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其實很有趣兒(世界卷全4卷)
- 曹亞楠
- 93字
- 2020-03-30 17:54:33
第5章 中世紀的歐洲很有趣兒

中世紀的歐洲,在戰爭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歐洲大學誕生,英法經歷了百年戰爭,馬可·波羅開始漫游東方,西班牙無敵艦隊潰不成軍,等等,都在上演著中世紀歐洲的巨變。
遼闊的封建主莊園
羅馬帝國的滅亡,宣告了歐洲奴隸制度的滅亡。但與此同時,封建制度慢慢發展起來,一大批封建莊園也隨之建立起來。社會向前進步了,但對于貧苦人民而言,被奴役的命運卻沒有改變。
封建莊園的出現
羅馬帝國,這個站立了1000多年的巨人倒下了,它的倒下標志著歐洲奴隸制度的滅亡。從此,在歐洲這片氣候溫和、降水豐富的土地上,封建制度開始茁壯成長。
從繁忙的海運通道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到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以及美麗的萊茵河、塞納河、泰晤士河等河流,在這100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上,到處盛行的都是莊園制度。
那么,什么是莊園制度?
莊園制度
這個時期的歐洲農業生產,以莊園為基本組織單位。莊園的規模并不統一,通常一個村子就是一座小莊園。大的莊園會有很多小的附屬莊園。莊園的主人叫做領主,他主管著莊園里的所有土地。這些土地則是由農奴負責種植。
時間
中世紀
地點
歐洲
領主的住宅和教堂是整個莊園最豪華的建筑。此外,還有農奴居住區、倉庫、磨坊、油坊、鐵工房、烤面包房和各種手工業作坊等。另外,莊園上還有供集體使用的森林、牧場、水塘等。
莊園里的生活基本上是自給自足,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可以生產各種生活和生產所需的物品,除非萬不得已,莊園里的人很少出去采購——除了自己不能生產的鹽、鐵等。這聽上去像是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但莊園里的人過得并不幸福。
黑暗的莊園
當然,領主是“幸福”的。莊園里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所有的人都要無償地為他服務。領主掌握著一切,甚至是農奴的生命。

農奴的處境十分艱難,他們終生在莊園里勞動生活,直到死亡后被埋在教堂墓地里。其中有些人甚至一生都沒出過莊園一步。農奴要上繳沉重的地租,還要承受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如人頭稅、結婚稅、死手捐(即財產繼承稅)、什一稅(向教會交納的宗教稅),農民使用領主的磨坊、烤面包坊也得交稅。而除了地租和稅,農奴還必須繳納各種物品,包括家禽、酒以及其他的土特產品,還要無償地為領主服務,如為領主修橋、筑路、砍柴、運輸、蓋房等。
知識鏈接
領主在莊園中的日子是農奴和農民所不能比的。他們所居住的城堡,雖然看起來高大堅固,住起來卻并不是那么盡如人意。比如,由于有防御功能,再加上材料有限,所以城堡都開了很小的窗子,厚厚的墻體使得堡內夏天潮濕,冬天寒冷,住起來非常不舒服。
后來,農奴因不堪忍受領主的殘酷剝削,爆發了很多次的起義。到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后期,農奴起義成了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