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理財專刊(第41期)
- 她理財網
- 4字
- 2019-01-09 15:35:59
【門道】
職場新人做好3 件事,加速一萬小時積累
//@nannan
“10,000小時理論”講,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堅持10,000小時,基本上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職場新人怎么能快速完成10,000小時的積累?誰都想快快成為主管經理,怎么突破自己,就要看這10,000小時的努力。
先來看看正常情況下需要多長時間:
每天工作8小時,全年251個工作日,按每人每年5個帶薪年假,全年病假事假5天,共計1928個小時,10,000小時需要花費約5.2年才能完成。
天啊,也就是說,正常工作需要至少5年才能在職場打下基礎,還得別換行業、換職業,否則你可能8—10年才能完成這個過程,想想都害怕。照這個速度,如果你是一枚25、26歲才畢業的小碩,豈不30出頭還無法在職場混出頭了么?
我們能做的就是:加速、加速,再加速,充分利用好自己下班時間是關鍵。
1..適當增加工作時間,早到晚走半小時。
我喜歡早上早到半小時,可以整理電腦資料、寫當天的To-do-list、看當天的行業動態新聞,搞定這些,工作時會高效許多。
如果你上班比較早,下班后的半小時可以總結今天工作完成的情況,并為明天制訂計劃。還可以考慮利用中午的休息時間,我曾和小伙伴們組織了一個商務英語訓練營,每天中午20分鐘的talk show,短短20分鐘,堅持了一個月,就發現自己的進步非常迅速。
2..每晚花工作外的1 —2 小時做職場儲備。
給自己分別設定一個長期、中期和短期的目標吧,然后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去實現它們。
短期目標可以設定為花10個小時以內就能完成的,中期可以是10—30小時,長期的可以是30—60小時,有計劃地分布自己的“正能量hour”。
我總想,不要等到有一天自己的收入無法滿足生活所需,每天下班還要去擺地攤做兼職,才想起來自己應該提前充電的。
花點兒時間做好眼前的事:把要考的證、要參加的培訓、要讀的書列個計劃,利用智庫百科弄懂陌生的管理詞匯,關注一到兩個行業內的好論壇,與版主大牛們混熟,最好可以多參加點線下活動,持續地搜集行業內的案例和職場資料,有靈感了經常寫點東西投投稿,給年終的績效總結積累點兒素材。每天我的晚9點—10點就是這個時間。
3..合理利用消遣休閑時間,變廢為寶。
職場有時候是需要談資的,尤其是做銷售市場類的工作,總不能真的八句話不離本行,發展自己的深度興趣點能給你的職場增加砝碼。
我很喜歡歷史、地理、人文的東西,平時也看這方面的書,還可以看電視節目,做家務、整理衣服的時候就可以同時聽聽電臺。
另外各類網上公開課、聽書網站也可以用,這樣就把自己的課余時間也充實起來了,間接地為工作積累能量。
這10,000小時,漫長橫亙在職場菜鳥與達人之間,這10,000小時,又飛逝而過,無聲無息,看你怎么利用,有多大的智慧,有多強的耐力。
- 她理財專刊(第45期)
- 行為宏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行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演講集I)
- 永輝超市“新倉儲”模式困局(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09期)
- 管理視野27:新能源汽車的突圍
- 上海信息化(2021年第6期)
- 《商界》2018年第5期:商業的本質
- 哈佛商業評論(增刊):激勵員工的四大法則——很多人一上來就錯了
- 雪球專刊207期:2018雪球嘉年華
- 《老虎專刊》009期:科技股收官財報暗示了什么?
- 雪球專刊100期:雪球歷年文章精選(2012—2015)
- 哈佛商業評論(2019年第4期):危險的年齡歧視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35期)
- 《21世紀商業評論》2022年第7期:造車狂歡
- 雪球專刊235期:雪球達人秀Ⅲ:12位投資達人的真實故事
- 《商界》2017年第10期:垂直創業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