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爾時于此閻浮提地。復更別有一大導師。名曰羅摩。其命已終。彼徒眾主。即摩長子。名曰優陀羅羅摩子。主領彼眾。其優陀羅。常為彼眾。說生非想非非想法。近王舍城。一阿蘭若林中而住。是時菩薩。遙聞其名勝前羅邏所說之法。聞已思惟。我今應當至優陀羅羅摩子邊。行于梵行。

爾時菩薩。從阿羅邏居處而出。安庠而行。渡于恒河。借問既知。即到其所。而白之言。仁者優陀。我于仁邊。欲受教誨。行于梵行。時優陀羅。告菩薩言。大德瞿曇。如我所觀。見于瞿曇。既是智人。堪受我法。而行梵行。若欲受法行梵行。時須順我法清凈業果。而得行報。

爾時菩薩。于優陀羅羅摩子邊受法行行。求沙門法沙門事故。恭敬合掌白言。仁者未審。仁者所行之法。至何境界。為我解脫。其憂陀羅。告菩薩言。大德瞿曇。凡取于相及非相者。此是大患。大癰大瘡。大癡大闇。若細思惟。即得受彼微妙有體。能作如是次第解者。此名寂定微妙最勝最上解脫。其解脫果。謂至非想非非想處。我行于此最勝妙法。其優陀羅。又復更言。于此非想非非想處。過去之世。無勝寂定。現在既無。當來亦無。此行最勝最妙最上。我行此行。

爾時菩薩。聞此法已。思惟不久。即證此法。是時菩薩。從于彼邊。隨囗所出。聞已心信。隨順彼語。而作是念。如此之法。我亦可得。我亦可知。實語無虛。我今所可見。即能見知。即得知。復語于彼優陀羅言。非但仁者。昔父羅摩。獨有信行。我今亦有如是信行。非彼獨有精進正念禪定智慧。我今亦有乃至智慧。我于今者。行彼法行。學于羅摩。自證法已。為他顯說。知彼法故。見彼法故。更欲求勝。

爾時菩薩。證是法已。白優陀羅羅摩子言。仁者父昔于此非想非非想處。自證知見。向他說耶。優陀羅言。大德瞿曇。我父如是菩薩報言。仁者優陀。我今已通。證知奉行。其優陀羅。白菩薩言。大德瞿曇。若其然者。仁與我父羅摩無異。大德瞿曇。仁今若知此等諸法已奉行者。可如我父羅摩仙人。領此大眾。教示宣通。時優陀羅。既自修行。梵行不闕。但取菩薩同行建立菩薩。若同法智增上供養最勝供養菩薩。心生歡喜。不能自勝。

爾時菩薩。語優陀羅。作如是言。仁者此法不能究竟。解脫諸欲。滅于煩惱。寂定一心。盡諸結漏。及諸神通。成沙門行。到大涅槃。此法還回入于生死。所以者何。既生非想非非想處。報盡還回入于煩惱。作是語已。其優陀羅。白菩薩言。大德瞿曇。可不聞知。我父羅摩。雖證此法。而一切處。不覺不知。已生非想非非想故。而還來入于生死者。無有是處。不取后生。亦復不見生之處所。其優陀羅。雖得如是寂靜之法奢摩他行。而不辦求最上勝法。唯囗稱言。我父羅摩。作如是說。菩薩如是思惟。此法非是究竟。我今不應專著此法。舍優陀羅。即便背行。而有竟說。

菩薩思惟觀此無  羅摩往昔雖復行

既非解脫究竟乘  即便背行而舍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天峨县| 健康| 邳州市| 明水县| 阿勒泰市| 津市市| 寻甸| 四平市| 大新县| 南投县| 南京市| 茂名市| 四川省| 台东市| 卓资县| 绥芬河市| 高唐县| 博客| 武夷山市| 内江市| 乌恰县| 阳信县| 阿拉善左旗| 泸州市| 江陵县| 凤阳县| 漳州市| 芜湖县| 化德县| 庄浪县| 离岛区| 平凉市| 象州县| 莱阳市| 东宁县| 临洮县| 特克斯县| 霸州市| 佛坪县|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