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煤廠,井一。宸垣識略:一等武毅謀勇公第在煤廠胡同。案:乾隆時,定邊將軍兆惠所封,謚文襄。采訪冊:阿拉善王府在煤廠胡同,非賜第也。不常居。淥水亭雜識:李長沙別業在北安門北。集中西涯十二詠,程篁墩和之。有桔槔亭、楊柳灣、稻田、菜園、蓮池,而響牐、鐘鼓樓、慈恩寺、廣福觀,皆在十二詠中。今遺址不可問,當在越橋相近。舊聞考:東海集誥命碑陰記云,曾祖洪武初,以兵籍隸燕山右衛,始居白石橋旁,后廓禁城,其地已入北安門之內,則移于慈恩寺之東,海子之北。又云遷居海子之西涯。集中重經西涯詩甚多,蓋其幼時所居之地也。湯右曾懷清堂集:喬莊簡跋文衡山西涯圖云,慈恩寺后曰西涯。又云,西涯公岳降地,公詩有淚痕應共水俱流,慟哭兒童釣游地等句。今法華庵意即當時之西涯。存素堂文集:余綜諸說與地址印證,蓋廣福觀之南,響閘之西,月橋之北,海潮寺之東,地名煤廠。文正故第當在是。案:法華庵即今匯通祠。湯說似未核。西涯十二詠,見懷麓堂集。淥水亭所舉九題外,尚有海子、西山、飲馬池三首。
三座橋
越橋俗稱三座橋。越或作月,座或作轉。舊名海子橋,見燕都游覽志。明史禮志:京師所祭者九廟。真武廟永樂十三年建,以祀北極佑圣真君。正德二年改為靈明顯佑宮,在海子之東。嘯亭續錄:慶親王府在三轉橋,系和珅宅。又云:慶僖親王諱永璘,純廟十七子,乾隆末年或有私議儲位者,王曰:天下至重,何敢妄覬?惟冀他日將和珅邸第賜居,則愿足矣。故睿廟籍沒和珅,即將其宅賜王,以酬者言。謹案:慶王府今為恭親王府。王為宣宗六子,同治初任議政,后復任軍機大臣。宛平王志:真武廟在三座橋供用廠內。蕪史:織染所掌內承運庫所用色絹。德勝門三座橋有空地堪為園圃。此所工部亦有監庫有所大使,不隸內織染局。梁章鉅歸田瑣記:和珅籍沒后,分其第半為和孝公主府,半為慶親王府。公主蓋和之子豐紳殷德所尚者也。嘉慶二十五年,慶親王薨,管府事阿克當阿代嗣郡王,呈出毗廬帽門口四座,太平缸五十有四,銅路燈三十六對。皆親王所不應有之物,而和珅有之。銅路燈較大內所陳尤為精致,今分設景運隆宗兩門外。
金絲套胡同
南、北宮房
官房或作關防。南官房口西小胡同井一。嘯亭續錄:貝子允〈礻我〉宅在關防口。謹案:允〈礻我〉,圣祖十子,初封郡王。雍正二年以罪除。乾隆二年封輔國公,六年薨,以貝子禮葬。
井兒胡同 井一。
銀錠橋
橋以形名。海潮觀音寺在南灣,有明趙用賢碑。帝京景物略:寺旁有英國公新園,今無考。燕都游覽志:銀錠橋在三座橋北,城中水際看西山第一絕勝處。橋東西皆水,荷、芰、菰、蒲,不掩淪漪之色。南望宮闕,北望琳宮碧落,西望城外千萬峰,遠體畢露,不似凈業湖之迫且障也。宋犖西陂類稿:過銀錠橋舊居詩:鼓樓西接后湖灣,銀錠橋橫夕照間;不盡滄波連太液,依然晴翠送遙山。舊時院落松槐在,仙境笙篁歲月間;白首煉師茶話久,春風料峭暮鴉還。
鴨兒胡同 鴨或作鴉,井一。有廣化寺、萬善寺、海會庵、興善寺,俱詳寺觀。
義留胡同
煙袋斜街 井一,有廣福觀。宛平王志:觀在鼓樓東斜街口。
石碑胡同
煙兒胡同
河沿
井一。前河沿,井一。長可亙二里許。宛平王志:有十剎海庵,在稻地西,詳寺觀。嘯亭續錄:成親王府在凈業湖北,系明珠宅。謹案:王諱永瑆,高宗十一子,嘉慶初任軍機大臣,謚曰哲。府中有恩波亭,以恩賜引玉河水入宅也。今為橚貝子府。
侯位胡同
史家樓
南八步口
簪兒胡同
龍華寺,明建,康熙間改名瑞應。西有心華寺。又西舊有三圣庵,其前則十剎海也。俱詳寺觀。燕都游覽志:三圣庵后筑觀稻亭,北為內官監地,南人于此藝水田,粳粳分塍,夏日桔槔聲,不減江南。
四眼井 井一。
鼓樓西斜街
井三。干水橋,井一。迤南干石橋,井一。有果子市。國史安親王岳樂傳:康熙十二年冬,京師有自稱三太子朱慈〈瞞,王代目〉者,偽署廣德元年,糾眾京城內外,舉火作亂,擒其黨于鼓樓西斜街及燈市口。詰以朱慈〈瞞,王代目〉,云即楊起隆,已遁矣。蔣良騏東華錄:奸民楊起隆詐稱朱三太子廣德元年,糾黨謀叛,以白布裹頭,紅布披身為號,將于京城內外放火舉事,潛聚鼓樓西街降將周全斌家。全斌之子公直首于正黃旗漢軍都統祖永烈。永烈與正黃旗滿洲都統圖海,偕吉哈禮及佐領鄧爾遜等,率兵圍之,生擒其黨偽齊肩王焦三、偽護駕指揮朱尚賢、偽閣老張大、偽軍師李柱、偽總督陳繼志、偽提督史國賓、偽黃門官王鎮邦等數百人,磔于市。楊起隆逃去。瀛洲道古錄:元時翰林院,以金烏珠第為之,歐陽楚公詞翰林老屋勢深雄,猶是金家兀術宮,是也,舊聞考:元翰林國史院屢經遷徙。至順間賜居北中書省之舊署。析津志稱院內古木繁陰,蔚然深樾者,是也。其地在鳳池坊北,鐘樓之西。鐘樓又在中心閣西,俱見析津志。又云:南省、北省乃金時二稅賦宰相之莊,曰南相莊、北相莊。據此則元之北省,后改翰林院者,為金時北相莊。烏珠亦稱北相,可互證也。元虞集道園學古錄:鰲峰者,國史院庭中石名也。伯寧御史為仆言,自其先公時與諸老名勝賦詩者,蓋數百篇。今玉堂無本,而御史家具有之。析津志:玉鉉坊在中書省前相近,鳳池坊在斜街北。蕪史:馮保之弟佑宅在果子市街南?;莅膊畯堅谱〗直保轂榱x父;果市地租從街心分南北。佑憐元善貧,以街南租并歸之,且為新其居。又客氏私第在正街迤西席市街北。魏忠賢亦有第在街南,斜對不遠。案:席市街今無考,其地當在后門外,姑附此。
右在德勝門街東,鼓樓斜街南,地安門街西,定府街、三座橋、白米斜街北,與中城西城界。
西絳兒胡同 井一,城根井一。
北藥王廟
半壁街
八步口 北有拈花寺,明珰趙明揚故宅也。舊名千佛寺,雍正間改今名,詳寺觀。八步口內小胡同甚夥,不悉書。
妙緣觀胡同 井一。舊有真武廟,明景泰間改名妙緣,詳寺觀。廟前井一。
八條灣
大坑
果子觀
鐵影背胡同 井一。
井兒胡同 井一。
大石橋 井一。有雙寺,東曰嘉慈,西曰廣濟,明成化時建。
小石橋 南有碧峰寺,詳寺觀。萬歷沈志:寺在日中坊,有敕建碑。
鑄鐘廠
井一。碧霞元君廟后井一。又有真武廟。春明夢余錄:華嚴鐘廠在德勝門內,舊鑄,高二丈余,闊一丈余者,尚有十數,仆地上,皆楷書佛經。案:鐘僅存其一,舊懸萬壽寺,今移德勝門外覺生寺,俗稱大鐘寺。曹仁虎覺生寺大鐘聯句詩自注云:明代是鐘,本貯大內,后移漢經廠。萬歷五年建萬壽寺于西直門外,移鐘于寺,日俾六僧擊之,見野獲編及帝京景物略。天啟中,有言寺在帝里白虎分,不宜鳴鐘,遂臥鐘于地。見燕都游覽志。
前、后馬家廠
井各一。長安客話:海子橋北,舊有海印寺,宣德四年重建,改名慈恩,今廢為廠。舊聞考:今海潮寺碑云,海印寺東為廣福觀,西為海潮寺。又龍華寺碑云,輔碧峰與海印,則今之馬公廠殆即長安客話所云寺廢為廠者歟。案:海印寺舊有鏡光閣,明人題詠甚多。宸垣識略云,海印在廣福、海潮之間。今銀錠橋東南沿湖隙地,疑即海印廢址。故有鏡光閣以臨水。若碧峰寺在今小石橋胡同,與銀錠橋相去約二里,前后無水,未可以馬家廠證長安客話所云也。
舊鼓樓街
井一。有清虛觀,明景泰間建。萬歷沈志:清虛觀、廣福觀,俱敕建,在日中坊。明一統志:中心閣在府西,元建,以其適都城中,故名。析津志:中心臺在中心閣東十五步,其臺方幅一畝,以墻繚繞,正面有石碑,刻中心臺。又雙青楊樹大井,關帝廟,北去則昭回坊矣。前有大十字街,轉西大都府巡警二院,直西則崇仁倒鈔庫;西中心閣,閣之西齊政樓也,更鼓譙樓,樓之正北乃鐘樓也。明北平圖經志書:中心臺敵樓一十二座,窩鋪三百四十三座。舊聞考:今舊鼓樓大街北城墻,有中心臺之名,蓋元時都城偏北,以鼓樓大街之中心臺為東西南北之中也。蕪史:東絳兒胡同,舊設槍局一處,系京營官軍自盔甲安民兩廠領出火藥并軍器,堆積以便教場取用。崇禎戊寅八月初七日卯時大震,延燒草若干垛,其煙如靈芝、如云、如浪,移時方散。
東絳兒胡同 井三。
玉皇閣胡同 玉皇閣明建,有順治間鼎一。
酒醋局胡同 井三。明酒醋局外廠也。見寄園寄所寄錄。
張帽胡同 帽或訛旺。又訛望。
娘娘廟
湯鍋胡同
鈴珰胡同
鼓樓大街
地安門迤北近鼓樓者,亦稱鼓樓大街,元稱十字街。鼓樓北為鐘樓,互詳城池。鐘樓后,井一。街東有慈善寺,詳寺觀。存素堂文集:嘉慶四年秋,余自楊柳灣移家鐘鼓樓間,朱壽人為作移居圖,自移居后,遠近以詩龕圖寄余者,又得十余家,爰附移居圖后,裝聯成巷。水曹清暇錄:后門鼓樓定夜,每晚擊鼓一百八聲。元一統志:囗囗九年二月,改號大都,遷居民以實之。建鐘鼓樓于城中。圖經志書:鐘樓在金臺坊東,即萬寧寺之中心閣。萬歷沈志:慈善寺、文昌宮,俱在靖恭坊,有敕建碑。析津志:米市、面市,在鐘樓前十字街西南角。段子市、皮帽市,在鐘樓街西南。帽子市在鐘樓。窮漢市一,在鐘樓后為最。鵝鴨市在鐘樓西。珠子市在鐘樓街西第一巷。靴市在翰林院東,就賣底皮、西甸皮諸靴材,都出在一處。柴炭市,集市一在鐘樓,鐵器市鐘樓后。明劉續霏雪錄:危素為翰林學士,居鐘樓街。會稽王山農冕游大都,嘗見其文而不相識。一日危騎而過山農所,與之坐,不問其姓名。徐曰:君非鐘樓街住耶?危曰:然。不出他語而罷。人問之,山農曰:吾觀其文有詭氣,目其人舉止亦然,知必危太仆也。燕都游覽志:張公海棠二株,在鐘樓街東中貴張宅,元時遺物。叢木數十圍,修干直上,高數丈,下以朱欄陪之,參差敷陰,猶垂數畝,近易主不知其幾矣,元楊瑀山居新語:大都鐘樓街富民家藏宣圣履。
三官廟
北醋兒胡同
東、西草廠胡同 東井一,西井二。
豆腐池胡同 池或作匙,井一。
趙府街
王佐胡同 佐或作座,井一。
高公庵胡同
公或訛古。井一。有慈隆寺,明珰高勛建?;ピ斔掠^。寄園寄所寄錄:慈隆寺在金臺坊,酒醋局外廠東。
國祥胡同 井一。
碾兒胡同
寶鈔胡同
神機營所屬左驍騎營抬槍隊置廠于此,詳兵制。采訪冊:超勇親王府在寶鈔胡同。案:王諱策淩,尚純愨公主,圣祖十女額附也,謚曰襄,配享太廟。
千佛寺胡同
井一。寶泉局西作廠在東北,詳衙署。俗稱其地為錢局。坊巷胡同集:金臺坊九鋪。有萬寧寺、法通寺、凈土寺、千佛寺。案:諸寺俱見后。千佛寺,元遺剎,明正統間改名吉祥,俗仍舊稱。后因八步口別建千佛寺,乃稱小千佛寺以別之,互詳寺觀。
郎家胡同
凈土寺胡同 寺有明嘉靖碑。
琉璃寺胡同 井一。
法通寺胡同 井一。寺為元遺剎,明曰凈業,康熙間改名凈因,詳寺觀。
沙拉胡同
井一。析津志:沙剌市一巷,皆賣金銀珍珠寶貝,在鐘樓前。案:沙剌即沙拉。國語謂珊瑚也,舊聞考譯改作舒嚕。今沙拉胡同,疑沿元時舊稱。
扁擔廠 井一。
大佛寺胡同
北鑼鼓巷
財神廟
大、小經廠 大經廠井一。其東為順天府署。
分司廳胡同 或作粉子亭。
謝家胡同 井一。
伽藍殿胡同 俗訛車輦店。輦或作碾,或作簾。井一。
柴棒胡同 井一。
北花園胡同 井二。
姑姑寺胡同
靈官廟
鬧營胡同
安定門大街
井四。關帝廟俗稱紅廟,井一。迤南午達東直門街者曰交道口,井二。鑲黃旗滿洲都統署在焉,其北為漢軍都統署。俱詳衙署。采訪冊:諴親王府在安定門大街東,今為榮壽公主府。謹案:諴王諱允秘,圣祖二十四子,謚曰恪。公主,恭親王長女也。元史程巨夫傳:賜地京師安貞門以筑室。案:安定門元曰安貞,其地當在今城東隅。析津志:靈椿坊在都府北,丹桂坊在靈椿北。坊巷胡同集:靈椿坊八鋪。祿水亭雜識:竇十郎故居或云在城西,或云在昌平,或云在諑州,或云在薊州。當時馮瀛王贈詩有靈椿一株老之句。今北城有靈椿坊,疑是十郎舊里。元張翥蛻庵集:買屋靈椿坊詩:五槐濃綠蔭門前,東宇西房十數椽;不是衰翁買屋住,歸時留作雇船錢。萬歷沈志:八蠟廟在府治東北。案:廟今無考,惟府治中有劉猛將軍祠,雍正二年敕建,傳云神主蝗蝻。
鼓樓東大街
井六。順天府署在東北,元大都路總管舊署遺址建,署內外井三。西有天壽萬寧寺,詳寺觀。東華錄:乾隆九年十月,以京師錢價昂貴,令各當鋪官借本銀收錢發市流轉。以正陽門外布巷市房一所,地安門外鼓樓東官房一所為錢局,其收錢發銀,造冊文票,俱用順天府治中印。陸續輅崇百藥齋續集:黃壚感舊詩自注:完顏曙墀太守舊宅,在鼓樓東街,合歡作花特盛,花下小齋,余及潔士、于丕、申耆、孟慈、曾容、保緒醉眠處也。
右在德勝門街東,安定門街西,鼓樓東大街西,斜街北。
南醋兒胡同
前、后鼓樓院
大、小方磚廠
臭溝沿
黑芝麻胡同
沙井胡同 井一作家。
井兒胡同 井一。
前、后馬圈胡同
真武廟胡同 顯佑宮祀真武,詳祠祀。萬歷沈志:廟在靖恭坊,有敕建碑。
帽兒胡同
步軍統領署在西北,舊為禮部會同館,詳衙署。東有文昌宮、斗姥宮,詳祠祀。嘯亭續錄:湯敦甫金釗任祭酒時,尚居地安門外文昌宮,無安宅也。萬歷沈志:梓潼帝君廟在靖恭坊,有敕建碑。
南鑼鼓巷 井一。
北兵馬司胡同
秦老胡同
前、后圓恩寺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