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王國勛字隆臣,南安人。同治初,粵匪陷漳郡,以千總投效軍前。道員張啟煊督辦下游防務,委帶親軍防堵安溪、長坑一帶,功擢守備。戴萬生亂臺灣,總兵曾元福調往剿賊,解嘉義縣圍,并克復斗六土城。事平,總督左宗棠奏保都司,旋授斗六門都司。當征臺時,統帥曾駐扎北斗,搗破賊巢,獲婦女三十余人,指為賊眷,悉欲聚而殲旃。國勛見情狀可疑,急吁統帥曰:『恐是良家女,為賊所擄者,乞緩正典刑』。未幾,被執之家扶老攜幼,紛紛哀稟釋放。統帥令國勛逐一研訊,供詞符合,各準領回。彰化廖有于作亂,陸路提督羅大春檄調剿匪,以功升游擊銜。延建上游寇盜充斥,旅居苦之;宋鎮軍委帶內河九里潭一帶炮船巡防河道,認真緝盜,商民安堵。子慶麟,歲貢生(南安縣志)。

林維源

林維源字時甫,龍溪人。父國華,墾荒臺灣,致厚貲。光緒初年,臺灣分立行省,建城邑、造衙署;在在需巨款,維源捐輸至數百萬緡;賞給三品卿銜候選道。十年,法人構釁,臺地戒嚴;朝命維源總辦臺北團練事宜。未幾,命前直隸提督劉銘傳以巡撫銜督辦臺灣軍務,奏維源于軍情緊要之時接濟軍需甚巨,懇請破格大用;奉旨以四、五品京堂候補。戰事平,銘傳實授福建臺灣巡撫;奏請撫墾內山,薦維源為幫辦。旋補授內閣侍讀學士。維源設行館于臺北大嵙崁,以便就近調度;于是辟從事、置材官,矢勤矢慎,所以贊助舉主者居多。歸化生番間復出草,則遣通事購線擒獲置諸法;出草者,臺地稱生番突出殺人之詞,伏莽意也。維源旋升太仆寺卿。二十年,奉旨辦理臺灣團防事務。未幾,中朝割臺歸日本,而維源舉家內渡,居廈門矣。

維源體干甚偉,接人謙恭,自奉極樸儉。卒年六十八歲。子爾嘉,不仕;詩酒自娛,筑別業于鼓浪嶼,名菽莊云(光緒東華錄、石遺室筆記)。

沈瑜慶

沈瑜慶字愛蒼,侯官人。父葆楨,自有傳。瑜慶因營葆楨賜祠于省垣鳥石山,購許友濤園別墅,因自號濤園。少好大言,自命必封侯。讀書專喜左氐傳、檀弓、庾開府哀江南諸賦、杜詩、蘇詩、吳梅村七言古詩,行坐背誦;余不屑措意。葆楨工時文,極望諸子得科第;為求師資,則必于鰲峰、鳳池、正誼三書院屨考取前數名者選擇之。而瑜慶留心當代掌故,翻閱一時曾、胡諸巨公奏議,學為章奏書牘,下筆動千百言;時文非其所嗜也。同治末年,葆楨以船政大臣視師臺灣,命子弟每旬必作家書以覘言論。瑜慶方弱冠,暢言時事;并謂『中興諸功臣類闇海國績勢,恐遺他日之悔。獨郭侍郎嵩燾、丁巡撫日昌明達,喜言外事;方見排清議,可惜』!屨言葆楨,葆楨韙之,舉二人自代。光緒元年,葆楨督兩江,瑜慶隨侍;飫聞前言、往行、軍務、吏事及江南利弊,悉其大要。己卯,葆楨卒,瑜慶恩賞主事,入都謁選。

乙酉,中順天鄉舉。丙戌,簽分刑部。庚寅,以道員改官江南,委辦水師學堂。辛巳,劉坤一督兩江,委辦宜昌鹽局,往來鄂渚。時督部南皮張之洞、按察使新寧陳寶箴皆好士,名流畢集,時與文酒之會。甲午,日本構釁,之洞移督兩江,檄隨節;詳詢江南應興應革諸務,條陳甚寀。總督署文案兼籌防局營務處,時南北征調餉械,文書旁午、延接諸將領僚屬,昕夕不遑。海軍既熸,領艦者率南奔;瑜慶以皆葆楨舊人,言之洞分別留置,使自效。后庚子之變,言于坤一者亦如之;用稍收余燼,保聚于南紀。方聯軍之入京也,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倡東南互保之約,瑜慶奔走,參與其議。辛丑秋,補淮揚海兵備道,辦學堂、興市政、設農事試驗場、修馬路以達板浦;護理漕督,兼淮安關監督。癸卯,升湖南按察使。未到任,授順天府尹。奏請修京城道路,并厘定度量衡制度。時日、俄構釁,京師浩穰,一切督奸倚步軍統領應故事;瑜慶自請募騎步編隊各一營督捕治,近畿盜賊斂跡。簡山西按蔡使,未到任,調廣東。丙午,升江西布政使。丁未,護理巡撫。兩江督端方以賑務為名,欲提贛藩及關糧庫款,據例駁之。贛州有戕教士毀堂之獄,江督欲移軍剿辦;瑜慶急奏止,極陳不煩用兵狀。廷旨責成議結,遂無事。按察使瑞澄欲提案在滬議結、新任巡撫馮汝骙欲提庫款辦貢品,瑜慶均峻拒之。于是比而嗾言官中傷之,遂罷去。入都數月,乃簡貴州布政使,調河南,升貴州巡撫。辛亥革命軍起,引疾歸。僑居上海;憔悴,皤然遽成一老。一時海內遺老多羈于滬,瑜慶朝夕過從,恃以遣曰;而侘傺哀歌不能自解,敝車贏馬竟日忘返。饑飽不時、寒暖失節,如是者七年。以戊午九月,冑病不食數日卒,年六十一;清少帝予謚「敬裕」。

晚喜為詩,丙申榷鹽皖岸及正陽關,與同里陳縣令書女夫林京卿旭日課一詩,不數月成正陽集一巨冊;后并濤園集(子成鵠撰行述、陳三立撰墓志、石遺室文集)。

陳季同

陳季同字敬如,侯官人。少孤,讀書目數行下?同治間,肄業于船政前學堂,習法國語言文字。歷經甄別,皆冠其曹,拔充辦公所翻譯。時舉人王葆辰為所中文案,一日,論漢書某事,忘其文;季同曰:『出某傳』,能背誦之。癸酉,朝議擬派使駐西洋各國,然不知崖略,須先遣人往探,令船政大臣沈葆楨舉其人;眾皆燀風濤,季同獨請行,遂保以都司,偕洋員日爾格游歷英、法、德、奧四國,與彼都人士周旋晉接,悉合窾竅。明年歸,著有西行日記四卷;升參將,并加副將銜。

光緒乙亥,政府派李鳳苞出洋,肄業局監督以季同為舌人,帶領駕駛學生劉步蟾、林泰曾、制造學生魏瀚、陳兆翱等同往。季同自兼習英、德、羅馬、臘丁各種文字,尤精熟于法國政治并拿布侖律;雖其國之律師學士號稱老宿者莫能難。已而鳳苞任駐德、法使者,季同為翻譯官;升副將,加總兵銜。船政又派出洋學生二十余人,季同仍兼出洋局翻譯。旋升駐德、駐法參贊,代理駐法公使兼比、奧、丹、荷四國參贊。以法文譯中國禮教并聊齋志異等書刊于巴黎,西國文學之士無不折服。朝廷屬有交涉疑難事,皆飭使者委令辦理,無不得當。凡購船艦、炮械,亦皆由季同折驗而后運歸。甲申中法之役將啟釁,飭季同由德之法,與議分越南地,以紅河為界;事將成,曾襲侯紀澤聞而爭焉。遂啟戰,并紅河北岸數百里之地亦不可得。

舊例出使三年,恒得一過班保舉。季同由副將而總高而提督,巳奉旨依議;忽兵部有書索巨,弗與,遂創非戰功不得保總兵、提督例,仍為副將。季同嘗默計當時各省所借外債,為數甚巨,息約六七厘、八九厘不等;若合借一家,年可減息銀數百萬金。條陳于李鴻章,鴻章韙其說。適醇親王奕譞當國,鴻章以此告之,擬移此款創盧漢鐵路,令季同成其議;往返奧、比,與其富商訂明息四厘,每百實收九八五。蓋西人借款,兩家中潤五分均分;若脂膏不潤,則國家收數較多。草約成,奕譞薨,事遂中止。薛福成奉使英、法,有慶常者窺季同位,以飛語陷之,謂于此項借款有利。薛心動,諷季同;答言:『此事即成,我亦無利,況未成乎?乃請告歸。薛意未巳,電閩督拘之,季同弟壽彭入都營救。總署詰薛,薛于九月摭季同無關緊要事劾之;令北洋訊問,事皆虛枉。明年得白復官,留北洋辦理洋務。及秋,永定河洪水崩北岸,京畿震恐;以壽彭習水學建筑法,北洋檄季同兄弟測繪水勢。議于盧溝橋筑壩減水,一枝通大清河;甲午夏,告成。

七月,中東事起,季同進高麗地圖,請守平壤險要之地;因循弗果行。八月,戰事急,檄季同督糧糈赴遼,勢巳不支。乙未春,臺灣巡撫唐景崧請季同往署臺灣布攻使,擬以民政獨立,遙奉正朔拒敵人。謀初定,唐無堅守志,遽遁;季同率駕時、斯美等四輪船赴兩江呈繳。僑居上海,以文酒自娛。西人有詞獄,領事不能決,咸取質焉;為發一言或書數語與之、讞無不定。其精于西律之驗如此。西人梯航之來吾國者,莫不交口稱季同。嘗游黔、游蜀、游齊魯,登泰岱、謁孔陵。適李鴻章治河在魯,留勷助。季同著治河芻議,言改堤束水刷沙之法甚詳,并謂治水須從源起。鴻章以之入告,因費巨,格不行。

庚子拳匪起京、津各,國紛電調兵。季同曰:『事急矣!為今計,南方數省建議中立,先免兵禍;隱以余力助北方,庶幾有濟』。著為條陳,由道員沈瑜慶上諸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鄂、粵兩督合議,東南互保之約遂成。既而兩宮西遁,滬上紳商議仿紅十字會例救濟京、津被難者;而中國之船不得入戰地,眾咸束手。季同曰:『我在,則行可無事』。為發電告駐京各公使及主兵之酋;西人聞季同名,皆遵約束。于是季同率救濟輪船懸龍旗,直入大沽,兩岸洋兵歡呼雷動,而中國避難士民麇集求援。蓋南北隔絕音問,巳數月矣,至是而蘇。留月余,為部署一切而返。

季同善文墨,下筆不能自休。而擊射槍炮尤精穩,兼能馳騁。距馬丈許,一躍即登其背;以槍擊空中飛鳥,無不中。在泰西十九年,凡各國君長大搜時,咸延往較閱;又時偕其將校會獵,所獲較多。閑居久,郁郁不樂,遂寄意于醇酒婦人。初娶劉氏,早卒。在法國時娶法女賴氏,無出。有女博士菂爽慕季同才,隨至中國,生一子;取給奢,季同不能應,竟率子去。復納妓李氏姊妹二人為妾。乙已,季同卒于金陵,時主官報、翻譯兩局也;年五十有四。每當譯書時,目視西書、手揮漢文,頃刻數紙。客至,皆延入坐,各操方言,一一答不誤。所著法國書數種外,有三乘槎客詩文集十卷、盧溝吟一卷、黔游集一卷。生平不問家人生產,所得隨手輒盡。少李氏遺腹生一子,日璋(沈瑜慶撰事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玛多县| 剑河县| 湟中县| 疏附县| 成安县| 清镇市| 从江县| 昆明市| 浏阳市| 宁南县| 巩义市| 东乌| 日照市| 新田县| 大宁县| 晋宁县| 桐柏县| 明星| 承德市| 双鸭山市| 江陵县| 华阴市| 太保市| 宽甸| 乐陵市| 绥阳县| 淳安县| 克什克腾旗| 吴堡县| 腾冲县| 阳东县| 佳木斯市| 绥芬河市| 芦山县| 太湖县| 涿鹿县| 陇南市| 武汉市| 山丹县|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