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克服逆境,砥礪人生——在逆境中改變和成就人生

生活總是坎坎坷坷的,仿佛在不經意之間,人就會遇到挫折與困苦。此時,如果自怨自艾,結果只能是沉淪墮落;在逆境中唯有崛起,才是“真正的強者”。“苦難是成功途中的考驗”,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奮斗過來的。

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人在逆境里比在順境里,更能堅持不屈。遭厄運時比交好運時,更容易保全身心。

——[法]雨果

現實中,經受壓力的心態和素質的不同,決定著一個人迥異的前程。在壓力面前,有的人激發了生機,磨煉了意志,啟迪了智慧,在憂患中,成就一番事業。可是,有的人在壓力下,生機被扼殺,意志被摧垮,智慧被蒙蔽,到頭來一事無成,甚至在安樂中死去。

一個獵人在野外捕到一只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圈養在雞籠里。這只幼鷹整天與雞得一起,以為自己就是一只雞。這只鷹慢慢長大了,獵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由于這只幼鷹整天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已經變得和雞一模一樣了,它根本不想翱翔天空。

獵人嘗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后,他生氣地把鷹扔向懸崖。這只鷹猶如一塊石頭似的直墜山谷,驚慌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不一會兒,它居然飛了起來!這時,它終于認識到自己的力量,變成為一只真正的鷹。

逆境之困,對于任何人都是一種壓力。不過,逆境也有可貴之處,它教人咬緊牙關,把自己的意志轉向發奮的道路,把靈魂引向高尚的愿望。這就是憂患之生的偉大力量。

托爾斯泰曾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某男子深深傷害過一女子。為了報復,她劫走了男子年幼的孩子,把他交給巫師,請求巫師用最兇殘的方法報復。

不久,巫師說他已實施了報復。這個女子前去看結果,不看則罷,一看大怒。原來,那個孩子居然被一富翁收養了!她立即責問巫師,巫師叫她不用急,等著瞧就是了。

后來,孩子在驕奢的環境中成長,沒有長成強健的體魄,沒有練就堅忍的意志,更沒有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在家庭突然破產的沉重打擊下,軟弱無能的他,生活每況愈下,生不如死。在掙扎了一段時間后,他選擇了自殺。

撇開社會倫理不說,單就巫師所使用的報復方法而論,我們可以獲得這樣的啟示:過于優越的環境,反而能使人的意志受到摧毀,從而無所作為。這就叫“死于安樂”。

二、逆境不是絕境

身處逆境,希望就是大救星。

——[古希臘]米南德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而總是坎坎坷坷的。在每個人的面前,既有鮮花鋪成的道路,但更多的卻是布滿荊棘的曲徑。古往今來,那些卓有成就的偉人,又有幾位是一帆風順地成長的呢?

事實上,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在挫折面前,有的人因承受不了打擊、挺不過災難而頹廢下去;有的人則把挫折當成人生中的一小坎,想盡一切辦法邁過去。后一種人邁過幾道小坎后,也就不會再害怕大坎了,他們必能成就大事業。

長期以來,猶太人由于沒有自己的國家,而被迫在他國生活,因而經常受到歧視或打擊,歷史上最典型的就是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為了在逆境下生存,猶太人不得不運用自己的聰明大腦,求得生存和發展。

據報道,在美國資產排名前400個富豪家族中,猶太人占了23%;如果僅限于前40個,猶太人則占了40%,而猶太人在全美人口中僅占2%。在諾貝爾獎領域,猶太人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截至2001年,猶太人的獲獎累計已達129人。

另外,猶太人中還涌現出了眾多教授、記者、音樂家、律師、醫生等人才。猶太人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們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猶太人成功的原因,很關鍵的一條就是不把逆境看成絕境,而是視為機遇,注重在逆境之中磨煉才干。

人們總是渴望自己面前的大道是平坦的,渴望在順境中成長,直接通向那令人羨慕的殿堂。但是,當自己不得不面對逆境時,應該知道逆境并非絕境。有部電影叫《絕處逢生》,說明在逆境中照樣可以重新崛起。

逆境絕非絕境,事實上,任何逆境都孕育著機會。只要你具有披荊斬棘的勇氣,不屈不撓的意志,樂于和善于在逆境中生存,逆境就可能把你推向又一個更高的巔峰。

三、逆境磨煉意志

火以煉金,逆境磨煉人。

——[古羅馬]塞涅卡

逆境能夠磨煉人,那些經歷過風雨的人,往往能鍛造出堅強的性格。當你面臨挑戰時,決不要失去信心,也不可妄自菲薄。否則,就有可能真的失敗,從此一蹶不振。

皮特在韋城開了一家雜貨店。由于經營不善,很快便負債累累。此時,皮特有點像只斗敗了的公雞,沒有信心和斗志。

生意不景氣讓皮特心情郁悶,不久,他來到堪薩斯城,準備在這里找份工作干。突然,一個截了下肢的殘疾人從街頭緩緩走過來。這個殘疾人用雙手撐著木棒,隨后身子再向前移動。此時,皮特看見了殘疾人。殘疾人朝他坦然一笑,蠻有精神地打起招呼:“早安,先生!今天天氣真不錯啊!”

皮特望著殘疾人,無形中聯想起自己:自己擁有健全的雙腿,可以自由行走,為什么卻如此自憐?“一個殘疾人尚且如此快樂和自信,自己四肢健全,為什么還不能呢?”皮特自責道。于是,他挺起胸膛,重振信心和斗志。

結果,小店不但還清了債,還有了盈利。可見,信心和斗志是克服困難的強大動力。

在成長路上,免不了要經受磨難,遇到挫折或失敗。失敗了,再爬起來,再勇敢迎接逆境的挑戰!

逆境能鍛造堅毅,磨煉意志。在逆境中,要不斷激勵自己,為自己注入前行的精神動力。這樣,你就可以克服難以想像的障礙,沖出逆境。

其實,身處逆境并不可怕,只要你有堅定的意志和足夠的信心,最終總會走過逆境,迎來美好的明天。唯有這樣,你的理想才能變成現實,你的付出才會有所收獲。

四、黑暗過后,必是黎明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英]雪萊

一個能正確對待逆境的人,逆境往往能喚起他的熱情,激發他的潛能,進而推使他走向輝煌的店堂。這種人積極向上,能將“失望”化為“希望”,就如同蚌能將煩惱自己的沙礫化成珍珠一樣。

凡境遇不順、遭摒棄或排斥的人,多數人并沒有被逆境嚇倒;逆境反而激發他們追求的熱情,讓他們崛起不滅的夢想。古今中外,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時,曾困在馬瑞德監獄。那時,他貧困不堪,甚至無錢買稿紙;在將完稿時,竟把皮革當作紙張。

有史以來,猶太人經常遭受迫害。然而,猶太人卻非常令人敬佩,因為就是在那般惡劣環境下,他們創作了許多可貴的詩歌、巧妙的諺語、華美的音樂。對于他們,“困苦如春日的早晨,雖帶霜寒,但已有暖意;天氣寒冷,足以殺掉土壤中的害蟲,但仍能使植物生長!”

席勒算是很不幸的人,病魔纏擾了他15年。然而,正是這個時期,他完成自己的名作,為世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樂圣”貝多芬一生磨難連連。生活逼得他行乞,后來還患上了耳聾,這幾乎快毀及他的事業。可是,貝多芬并沒有一蹶不振,而是不斷向命運挑戰!終于,在他兩耳失聰、生活最悲痛的時候,創作出了自己的最偉大的人生樂章。

大無畏的人,愈為環境所迫,愈加奮力自強,亦愈加堅定與熱情。這樣的人,敢于鄙視任何厄運,嘲笑任何逆境。因為,厄運或逆境從來就壓不垮他;相反,逆境還會促使他充滿斗志和熱情,使他成為了不起的人物。

俗語說:“刀靠石磨,人靠事磨。”的確,唯有耐得住“事磨”的人,在經過那一番寒徹骨的歷練后,才可以在那“山窮水盡”之際,敏銳地把握機遇,迎來“柳暗花明”的新景象。

五、從來紈绔少偉男

要使整個人生都過得舒適、愉快,這是不可能的。因此,人類必須具備一種能應付逆境的態度。

——[英]羅素

很難想像,一個富貴子弟能憑借自己的雙手創造出財富。在他們心里,缺乏“奮斗”“拼搏”,有的卻是“安靜”“舒適”。因此,他們不大可能做出偉大的事業來。

卡內基說:“不要以為富家子弟都很幸運。很多紈绔子弟,做了金錢的奴隸,他們貪圖享樂,以至墮落腐化。而那些窮苦的孩子,有的甚至苦得連念書的機會都沒有,但他們長大后卻成就了偉業。”

為了擺脫窘迫,奮力拼搏就是唯一的方法。如果人一生下來口里就含有一把金鑰匙,他就不會迫于生存而去奮斗,那么,人類直到現在,恐怕還是處在原始時代。

翻開美國歷史,許多成功者在兒時差不多都是窮苦孩子。這些成功者,比如科學家、大商人、企業家、政治家,大都是迫于生計而努力向前,從此走上艱苦的創業之路,并最終成就其偉業的。

苦難造就精彩的人生!一個人如果好逸惡勞,就無法戰勝苦難,也決不會有什么前途。一個著名的成功者這樣精辟地論述道:“生前沒有經歷困難的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貧窮猶如健身器,它可以鍛煉人,使人體格強健,所以,貧窮是一把成就事業的利器。卡內基說:“一個年輕人最大的財富莫過于出生于貧窮之家。”貧窮本是困厄人生的東西,但經過奮斗而脫離貧窮,便是無上的快樂。

格羅夫·克利夫蘭曾經擔任第22任美國總統,落選一屆后再度競選成功。起初,他也是個窮苦的店員,每年僅能掙得微薄的工資。他后來說:“的確,極度貧困能使人全力去奮斗。”

在現實生活中,你沒有必要去憎恨自己的出身。若深入思考一下,你也許會發現,真正促使你成功的,真正激勵你昂首闊步的,不是順境和優裕,而是那些常常可以置你于死地的打擊、挫折,甚至是死神。

六、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

與其先享福而后受苦,不如先受苦后享福。

——[波斯]薩迪

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也都希望自己將來美夢成真,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踐行自己的夢想。有人為自己找借口;有人能雖努力一時,卻不能持久;有人虎頭蛇尾,有始無終。“天上不會掉餡餅”,奮斗是不可取巧的,任何人想要有所作為,必須自強不息。

科學家陳章良認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應歸結為“能吃苦”。他說:“小時候,我家境貧寒,常跟著父親一起出海捕魚,但我從不怕吃苦。我覺得,做人就要像個做人的樣子……要想出成果,什么苦都得吃!”

綜觀那些有所作為的人,我們會發現,他們的沉重比瀟灑多,汗水比榮譽多。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普適性規律。但遺憾的是,很多人還不明白這個基本道理。

先秦大思想家孟子認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換句話說,必須吃苦后“天”才能降“大任”。反之,生活一味地舒服安逸,那“天”所降的就不是“大任”,可能是別的什么了。

華羅庚上初一時,數學成績并不好,有時考試還不及格,但他沒有灰心喪氣。他認識到,自己的基本素質差了些,應該多花時間,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學習上。于是,他就用別人一倍半至兩倍的時間來補習功課;那時他家窮,買不起書,他就借書抄錄。蒼天不負有心人,人稱“羅呆子”的他,19歲時就發表數學論文,讓旁人刮目相看。

華羅庚之所以能由“丑小鴨”變成一只“白天鵝”,取得令人目眩的成就,并不僅僅是因為他擁有美好的夢想,更重要的是,他能正確權衡自己,找出其中的不足,然后付出艱辛的努力。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華羅庚這句名言,既是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也是對世人的一絲勸勉。

七、在逆境中看到希望

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英]莎士比亞

在陷入逆境時,千萬別忘了:堅持就是勝利!事實上,在逆境中,不懂得“堅持就是勝利”,正是很多人失敗的根源。我們說,成功需要天賦與智慧,但如果缺乏堅持到底的毅力,即便再有聰明才智,也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

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成功者就是那些咬緊牙關、讓死神都害怕的人。”因此,身處逆境時的正確做法就是:認準目標,咬緊牙關,堅持到最后,奇跡總是會降臨的。桑德斯創建“肯德基”的傳奇故事,有力地說明這一點。

桑德斯退役時,已65歲高齡了,且身無分文。當他拿到可憐的救濟金時,內心十分沮喪。不過,他沒有抱怨,而是自己想方設法解決困難。

他發現,自己有一份家傳炸雞秘方。桑德斯大膽設想,“如果顧客都喜歡吃用自己秘方炸制的雞塊,致使餐館生意火爆的話,也許我可以和餐館達成協議,從利潤中抽成。”

有了想法,他便登門推銷他的炸雞秘方。一開始,他的提議遭到了很多人的當面嘲笑,但這些話絲毫沒有打消他的積極性。因為他堅信,自己一定能找到一家餐館買炸雞秘方。所以,他不斷總結經驗,優化推銷言辭,讓建議更有說服力。同時,不斷鼓勵自己:也許下一家餐館會接納自己的建議。

就這樣,在整整兩年時間里,桑德斯幾乎走遍全美每一角落。當他的建議最終被對方接納時,他已經被拒絕了1009次!

花了兩年時間,被拒絕1009次,這樣的失敗還有多少人再繼續堅持下去呢?恐怕真是少之又少吧,但桑德斯辦到了,所以,他就成了“肯德基之父”。

扭轉逆境的希望,往往就在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困境,卻又不能馬上逾越,此時,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八、逆境是對強者的恩賜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煉機會。只有經得起環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奮斗過來的。

——[日]松下幸之助

一天,兩個強盜從一副絞刑架前經過。其中,一個強盜說:“要是世間沒有絞刑架這類刑具,我們的職業將是非常美好的呀!”

另一強盜反駁道:“呸,你這個笨蛋!絞刑架是我們的恩人。因為,如果世界上沒有了絞刑架,那么,人人都可能去干搶劫的勾當,到那時,你我兩人的買賣,反而要做不成了!”

現實中,各行各業皆亦然。逆境是我們的恩人,正是有了逆境,才能攔阻與淘汰一切不如自己的競爭者,而使自己獲得競爭的勝利。

逆境和障礙不是仇敵,而是朋友和恩人。因為,它們鍛煉了我們“跨越逆境”的種種能力,使我們變得更加堅強,變得所向披靡!大家知道,鷲鳥一到羽毛長出來時,母鳥立刻會將它逐出巢外,讓它在空中做飛翔的歷練。正是這種歷練,才使得鷲鳥在日后,成為禽鳥中的霸主、捕食的能手。

貧窮、痛苦、憂愁、逆境,不是永遠不可超越的障礙,而是人生的一支催化劑,它們能強心健體,讓人愈發堅強。鉆石愈硬,它的光彩愈奪目;而要將其光彩顯出來,所需的摩擦也就愈多。只有磨礪,才能使鉆石顯現出它的美麗。

火石不經摩擦,火花不會發出;同樣,人不遇刺激,他的生命火焰,不會燃燒!所以,寧彭揚說,“假使那(逆境)正當的話,我寧愿祈禱著更多憂患的來臨,為了要得到更多的幸福。”

命運永遠不可能阻擋住那種大無畏之人的前程!一個能夠笑對逆境的人,絕對優于一個面對逆境時兩腿發軟的人!

你所遇到的事情無論怎樣不順,你都應當努力把自己從不幸中拯救出來。當你背對黑暗、面向光明的時候,一切陰影自會拋在你的后面!

九、逆境鑄造堅強

苦難是成功途中的考驗,懦弱的人必然在苦難之下被淘汰,只有堅強的人才會走自己認真想的路程。

——羅蘭

很多中國人喜歡看《西游記》。唐僧師徒4人一行,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才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從更廣泛的意義來看,它蘊涵了這樣一種人生哲理:壓力、困苦、逆境抑或災難,對于人生而言,是不能少的。

4年前,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一位匈牙利小說家凱爾泰斯·伊姆雷。伊姆雷現年77歲,曾在奧斯威辛集中營關押過,是為數不多的幸存者。

大家知道,那個可怕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曾殘害了一百多萬人。1944年,年僅14歲的伊姆雷被關入奧斯威辛集中營,后來轉到布痕瓦爾德集中營。1945年,納粹德國戰敗,他重獲自由。

1951年,伊姆雷開始寫作。處女作叫《無形的命運》,講述了一個被送進集中營的14歲男孩如何順應環境得以幸存下來的故事,其實他是在寫自己的苦難經歷。小說首次寄給出版社,遭到了退稿。出版社認為,這部描寫集中營真實生活的小說缺乏應有的義憤和反抗。

幾經周折,《無形的命運》最終于1975年出版,但此書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后來,他又將自己在集中營的經歷寫進小說《慘敗》中,這部小說1988年出版。1990年,他出版了《為一個未出生的孩子祈禱》,這也跟那段經歷有關。這樣,3部小說組成了他的集中營三部曲。

這3部有關集中營三部曲的小說,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并產生強烈反響。終于,在2002年,伊姆雷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

伊姆雷的人生和作品差點被埋沒。可以這樣說,他歷經種種的磨難,是生命的韌性使他最終獲得了成功。尤其是他集中營時期的生活,成了他寫小說的素材。挫折變成了財富之源,失敗換取了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平乐县| 南靖县| 漳平市| 汉川市| 镇坪县| 山阴县| 京山县| 彝良县| 南木林县| 岳阳市| 临沭县| 镇平县| 海盐县| 松江区| 安化县| 乐昌市| 色达县| 射洪县| 远安县| 高要市| 泰顺县| 苗栗市| 安仁县| 洛隆县| 灵璧县| 泽普县| 宁明县| 广灵县| 儋州市| 运城市| 松溪县| 四会市| 凤庆县| 班戈县| 玛沁县| 泰宁县| 敖汉旗| 家居| 若羌县|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