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刑部

  • 六部成語
  • 李鵬年
  • 9253字
  • 2015-12-16 15:22:35

亦無捏喪

有人犯罪捏稱父母之喪希圖緩致其罪也

匿喪不舉哀

官員聞父母之喪即報丁憂去任倘有隱匿而不舉行者例有重刑

懇乞留養

軍流之犯以老親并無兄弟成丁之人例準懇乞留家以養父母免其遠流

并無以此成丁

軍流之犯以老親并無兄弟成丁之人例準懇乞留家以養父母免其遠流

不扶印結

官員到任秀才考試應請同鄉京官具保結蓋印為扶同保其無虛偽否則不可

不違揭帖

呈遞揭帖俱系正論并無違法之詞也

給親完聚

婦人官斷其親屬領回骨肉完聚

嫡堂侄

即大功服之侄輩也

有礙風水

風水乃地勢之吉兇言其處開河筑屋于一方之人不利

踐踏田禾

縱放牛羊害人之田也

拐帶不明

所拐子女來歷不明顯系由拐帶而得

私禁土窖

勢豪之家私挖地窖擒仇人而禁于其中也

引誘逃走

甘騙子女引之逃走也

被人威逼

人家子女被匪人威勢相迫咸奸或同逃也

誘逼轉賣

始而或誘或逼拏人子女之頂其人即昏迷隨之同行

藥餅撲頂

邪術以迷藥為餅撲人之頂其人即昏迷隨之同行

事不由己

人家子女被匪逼同逃其事不由自主故無罪名

迷失子女

人家子女被匪人以斜術迷去也

和誘

說和引誘以騙人子女也

詭負葛藤[詭滿漢本作鬼]

詭負以詭計負人之財葛藤不斷之意言匪徒初以詭計騙負人之財物以致興訟日久帶逴不決也

以圖滅口

匪徒陰事為人所知因而恐人說破遂殺之以滅其口也

星命卜課

占星尊命[疑字有誤]卜筮其言皆足以惑人為例所禁

過房乞養

無子之人或由本房弟兄過繼或乞養異姓之子承嗣

招婿養老

無子有女之人招婿為贅以備老年之養

同居

父子兄弟親戚同舍而住也

不同居

異地而住也

無服族侄

無服者死不服制乃疎族也言疎族之侄輩也

昭穆倫序

大宗曰昭小宗曰穆各有次序不可亂也

尊卑失序

宗族行輩各有尊卑無失其次序也

嫡孫承重

子死應以嫡孫承嗣也

并無過繼

言此人系其親生之子并無過繼之事也

采樵耕種

于官山官田私行伐木耕種也

詞之本末

訟詞有首尾也

原告

起訟之人也

被告

被訟之人也

干證

甘連作證之人也

兩造

原被告兩邊之人也

首告

出首以告他人之事者也

訐告

下屬告上司部民訟本官以下犯上曰訐

投首

自作之事自告于官也

抱告

遺族屬家丁代為告官也

刁訟

強悍健訟之人也

誣告

告人以假事曰誣告

頂名代告

冒充姓名代人控告也

包攬詞訟

代人包辦訟事如訟師之類

準其離主

買奴隸制例有不合官斷準其離主自由也

故出入人罪

將重罪為輕以輕罪加重故意為之大干禁例

按臨去處

上官按察〔所〕屬所到之處

嚴查參究

嚴查不法參奏究問也

仇扳

扳牽涉也因與此人有仇將無干之事牽涉訟之也

背主投營

奴仆背棄主人而私投軍營也

告狀不受理

民人呈告上官卻其詞不為審理也

挾仇拿訟

無罪之人因與官役有仇被其借事拿訟官府

依法決罰

按法律決斷以罰其罪也

飛冤駕害

飛他事以冤枉之駕虛詞以陷害之也

舉重以概輕

一人并數罪而犯之應舉其極重按律懲治輕者一概免議

教唆陷害

調教唆引令之陷害平人也

擅入皇城

私入皇帝內城也

波及無辜

誣以假事而陷害無罪之人也

擅用兵仗響器

私用軍械鼓角為爭鬧之事

申告所在官員

屬民訴訟其本境上官也

誣輕為重

本犯輕罪而藉假事入之于重罪也

誣良為盜

誣賴好人為盜賊也

指腹割衫襟為親者并行禁止

鄉愚小民往往有指腹為婚割衣為定親之證也并為法律所禁也

株連受累

株連乃干連之意言因他人之事干連致受訟累也

因人連累

因他人之事干連致受訟累也

現在緣坐

緣事坐罪之意

構訟不息

構乃作成之意言因事成訟不能停止久而不解也

申訴冤枉

將所受之冤枉告之上官以求伸雪

叫訴冤屈

喊告申訴也

越訟加等

凡訟事不告于地方官而直告于督府者曰越訟罪應加等

辦理省釋

省察也釋放也分辨清楚察其無罪而放之也

自認不諱

諱隱也其人自認己罪亮不隱諱也

堅供不移

罪人之供狀其實毫無改易也

俛首自招

罪人低頭狀其罪也

情愿抵償

殺人者自認其罪情愿抵償被殺者之命也

傷證俱確

傷痕人證兩俱確實案無可疑也

犯罪待對

罪犯等待對質之人也

任其嘵嘵

嘵嘵強辯言不能認聽罪人之強調奪理

巧供謊供

巧于卸脫之供詞及詐言之供詞也

贓證明確

盜贓及證見明白確實也

贓經主認

盜賊贓物被失主認出也

起認贓物

起取也在盜窩起出贓物招失主承認也

初招供吐游移繼又支飾 [支嘉本未刻注本作詭]

罪犯初次供招吐出游移不定之詞后又作詭詐欺飾之語也

秋審

各省罪犯案情重大當時立即處斷謂之熱審其余各案統請刑部核議奏明定罪每年秋后處決謂之秋審

朝審

秋審各案刑部定議具奏皇上又派大臣在朝中會議一次曰朝審

熱審

各省罪犯案情重大者當時立即處斷謂之熱審

恤刑

用刑之際有應加體恤者如老病婦女之犯大寒大暑之時是也

農忙

州縣官于耕種收獲之際例應停訟謂之農忙

農隙

農務空閑之時也

質審

兩造彼此對質也

嚴審

用嚴刑以訊之也

夾訊

三尺木也俗名夾棍乃刑中之最酷者用以審訊重犯

歷審

歷經審訊非止一次也

檢審

檢審尸傷審訊罪犯

審供

審訊罪犯錄取供詞

鞠獄

鞠審問也獄案件即審案之意

辦理

分辨審問也

援赦

援引也國有恩赦授例減罪或與寬免

赦前

犯罪在恩赦以前準予援免

赦后

犯罪在恩赦以后不準援免

緩決

應行處決之犯暫緩行刑

情真

情罪真實無枉也

可矜

犯罪之情可憫也

可疑

犯罪之情有可疑惑也

矜疑有詞

可矜可疑有說也

成招

招有供詞也

招解

將已有供招之罪犯解送上官覆審也

全招

盡行供出也

招內

供詞之內也

看語

審斷之評語也

全招方冊

全錄犯人供詞之冊籍也

情罪略節

所犯事情罪案之大略也

事犯緣由

冊中敘錄鎖犯罪案之根由也

略節緣由

犯事緣由之簡明目錄也

重犯略節招冊

重罪人犯之供招匯集成冊送部核議

分別情真緩決可矜可疑三等

秋審之案件分為三等一曰情真犯罪甚重必須處決者也二曰緩決犯罪稍清緩以待赦者也三曰可矜可疑情有可矜事有可疑仍須審詳再定者也

三覆奏

朝廷慎重人命每一案必令刑部三議覆奏然后處決

兩議具奏

或輕或重援引兩例奏聞待上決之

御筆勾除

罪犯之名單皇上以御筆勾除其名實時行刑

減等發落

在所犯刑律上酌減一二等處理

重杖

杖刑自十數起至八十曰重杖

笞五十

笞仗古刑也今空有其名悉以竹片代之兵則以馬鞭責之

枷號一個月

以木板拘其頭曰枷號或一月或二月不等

滿杖

杖至百數為止曰滿杖

決罰

決斷罪名而加以刑罰也

的決

的實也凡笞仗之罪或納金準免其不準免者曰的決

不應重例

除殺人等案之外凡一切難以名稱之罪概名之曰不應有不應重輕之分

不應重杖

按不應重之例定以杖決之罪也

杖儆允宜

決杖罪儆之正相當也

應杖一百折四十板

古杖刑今無之凡犯一百之罪者只折以四十竹板責之

刺字

凡盜犯兇犯俱刺以上之字于面罪輕者刺于臂上

滿徒

徙其人于數百里之外之州縣罰作苦工一二年不等至多以三年為限謂之滿徒

擺站

徒犯罪在驛站充當苦差曰擺站

雜犯死罪

殺人者抵命是為正犯死罪無可議減若因他項事故而犯死罪謂之雜犯死罪可以酌情議減

杖流準徒

發其人于二三千里之外曰流凡犯杖流之罪者必察其情若有可矜則以徒罪準折之

除真犯死罪外

言雜犯死罪者也

按律站配

按刑律徙其人配入各驛使作苦工

比照某例

其所犯之罪例無明文只比他例以定之

減等徒懲

其罪本重酌量減輕擬徒以懲之

并贓治罪

盜所得之財官所受之賄皆曰贓所得不一應歸并一處統計其數而定其罪

坐贓治罪

以受贓得賄之罪坐之也

籍沒入官

籍其財產沒入官庫也

自首免罪

所犯不甚重而自首于官者免之

發邊外為民

旗人犯罪發往口北邊外入于民籍

遠戍難寬

遠方戍守即充軍也言此犯應得遠戍之罪難以寬也

投荒之罪

投之荒裔即發遣邊外

納贖囚犯[贖滿漢本作紙]

囚禁之犯納金贖罪也

安置

安放流徒之犯令其工作也

軍罪流罪

軍罪之犯給軍士之服役流罪之犯供州縣驅使

邊遠充戍

發遣邊方遠地充為戍守之卒也

充警

罪充巡警之役

遠流

流之遠方也

滿流

流罪以三千里為限謂之滿流

貼斷

斷以幫貼賠償完案也

原宥

囚禁之犯納金贖罪也[此與納贖囚犯之批注同恐誤入]

绹首

以繩絞其首而死之即絞罪也

斬罪

斬首之刑也

磔罪凌遲

碎磔之刑也俗名剮罪

戮尸

重罪之犯未及行刑而死應戮其尸

駢斬不枉

同伙多人皆犯重罪一并斬之不為枉屈也

帶鐵鎖三條

重罪之犯皆帶鐵鎖三條頭一條手一條足一條

照例徒決庶可蔽辜

按例決斷定以流徒庶幾與其所犯之罪相當也

加流準徒不枉

加以流罪而準折為徒罪平允無冤枉也

發煙瘴充軍

發遣煙瘴之地如兩廣云貴等省使充軍役

發別地極邊衛充軍

發遣于地方極遠之邊界衛所充為軍役

律絞情罪允協

察其所犯之情由按律例定以絞罪正相合也

按律絞抵百喙奚辭

按律例抵以絞罪雖多人亦不能為之辯護也

監候秋后處決均無枉縱

監之獄中以待秋審之后處置決斷可皆無屈枉輕縱之虞也

以強盜例論不分首從俱斬

按強盜之例定罪不論為首為從之人俱應論斬

應照不枉法之罪而援以坐贓之條

官雖受賄然未壞法律故接受贓而不枉之條以定其罪

照賭博之新例

其人犯賭博之禁應按新定條例以定其罪

在原犯之處梟首示眾

強盜等應在其原來犯罪之處斬而削其首懸于高竿示之眾人

立決正法

立時斬決以正國法

南關法場

行刑之場多在城外之南關也

押赴市曹

市曹通衢也監押罪犯赴市處決也

決過日期

處決已過之日應行報部

監斬官

監視[行]刑之官也

停刑日期

凡國家大慶大祭及新年令節均應停刑

右小臂膊上刺字

重犯刺字于面輕犯刺字于膊

贓罰庫

凡贓私抄沒之款及罰贖銀兩均入此庫

贓罰銀兩

贓款以及罰贖之銀也

自理贖鍰

罪犯自行料理納贖之金

贓變銀兩

贓款變價所得之銀也

變產賠補

罪犯虧欠官項變賣私產以賠補之

玩法詐贓

為官者玩視國家法度詐取人民賄金也

無主入官之贓

賊贓之無失主認取者應行入官

欽贓

奉旨抄沒入官之贓款也

家產盡絕

罪犯產業已盡無可變賣賠補也

誣盜插贓

誣其為盜將他人之物暗置其家指為所盜之贓此事又名裁贓

克留盜贓

官役抄取盜賊之贓私自克留不以交官

混認瞞贓

本非此人之物冒認以圖混亂欺瞞而得此贓物也

買物栽贓

盜賊以贓銀買物意欲栽贓以累莊鋪也

大清律

大清之律例全書也

律例

大清之律例全書也

名例

例案知名目也

則例

例案之條歸也

三尺

三尺木之刑俗名夾棍罪重之刑也

會典

大清會典全書也

本律

正律也

提刑

提拿罪犯加以刑訊也

刑辟

以刑法治之也

酷刑

酷虐之刑也

極刑

極重之刑也

非刑

非法之刑也

慘刑

慘毒之刑也

夾棍

三尺木之刑也

枷號

梏首之具也

板子

竹片以擊人之刑也

拶子

婦人之夾棍也夾棍用于足此用于手

手杻

匣手之具也

械鐐

縛手之鐵鎖也

腦箍

束頭之刑具也

腳鐐

縛足之鐵索也

細煉

小鐵索也

牢固釘解

將罪犯釘鎖牢固解送他處審訊也

如法枷杻

按官法枷其首而杻其手也

刑書

刑部之吏也

檢驗

檢查驗看尸傷也

獄卒

牢獄之官役也

穩婆

驗尸之女役也

仵作

驗尸之男役也

冤陷在獄

被人誣陷受冤系獄也

斃監免議

罪犯死于監牢之中免議其罪也

淹禁致死

因禁獄中淹留日久以致于死也

圖結送部

保釋罪犯應用保人具結加以圖書送部核辦

并無凌虐

犯人監斃獄卒并無凌虐之情也

反獄在逃

兇犯劫獄逃去刑同反叛也

越獄脫逃

暗從獄中越墻而逃也

懼罪潛逃

犯人有罪畏補暗中逃往他方也

疏縱脫逃

捕役疏忽縱放罪犯逃脫也

在途病故

罪犯解行中途病死也

不覺失囚

解役疏忽不覺失囚也

相繼就擒

盜罪多人陸續被獲也

嚴緝無蹤

嚴密查拿究不知罪犯之蹤跡也

勒限嚴緝

予以期限勒令查拿罪犯也

獲賊過半

逃犯多人拿獲已過其半也

隔省關提

彼省罪犯逃往此省則以文書關白該地方官而提取之也

番役人等

查盜之官役曰番役又名番子

捕盜同知

專管捕拿盜匪之同知官也

番子

查盜之官役

捕役

捕拿盜匪之官役也

督緝

官府督催番役人等擒賊也

快手

動手擒賊之官役也

催緝

官府督催番役人等擒賊也

協緝

此地之番役協助彼地之番役一同擒賊也

追緝

罪犯逃走追而捕之也

訪拿

訪知罪犯之處而擒之也

挨拿

挨門查問罪犯之行蹤而擒之也

遍緝

遍處搜求而擒之也

逐拿

追而擒之也

(囗麗)拿

徙其行蹤擒之也

緝獲[緝嘉本脫注本作拿]

罪犯業已擒得也

誤拿

誤擒好人為罪犯也

除仍飭勒限嚴緝并移原籍查拿外

罪犯逃走上官限以日期令官役嚴行訪拿又移文于該犯原籍之地方官請為查拿除此之外另有辦法

故殺

故意殺人也

謀殺

二三人相謀而殺人也

主使

自出主意令他人行之也

主謀

自出主意令他人行之也

從而加功

加功乃幫助之意言從他人而幫助殺人之事

戲殺

無意之戲因而殺人

鴆殺

以毒藥殺人也

自刎

自剄而死也

自縊

繩懸而死也

自盡

自行求死之總名也

誤殺

無心而殺人也

過失殺

失手而致殺人也

逼殺

追而殺之也

淹殺

沉水而死也

囗( 朋)殺

捆縛而死也

嚇死

驚之而死

壓死

負重物而死也

威力制縛人

以強力壓制人不能自由也

挾制窘辱

挾以勢力窘迫困辱之也

瘋病殺傷人

患癩病因而傷人也

纏言佐使殺人

進人以纏言因激其怒而殺人也

庸醫殺傷人

醫士用藥錯誤以致傷人也

通奸

男女行淫也

和奸

男女通情和好而成奸也

強奸

女本不愿而男以力制奸之也

刁奸

刁詐逼迫以奸人之婦女也

輪奸

眾人輪流共奸一女也

雞奸

兩男相奸也

奸污

污人婦女也

淫辱

污人婦女也

夤夜

夜半也

謀合容止

合謀相奸容留止宿也

因奸致殺

因奸淫之事致于殺傷人命也

強行雞奸

用強以行其雞奸也

犯義絕應離

婦女犯罪甚重夫婦之義已絕應即離婚

離異婦宗

婦人與其夫離婚仍歸其本宗也

從夫嫁賣

婦人犯奸官斷之或賣之或嫁之悉從其本夫之便

奸久情密

男女久奸情好日密也

思圖永好

思欲永為夫婦也

遂謀殺夫

婦人與奸夫與圖永好遂謀殺其本夫也

抵死不從被殺

婦人遇強奸致死不從遂被殺也

鬪毆

二人毆鬪共相打架也

爭角

爭鬪也

忿爭

因忿怒相爭也

角口

斗口也

詈罵

惡言以辱之

辱罵

惡言以辱之也

毀罵

惡言以辱之也

群毆

眾人群集相毆也

狠毆

極力打之也

截毆

截住仇人而打之

助毆

幫助此人以打他人也

髠發

斷人之發也

左袒

偏護一人也

教唆

暗中調唆害人也

喝令

大聲喚人令毆之也

原謀

原來主使之人也

圖賴

圖謀誣賴他人也

撒潑

無理滋鬧也

成傷

打人已致損傷也

折傷

打人節骨折斷也

阻當

阻之不令打人也

勸解

好言勸令解散也

生事

起釁也

起由

起事之緣由也

彌事

息止事端也

養贍銀

受傷之人應領原犯給銀以養之也

保辜

被人毆傷者由官驗其輕重定以期限限內死者應抵其命限外死者罪應減等曰保辜

和息

訟事經人說合止息也

私和

兩造不由官斷私行說和也

傷痕

受傷之痕跡也

拖累

因連累無罪之人前來也

埋葬銀

被傷身死之人由兇犯之家給與埋葬之費

剜眼

剔出目睛也

支解人

斷人四支而分斬之也

折割人

折斷人之肢體或割出手足耳鼻也

采生[生注誤作出]

妖術剖出孕婦之胎也

造畜蠱毒

妖術變人為畜或毒藥入食物中誘人食之入腹化為毒蛇

壓魅

以妖術按人生之年月時咒咀死之也

故自傷殘

故意自行傷殘以圖誣賴他人也

肉綻骨破

毆人致于肉裂骨損也

揉瞎雙目

以石灰揉人之目令盲也

死而復蘇

毆人致死而后蘇醒也

風從傷入

傷破之處被風透入因而致死

下手之人

動手傷人之兇犯

搥師打手

會武之技手也有武藝

私行吊打

捉住賊人應送官治罪若自吊起毆打有干例禁

抬人亂打

將人抬至他處群手打之

圍繞房屋

聚眾開人房屋欲相打架也

內損吐血

毆人內部損傷以致吐血也

棄毀死尸

將死人之尸毀壞而拋棄之也

棄而不失

雖將死尸拋棄而尚未失去也

拋撒死尸

將死尸分散布棄之也

平治他人墳墓

將他人之墳墓毀平以占其地也

不問手足他物金刃并絞

凡誤殺人不論用手足或他物以及金刃罪皆應絞謀殺故殺則斬

屏去人衣食

剝其衣絕其食以死之也

拔發方寸以上

拔人發至方一吋以至于多〔字有誤〕皆有罪

以穢物污人頭面

用不潔之物涂人頭面而污辱之也

盡髠去發

將人之頭發全皆剪去也

折肋墮胎

毆打孕婦脅骨折斷致墮其胎

瞎人一目

壞人之一目也

斷人舌毀敗一陰陽

刀斷人舌毀壞男女陰陽之具也

折人一齒及手足一指

折斷人牙齒或手足之指一枚也

眇人一目抉毀人耳鼻

令人一目盲或壞人之耳鼻使不能用也

若破人骨及用湯火銅鐵汁傷人者杖一百

破壞人骨或用沸騰之物澆人致傷者罪應如之

以穢物灌入人口鼻內者亦如之(杖一百)

以不潔之物令人飲入口鼻其罪同上(杖一百)

損人二事以上篤疾癈疾

壞傷口鼻等之處或手足致二處或多以致其人成重疾或癈疾不能作事者

辜限內外

傷人致死在保辜限期之內或已過限期罪分輕重

素無嫌隙

二人平素并無仇怨也

違犯教令

故違教訓號令以致犯罪也

在場不行勸阻

行兇失毆同事之人并不勸解阻止之也

無干省釋

無罪而受干連之人察而釋之也

睚眥小忿

怒目之征恨也

不平之氣

見不平之事因而生怒也

不睦之條

有犯于不和睦之條例也

有不欲囗之勢

其情勢不兩立也

慘毒之狀不勝發指

害人甚慘傍觀者怒發為之上指

青赤腫傷圓長斜正

皆言受傷之顏色形狀也

勢紳

有勢力之紳士也

土豪

本地豪強之人也

光棍

詐騙之匪也

喇唬

詐騙之匪也

積蠹

積惡之匪徒也

平民

良善之民也

悖道子

悖于孝道之逆子也

奉養有缺

不孝之子俸養[養]贍其父母皆有缺而不足

勛戚勢豪

勛舊外戚勢力豪橫之家

親屬內戚

或豪家之族屬及其親戚人等

勢豪大戶

勢力豪強族大人眾之流

勢要之家

勢豪權要之家也

豪猾規利

豪橫奸猾之匪希圖謀利以害良民

惡少兇頑

奸頑兇惡之無賴少年也

人人側目

人人畏而惡之不敢正視

強奪奸占

以強力奪人婦女奸而占據之也

刁蹬用強

以刁詐之言強詞奪理也

依勢欺凌

依附有勢之家而欺負良善之人也

把持詐害

把持地方公事而欺詐苦害良民也

詭計陰謀

以詭詐之計陰險之謀而害人也

冒認誆賺

冒認親屬意欲誆騙人之錢財也

酗酒恣性

酒醉后任意妄行也

酗酒撒潑

酒醉后放膽肆鬧也

不務生理

游手好閑不作謀生之業也

三五成群

兇惡少年聚徒生事也

打鼓踢球

作為無益之戲也

言語傲慢

出言狂傲輕慢人也

取覓用錢

代人辦事詐取謝金也

虛張聲勢

假作威勢以虛聲嚇人也

錢債本利

負人債子母之金也

息上加息

倍增利息也

書揭喝詐

將他人之隱事書寫揭帖宣示于眾欲在恐嚇而詐金賄也

投匿名揭

書他人隱事為揭帖而匿己名以投于官府也

名為窩訪

以訪察私窩為名意在嚇詐也

詐冒官員姓名

詐稱冒充大官名姓以取人財物也

詐為假官

詐稱冒充大官名姓以取人財物也

詐與人官

私造授官文書與人以詐財也

套畫押字

假作文券傲畫他人押字以為憑也

描摸印信

作假公文描仿官印于其上

偽作金銀

作假金銀以欺人也

閹割火者

火者乃官寺也閹割童子售充官役也

自己凈身

自行閹割也

挾妓賭博

招妓聚賭也

開張賭房

開設賭場也

開場抽頭

開設賭場抽取頭錢以自利

歃血盟誓焚表[歃滿漢本作插注本作喢]

匪黨謀亂殺牲取血以為盟立誓焚表以告于天也

讖緯夭書

預言天象預兆國事吉兆妖妄惑眾之書也

傳布言訛言

造詐訛言傳布惑人也

捏造俚歌

假造鄙俚歌詞妄言吉兇也

刊刻傳誦

將妖書俚歌刊印流行誦習也

沿街唱和

俚歌之數滿市唱出也

扮做雜劇

將不好之事扮演以為戲劇也

褻瀆神明

作不敬之事以褻神靈也

告天拜斗

求告上天禮拜星斗妄思非分也

焚燒夜香

半夜聚為焚香之會也

縱令燒香

家長任令家屬聚眾燒香不加禁止

男女混雜

不分男女共為焚香之會也

師巫邪術

巫覡以妖邪之術惑人也

假降邪神

巫錫假托邪神下降以惑人也

書符咒水

巫者畫符念咒令人吞之治病也

扶鸞禱圣

巫者寫字于沙盤之中假托神圣下降曰扶鸞

巫覡跳神

巫者假作跳舞托言神附其身也

作為異端

作一切奇異惑人之事也

妝扮神像

巫者假裝神圣之形像也

鳴鑼擊鼓

巫者作樂以降神也

迎神賽會

巫者迎請神像開設祭會以惑眾取錢也

春秋義社

建立義社以奉無主之魂春秋斂民財以祭之

燒煉丹藥

道士燒煉丹丸假言食之可長生

披剃冠簪

披袈裟剃發以為和尚戴高冠以簪綰發作為道士也

妄言蠱惑

妄造妖言以惑世人也

求討布施

和尚向人乞金也

斂錢號佛

斂取民財以為誦經念佛之費也

燃天燈七燈[七燈注本作七盞]

以紅紙燈于高竿共七個以像北斗之形名曰天燈

祈禳火災

托言將有火災誦經以解免也

左道亂世

倡行邪道以亂正教

隱匿圖像

暗中供奉邪神之像不令人見也

集眾燒香

聚集眾人為燒香之會也

夜聚曉散

黑夜聚集白日散去也

佯修善事

假托作善而取財也

煽惑民人

以妖言煽動誘惑民人之心欲作亂也

修齋設醮

持齋念經之會也

拜燒表文

焚表禮拜以禱于天也

自號端公太保師婆名色

皆男女巫者之名號也

挾制官府游手好閑之人

不作正務游蕩無賴之徒每假托公務挾制官府以為訛詐之地步

無業游手來歷不明之人

不務正業不知來路之游手無賴也

無賴害民蟊賊

蟊乃毒蟲之名無賴之徒生事害民若毒蟲之狀

魑魅魍魎之行

四者惡鬼之名言其行事兇惡如鬼也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言其奸如蜮之惡行若狐鼠之狡也

詐為瑞應

假托祥瑞之兆以惑愚民也

災祥

吉兇之兆也

犯人

犯罪之人也

重犯

身犯重罪之人也

首犯

作罪為首之人也

為從

首罪之次者也

盜犯

盜賊之犯也

元謀

主謀之人也

首盜

盜賊之頭目也

伙盜

盜賊之徒伙也

監犯

監獄中之罪犯也

逸犯

犯人之逃逸者也

兇犯

犯罪之兇徒也

蠹犯

蠹害良民之罪犯

逸盜

逃走之盜也

水黨

河路行動之盜也

線賊

賊中作引導之匪徒也

強盜

強橫劫奪之大盜也

響馬[響滿漢本作向下同]

北方大盜騎馬帶鈴自遠聞聲即知其來故有此名

響馬強盜

偷盜之小賊也

強劫

劫奪之大賊也

掏摸

穿窬之盜也

邀劫

阻客于途而劫其資

截奪

阻客于途而劫其資

打奪[奪注本作劫]

劫奪之大賊也

抄搶

抄掠搶奪也

行劫某家[某注本作其]

強盜劫奪其家之財

劫囚

奪劫獄中囚犯也

窩主

窩藏盜賊之主人也

羽翼

盜賊之黨也

偵知

探訪而知也

糾伙

糾合盜伙也

躧盤

踏看某地某家以便行動也

上盜

已行劫也

越墻

自墻而入也

入院

入人家之庭也

撞門

打門也

撬門

以刀破門也

入室

入人家房內也

捆打

捆縛主人而打之也

火械

明火持械以行劫也

火烤

以火烤主人以追其財也

油燒

燃油以燒事主也

拷打

打主人以拷問其財藏在何處也

刀扎

以刀刺之也

油火紙

燃油火紙以照亮也

刀打

以刀背打之也

恐嚇

驚之也

拒捕

官車來捕盜以刀抗拒也

拒敵

官出來捕盜以刀抗拒也

出首

一同犯事之人出頭告官也

勾引

賊匪引誘人以入其伙也

不扶

不與同謀也

虛贓

妄言指認之贓物也

鹽賊

販賣私鹽之匪徒也

鹽徒

販私鹽之徒也

起意行劫

匪徒共議行劫之事

共謀為盜

匪徒共議行劫之事

臨時不行

先與盜匪共謀而臨去之時不同往也

以藥迷人

以藥毒人而騙其財也

分布把風

分布賊徒于各處可以查聽風聲消息也

放火延燒

匪徒放火燒人房屋也

失主失事

被劫失財之主人

被劫害者[害注本作告]

被劫盜之家也

傷已平復

被盜所傷業已痊愈

俵分而散

盜劫人財按數均分而后散去也

窩宿住留

窩藏盜匪在其家住宿也

窩藏容隱

容留隱藏盜匪于其家也

通盜往來

與盜匪暗通往來也

草寇生發

草野之中盜賊發起也

盜賊滋蔓

盜賊越出越多也

盜賊充斥

盜賊充滿其地也

嘯聚不散

賊盜彼此招引聚而不散也

綠林大盜

山林中伏藏之巨寇也

萑苻聚藪

萑苻草寇而言其地為草寇屯聚之處也

大肆猖獗盜賊大逞其兇也

趦趄不入

捕盜之官役心生畏懼不肯深入賊巢穴也

邪術迷拐

以邪術迷拐人之子女也

并無以次成丁

軍流之犯有老親并無兄弟成丁之人例準懇乞留家以養父母免其遠流

大功小功緦麻袒免

同宗服制有五曰其衰一年為滿曰大功五個月曰小功三個月曰緦麻一個月曰袒免喪出而滿所謂五服也皆以同宗之遠近而定有同宗相害者查服制以為定罪等差也

牧放牛羊

牧放縱牛羊害人之田也

準其離主

買奴禁制例有不合官斷準其離主自由也

故出入人罪

將重罪為輕以輕罪加重故意為之大干禁例

按臨去處

上官按察[所]屬所到之處

嚴查參究

嚴查不法參奏究問也

背主投營

奴仆背棄主人而私投軍營也

告狀不受理

民人呈告上官卻其詞不為審理也

依法決罰

按法律決斷以罰其罪也

舉重以概輕

一人并數罪而犯之應舉其極重按律懲治輕者一概免議

擅入皇城

私入皇帝內城也

擅用兵仗向器

私用軍械鼓角為爭鬧之事

申告所在官員

屬民訴訟其本境上官也

指腹割衫襟為親者并行禁止

鄉愚小民往往有指腹為婚割衣為定親之證也并為法律所禁也

投首

言犯罪者不待人告發或官拘拿即自行赴官衙投到自首也

比照

犯罪者若無適當之本律則取律中他條之與其罪相近以比傅照行也

情實

犯罪者已經審訊明確罪情已實也

失出

罪重者誤失之輕也

失入

罪輕者誤失之重也

謀殺

有意設謀殺人也

強奸致命

用強行奸婦女不從互相爭競因而致死人命也

致命傷

凡命案官員檢驗務當詳細查明周身傷痕果系因何處之傷致之死也

裝傷

狡猾之棍徒架詞構訟恐官不信乃假裝傷痕誣賴仇家以圖蒙蔽也

正兇

殺人之犯也

幫兇

幫同正犯殺人者也

通緝

恐犯人遠揚行文各地方通同緝拿之也

唆使

以巧言唆說指使人犯罪也

眾證確鑿

定例訓案必取本犯確供始能定罪然或本犯狡展不肯供招但得見證眾人言之鑿鑿足以為證則亦可據以定罪不必定取本犯之供

逆倫

凡以卑幼犯害尊長之人皆謂之逆倫言悖逆于倫常之道也

明火執仗

凡于夜間公然膽敢持火自照手執仗入人家搶劫者謂之強盜

小竊

乘人不備潛閣中偷物者謂之小竊

妖言惑眾

口為妖異亂言蠱惑眾人也

越控

越控者言民人有訟事不在本管州縣官處具控遽往府道或兩司督撫衙門具控越去尋常次序為不合也

律例

原定者為律后增者為例

本律

犯罪者有適當之本律可遵行也

鴆殺

鴆鳥也其血有毒飲之殺人古人恒有用之者此言鴆者乃用毒藥之借稱也

謀殺親夫

婦人與人通奸因而合謀殺死親夫此罪至大例應凌遲

拒捕

盜賊犯人被官捕拿抗拒不服也

拒傷事主

強盜搶劫人家本家之主人起而抗阻該盜拒之致傷主人此罪應加重一等

殺人放火

二者皆強盜之所為也

縱火圖劫

盜賊就人家放火欲使其家慌張紛亂乃乘機搶劫也

良賤相毆

折跌人肢體

竊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芜湖市| 响水县| 曲靖市| 康定县| 德令哈市| 湖南省| 包头市| 大田县| 福贡县| 葫芦岛市| 曲靖市| 洪洞县| 德庆县| 铜山县| 综艺| 嘉鱼县| 梅河口市| 黎川县| 十堰市| 仪征市| 安远县| 沙湾县| 南平市| 南华县| 凤城市| 福建省| 大英县| 屯昌县| 丹巴县| 金川县| 新巴尔虎左旗| 调兵山市| 文安县| 明水县| 青神县| 台东市| 资阳市| 林西县| 拉萨市|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