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今依然受到性別歧視
依然被視為“弱女人”
在古代,女人是“弱者”的代名詞,男人對“弱女人”往往是不屑重視的,稱為“賤內(nèi)”,女人在家庭、社會中的地位都較男人低下。她們看似男人的附屬物,天生需要依靠男人。她們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是:裹著三寸金蓮,走路蓮步輕搖,似乎弱不禁風(fēng),一副天生弱者的感覺。所以,根本不被男人們放在眼中。
其實,女人并非真的是天生的弱者、生來就是依靠男人的。古時女人們雖不能走出家門投入到社會中體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但女人們同樣在家庭中默默地付出著自己的辛勞,打理著繁瑣的家務(wù),相夫教子,卻難以得到男人們的承認(rèn)。因為表面上看來,女人吃的、用的、住的都是男人的,而她們付出的犧牲也就是應(yīng)該的了,根本不被重視。女人處在“受者”的地位上,只有“低眉順眼”、“忍氣吞聲”的份,挨打受罵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
到了現(xiàn)代社會,女人雖已從“弱者”的形象中解脫出來,走向了社會,但是,在人們的心目中,與男人相比,女人還是脫離不了“弱女人”的感覺。因為,楊柳細(xì)腰、愛涂脂抹粉的女人同錚錚鐵骨的男人相比,確實有些“弱”的感覺,所以難免還是被男人們所輕視。
因為“弱”,女性的美貌也會成為一種災(zāi)難,成為受歧視的原因。一個陽光的帥男會得到大家的喜愛和認(rèn)可,一個嬌美的少女卻容易遭到斜眼與惡語中傷,被貶為“狐貍精”,受到男人的騷擾與女人的嫉妒。她的美麗容易被當(dāng)成“禍水”議論,智慧和其他優(yōu)點卻遭到忽視。美麗的女人可能會在工作場合中受到上司以及男同事的種種“騷擾”,或者易被流言蜚語纏身。難道美麗也是錯?
很多時候,女性是必須要逆來順受的。在受到種種性別歧視時,為了顧全大局,多會把眼淚流到肚子里,自認(rèn)倒霉。一旦受到攻擊,她們就會忍讓、屈服,并且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期平息對方的怒氣,重新和平相處。
她們不得不努力屈服自己而適應(yīng)所生存的環(huán)境,她們得違心地縱容那些自私的上司、伴侶或者朋友肆無忌憚地?fù)p害。女性們不敢爭取自己的“平等”權(quán)益,不敢反抗、不敢冒險、不敢走出傳統(tǒng)的角色站起來說“不”,像羔羊一樣忍氣吞聲,讓自己成為犧牲品……這些都不是女性同胞們樂于接受的,她們是被迫接受的,造成這一切的都是別人。
誰叫自己是“弱女人”呢?
從古至今,女人一直被人們視為“天生的弱者”,受盡各種不公正的眼光和待遇,以至于全社會都已習(xí)以為常了。
辛勞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實際上,女人雖“弱”,能力與貢獻卻并不弱。如今,女人們從家庭中走出來,像男人一樣外出工作,掙錢養(yǎng)家,雖然她們不像男人那樣動轍當(dāng)上總裁、經(jīng)理什么的,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女人在工作中脫穎而出,取得比一部分男人要好的成績,或者成為一部分男人的頂頭上司,甚至像男人一樣在職場上叱咤風(fēng)云,成為人人稱頌的“女強人”。
女強人雖少,但是卻足以證明女人的能力并不比男人差。
在人們心目中,最終能夠出人頭地占上風(fēng)的往往是男人,其實并非如此,在一定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女人整體素質(zhì)與能力是毫不遜色的,或者超出男人。在日本,每所大學(xué)的女學(xué)生所占比例高達七成,而且受表揚的機會遠遠大于男子。日本的企業(yè)界,女子不僅同男人一樣的工作、晉升,而且在某些方面已經(jīng)超過了男性,并大有取代男性的趨勢。
通常人們都會認(rèn)為,女人在體力上要比男人差,不能夠承負(fù)較重的體力勞動。不可否認(rèn),女人是沒有像男人一樣強壯的身體,往往不能承受同等負(fù)重的勞動,但是女人的耐力卻比男人持久。男人的爆發(fā)力較女人強,女人的耐力與持久性卻較男人強。女人比男人更能適應(yīng)枯燥無味又漫長的事情,她們比男人更有耐心、更細(xì)心、更有忍耐力。如打毛衣、哄孩子這種男人頭痛的事情,女人做起來卻能夠得心應(yīng)手,不煩不躁。在工作上也如此,像商店售貨員、幼兒園老師、美容師等此類工作,絕大多數(shù)是由女人來充任的,因為女人更能適應(yīng),往往比男人做得更好。
遺憾的是,相比之下,女人所做的工作,看似多比男人的工作分量輕,雖然女人所付出的辛勞并不比男人少,但是較之男人的“大事業(yè)”卻不受重視。
試想,如果這個世界缺少了女人的辛勞與付出,那么,我們的生活就是殘缺的,也就無法正常運轉(zhuǎn)了。
相信天下的女人無不為自己的辛勞得不到足夠的重視而叫屈。
“弱”女人其實并不弱,但其工作能力和成果卻無人重視,所遭受的待遇依然不樂觀。
2.職場上難以“出頭”
沒有平等的工作機會
女畫家博賴爾為了能夠和男人一樣學(xué)習(xí)藝術(shù),曾裝扮成一個小伙子;女作家伊萬斯為了確保她的作品得到人們公正的評價,曾采用一個非常男性化的名字;伯萊克威爾為了做一名外科醫(yī)生,竟不得不忍受如狂風(fēng)暴雨般襲來的充滿仇恨的信件的打擊和一群在她的醫(yī)院外面揮舞著鐵鏟、鐵棍的暴徒的恐嚇……女人在社會生活中常常會遭受性別歧視。
如今,女性的生存面越來越寬了,她們可以同男人站在同一擂臺上比拼,但是卻沒有擺脫性別歧視的傳統(tǒng)模式,難以在各種場合同男人平起平坐。
“女性結(jié)婚以后就會沒心思工作了,不需要花太多的心血去栽培。”上司多會有這種想法。男人們無視女性所具有的強大的競爭力,以及可能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連嘗試一下都不愿意。
女性還容易成為職場中受輕視的對象。就競爭力而言,表面看來女性比男性要遜色得多,但事實并非完全如此。在很多時候,女人們的競爭潛能被“女人是弱者”這樣的思維慣性掩蓋了,而一旦有了適合的條件,她們爆發(fā)出來的競爭力會超過男人,可是她們依然會受到輕視。
蕾特是一個非常敬業(yè)、工作非常認(rèn)真的女職員,她總是竭盡全力地去工作,無論分內(nèi)的事還是分外的事。可是結(jié)果卻非常令人不平:工作遠不如她效率高的男同事們都一個接一個地被提升了,而她卻十年如一日地奮斗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原因何在?只因她是女性,老板根本不考慮是否該將她委以重任,而她的努力與付出只被老板當(dāng)成“理當(dāng)如此”的。可憐的蕾特只能抱怨自己錯生了女兒身。
工作中,女性常被分配做繁瑣復(fù)雜而不受重視的工作,受累不討好。費娜是一家著名女性雜志的緝輯,她被分配的任務(wù)總是繁重的、沒人愿意去做的,她的工作充滿了壓力,總是不停地奔波于一個又一個的約會,有時候她簡直忙到暈頭轉(zhuǎn)向、不知所措的地步,直到累得病倒。醫(yī)生的診斷結(jié)果是勞累過度引起的。費娜以為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了,可是上司卻冷著面孔要她不要耽誤了工作,并強調(diào)換成男人就沒這么“嬌氣”,費娜當(dāng)時就委屈得淚流滿面,也恨自己錯生成了女兒身。
在新社會,人們?nèi)匀豢床粦T女人在職場上嶄露頭角,卻對女人的要求比男人更高。
成為受男人支配、欺負(fù)的對象
女性常被男性當(dāng)成“受支配”的對象。“男老板與女秘書”便是最好的例子。老板可以任意支使女秘書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完全把這當(dāng)成自己的特權(quán)。比如,女秘書正坐在那兒專心致志地工作,突然間,老板就像旋風(fēng)一樣闖進門來,打斷她的工作,顯示自己的權(quán)威,要求對方立刻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且,只要需要,他就會隨時隨地出現(xiàn)在女秘書的面前,用命令的口吻通知她去做事,把她支使得團團轉(zhuǎn),并且可以根本不顧她的感受。女秘書則要永遠帶著溫暖的微笑,順順從從地去按老板的吩咐做,對被人支配只能無條件接受。
難道女性生來就是要受男性支配的嗎?
女性會成為男性變相壓榨的對象。約翰娜有一位有名望的老板,在有名望的人手下工作,在他人眼中看起來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工作起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作為老板助手,一方面約翰娜經(jīng)常受到老板的贊賞,說她有責(zé)任心、能干等等;另一方面卻任意增加她的工作量而根本不提薪金。
礙于情面,約翰娜一直不忍離開另謀高就,就這樣一直干到上了點年紀(jì),這時再想換工作已經(jīng)困難重重了,相反她倒擔(dān)心老板會找理由解雇她。她依然拿較少的薪金,依然要為老板做那些分外的事情:比如幫他預(yù)訂度假的機票和旅館,幫他給妻子買禮物等等。誰說女人的勞動力生來就是低賤的?
女性會成為被欺負(fù)的對象。埃娜雖是一位很能干的管理員,但仍未逃脫受到欺負(fù)的命運。埃娜的工作一直使上司很滿意,可是老上司退休后,埃娜的日子就難過了,新上司是一個非常苛刻的人,對埃娜的工作經(jīng)常吹毛求疵并橫加指責(zé),使埃娜的工作熱情大受打擊。
一次,當(dāng)埃娜因近期加班過多而提出休假時,上司發(fā)火了,他怒氣沖沖地闖進埃娜的辦公室,當(dāng)著同事的面對她大吼大叫:你大概以為可以在這兒光拿錢不干活吧?居然在這個時候提出休假,你到底有沒有受過教育?“不容埃娜辯解,就是一大堆有關(guān)職業(yè)道德的訓(xùn)誡,然后沖出房間,”哐地一聲使勁帶上門,使埃娜難堪到了極點。從那以后,上司總算是抓到了埃娜的短處,經(jīng)常對她大發(fā)雷霆,直到埃娜不得不辭去這份工作。
像這樣受到男上司欺負(fù)的女性恐怕不只埃娜一人。女性多是感性動物,她們樂于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受到周圍人的喜愛,而批評會像刺一樣深深扎進她們的靈魂,動搖著她們自我價值感的基石,其強烈程度要遠遠超過那些男人。女性的心理防線和自尊是較敏感、脆弱的,可是她們卻較男性易受到欺負(fù)。
職場上的女人常常需要忍氣吞聲才能保住工作,她們心理脆弱,卻偏偏易受到這種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