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4章

爾時他方有諸人輩。或從處處諸邑聚落及諸國土。各各相喚。意并愿樂欲求出家乞具足戒。來波羅奈。到于佛邊。白世尊言。與我出家受具足戒。以是因緣。諸舊比丘。應接勞乏。彼等諸人。求欲出家。聲響喧鬧。以此因緣。惱亂世尊。不得閑靜。

爾時世尊于一時間。獨坐靜室。如是思惟。今者諸人從于四遠他方聚落國土而來。至于此處。意如是念。如來與我出家受具。以是因緣。其諸人等。意欲規求遠來疲惓。又復為我作于擾亂。我今可遣諸比丘等。令其處處至于他方聚落城邑教化一切。若有諸人欲求出家受具戒者。如法當與。

爾時世尊作是念已。于晨朝時。從房而出。以此因緣。集聚一切諸比丘眾。既聚集已。而告之言。汝等比丘。今應當知。我在空閑靜寂之室。作是思惟。如上所說。乃至汝等。向于他方。與其出家。與受具足。勿令其來既自勞苦復妨亂他。如是告已。更重語言。我今教敕汝諸比丘。至于他方聚落城邑。若有人來欲求出家受具戒者。汝當與其出家受具。復告比丘。若彼來欲出家之時。汝等應須作如是事。先當為其剃除須發。既剃落已。即教令著袈裟色衣。其著衣時。齊整服飾。偏袒右臂。教在眾前。右膝著地。教令頂禮諸比丘足。禮已還起。在比丘前跪坐。教令合十指掌。作如是語。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汝等比丘。從今已后。依我敕教。若有人來求欲出家。受戒三歸。即得具足。

爾時世尊還在于彼波羅奈城鹿苑坐夏。告諸比丘作如是言。汝諸比丘。若當知我已得解脫。應于一切諸天人中汝等行行。為令多人得利益故。為令多人得安樂故。為世間求當來利益及安樂故。若欲行至他方聚落。獨自得去不須二人。又復比丘。汝等若至他方聚落。為于多人生憐愍故。攝受彼故。當為說法初中后善。其義微妙。具足無缺。汝等比丘。當說梵行。有諸眾生。少諸塵垢。薄于結使。諸根成熟。恐畏不能得聞正法。即不能得知于法相。

佛告比丘。我從今日漸當移去行向優婁頻螺聚落。詣兵將村。而為彼等說法教故。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比丘我今度諸苦  已作自利復益他

所有多人苦未除  今須為其作憐愍

是故汝等比丘輩  各各宜應獨自行

我今亦復從此移  欲向頻螺聚落所

爾時魔王波旬密來往詣佛所。到佛所已。即便向佛。而說偈言。

汝為諸縛之所縛  亦同諸天人等有

既被一切繩所系  沙門汝不脫網羅

爾時世尊聞此偈已。即便如是思惟念言。此是魔王波旬語也。如是知已。還以偈報魔波旬言。

我久已脫一切縛  天人所有我悉無

我此諸縛既離身  降汝波旬更何道

爾時世尊重更以偈毀辱于彼魔王波旬。作如是言。

一切色聲香味觸  此是五欲法染人

我今悉已一切除  降汝惡魔波旬訖

爾時波旬聞此偈已。作是思惟。沙門瞿曇已知我心。生大苦惱。深自悔恨。從彼地方忽然不現。

時諸比丘同白佛言。善哉世尊。若有人來至于我所。問我等言。尊者比丘。何名沙門及婆羅門。我等比丘于彼聞已。當作云何報答于彼。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若有人問。云何沙門及婆羅門。比丘出家有如是者。汝等比丘。若知是時。應當正知。知已應當正心觀察。

爾時世尊因此事緣。因此言次。為諸比丘。而說偈言。

永除諂曲及我慢  貪恚欲盡無處貪

如是清凈體性常  彼者沙門比丘是

諸罪漏盡號梵志  精進苦行名沙門

彼等垢盡出塵勞  是真出家破諸惡

時諸比丘聞此偈已。復白佛言。善哉世尊。我等比丘乞食之時。須作何言。或復言謂施于我食。或復直言布施食也。我等云何方便乞食。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諸比丘。不應如是依汝所言。所以者何。須護物心。是時世尊以偈報于諸比丘言。

智人乞食無有言  亦不指點云與食

圣者默然側立念  是名乞食真比丘

若有智者乞食時  但當諦視一邊住

彼人若見如此已  即知是乞食沙門

時諸比丘復問佛言。若復有人。生信心已。乞我等食。恭敬我等。我等比丘更作何言。為當語彼。汝大吉利。為當語彼。汝大安隱。為當語彼。汝大功德。為當語彼。我今受已。汝得多福。為當語言。汝無有福。我等比丘當云何言。唯愿教導。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諸比丘。不應如是依汝所說。我今方便教示汝等。當作如是。以偈說言。

布施增長大福德  忍辱一切怨仇無

善人棄舍于諸非  離欲自然得解脫

修福常得安隱樂  所求易辦多種饒

現世速得寂定心  然后證彼涅槃處

爾時世尊略說此偈。教諸比丘。如是受食。咒愿法用。

爾時彼等。諸比丘眾。從佛受得如是教誨。從坐而起。頂禮佛足。圍繞三匝。隨意而行。是時彼等諸比丘眾。各隨去后。是時彼處有護林神護樹之神護經行神。見林內空。見樹下空。見經行空。私心思慕諸比丘故。往詣佛所。而說此偈。咨問佛言。

我等諸神大戀慕  見此林樹悉皆空

彼多聞眾比丘僧  瞿曇釋子今何去

爾時世尊。還以偈頌而報于彼守護樹林諸神等言。

眾等調伏諸根訖  游行教化彼眾生

或有往于憍薩羅  或向毗耶離城邑

或詣阿踰阇國土  或趣金剛大地方

決斷于他疑惑心  隨機逐情為說法

爾時世尊波羅奈城夏安居竟。隨多少時。然后重告諸比丘等。使更游方隨緣教化。而世尊從波羅捺城。游行漸至優婁頻螺聚落之所。是昔如來行苦行處。其村有一大婆羅門。名曰兵將。達到彼村。從舊往來道路而行。為教化故。

爾時世尊行舊路時。于其道傍見一園林蓊郁可愛。是時世尊從路下僻。深入彼林。從樹至樹。見有一樹。端正可喜。即坐其下。一日消息。時彼林內有諸丈夫。伴侶朋友足三十人。二十九人悉皆有妻。唯獨一人只身無婦。時彼朋友二十九人。共為此一無妻之人。求覓于婦。而不能得稱可其意。忽然雇得一個淫女將來。與其共相娛樂。而彼淫女即共彼人。隨意娛樂。行于世事。伺候彼等三十丈夫并皆眠睡。所有好物。皆選擇取。即將逃走。

爾時彼人及諸朋友。相共尋求彼之淫女。遍歷彼林。而不能得。遙見世尊坐一樹下。可喜端正。眾人樂見。調伏諸根。心意寂靜。已得最上最勝之法。猶如象王最善最妙。如彼大池滿于清凈涼冷之水。有一尋光。猶如金挺。身相具足。如娑羅樹遍滿于花。乃至猶如虛空星宿。

爾時彼等諸人。見已往詣佛所。到佛所已。而白佛言。尊者。此處頗見如是婦女已不。佛報問言。汝諸人輩。所問之者。是何婦女。此婦女者。緣何而來。是時彼等共答佛言。大善尊者。我等朋友合三十人。皆是良善。在于此林居停住止。二十九人。并皆有婦。唯獨一人。單身無妻。而我等輩相共雇得一個淫女。與其作妻。令蹔娛樂。而彼淫女見于我等歡樂之極自恣眠睡。彼淫女選我等好物。即將逃走。我等亦為此朋友故。亦復各為自許物。來此林之內。求彼淫女。

爾時佛告彼等人言。諸男子輩。我今問汝。于意云何。汝等今者寧求自身。寧欲求覓彼淫婦女。二事之中何者為勝。彼等男子共報佛言。善哉世尊。我等今者若求自身。此最為勝。寧可莫求彼之婦女。

爾時世尊復更告言。諸善男子。若如此者。汝等安坐。我今當為汝等說法。是時彼等三十男子朋友伴侶。同白佛言。唯然世尊。一依圣教。不敢有違。是時彼等三十朋友。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爾時世尊為其次第如應說法。所謂布施持戒行忍。乃至有法。皆是滅相。如實觀察。既證知已。猶如凈衣。無有黑縷。無有垢膩。隨其所染。即受彼色。如是如是。彼等三十男子朋友。即于彼座。遠塵離垢。即時滅盡一切煩惱。于諸法中。得法眼凈。所有垢法。悉是滅相。如是觀知。

爾時彼等男子如是見諸法相。得是法相。證是法相。入是法相。度是法相。除滅所疑。無復惑著。到無畏地。不隨他行。既知世尊圣教法已。從坐而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善哉世尊。愿與我等出家受戒

爾時佛告彼等男子作如是言。來汝男子。入我所說法教之中。行于梵行。正盡苦集。滅于苦邊。是時彼等諸長老輩。即成出家。具足戒品。

爾時世尊更為彼等。而說法要。殷勤教誨。是時彼等。以佛更為說于法。教誨示之時。不久之間。彼善男子以其正信舍家出家。求于最上梵行已訖。現見自證神通之后。囗自唱言。我今已得梵行之報。所作已辦。更不復受后世之有。如是知時。彼等長老。皆成羅漢。心善解脫。

爾時世尊教彼三十長老朋友。得知證已。游行履歷。經白[疊毛]林。到彼林已。深入林中。見有一樹。微妙可喜。即坐其下。一日消息。

爾時彼處。忽有六十云種姓人。從彼林路道便而過。彼等諸人遙見世尊坐于樹下。端正可喜。眾人樂見。乃至猶如虛空眾星之所莊嚴。見已心得清凈正信。生大歡喜。以歡喜故。往詣佛所。到佛所已。頂禮佛足。卻坐一面。坐一面已。默然而住。

爾時佛。為彼等六十云種姓人。次第說法。所謂教行布施持戒。乃至證知。彼等長老一切皆得阿羅漢果。心善解脫。是時世尊。教化彼等六十長老云姓比丘。令發心已。即舍而去。更游余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安庆市| 四平市| 襄城县| 满城县| 吴忠市| 平乡县| 锡林浩特市| 区。| 砀山县| 宁武县| 岳西县| 张家界市| 息烽县| 昌吉市| 新蔡县| 壤塘县| 和田市| 靖州| 北辰区| 自治县| 洛南县| 杭锦后旗| 义马市| 通州市| 家居| 陵水| 淮阳县| 齐齐哈尔市| 扎兰屯市| 玛沁县| 洛川县| 儋州市| 阿巴嘎旗| 延边| 莎车县| 夏津县| 澎湖县| 大足县| 高雄县|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