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其實很有趣兒(世界卷全4卷)
- 曹亞楠
- 1129字
- 2020-03-30 17:54:27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臘著名醫生,被尊稱為西方“醫學之父”,他所提出的體液學等觀點對西方醫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被譽為“歐洲醫學奠基人”。
不懼瘟疫的神醫
公元前430年,雅典發生了可怕的瘟疫,許多人突然高燒、嘔吐不止,最后全身潰爛而死。瘟疫席卷整個雅典,染上的人接二連三地死去,活著的人紛紛逃離家園,背井離鄉。
這天清晨,雅典中心廣場上又陸續倒下幾個染上瘟疫的人,他們口吐白沫,在地上不停地抽搐和呻吟,四周全是沒來得及掩埋的尸體。人們突然發現,有個人在死尸堆中跑來跑去,他時而駐足悲傷,時而安慰患者。見到這般凄慘的境況,他感到十分無奈,因為沒有找到病因及解救方法,越來越多的人倒在瘟疫面前。
忽然,街角鐵鋪的熊熊爐火引起了他的注意,人們都惶恐不安,恨不得立即就從雅典飛走,這家鐵匠鋪的工人們竟然還在照常工作。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鐵匠能夠幸免于難就是火起了作用。他立即在全城各處燃起火堆,撲滅了這場慘絕人寰的瘟疫。
這個人就是希波克拉底,他出生于小亞細亞科斯島的一個醫學世家,一生都奉獻于醫學研究之中,他所創導的體液學等理論為推動西方醫學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被稱為西方“醫學之父”。

偉大的體液學說
希波克拉底從小就跟隨父親行醫,見過無數的患者因為相信巫術而不治身亡。他對此非常氣憤,決心讓人們遠離宗教迷信的禁錮。
那個時候,醫生們都信奉“神賜疾病”的說法,得了病的人不是立即就醫吃藥,而是請巫師祈禱神靈。
為了推翻“神賜疾病”的謬論,希波克拉底對人體進行詳細的研究,指出人體是由血液、黏液、黃膽、黑膽這四種體液組成的。這四種體液在人體內保持平衡才能保證人體的健康。他認為,人之所以會得病,并不是神要降罪,而是周圍的自然環境影響了體內這些液體之間的平衡,這個理論就是著名的“體液學說”。
時間
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77年
地點
古希臘
希波克拉底臼床
有一天,希波克拉底外出行醫路過一戶人家,正巧碰見一個巫醫在給骨折的病人治療。那個病人小腿骨折的地方鮮血直流,眼看疼得快暈過去了,可是巫醫還要把傷者架起來祈禱神靈。
知識鏈接
希波克拉底認為,大面積外傷創口應該縫合起來,以促使傷口快速愈合。他的觀點推動了醫學的飛速發展,希波克拉底無愧于西方“醫學之父”的稱號。
希波克拉底實在看不下去了,說:“你們這樣真是荒唐至極,念念咒語就能夠治好骨折嗎?”
巫醫說:“他小腿骨折是因為神給他下了咒,只要我們祈禱神靈除去惡咒,腿就會好起來。”
“那為什么你念了咒語,傷者還是暈死過去!”巫醫說:“要不然你試試看?”
希波克拉底讓傷者平躺在床上,幫他清洗好傷口,然后用幾塊木板固定和牽引小腿。沒多久,這個傷者的斷骨就復原了。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希波克拉底,就把用于牽引和矯形操作的臼床稱為“希波克拉底臼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