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歲登上健康快車:男性版
- 洪昭光
- 939字
- 2019-12-10 14:23:08
文化高了,壽命短了
49歲的劉先生是某事業單位的正處級干部,近半年來一直腰酸腿痛、夜不能寐,但是卻舍不得放下工作去醫院進行正規的診療,一日三餐中有三分之二都在接待應酬中度過的,他以為晚飯后隨便按摩一下就可以解決問題,工作應酬和治病兩不誤嘛。待到病情已經加重到發生骨折,劉先生才15年來首次踏進了醫院的犬門。在醫院全身一查,原來已經是肺癌全身骨轉移導致病理性骨折。到處求醫的劉先生家人被多家醫院告知其屬于晚期的病例,基本沒有治療的價值。
像劉先生這樣總以工作為借口死撐著不看病的中年知識分子很多。某報業集團做過調查,機關里健康狀況最差的是中年人,但他們卻因工作太忙極少請假看病,經常到醫務室理療、開藥的老年人總體健康狀況反倒優于中年人群,于是該報業集團的中年人平時看起來好像沒事,個個都是10年、20年沒病過,但一病倒全是大病、重癥。
上海社科院2004年調查發現: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比10年前下降了5歲,僅為53歲,比全國平均壽命則低17歲,中年知識分子死亡率更是超過老年人兩倍,死亡年齡段多為45~55歲。
嚇一跳——檢查發現癌癥已晚期
廣州某文化事業單位今年初先后有兩名中年干部發現患了癌癥后,今年5月的單位年度體檢參檢率高于歷年。不檢不要緊,一檢嚇一跳。600多名知識分子員工心電圖異常的達28%,包括心肌勞損、高血壓、冠心病等異常,比去年增加了一倍。這次體檢新發現了3例晚期癌癥患者,全部是45~55歲的中年骨干,有的癌癥已經轉移。無獨有偶,廣州某大醫院今年的員工體檢新發現三例晚期肝癌患者,全部是41~42歲的專業人才,一人最近已經死亡。
讓人憂——七成在職人員亞健康
公務員、新聞從業人員、教師、科技人員,這些令人羨慕的行業里,中年知識分子的健康問題到了令人十分擔憂的地步:科技人員在35歲~55歲就英年早逝的比例一直偏高;在新聞工作人員中,死亡年齡段也高度集中在中年人群,40~60歲這個年齡段占79%,平均死亡年齡為45.7歲。而在職人員健康者僅為18%,患病者為9%,其余不同程度處于亞健康狀態。
太操勞——近5成人生病還上班
長期習慣于吃苦、奉獻,從輕傷不下火線——帶病工作——倒在工作崗位上,過勞是導致中年知識分子健康極速惡化的主要原因。一份針對新聞從業人員的調查顯示,61%的人沒有享用國家規定的每年一次的公休假,而生病時有44%的人照常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