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早懂經濟學,早做有錢人
- 九張底牌:老輩兒用輝煌和挫敗攢下的秘密暗法則
- 郎世榮
- 2662字
- 2016-01-07 16:48:42
當今社會,幾乎人人都在算一筆名為經濟的賬。看著自己手中的工資越來越不夠用,每個人都會想自己的經濟出現了什么問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經濟這個詞的來源,又很少有人肯多花時間弄懂經濟學。實際上,人們如果肯花費一些時間學習經濟學,那么他們就會根據當前的經濟形勢,合理地利用自己手中有限的資金,讓自己的資金如同滾雪球一般增長,進而成為有錢人。
“經濟”這一詞在當今中國的應用率幾乎可以排在首位,而且,通過人們的廣泛應用,這一詞匯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街邊許多小飯店也常常用“經濟實惠”這樣的字眼招攬顧客,而經濟學更是成為了各大院校最受歡迎的專業。
然而,經濟并非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起源于古希臘。經濟一詞在希臘語中是“oikoumika”,原意是“家政”或者“家計”,也就是說,經濟一詞原本是用于家庭管理當中的。經濟是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與政治是人類社會的上層建筑一樣,經濟是構建人類社會并維系人類社會運行的必要條件。經濟的含義是指:社會物質生產、流通、交換等活動;生活用度;家境。為什么要懂經濟學呢?原因是經濟在當今社會為人們所需。也就是說,人們的生活中太缺少可利用的經濟知識了,因此要懂得經濟學——這樣才能算好經濟賬創造財富。
其實在中國古代就出過許多出色的理財家,例如北宋的王安石、明代的張居正,這些人都向當時的統治者提出過富國強民的策略。但是這些人的策略并不能稱作是“經濟學”,只能說是一些“經濟政治”。經濟學是一套完整的體系,有假設、概念和分析工具,而且只有擁有了這些,才能說是經濟學。
在經濟主導生活的時代,經濟學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一個人如果能夠懂得經濟學,那么他就會明白自己該怎么做,才能讓自己獲得的利益最大化。有些人會說,即使我不懂經濟學,但我也能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樣的話可能應用在某些特定的時間、范圍內實現,但要想一生都獲得最大的利益,只有懂得經濟學才能達到。
學習了經濟學就能對周遭世界的經濟動態、形勢發展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夠推斷出未來的經濟動向。例如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受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幾乎世界各國的人都遭到了或大或小的經濟損失。如果你懂得經濟學,就會明白此次危機是怎么產生的;為什么一個小小的次貸危機就能夠造成全球經濟的衰退;為什么石油價格會急速攀升至200美元,而在人們認為石油不會降價的時候,石油價格卻突然跌落到30多美元。
在當今時代,一個人是否擁有財商,已經變得和擁有智商和情商一樣重要。經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體現,任何人都無法跳出經濟這個圈子。人們想要獲得更多的財富,想要將來的生活更好,就必須盡早弄懂經濟學,用經濟的方式思考自己的做法,用經濟的方式行動,讓自己盡快學會利用經濟,成為一個會花錢更會賺錢的人。
香港鳳博國際集團董事長、上海鳳博餐飲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中國喜多客連鎖餐飲公司執行總裁、美國民族大學MBA管理學碩士,這些任何看到其中一個都會讓人大聲驚嘆的頭銜,卻都集中在一位年僅25歲的女孩身上。這位擁有如此多重量級頭銜的女孩就是《21歲當總裁》的作者董思陽。
董思陽1985年出生在山西太原,在7歲的時候就離開家鄉到臺灣讀書,15歲留學新加坡,18歲憑借著“橘子樹”的生意,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50萬新幣,并用其創辦了一家貿易公司。在她大學尚未畢業的時候,就通過從事房地產、酒店、物業等工作擁有了過億的個人資產。21歲的時候,她成為了一家橫跨東南亞的國際集團總裁。除此之外,董思陽還是第一個將有機食品引入中國的人。
董思陽出身于一個醫師世家,如果沒有意外,她也應該會成為一名醫生,但是她卻不愿意走父母安排好的路。15歲來到新加坡留學時,董思陽還不是很開朗,和別人的交流并不順利。但是,董思陽受到國外教育的影響,想要通過打工賺一些零用錢,于是她從15歲開始就過著半工半讀的生活。董思陽經常是上午上課,下午就去做推銷員、辦公室助理、行銷員、銷售等等。雖然都是一些普通的工作,但是她卻通過這些工作將自己變成了一個交際高手,并掌握了商場上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本領,例如銷售、管理、行銷等。因為她能將學校的理論和日常的實踐結合起來,因此,雖然董思陽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她的成績卻非常好。
真正改變她人生軌跡的事情發生在她17歲的時候,當時她也沒想到,自己會因為一次偶然的機遇定下人生目標。某天,她到書店里隨意翻看一些書籍,順手拿到《亞洲華人企業家傳奇》。這本書很厚,里面詳細介紹了亞洲最出色的100任企業家的故事。雖然這本書的價格是普通書的兩倍,但是董思陽依然將這本書買了下來。
此后,董思陽更加明確地定下了要立身于商海的目標,于是憑借自己在學校中學到的經濟學知識,開始了在校的創業過程。她在暑假期間去了趟浙江,發現浙江義烏的小飾品非常多,而且很便宜。她想起了在新加坡的時候,看到很多漂亮的飾品,卻因為囊中羞澀,飾品價格又實在過高,而錯失了很多美麗飾物的遺憾和渴望心情。她的心中清晰地感受到這是一次商機——如果能夠在這里挑選飾品,帶回新加坡銷售,那么不僅能夠賺得學費、生活費,還能有所富余。于是,年僅17歲的她,從校園中兩平方米的小飾品店開始了實踐經濟學的道路。那段時間,她上午上學,中午為學生配送雞飯,下午還要去教舞蹈,傍晚則要回到飾品店檢查一天的流水量,做好當天的賬,而且晚上也不休息,要參加商會活動,以便多多吸收經濟學知識。回到家中,她還要處理網上的飾品訂單。但是,董思陽并不為自己的這般忙碌感到苦惱,反而很享受這個過程。她說:“正是因為這樣的忙碌,讓我對經濟學的了解越來越透徹,為我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才取得了現在的成功。如果離開當時的那一階段,我現在也許還只是某企業中的一名小職員而已。”
正是因為董思陽比許多人更加清楚自己未來要走的路,并且比許多人早早理解什么是經濟和經濟學,利用經濟能夠給自己帶來什么效益,因此她才能抓住經濟的本質,利用經濟讓自己獲得財富。很多人的聰明并不差于董思陽,但是卻并沒有取得她那樣的成功,擁有她那么多的財富。原因就在于,聰明并不表示擁有智慧,聰明人往往認為自己的頭腦超于常人,不需要再學習,但是由于他們腦中沒有經濟的概念,不懂得經濟學原理,因此他們成功的幾率很小。
懂得經濟學的作用就是為了讓自己的選擇更加合理,自己的思考更加可靠,通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獲得成功和財富。也就是說,一個人越早懂得經濟學,就可能越早利用經濟學為自己創造財富,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人們都應當懂得經濟學,以便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經濟學,為自己創造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