奴兒干都司地,領衛百八十四、所二十。后為長白山三部、扈倫四部所屬輝發、烏拉、葉赫,兼有哈達北境及東海部地。清初,建滿洲城于俄漠惠之野鄂多理城。順治十年,置昂邦章京及副都統二人鎮守寧古塔。康熙元年,改寧古塔將軍。十五年徙,改吉林將軍。先是十年徙副都統一人駐吉林,三十三年徙伯都訥。雍正三年,復置吉林阿勒楚喀副都統。五年,增三姓副都統。光緒七年,置琿春副都統,吉林、賓州、五常三廳。八年,吉林廳升府。后增長春、新城、依蘭,各領縣有差。三十三年建行省,改將軍為巡撫,盡裁副都統等。宣統三年,定西南、西北、東南、東北四路為四道。凡轄府十有一,州一,廳五,縣十八。西至伊通州,界盛京;東至烏蘇里江,界俄領東海濱省;北至松花江,界黑龍江;南至圖們、鴨綠江,界朝鮮。廣二千四百馀里,袤千五百馀里。北極高四十一度三十分至四十五度四十分。京師偏東九度八分至十三度十分。宣統三年,編戶七十三萬九千四百六十一,口三百七十三萬五千一百六十七。案:吉之舊界,東至寧古塔八百馀里,又烏紥庫邊卡七百馀里,又松阿察河三百里,又千馀里至海,凡三千里有奇。其東北至三姓千二百里,又五百馀里富克錦,又七百馀里烏蘇里江口,又二千馀里至廟爾,實四千四百里有奇。又自富克錦逾混同,循黑龍江東界,北至外興安嶺,二千里有奇。又自琿春而東至海參崴,又東七百里有奇錫林河。其中部落,若費雅,居圖庫魯、鄂古二河之間,在混同江北海濱;若費雅喀,居額濟第河西;若貢豹,居約色河北;若奇雅喀喇,居約色河南,并混同江東南海濱。其自混同江口西至黑勒爾,則濟勒彌部居之,即金史之濟勒敏;自黑勒爾西至阿吉大山,沿混同江兩岸,則額登喀喇部居之,即不藄發黑斤;自阿吉大山西至伯利,則赫哲喀喇居之,即藄發黑斤;并久隸版圖,比于編戶。咸豐八年愛琿之約,以烏蘇里江口為新界,失地二千馀里,然于吉只東北一隅。十一年北京之約,自烏蘇里江口溯流至松阿察河,逾興凱湖西至白棱河口,又逾大綏芬河而南至瑚布圖河口,又南而西至圖們江口以東舊界屬俄,以烏札庫邊卡瑚布圖河口為新界,又失數千里,遂無復有江口入海為吉轄境者。光緒十二年,黑頂子勘界,定琿春之海口屬俄,則圖們江口內去海三十里“土”字界碑為中俄新界矣。又東北海中庫葉島,一曰黑龍嶼,廣三四百里,袤二千馀里。西北圖克蘇圖山,山陰社瓦狼、陽費雅喀部,南有阿當吉山,山東嵩闊洛、南俄倫春部,又南雅丹部,并天命中內附。遼遠不克時至,歲以夏六月遣使至寧古塔東北三千里普魯鄉貢獻,頒賚有差。后屬三姓。今亦為俄有矣。又東南海中蝦夷島,康熙中屢偕庫葉人至混同江境內貢貂受賞,后亦隸日。其名山:長白。北迤者,黑山、平頂。歧為二:西支,西北迤為色齊窩集、張廣才嶺,至拉林;東支,東北迤為哈爾巴嶺、老松嶺。至綏芬河源復歧,一東訖俄東海濱省,一東北為察庫蘭嶺、哈達嶺、阿爾哈山。其巨川:松花、混同、嫩江、牡丹、烏蘇里、圖們諸江。其驛路:西達盛京開原;北齊齊哈爾;西南達琿春。電線:東達海參崴,北齊齊哈爾,西南達奉天。

吉林府:繁,疲,難。總督駐奉天。巡撫兼副都統,民政、交涉、提學、提法、度支司,勸業道駐。明,烏拉等衛。后屬扈倫族之烏拉部。本吉林烏拉,一曰烏拉雞林,又名船廠。清初,隸寧古塔將軍。康熙十五年徙駐。雍正五年置永吉州,隸奉天。乾隆十二年改吉林廳,仍隸將軍。光緒八年升為吉林省治,領伊通、敦化,后削。西南至京師二千三百里。距盛京八百二十馀里。隸西南路道。廣四百九十里,袤五百馀里。北極高四十五度四十九分。京師偏東十度二十七分。東:團山,尼什哈龍潭。西南:溫德亨,亦望祭山,有殿祀長白,雍正十一年建;壽山。東南:松花江自額穆入,右合海青溝,左溫德亨河。東北逕城東,又北,右合莽牛、四家子,左鼇龍、興隆河,緣舒蘭界入德惠。西南驛馬河,即伊勒們,自磐石緣界合岔路河,又北緣雙陽界,西北木石河,并從之。打牲烏拉,城北七十里,本烏拉國,舊曰布特哈烏拉。太祖先后克其宜罕山、臨河、金州、遜紥塔諸城,遂平之。柳邊四圍長六百二十二里,柵高四尺五寸,壕寬深各一丈,插柳結繩以定內外,曰“柳條邊”,亦新邊。東北接舒蘭,西南至雙陽。農事試驗場,桑蠶山蠶林業土山分局,松花江官輪局,歡喜嶺稽查所。商埠,光緒三十一年中日約開。舊設站五:東尼什哈、額赫,北金珠鄂佛羅,西蒷登、伊勒們。官商路四:南并溫德河達樺甸官街;東南歷大小風門達敦化;西南雙河鎮、磐石;北渡鼇龍達德惠。吉長鐵路站九:吉林、孤店子、樺皮廠、趙家店、土門嶺、馬鞍山、營城子、下九臺、驛馬河。

長春府:繁,疲,難。省西二百四十里。古扶馀國地。明初,三萬衛。后屬蒙古科爾沁部。清初屬蒙古郭爾羅斯前旗,曰寬城子。嘉慶五年,于長春堡置長春廳。道光五年徙治,仍舊名。光緒十五年升。宣統元年,設西南路分巡兵備道,駐府。廣三百二十里,袤一百七十里。北極高四十三度四十一分。京師偏東八度三十三分。西南:白龍駒山。俄筑東清鐵路采石。光緒三十四年,與日本交涉封禁。西人謂世界最古石山,與英阿爾蘭為二。西:龍泉、大青、對龍。南:伊通河自其州邊門入,逕城東,又北,左會新開河,東北緣農安界,逕潘家嶺,入德惠。東:驛馬河,自雙陽緣界,右岸及霧海河并北從之。朱家城照磨,光緒十六年由農安徙。官商路四:南入伊通門,達其州;東南十里堡達雙陽;西:萬家橋達奉天懷德;北:萬寶山鎮達農安。吉長鐵路自吉林歷德惠入。站四:飲馬河、卡倫、長春、頭道溝。在府西北與東清接。日俄戰后,長春以北屬俄之東清,以南屬日本南滿鐵道會社。俄站寬城子,曰長春驛。商埠,光緒三十一年中日約開。

伊通州:沖,繁,難。省西偏南二百八十里。渤海長嶺府地。明初,塔山、雅哈河、伊敦、拉克山、發河等衛。后屬扈倫族之葉赫部。雍正六年,由吉林鑲黃、正黃二旗各撥一旗駐之。嘉慶十九年,置伊通河巡司。光緒八年為州,屬吉林。宣統元年直隸。二年降隸西南路道。北極高四十三度四十分。京師偏東八度五十分。西南:龍潭山。西:摩里、青、馬鞍。北:勒克。東:尖山。東南:大星嶺,其東板石屯,伊通河出西北,逕城東,右合伊巴丹河,出邊入長春。西:小伊通河,自奉天東平錯入,為新開河,入懷德。太平河從之。又西,東遼河自西豐入,右合大小雅哈河,入奉化。昭蘇太及條子河亦入焉。左納陽斯河,一曰赫爾蘇河。又西,清河入為葉赫河,入開原。其瞻河錯入從之。赫爾蘇,州同,光緒二十八年由磨盤山徙。舊設站五:東自雙陽蘇瓦延入境,六十里伊巴丹;又西百里阿勒坦額墨勒,即大孤山站;又西六十里赫爾蘇;又八十里葉赫;又五十里蒙古霍羅,即蓮花街站。官商路四:北達長春;東南營城子達磐石;西赫爾蘇站達奉天奉化;西南蓮花街達昌圖。

濛江州:省南四百六十里。明,鄂爾琿山所。后屬訥音部。光緒三十四年,析吉林極南地置。宣統元年,隸西南路道。北:那爾轟嶺。南:長半城山、五金頂子。東南:頭道江,自奉天撫松緣界,為湯河口,屈北,合花園河。其西裴德里山,頭道濛江出,州以此得名。右合二道、三道水,左珠子河來會。又東北合那爾轟河,其右岸會二道江,是為松花江,入樺甸。官商路四:北達樺甸官街至省;東北至夾皮溝;西達奉天輝南;東南湯河口入長白。

農安縣:疲,難。省西北三百六十里。古扶馀國都。明置三萬衛。清初,郭爾羅斯前旗地。光緒八年置照磨,十五年改,仍隸長春。宣統元年,隸西南路道。東:臥牛石山、紅石砑。西:太平嶺、伏山、大青。東:松花江,自德惠入。城南伊通河自長春緣界注之,西北入蒙古郭爾羅斯前旗。舊有蒙古站路,共十一站,三百九十里。

長嶺縣:省西北五百二十里。蒙古郭爾羅斯前旗地,曰長嶺子。光緒三十三年,析農安之農家、農齊、農國三區置,隸西南路道。南:朱克山、團山。境無河流。北有大漠如瀚海,俗呼北海。冬夏恒苦風沙,惟東、南二鄉繁盛。新安鎮,主簿。官商路四:東南至長春;西北至奉天開通;北歷郭爾羅斯前旗達安廣;南歷科爾沁達爾罕旗達遼源。

樺甸縣:省南偏東二百七十里。明,法河衛。末屬長白山之訥音部。清初禁地。光緒三十四年,置治樺皮甸子,徙樺樹林子。宣統元年,隸西南路道。西北:趙大吉山、慶嶺。西:杉松、天平。南:帽山、猴嶺。東南:金銀壁嶺。二道江自奉天安圖緣界,富爾河合古洞、黃泥、蒲岑諸水注之,為上兩江口。又西仍緣安圖及撫松界,至下兩江口。左岸合頭道江,是為松花江。合境內柳河五。又葦沙色勒河,復緣濛江界入,右合穆奇河,逕城西,左會輝發河,為大渡口。又北右合漂河,逕樺皮甸子入額穆。側有常山屯,扼琿春、敦化西至奉天孔道。官商路五:西至官街,折北入吉林;北出大鷹溝,并達省;西南至濛江;東至敦化;東南延吉洞河入延吉。

磐石縣:省南偏西三百里。明,扈倫族輝發部。清初,北境屬吉林,南奉天圍場。光緒八年,置磨盤山巡司,隸伊通。十三年改州同。二十八年為縣,隸吉林。宣統元年,隸西南路道。磨盤山,東北二里。北:雞冠。東北:老茅。西:大紅石磖、庫勒嶺。東南:輝發江自奉天海龍亮子河入,東北,左合石頭、富大都嶺,右蝦蟆、獨木河,逕黑石鎮,左合朱其、呼蘭,右大小色力河。五道至頭道荒溝,入樺甸。東北:呼蘭嶺,驛馬河出西北,左合黃河,入吉林,岔路河從之。官商路三:北小城子達省城;西由朝陽山達伊通;東南黑石鎮西達海龍;南濛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平定县| 嘉义市| 明水县| 桃源县| 措美县| 龙游县| 米易县| 小金县| 岚皋县| 兴和县| 文水县| 当涂县| 兴安盟| 甘泉县| 永德县| 鄯善县| 金塔县| 花垣县| 松溪县| 江城| 武定县| 东莞市| 威海市| 赤峰市| 德钦县| 乐业县| 龙南县| 宁夏| 黔南| 眉山市| 双城市| 蒲江县| 固镇县| 达州市| 平山县| 清远市| 琼结县| 毕节市| 府谷县|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