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參同契》曰:坎男為日,離女為月;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體不虧傷。坎中一點真陽,是為黑鉛。本玄水之精,先天之真氣也。離中一點水汞,是為朱砂。本太陽之氣,先天之真液也。《靈寶畢法》曰:天一生水,坎中藏鉛;地二生火,離中產砂。抱天一之精,而為五精之首者,黑鉛也。鉛以生銀,鉛乃銀之母,感太陽之氣,而為眾石之首者,朱砂也。砂中生汞,汞乃砂之子。難得者鉛中之銀,易失者砂中之汞。祖師慈悲指點,謂欲覓此一點黑鉛,當于同類中求之。《契》曰:同類易施功,非種難為巧。又曰:以類附自然,物成易陶冶。又曰:同類者相從,事乖不成寶。又曰:雌雄錯雜,以類相求。三豐祖曰:除此同類都是狂。《節要》曰:但有得同類而易成,乏丹財而不成者。《無根樹》曰:類相同,好用功。茍非同類,則孤陰不生,斷無有得鉛之日。離卦外陽而內陰,即我是也。七般七竅,所出之津液也。鐘離祖曰:人身內外皆屬陰,不知何物是陽精真種者,先天真氣,黑鉛是也。汞性飛揚難制。《契》謂:鬼隱龍匿,莫知所存。得先天真鉛一到,則真汞自留,不復飛揚。如貓伏鼠,如兔逢鷹,自然而馴矣。
是以假乾坤,立爐鼎,覓太乙所含之真氣,賴陰陽作筌蹄,求水府所蘊之玄珠。
注:因乾坤有鼎爐之名,因鼎爐有藥物之稱。斯道借假修真,弄假成真。《百句章》曰:他未知吾道,分明假作真。借喻乾坤,強名爐鼎。《復命篇》曰:鼎鼎原無鼎。又曰:此藥無爐只有鼎,一鼎化為千萬鼎。假乾坤為爐鼎之名,借易象明丹道之理。惟在得象忘言,不可執文泥象。先天太乙之真氣,覓之非爐鼎無從施工;鼎爐非乾坤無以顯象。不曉陰陽,無從下手。是陰陽實修丹之筌蹄。筌以求魚,蹄以獲兔,法則是也,玄珠丹也。此珠蘊于北極太淵之中,求之者,須洞徹陰陽,深明造化。有如求魚之有筌,獲兔之有蹄,庶有把捉,不至虛妄無成矣。
趨踹時卒,補我干之一缺;俄然間已,返彼坤之六虛。
注:趨踹須臾,俄然倏忽也。此言還丹之易。《心印經》曰:存無守有,頃刻而成。自陰陽始交,干之中爻,入于坤而為坎;坤之中爻,入于干而為離。今抽去離中一陰,填入坎中一陽,補離成干,干不缺矣。我既抽卻坎中一畫補離,而為干之三連;彼亦抽去離中兩斷還坎,而為坤之六虛。《圭旨》曰:從此變成干健體,潛藏飛躍盡由心。
到此心歸神室,位列天仙,丹落黃庭,千靈舒泰。上帝嘉贊,天地咸驚。
注:到此,猶言不易至此。到此氣聚神全,心定神凝,心空神靈。《莊子》曰:其天守全,其神無隙。《陰符經》謂:不神之神,無息不息,列職天曹,位為上真。一自靈根火發,海底珠還,一點之丹,落于黃庭。此時氣結神凝,魂安魄定,一身和暢,百脈皆春,天君泰然,萬神聽令,上帝嘉贊,獎其勇烈。天地咸驚,以為難得。《悟真篇》曰:無限神龍盡失驚。
抱元守一,溫養十月,神有象調神。面壁坐忘,九載體無形。
注:《金丹節要》曰:國富民安道已成,更宜面壁養元神。功成九轉朝天去,永做天仙壽萬春。還丹之后,繼以溫養。抱元神,守真一,大周天之火,不可絲毫間斷。迨至十月功圓,泥丸頂上,進出一神,身外有身。泥丸祖謂:十月胎仙出,雷電送金虬。調神者,謂十步百步,切須照顧。此乳哺之功,必得三年。然后再選名山福地,古跡靈壇,水拱山朝,聚氣藏風之所。傍云構室,兀坐忘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水火無傷,刀兵不害,功滿三千,時當九載,變化通靈,八極無礙,可以排山倒海,達地通天,濟世安民,誅邪除害。待天詔下臨,白日沖霄,位天仙之上品,與乾坤齊大,日月齊明,壽同天地,為最上第一乘。天仙大道,此大丈夫之事,非大英雄大豪杰,不能干也。
斯其道術造端,似行邪而實正;就中火候始末,如出奇而用兵。
注:造端之始,下手之初,實有接命延年之妙術。斯術秘密,《悟真》謂始于有作人難見。本屬正經施為,并非邪淫妄誕。《三字訣》曰:說著丑,行著妙。人人憎,個個笑。白玉蟾曰:說破人須失笑。《葫蘆歌》曰:行著妙,說著丑,惹得愚人笑破口。語似不經,事同怪誕,有不目為行邪者乎語曰:邪人行正正亦邪,正人行邪邪亦正。至心清凈,毫無茍且。但行跡似可疑耳。若夫火候,始而野戰,終而守城,有出奇制勝之方,有爭戰摧鋒之象。《無根樹》曰:龍虎登壇戰一場。《悟真篇》曰:用將須分左右軍,饒他為主我為賓。白紫清曰:神通戰罷,方能見圣人。英雄不時,干戈定太平。
鉛與汞,無丙叟,東西間隔;嬰與姹,非黃婆,咫尺參差。
注:丙叟火也。煉鉛烹汞,非火不為功。東方之木汞,西方之鉛金,兩相隔絕。必得丙丁之火,以融洽之。然后不相克而相生。《悟真篇》曰:木性愛金順義,金情戀木慈仁。相吞相啖自相親,始覺男兒有孕。《翠虛篇》曰:嬰兒姹女,隔阻在天涯遠,全仗著黃婆在兩下纏。《一枝花》曰:感只感黃婆勾引,候只候少女開蓮。《敲爻歌》曰:黃婆匹配得團圓,時刻無差口付傳。《入藥鏡》曰:托黃婆,媒姹女,輕輕地,默默舉。黃婆者,丹房之副帥,斷斷不可少者。若無黃婆,雖咫尺至近,而姻緣乖舛,情意不符,參差而不可為矣。
諳緩急,慮吉兇,在匠手,以斟酌,明進退,知止足,豈愚昧而能為。
注:煉丹至要,在于緩、急、吉、兇四字,最宜諳慮周詳。守城是緩,野戰是急;溫養是緩,采藥是急;生氣是吉,殺氣是兇;陽氣是吉,陰氣是兇。《入藥鏡》曰:受氣吉,防成兇。《悟真篇》曰:守城野戰知兇吉,爭得靈砂滿鼎紅。知之稔,行之熟,方得謂之匠手。斟酌者,言有分寸,不差繩墨。《無根樹》曰:匠手高強牢把舵,一任洪波海底翻。《一枝花》曰:施匠手,在逆水上行舡,即此意也。張全一曰:陽火進來從左轉,陰符退去往西旋。邱長春祖小周天秘訣云:自子至巳,六陽用九,三十六息,采取進升;自午至亥,六陰用六,二十四息,退降煉烹。進退即升降。《天仙正理》曰:當吸機之闔,我則轉而至干,以升為進也;當呼機之辟,我則轉而至坤,以降為退也。沖虛子曰:進退者亦虛喻耳,其實不見有進退也。張紫陽曰:未煉還丹須速煉,煉了還須知止足。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蕭了真曰:切忌不須行火候,不知止足必傾危。此言丹成止火,其理精微。非得真師指授,雖上智明人,不易通曉。豈愚昧之夫,所能為乎
認消息,如海潮之有信;測造化,比日月之盈虧。
注:信之一字,實千真萬圣之總路。莊子曰:有情有信,無為無形。《百句章》曰:此中有真信,信至君必驚。子午不差,潮汐有候。《入藥鏡》曰:天應星,地應潮。白于蟾曰:地下海潮天上月。《節要》曰:臨期潮候,月出庚方。以此測信,則消息之理,可得而認其源矣。日月者,陰陽二曜。氣之發而為明者,月借日以生光。以日之對照偏正,為月之魂魄圓缺。即此盈虧之理,可測造化之機矣。
三日月出庚,乃一陽生于坎位;十五月圓甲,則六爻周以干元。
《真經歌》曰:初三日,震出庚,曲江上,月華明。《參同契》曰:三日出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干體就,盛滿甲東方。《悟真篇》曰:西南路上月華明,大藥還從此處生。大藥,即來復之一陽也。此陽生于坤體,從純陰中進出。圓甲者,干納甲壬,坤納乙癸,甲木庚金,對照而圓。《契》曰:三五德就,干體乃成,六爻相周。《易》曰:變動不拘,周流六虛。《契》曰:周流六爻,難以察睹。此乾坤二卦之周于六卦,坎離中爻之周于六爻也。乾坤生六子,各得其中爻一畫,故曰非其中爻不備。
劈金竅,鑿混沌,露老莊之肺腑;明橐龠,飲刀圭,吐平叔之心肝。
注:開金鎖之秘藏,鑿開混沌,已將《道德》、《南華》,老子、莊子,肺腑深機,發露透徹。橐龠者,鼎器也。有底曰橐,無底曰龠。橐天龠地,即琴、笛,即葫蘆也。欲飲刀圭,先明橐龠。《入藥鏡》曰:飲刀圭,窺天巧。《契》曰:粉提以一丸,刀圭最為神。紫陽真人張百端,字平叔,著《悟真篇》,披肝露膽,吐泄真詮。
遂煙霞明悟之友,發龍虎珍藏之秘。
注:煙霞之士,不乏明悟之才。有志修真,無緣得法,讀我此賦,足以遂其夙志,開其慧悟。非徒排偶其文,實乃明至道之真詮,發龍虎秘藏之旨。
各尋火候,早餌黍珠,閬苑玄圃,他日有冀。
注:有志者,各自尋覓因緣,行火候之秘,餌黍米之珠,閬苑玄圃,三千弱水,非飛仙莫到。能依此賦修持,他日有冀而不難矣。《契》曰:御白鶴兮駕龍鱗,游太虛兮謁仙君,受天圖兮號真人。又曰: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滿上升,膺箓受圖。
二、百句章
無念方能靜,靜中氣自平,氣平息乃住,息住自歸根,歸根見本性,見性始為真。
注:人之所以不能靜者,為有念耳。一念未止,一念復起,萬慮紛紜,無刻不有。自少至老,幾曾得一息清寧。欲修靜者,先從止念入門。念盡則情欲盡,而寸心清凈矣。心既清凈,氣自和平,如春沼魚,如百蟲蟄,氤氳開闔,其妙無窮,其氣平矣。久之出入息定,歸于其根,呼吸全無。所謂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混混續續,兀兀騰騰。此其氣歸中極,旋轉不息,非無息也。息既歸根,則靜而定矣。定極而本性自現,慧光自生。本性者,本命之元神也。釋曰:見性成佛,是名得道。實無所得,得無所得,始為真得。
萬有無一臭,地下聽雷鳴,升到昆侖頂,后路要分明。
注:萬緣寂靜,聲臭泯絕,茫無朕兆之際,來復之機至,忽然雷出地奮。丹經曰:地雷震動山頭雨,洗濯黃芽出土來。此是真陽透露,形如烈火,狀如炎風。《黃庭經》曰:中有真人巾金巾,負甲持符開七門。此非枝葉實是根。此時駕動河車,渡尾閭,過夾脊雙關,循玉枕而上昆侖。此是后上前下之功,須要理路分明,不可含糊造次。
下山接鵲橋,送下至黃庭,庭中演易卦,五十五堪均。
注:丹自昆侖絕頂,垂上腭,過鵲橋,下重樓,送至黃庭而止。黃庭者,中宮神室也。其時泥丸風生,絳宮月明,腎氣上升,甘露下降,送歸土釜,風恬浪靜,國泰民安矣。庭中演易卦者,卦有三百八十四爻,火有三百八十四銖,法乾坤,配坎離,行水火,皆演也。五十五者,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均者,配合均勻,堪為煉丹之法則,教人即天地以求其象也。
氣卷施四大,坐臥看君行。此是筑基理,孤陰難上升。
注:四大一身,皆氣之充塞,無處不周,卷舒隨時,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坐臥看君行者,《金丹節要》曰:兩體對坐,二景現前。《指玄篇》曰:共床作起上天梯,是坐可行,臥亦可行也。此是筑基之理,須知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孤修靜坐,何從而得其升降乎
更要鑄神劍,三年煉己成。念正情忘極,臨爐不動神。
注:是劍非銅鐵鑄成,乃智慧劍也。丹經曰:出有入無三盡劍,長生不死一丸藥。修丹之士,必先煉劍,始能采藥。煉己功成,乃可還丹。所謂煉己者,正念當前,邪意不起,忘情空色相,拚死下功夫。臨爐下手,元神不動,一心歸命,即是煉己之功,即是鑄劍之法。
覓買丹房器,五千四八春,先看初三夜,蛾眉始見庚。
注:丹房器皿,殊不易得,須要錢買,須要尋覓,始能得之。惟此器皿,要合一藏真經五千四十八卷之數。惟此真經,于每月初三夜,現一彎峨眉新月于庚方,此是金精照耀,大藥將產之時。《沁園春》謂“溫溫鉛鼎,光透簾帷”是也。
要見庚花現,反向峨眉尋,如此采真鉛,口口要真傳。
注:祖師慈悲,直指出天機。言汝等要見庚方之花現,其方位雖屬西方庚地,其實反要向身中求之,立見蛾眉新月。丹經謂:乍睹西方一片月,純陽疾走報鐘離。時節到來,切勿遲誤,錯過天機,只此便是采真鉛之妙訣,不容易得知,不容易得采。從古至今,口口相傳,不輕授受。衣中珠子,近在眼前,迷人錯用心機,皆不遇真師,不得真傳之故也。
火候從初一,一兩漸漸生,十六退陰符,兩兩不見增。
注:火有的候,候其時來而用之,必從初一起功。《契》曰:元年乃芽滋。元年即初一也。一兩漸漸生者,從初一起,積累爻珠。所謂鉛八兩,汞半斤,皆累銖兩而成也。十六是望后,法當退陰符,無銖兩可增,乃罷火不行符之候,兩不相見矣。
沐浴逢雞兔,防失防險傾,金氣自熏蒸,體上汗淋淋。
注:兔雞者,卯酉也。卯于十二辰為兔,酉于十二辰為雞。此時刑德臨門,法當沐浴。沐浴者,洗心滌慮之謂也。《易》曰:君子以洗心退藏于密,茲事危險。上是天堂,下是地獄,當寸步操持,防其傾陷,始得金氣熏蒸,循環上下,彌漫四體,充遍周身,暖氣融和,滋滋汗下。
十月胎方就,頂門要出神,還須面壁九,飛升上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