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 黃帝內經(jīng)素問集注
- 張志聰
- 4982字
- 2015-12-16 16:13:40
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
言五運有政令之常。有常而后有變。
黃帝問曰。太虛寥廓。五運回薄。衰盛不同。損益相從。愿聞平氣。何如而名。何如而紀也。(太虛、謂空冥之境。
寥廓、幽遠也。回薄、旋轉也。盛衰、太過不及也。有盛衰。則損益相從矣。平氣、乃歲會之紀。氣之平者也。徐振公曰。五運之始。蒼 丹素元之氣。 于大虛之間。故曰。太虛寥廓。五運回薄。)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木曰敷和。
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此言五運之平氣而各有紀名也。東方生風。風生木。木得其平。則敷布陽和之氣以生萬物。火性炎上。其德顯明。土主化物。而周備于四方。金主肅殺。得其和平。不妄刑也。水體清靜。性柔而順。)帝曰。其不及奈何。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監(jiān)。金曰從革。水曰涸流。(此言五運不及。而各有紀名也。木氣不及。則不能敷布陽和而痿弱矣。火氣不及。則光明之令不升而下伏矣。土氣不及。則卑下堅守。而不能周備于四方矣。金性本剛。不及。則從火化而變革矣。水氣不及。則源流干涸矣。)帝曰。太過何謂。岐伯曰。木曰發(fā)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堅成。水曰流衍。(五運太過。亦各有紀名也。木氣有余。發(fā)生盛也。赫曦、光明顯盛之象。敦、濃。阜、高也。金體堅剛。用能成物。衍、滿而溢也。)帝曰。三氣之紀。愿聞其候。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敷和之紀。木德周行。陽舒陰布。五化宣平。其氣端。其性隨。其用曲直。其化生榮。其類草木。其政發(fā)散。其候溫和。
其令風。其臟肝。肝其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實核。其應春。其蟲毛。其畜犬。其色蒼。其養(yǎng)筋。其病里急支滿。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堅。其數(shù)八。(紀、年也。三氣、謂平氣之與太過不及也。木之平運。是為敷和。木德周行。則陽氣舒而陰氣布。蓋生長化收藏之五氣。先由生氣之宣布。生氣和。則五氣皆平矣。端、正直也。隨、柔順也。
曲直、木之體用也。生榮、木之生化也。類、物類也。發(fā)生散蔓、木布之政也。溫和、春之候也。在天之風氣。木之號令也。其在臟為肝。畏清者。木畏金也。在竅為目。在谷為麻。麻體象木。其色蒼也。在果為李。色青而味酸也。核內有仁仁分兩片。木之生原也。毛蟲、如草木之森叢。而生于草木者也。犬性勇往直前。感春生怒發(fā)之氣也。肝主筋、故其養(yǎng)在筋。里急支滿。肝之病也。角、木音也。木生于水。為堅多心。故其物主中堅。八者。木之成數(shù)也。)升明之紀。
正陽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氣高。其性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其類火。其政明曜。其候炎暑。其令熱。其臟心。心其畏寒。其主舌。其谷麥。其果杏。其實絡。其應夏。其蟲羽。其畜馬。其色赤。其養(yǎng)血。其病 螈。其味苦。
其音征。其物脈。其數(shù)七。(火位南方。故正陽而治。火主陽氣。故德施周普。陽和之氣四布。五化俱以均平。皆感火之化也。火氣炎上。故其氣高。火性動急。故性速也。燒炙曰燔灼。火之用也。萬物蕃茂。夏長之化也。凡在地之火。皆與之同類。明曜、火布之政也。炎暑、夏之候也。在地為熱。火之令也。在臟為心。心其畏寒。火畏水也。心開竅于舌。
麥乃夏成之谷也。杏色赤而味苦。絡者。果實之脈絡也。羽蟲飛翔而上。感火氣之生也。馬屬午。火之畜也。心主血脈。
故其養(yǎng)在血。 螈、動掣也。經(jīng)脈感火氣而縮急也。征、火之音。苦、火之味。脈、物之脈絡也。七、火之成數(shù)也。)備化之紀。氣協(xié)天休。德流四政。五化齊修。其氣平。其性順。其用高下。其化豐滿。其類土。其政安靜。其候溽蒸。其令濕。其臟脾。脾其畏風。其主口。其谷稷。其果棗。其實肉。其應長夏。其蟲 。其畜牛。其色黃。其養(yǎng)肉。其病痞。
其味甘。其音宮。其物膚。其數(shù)五。(協(xié)、合也。天主生。地主成。土氣和平。合天之休美而化生萬物也。土德流于四方而五化齊修矣。平夷、土之氣。柔順、土之性也。高下者。土之體。或高或下。或備其化。土之用也。豐濃滿溢。濕土之化也。五方五土。與之同類。安靜而化。土之政也。溽蒸、長夏之候也。在天為濕。土之令也。其在臟主脾。畏風者。
木乃土之勝也。脾開竅于口。稷、 谷也。棗色黃而味甘。肉、果實之肉也。 蟲、肉體之蟲。牛、土之畜也。脾主肌肉。故其養(yǎng)在肉。痞者。脾病于中。而上下之氣不交也。宮音。中土之音。膚、物之膚肉也。五乃土之生數(shù)。六元正紀大論曰。土常以生也)審平之紀。收而不爭。殺而無犯。五化宣明。其氣潔。其性剛。其用散落。其化堅斂。其類金。
其政勁肅。其候清切。其令燥。其臟肺。肺其畏熱。其主鼻。其谷稻。其果桃。其實殼。其應秋。其蟲介。其畜雞。其色白。其養(yǎng)皮毛。其病咳。其味辛。其音商。其物外堅。其數(shù)九。(金、兵象也。金氣和平。故收而不爭。天地之氣。春生秋殺。殺而無犯。不殘害于物也。金氣清肅。故五化得之。咸有宣明。潔白、金之氣也。剛堅、金之性也。萬物散落。
金之用也。其氣收斂。秋之化也。五金之類。與之同類。堅勁整肅。金之政也。清切、秋之候也。在天為燥。金之令也。
其臟為肺。肺畏熱者。金畏火也。肺開竅在鼻。稻乃秋成之谷也。桃色白而有毛。肺之果也。堅殼之實。介甲之蟲。皆感堅剛之氣而生也。雞性善斗。感肅殺之氣也。肺主皮毛。故其養(yǎng)在皮毛。咳者。肺之病也。商主西方之音。辛乃金之味也。其于萬物。咸如實殼蟲介之外堅。九乃金之成數(shù)也。)靜順之紀。藏而勿害。治而善下。五化咸整。其氣明。其性下。其用沃衍。其化凝堅。其類水。其政流演。其候凝肅。其令寒。其臟腎。腎其畏濕。其主二陰。其谷豆。其果栗。
其實濡。其應冬。其蟲鱗。其畜彘。其色黑。其養(yǎng)骨髓。其病厥。其味咸。其音羽。其物濡。其數(shù)六。(水之平運。是謂靜順。夫萬物得生長之氣而茂盛。水運和平。故雖主臟而不害于物也。整、齊也。平治而善下。故五氣感之而咸整也。
天一生水。故其氣高明。水性就下。故性下也。沃、灌溉也。衍、滿溢也。萬物凝堅。臟氣之化也。大地之水。與之同類。流演不竭。水之政也。凝肅、冬之候也。在天為寒。水之令也。在臟為腎。腎其畏濕。水畏土也。腎開竅于二陰。
豆乃水之谷也。栗色黑味咸。腎之果也。濡者。實中之有津液者也。鱗蟲、水中之所生。彘、豕也。腎主骨髓。故其養(yǎng)在骨髓。厥、逆也。蓋腎為生氣之原。故病則手足厥冷也。羽音屬水。六乃水之成數(shù)也。)故生而勿殺。長而勿罰。化而勿制。收而勿害。藏而勿抑。是謂平氣。(是以木運之歲。得生氣而無金氣之肅殺。火運之歲。得長氣而無水氣之克罰。
土運之歲。得化氣而無木氣之制勝。金運之歲。得收氣而無火氣之賊害。木運之歲。得臟氣而無土氣之遏抑。是謂平氣之歲也。)委和之紀。是謂勝生。生氣不政。化氣乃揚。長氣自平。收令乃早。涼雨時降。風云并興。草木晚榮。蒼干凋落。物秀而實。膚肉內充。其氣斂。其用聚。其動 戾拘緩。其發(fā)驚駭。其臟肝。其果棗李。其實核殼。其谷稷稻。
其味酸辛。其色白蒼其畜犬雞。其蟲毛介。其主霧露凄滄。其聲角商。其病搖動注恐。從金化也。少角與判商同。上角與正角同。上商與正商同。其病支廢癰腫瘡瘍。其甘蟲。邪傷肝也。上宮與正宮同。蕭 肅殺。則炎赫沸騰。眚于三。
所謂復也。其主飛蠹蛆雉。乃為雷霆。( 音軟戾音利 音瑟。木運不及。是謂委和。則所勝之氣。勝其生氣矣。金氣勝。
則木之生氣。不能章其政令矣。木政不章。則土氣無畏。而化氣乃揚。木衰則火氣不盛。故長氣自平。金氣盛。故收令乃早也。涼為金化。風為木化。云雨為土化。此以木運不及。故兼有金土之化也。生氣不政。故草木晚榮。收令乃早。
故蒼干刑落。化氣與秋成之氣專令。是以物秀而實。膚肉內充。收斂。金之氣也。生聚、木之用也。動者。病機動于內。
發(fā)者。證發(fā)于外也。 短縮也。戾。了戾也。拘。拘急也。緩不收也。皆筋之為病也。金匱真言曰。東方肝木。其病發(fā)驚駭。其臟主肝。其果之棗李。實之核殼。谷之稷稻。味之酸辛。色之蒼白。畜之犬雞。蟲之毛介。聲之角商。因木運不及。故兼從金土之化也。其主霧露凄滄。金之勝也。其病搖動注恐。肝之病也。此從金化故也。判、半也。少角與判商同者。總謂六丁年木運不及之歲也。角乃木音。木運不及。故主少角。金兼用事。故半與商金同其化也。上角與正角同者。乃丁巳丁亥二歲。上見厥陰司天。歲木不及。而得司天之助。故與敷和之正角同也。上商與正商同者。乃丁卯丁酉二歲。上臨陽明司天故曰上商。木運不及。半商同化。而又值陽明司天。則金全用事。與審平之正商相同也。故其病肢廢癰腫瘡瘍。其甘蟲。皆金氣盛而邪傷肝也。上宮與正宮同者。乃丁丑丁未二歲。上臨太陰司天。故曰上宮。歲木不及。化氣乃揚。而又得司天之助。是土得以自專。與備化之紀相同。故上宮與正宮同也。蕭 肅殺。金淫甚也。炎赫沸騰。火來復也。其災眚當主于東方之震位。所謂復也。蠹生于木。飛乃火象。言主復者。乃木中所生之火也。蛆乃蠅之子。蛆入灰中。脫化為蠅。蠅喜暖惡寒。晝飛夜伏。雉為離禽。皆火復之氣化也。雷之迅者曰霆。木郁極而火繞之。其氣則為雷霆。故易曰震為雷。)伏明之紀。是謂勝長。長氣不宣。臟氣反布。收氣自政。化令乃衡。寒清數(shù)舉。暑令乃薄。
承化物生。生而不長。成實而稚。遇化已老。陽氣屈伏。蟄蟲早藏。其氣郁。其用暴。其動彰伏變易。其發(fā)痛。其臟心。
其果栗桃。其實絡濡。其谷豆稻。其味苦咸。其色玄丹。其畜馬彘。其蟲羽鱗。其主冰雪霜寒。其聲征羽。其病昏惑悲忘。從水化也。少征與少羽同。上商與正商同。邪傷心也。凝慘溧冽。則豪雨霖霪。眚于九。其主驟注。雷霆震驚。沉淫雨。( 音陰。火運不及。則水勝其長。是以火之長氣不宣。而火之臟氣反布。火氣伏明。則金無所畏。故收氣得自主其政。火不及。則所生之土氣不盛。是以化令平衡。寒清數(shù)舉。暑令乃薄。水勝火也。承土之化氣平衡。故物得以生。
長氣不宣。故生而不長。生而不長故稚小即已成實。遇長夏之化氣即老矣。寒清數(shù)舉。故陽氣屈伏。臟氣用事。故蟄蟲早藏。其氣郁。水制其火也。其用暴。火性欲發(fā)也。彰者。火之政令也。彰伏則變易而為寒矣。故其發(fā)為痛。蓋寒勝則痛也。其臟主心。其果之栗桃。實之絡濡。谷之豆稻。味之苦咸。色之元丹。畜之馬彘。蟲之羽鱗。聲之征羽。皆火運不及。故兼從金水之化也。冰雪霜、寒水之變易也。昏惑悲忘、心神不足也。因從水化。而心火受虧也。少征與少羽同者。總謂六癸歲也。征為火音。火運不及。故曰少征。水兼用事。故少征與小羽同其化也。上商與正商同者。乃癸卯癸酉二歲。上臨陽明司天。故曰上商。金無所畏。而又得司天之助。是火運之紀。而行審平之政。故上商之歲。與正商之氣同也。金水兼勝。邪傷心也。凝慘栗冽。寒淫甚也。豪雨霖霪。土來復也。災眚當在離位之南方。沉黔、陰云蔽日也。
驟注淫雨。土之變也。雷霆震驚。火郁發(fā)也。)卑監(jiān)之紀。是謂減化。化氣不令。生政獨彰。長氣整。雨乃愆。收氣平。
風寒并興。草木榮美。秀而不實。成而 也。其氣散。其用靜定。其動瘍涌分潰癰腫。其發(fā)濡滯。其臟脾。其果李栗。
其實濡核。其谷豆麻。其味酸甘。其色蒼黃。其畜牛犬。其蟲 毛。其主飄怒振發(fā)。其聲宮角。其病留滿痞塞。從木化也。少宮與少角同。上宮與正宮同。上角與正角同。其病飧泄。邪傷脾也。振拉飄揚。則蒼干散落。其眚四維。其主敗折虎野狼。清氣乃用。生政乃辱。(土運不及。則化氣乃減。木反勝之。是以化氣不能施其令。而生政獨彰也。木火相生。
故長氣整。化氣不令。故雨乃愆期。土氣不及。故收氣自平。木水專令。故風寒并興。生氣章而長氣整。故草木榮美。
化氣不令。故雖秀而不實。成而 也。發(fā)散、木之氣。靜定、土之用也。瘍涌諸證。逆于肉理。乃生癰腫也。濡滯、水乘土病也。其臟在脾。其果李栗。其實濡核。其谷豆麻。其味酸甘。其色蒼黃。其畜牛犬。其蟲 毛。其聲宮角。因土運不及。故兼從水木之化也。飄怒振發(fā)。木氣勝也。留滿痞塞。脾氣傷也。少宮與少角同者。總謂六巳歲也。宮為土音。
土運不及。是為少宮。木兼用事。故少宮與少角同其化也。上宮與正宮同者。乃己丑己未二歲。上臨太陰濕土司天。故曰上宮。土運不及。而得司天之助。是少宮之紀。行備化之氣。故與正宮相同也。上角與正角同者。謂己巳己亥二歲。
上臨厥陰司天。故曰上角。少宮少角之紀。而角得司天之助。木反獨專。故與正角之歲相同也。其病飧泄。邪傷脾也。
振拉飄揚。木淫甚也。蒼干凋落。金復木也。其災眚當在四維。乃乾坤艮巽之方也。散折、金之用也。虎野狼、西方之獸也。辱屈也。金氣復而生政始辱。)從革之紀。是謂折收。收氣乃后。生氣乃揚。長化合德。火政乃宣。庶物以蕃。其氣揚。其用躁切。其動鏗禁瞀厥。其發(fā)咳喘。其臟肺。其果李杏。其實殼絡。其谷麻麥。其味苦辛。其色白丹。其畜雞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