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章

小烏雞丸 治帶下腥臭,腹痛陰冷。

吳茱萸 良姜 白姜 當歸 芍藥 延胡索 補骨脂 陳皮 川椒 青皮 劉寄奴 生地 莪朮 川芎各一兩 荷葉灰四兩 北艾二兩 烏雞肉

右為末,用烏雞肉煮爛為丸,每五十丸作一服。如單赤帶,茶清下。

芩朮芍葵丸 治結痰白帶。

白朮二兩 黃芩五錢 紅白葵花二錢半 白芍七錢半

右為末,蒸餅丸,煎四物湯下。

琥珀朱砂丸 治室女帶下。

琥珀 木香 當歸 沒藥各四錢 乳香一錢 麝香 朱砂各二分半

右為末,水丸如龍眼核大,每用一丸,溫酒磨服。

益母膏 治產后赤白帶。

益母草端午日采紫花方莖者,連根洗凈

右于石臼內搗爛,以布濾取濃汁,入砂鍋內,文武火熬成膏,如砂糖色為度,磁罐收貯,每服一匙,膠艾湯調下。一方陰干為末,忌鐵,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膠艾湯下。

四君子湯 婦人帶下,脾胃極弱者,用此加減。

人參一錢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甘草六分 生姜三片 棗子一枚

右,水煎服,不拘時。如有汗,去生姜。

四物湯 治血虛帶下,用此加減。

白芍 熟地各二錢半 當歸 川芎各二錢

右,煎服。

桂枝湯 古方治帶下,間用此加減以固衛氣。

桂枝 白芍各三錢 甘草一錢

右,姜棗煎服。

理中湯 古方治帶下,間用此加減以燥水健脾。

甘草一錢半 人參 白朮 干姜炮,各二錢

右,姜棗煎服。

升陽燥濕湯 治白帶下,陰戶痛,控心急痛,身黃皮緩,身重如山,陰中如水。

柴胡一錢二分 防風 良姜 干姜 (木郁)李仁 甘草各一錢 陳皮 黃芩各五分 白葵花七朵

右,分作二貼,水煎服。

升陽調經湯 治夏月帶下脫漏,及飲食勞倦,暴崩不止等證。

獨活五分 蔓荊子七分 當歸 防風 甘草 升麻 槁本各一錢 柴胡 羌活 蒼朮 黃芪各一錢半

右,空心水煎服,以飯壓之。

半夏丸 古方治帶下,甩此加減,以燥水健脾。

半夏香油炒

右為末,粥丸梧子大,每股三五十丸,姜湯下。

胃風湯 治風邪傷腎,帶下黑如衄血。

苓苓 人參 當歸 川芎 白朮 芍藥 肉桂各七分 粟米百粒

右,水煎溫服。

補經固真湯 一名補陽固真湯。治始病崩中日久,白帶下流不止。

柴胡 黃芩?。居簦├钊省「什莞饕诲X 人參 干姜各二錢 橘皮五分 白葵花一朵

右,水煎溫服。如赤帶用紅葵花。一方,用白葵花十六朵。

四炒固真丹 治婦人崩帶下血,子宮血海虛冷等證。

蒼朮一斤,分作四分:一分用茴香、青鹽各一兩炒,一分用川烏、川楝各一兩炒;一分用川椒、破故紙各一兩炒,一分用酒酢炒。俱以朮黃為度,去各炒藥

右將各炒藥為末,煮藥,酒酢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淡酢湯下。

清白散 【《醫鑒》,下同】  治白帶。

當歸 川芎 白芍炒 生地酒洗過姜汁炒 黃蘗鹽水炒 貝母 樗根白皮酒炒,各等分 干姜炒黑 甘草各減半

右銼,一劑,生姜煎服。如肥人多濕痰,加白朮、半夏。如赤帶,加酒芩、荊芥。久下,加熟地、牡蠣。如氣虛,加人參、黃芪。如腰腿痛,加鹿角膠,或只以二陳湯加蒼朮、白朮。如血虛,加芎歸。如升膀胱之濕,二陳加升麻、柴胡、蒼朮、白朮。

解帶散 治婦人血氣不調,濕熱白帶,四肢倦怠,五心煩熱,痰郁嘈雜。

歸身一錢半 白芍酒炒 白朮炒,各一錢二分 蒼朮米泔浸炒 茯苓 香附酢炒 丹皮酒洗 陳皮去白,各一錢 甘草炙,四分 延胡炒 川芎各八分

右銼,一劑,生姜煎,空心服。

八妙丸 治經脈不調,濕氣白帶,腹痛胃弱。

香附便制 丹皮 川芎酒炒 延胡炒,各二兩 當歸身酒洗 生地黃姜汁炒 白茯苓各二兩 赤芍藥酒炒,一兩半

右為細末,酒糊為丸如菉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滾水下。如腹痛,酒下七十丸。

固經丸 治赤白帶下屬濕熱者。

白朮七錢 香附炒 黃蘗各一兩,炒 龜甲炒 梔子炒,各二兩 貝母 干姜炒,各二錢 苦參 山茱萸肉 樗根白皮酒炒,各五錢 白芍七錢半

右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滾水送下。

玉仙散 治赤白帶下屬寒者。

干姜炒 香附炒 白芍炒,各一兩 甘草生五錢

右為末,每服三錢,空心黃酒送下。

朝元散 治赤白帶下,腹臍冷痛,子宮虛寒。

白芷 陳皮 厚樸 枳殼 桔梗 川芎 白芍 當歸 茯苓 蒼朮 半夏 干姜 官桂 香附 吳茱萸 小茴香 甘草

右銼一劑,生姜三片,棗一枚,水煎空心服。一方加乳香、沒藥各二錢半,烏藥一兩,酒煎,入米糖一斤,早晚隨量飲酒,大效。

四神丸 治白帶。

香附米八兩,酒酢童便各浸二兩,浸三日炒 砂仁去殼炒 蒼朮米泔水浸透牡蠣粉炒 椿根白皮各二兩,蜜水炒

右為末,黃米煮飯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黃酒送下。

二氣丹 治赤白帶下。

舶硫黃熔化傾水中如此七次 朱砂 官桂 干姜各一兩,炮 大附子面包煨去皮,五錢 鹿茸二兩,酢炙 麝香一錢

右為末,酢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如虛勞發熱,先以四物湯四錢,小柴胡湯六錢,合和煎服;后用十全大補湯。

又方 治婦人赤白帶下,上熱下寒,口出惡氣,咽干牙痛,耳鳴,上下流注疼痛,發熱憎寒,口吐酸水,嘈雜惡心,心腹氣痛,時下五色相雜,來而無度,面黃肌瘦,不思飲食。

當歸 川芎 赤芍 生地 陳皮 半夏姜炒 茯苓 蒼朮米泔浸炒 香附童便浸炒 柴胡 升麻 黃芩酒炒 丹皮 甘草

右銼,生姜煎服。一方加地榆尤良。

下熏藥 【《治法匯》】  治臍下寒痛如冰。

三柰 川烏 大椒各五分 全蝎三個 柴胡 羌活各二錢 白礬枯,三分 升麻二分 大蒜 破故紙與蒜同焙,各一錢麝少許

右為末,煉蜜丸彈子大,綿裹,留系在陰外,內陰中。

導痰丸 【《元珠方》】  帶下有痰者兼服此。

廿遂制 百藥煎各二兩 全蝎 僵蠶各一兩 大半夏六兩,分作三分:一分用白礬一兩為末浸水;一分用肥皂角為末浸水,一分用巴豆肉一百粒為末浸水。余藥在下半夏在上,浸至十日或半月,要常動水令二藥相透,次相合處揀去巴豆并皂角,將余水以余火煮令水干,取出半夏切,搗碎曬干,或陰干亦佳

右為細末,薄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或十五丸,亦量人虛實,白湯下。

萬靈膏藥 【《醫貫》】  治元氣虛弱,女人赤白帶下,子宮虛冷,血山崩等證,貼丹田,熨一百二十手。

香油四斤 白芷 赤芍 大黃 黃連 白芍 兩頭尖 草烏 元參 川芎 生地 川椒 胎發頭生男者 穿山甲 熟地 杏仁 槐角 黃蘗各一兩 歸尾二兩 木鱉子五十個,去殼 黃香十二兩,化開,傾米泔水九次 萞麻子去殼 巴豆各一百二十粒,去殼

以上各咀片,入油內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取傾鍋內,熬枯黑色,濾去滓,將凈油入鍋,文武火熬,滴水成珠,方細退火,黃丹二斤飛過焙干,徐徐下,以槐柳桃杏楮各二枝,不住手攪,再下黃香,

去火少冷,又下后細藥攪勻,將好瓶貯之,放水內浸一七,出火氣,用時放滾水內,頓化攤開。細藥列后:阿魏 丁香 沉香各一兩 麝香二兩 血竭 孩兒茶 乳香 沒藥各三兩 珍珠制,五錢 琥珀三錢

右各為極細末,入前膏內。

七味白朮散 【《醫案》,下同】  治帶下中氣虛,口干或吐瀉等證,用此加減。

人參 白朮 木香 甘草 藿香 白茯苓 干葛各一錢

右作一劑,水煎服。

人參黃芪湯 治帶下氣血虛,并血下不止等證,用此加減。

人參 黃芪炒 當歸 白朮炒 白芍炒 艾葉各一錢 阿膠炒,二錢

右作二劑,水煎服。

六味丸 一名地黃丸。治帶下,兼腎虛發熱,作渴唾痰,小便淋瀝,頭運眼花,咽燥唇裂,齒不堅固,腰腿酸等證,用此兼服。

熟地黃八兩 山萸 山藥各四兩 白茯苓 澤瀉 丹皮各三兩

右,煉蜜丸梧子大,食前服。

加味逍遙散 治帶下肝家有熱者,用此加減。

甘草炙 當歸炒 芍藥酒炒 茯苓 白朮炒 柴胡各一錢 丹皮 山梔炒,各五分

右,水煎服。

補宮丸 【萬氏,下同】  治帶下下元虛脫者,用此固之。

鹿角霜 白茯 白朮 白芍 白芷 龍骨煅 牡蠣煅童便淬 山藥炒 赤石脂煅,各等分 干姜炒,減半

右酢糊丸,空心米飲下。

三補丸 治赤帶兼服此丸。

黃芩 黃連 黃藥各炒,等分

右,蜜丸,白湯下。

四物加芩連湯 帶下熱盛者用此。

四物湯 赤芍 黃芩炒 黃連炒,各一錢 甘草生五分

右,水煎服。

加味六君子湯 治白帶。

陳皮 半夏炮 蒼朮泔水浸 人參各一錢 白朮一錢五分 白茯一錢二分 炙草七分 升麻 柴胡各五分

右,姜水煎服。

震靈丹 一名紫金舟。治婦人血氣不足,崩漏虛損,帶下虛冷,胎臟無子。

滴乳香另研 五靈脂 沒藥并去砂石,各二兩 朱砂飛一兩 禹余糧火煅酢淬手捻得碎為度 紫石英 代赭石如禹余糧炮制 赤石脂以上四味,并作小塊,入鍋內鹽泥固濟候干,用炭十斤,煅通紅,火盡為度,入地埋,出火毒二宿

右為細末,以糯米粉煮糊為丸如雞頭實大,曬干出火,每一丸,空心酢湯下。如有孕,不可服。

和劑固陽丸 【《準繩》】  治帶下不止,間用養血固血藥煎湯吞此。

黑附子炮,三兩 川烏頭炮,二兩 白龍骨一兩 補骨脂 舶上茴香 川楝子各一兩七錢

右為末,酒糊九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人參順氣散 【《婦人良方》】 《證治要訣》 治赤白帶下用順氣散,恐即此。

人參 川芎 桔梗 白朮 白芷 麻黃去節 陳皮 枳殼 烏藥 白姜炮 甘草炙,各一錢

右,水二鍾,煎至一鍾,或為細末,食前用甘草湯調服。

加減人參黃芪湯 【《醫統》】  治帶下虛滑之證。

人參黃芪湯 芍藥酢炒 牡蠣粉 禹余糧

右,分兩隨宜,水煎服。

樗皮丸 【《準繩》,下同】  治赤白帶有濕熱者。

芍藥五錢 良姜三錢,燒灰 黃蘗二錢,炒成炭 椿根皮一兩半

右為末,粥丸,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飲吞下。

又方 治亦白帶因濕熱勝而下者。

滑石炒 蒼朮鹽炒 白芍各一兩 椿根皮炒 干姜煨,各二兩 地榆半兩 枳殼 甘草各三錢

右為末,用粥和丸,米飲下。

又方 治帶下。

椿根皮二兩 神曲炒 蒼朮泔浸 青皮面炒 黃蘗炒,各一兩 芍藥兩半 滑石 枳殼各半兩

右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丸九,空心下。

固腸丸 治濕氣下利,大便血,白帶,去脾胃陳積之后,用此,以燥下濕。亦不曾單用,看病作湯使。

椿根皮

右為末,粥糊為丸服。按此藥,性涼而燥,須炒用。一方加滑石一半。

又方 治白帶因七情所傷脈數者。

黃連炒 側柏葉酒蒸 黃蘗炒,各半兩 白芍 香附子酢炒 白朮炒,各一兩 白芷燒存性 木香各三錢 椿根皮二兩,炒

右為末,飯粥為丸,米飲湯送下。已上五方,治帶俱用。椿皮,乃涼燥之劑,濕熱盛者宜之。后一方有黃連、香附、木香,故可治七情所傷。

乳香散 治赤白帶下。

草果一枚去皮,入乳香一小塊,用面餅裹,火炮焦黃留性,取出和面用之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陳皮飲調下,重者三錢。

伏龍肝散 治赤白帶下,久患不瘥,尩悴乏力,人脈微濡。

伏龍肝炒令煙盡 屋梁上懸塵炒令煙盡 棕櫚燒赤存性

右,并出火毒,等分研勻,入腦麝各少許,每服三錢,溫酒或淡酢湯下?;际暾撸朐驴捎?。

馬蹄丸 治白漏不絕。

白馬蹄 禹余糧各四兩 龍骨三兩 白僵蠶 鰞鲗魚骨 赤石脂各二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酒送下;不止加三十丸。

白芷散 治赤白帶下。

白芷二兩 海螵蛸二個,煅 胎發一個,煅

右為細末,空心,溫酒調下二錢。

牡蠣散 治帶下兼經水過多,或暴下血片,不限年月遠近。

牡蠣 龍骨 赤石脂并煅 肉蓯蓉酒浸切焙 石斛 鰞鲗骨去甲 黃芪各兩半 牛角(角思)灰 阿膠炒 熟地黃焙 芍藥炒,各二兩 干姜炮 人參 白朮 桑耳 當歸焙,各一兩二錢半 芎藭 附子炮去皮臍 桂心 艾葉炒,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平旦米飲調服,日再。

補宮丸 【丹溪】  治白帶及白淫。

鹿角霜 白茯苓 白芷 白朮 鰞鲗魚骨 自芍藥 牡蠣粉 白薇 山藥各等分

右為末,糊丸梧子大,米飲下五十丸。

白礬丸 【《準繩》,下同】  治婦人赤白帶下,久不瘥,肌瘦瘁黃,及經年崩漏不止,諸藥不效,脈濡微,與前伏龍肝散兼服即愈。

白礬四兩 附子二兩 黃狗頭骨四兩,燒灰

右為末,粥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補真潤腸湯 一名助陽湯。治白帶下,陰戶中痛,控心而急痛,面黃皮緩,身重如山,陰中如冰。

柴胡一錢二分 良姜二錢 白葵花七朵 防風?。居簦├钊省「山「什莞饕诲X 陳皮 生黃芩各五分

右為細末,只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前熱服。按葵花、(木郁)李仁之滑以潤燥,蓋枯涸滯著者宜之。

又方 【丹溪,下同】  治白帶。

龜板炙 枳子各二兩 黃蘗一兩,炒 香附子 山茱萸肉 苦參 樗根白皮 貝母各半兩 白芍藥七錢半 干姜炒,二錢半

右為末,以酒糊為丸,空心米飲下。

又方 治赤白帶。

龜板涂酒炙,二兩 黃蘗炒,一兩 干姜炒,一錢 枳子二錢半

右為末,酒糊為丸,日二服,每服七十丸。

又方 治帶下脈數者。

枸杞根一斤 生地黃五兩

右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分三服。已上三方治帶,用龜板、黃蘗、地黃,蓋腎水真陰虛者宜之。

白蘞丸 【《濟生方》】  治室女沖任虛寒,帶下純白。

鹿茸酒蒸焙,二兩 白蘞 狗脊燎毛制,各一兩

右為細末,艾煎酢汁,打糯米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當歸煎 【《準繩》,下同】  治赤白帶下,腹內疼痛,不欲飲食,日漸羸瘦。

當歸酒浸 赤芍藥 牡蠣火煅取粉 白芍藥 阿膠 熟地黃酒蒸焙 續斷酒浸,各一兩 地榆半兩

右為末,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

茯苓散 治婦人血傷兼帶下,積久不止,面黃體瘦,漸成虛勞,腰腳沉重,胎氣多損。

白茯苓 菖蒲 木香 熟地黃焙 訶黎勒皮 柏子仁研 杜仲炙 青橘皮去白焙 赤石脂 鰞鲗魚骨去甲 五加皮銼 艾葉燒灰 秦艽 牛角(角思)灰 兔絲子酒浸另搗 當歸焙,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糯米飲亦得。如有胎息,用鯉魚糯米粥下藥。

卷柏丸 治婦人室女腹臟冷熱相攻,心腹絞痛,腰腿疼,赤白帶下,面色痿黃,四肢羸乏。

卷柏酢炙 鹿茸酢炙 桑寄生 艾葉酢炒 白石脂 赤石脂 代赭石各火煅,酢淬七次 當歸酒浸炒 芎藭 鱉甲酢炙 地榆各一兩 木香不見火 龍骨各半兩 干姜炮,七錢半 黃芪蜜炙 熟地黃洗,各一兩半

右為細末,酢煮糯米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艾煎丸 治婦人一切虛寒,胎前產后,赤白帶下,或成血瘕,久服此藥,自然融化。

伏道艾葉去塵土枝梗,先用大棗肉十二兩煮爛,同艾葉捶爛如泥,捻作薄餅,猛火焙干,急碾為末 漢椒去目枝梗及合口者秤,各五兩,以阿膠二兩、米酢三升,同椒于砂瓶內煮極干,取出焙干燥為末 當歸酒浸 川芎 白薇 附子大者炮去皮臍 白芍藥 卷柏取青葉 澤蘭葉去枝梗各焙干 熟地黃凈洗漉去浮者,曬干酒浸蒸曬,再入酒浸蒸五七次,如糖煎香美方可用。亦焙干秤,各三兩

右同為細末,與前艾末椒末拌勻,米酢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二百丸,空心艾酢湯送下。

沉香牡丹丸 治婦人血海久虛,經候不利,赤白帶下,血氣沖心,多發刺痛,四肢煩困。

沉香七錢半 牡丹皮 赤芍藥 當歸 巴戟 吳茱萸湯泡去苦炒 桂心 黃芪蜜炙 川芎 人參 茯苓 山藥 橘紅 干生姜 白龍骨 木香 白朮 牛膝酒洗 枳殼麩炒 肉豆蔻 厚樸制,各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若心腹痛,白芷煎酒下。

紫桂丸 補益血海,治沖任氣虛,經脈不調,腰痛腹痛,冷帶崩漏。

禹余糧火煅酢淬七次,三兩 龍骨 艾葉酢炒 赤石脂 牡蠣煅 地榆各二兩 厚樸 當歸 牡丹皮 阿膠蛤粉炒成珠子吳茱萸湯洗 香白芷 肉桂去粗皮,各一兩 附子炮,半兩

右為末,面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濃煎酢湯下。

固真丸 治白帶久下不止,臍腹冷痛,其寒捫之如冰,陰中亦然,目中溜火上壅,視物(目巟)(目巟)無所見,齒皆惡熱,飲即痛,須得黃連末擦之,其痛乃止。惟喜干食,大惡湯飲。

白石脂燒赤水飛研細曬干 柴胡各一錢 白龍骨酒煮水飛曬干,二錢 當歸酒洗,三錢 干姜炮,四錢 黃蘗酒洗 白芍各五分

右為細末,水煮稀糊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三十丸,空心宿食消盡,煎百沸湯放溫送下。無令胃中停住,待少時,以早膳壓之,是不令熱藥犯胃。忌生冷硬物與酒濕面。按石脂、龍骨之濇以去脫也,蓋濕多滑脫者宜之。

茅花散 治婦人血崩不止,赤白帶下。

茅花一握 棕櫚樹皮三寸 嫩荷葉三張 甘草節二寸

右為細末,空心,酒調半匙服。

苦楝丸 治婦人赤白帶。

苦楝碎酒浸 茴香炒 當歸各等分

右為末,酒糊丸,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溫酒下。如腰腿疼,四物湯四兩,加羌活、防風各一兩,煎湯送下。

地榆膏 治赤白帶下骨立者。

地榆一斤

右用水三升,煎至一半,去滓再煎如稠钖,絞凈,空心服三合,日二服。一方用地榆三兩,酢水煎服。按治帶用地榆,寒濇之劑也,亦濕熱盛而滑脫者宜之。又方書云:地榆本血分之藥,而其性寒,故凡血分有熱而妄行者,能止之,非濇劑也。

豆花散 治婦人白崩。

白扁豆花焙干

右為末,炒米煮飲,入燒鹽,空心服,數次即效。紫花勿用。

調經補真湯 冬后一月,微有地泥冰泮,其白帶再來,陰戶中寒,一服立止,大進飲食。

麻黃五分,不去節 人參 白朮 當歸 黃芩 升麻根 甘草炙,各五分 杏仁三枚 澤瀉 良姜各一錢 黃芪七分 桂枝少許 干姜炮 蒼朮各二分 柴胡 羌活各四分 防風 獨活 槁本各二分 白葵花七朵,去萼

右除黃芩、麻黃外,都為粗末,先將水二盞,煎麻黃一味,令沸,掠去沫,入余藥,同煎至二盞,再入生黃芩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空心宿食消盡,日高服之。一時許,可食早膳。

本事地黃丸 【《準繩》,下同】  治婦人月經不調,每行數日不止,兼有白帶,漸漸瘦悴,飲食少味,累年無子。

熟地黃二兩 山茱萸 白蕪荑 白芍藥微炒 干姜 代赭石火煅酢淬,各一兩 厚樸姜炙 白僵蠶各半兩

右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酒下,日三服。此龐老方也。

桂附湯 治白帶腥臭,多悲不樂,大寒。

肉桂一錢 附子三錢 黃蘗 知母各五分

右為粗末,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食遠熱服。如少食常飽,有時似腹脹,加白芍藥五分。如不思飲食,加五味子二十個。如煩惱,面上麻木如蟲行,乃胃中元氣極虛,加黃芪一錢,人參七分,甘草二分,升麻五分。

香附六合湯 治赤白帶下。

四物湯 茴香 桂 香附

右,同煎服。

又方 治赤白帶下,年月深久不瘥。

白芍藥二兩 干姜半兩

右,各炒黃色,同為末,空心米飲調下二錢,日二服。

二豆散 治耳鳴心躁,腰腳疼重,腹內虛鳴,臍下虛冷,頻下白水,如泔渾濁。

白豆蔻 肉豆蔻 丁香 茯苓 巴戟 丁皮 蒼朮 黑附子煨 桂心各一兩 人參 白朮 山藥 桔梗 茴香 粉草各半兩

右銼碎,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紫蘇葉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鶴頂丸 治室女經水初下,或浴冷水,或熱而扇,或當風,及婦人陰陽過多,血水相連而下,并產后帶下。

當歸七錢半,酒浸 附子半兩,炮去皮 干姜炮 龍骨鹽泥煅吳茱萸湯泡 赤石脂火煅酢淬,各一兩半 牡蠣一兩三錢,鹽泥煅艾葉一兩,酢煮

右為細末研勻,酢糊和丸如梧子大,以赤石脂末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用艾葉鹽湯或烏梅煎湯下。

白堊丸 【《濟生方》】  治婦人白帶,久而不止,腰膝冷痛,日漸羸困。

白堊煅禹余糧 鱉甲 鰞鲗骨各用酢淬炙 當歸酒浸 鵲巢灰 干姜 附子炮 狗脊制 紫石英酢煅淬七次 川芎鹿茸酢炙,各一兩 香附酢煮,二兩

右為末,用酢煮糯米糊九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溫酒下。

養氣活血丹 【《準繩》,下同】  治勞傷沖任,赤白帶下。

大艾葉炒焦,取五兩 干姜炒末,二兩半 附子 白芍藥 白朮 橘紅 川芎 當歸 人參 巴戟去心糯米炒 五味子各二兩

右將干姜、艾二味,用酢二升,無灰酒二升,生姜自然汁二升,將干姜、艾未調于銀器內,用慢火熬成膏,將下附子等九味為細末,入前膏內并炒熱,熟白面二兩半和為劑,杵千下,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或米飲下。

茱萸浴湯 治下焦虛冷,臍腹疼痛,帶下五色,月水崩漏,淋瀝不動。

吳茱萸湯泡 杜仲炒去絲 蛇床子 五味子 丁皮各一兩 木香 丁香各半兩

右銼如麻豆大,每用半兩,以生絹袋盛,水三大碗煎數沸,乘熱熏下部,通手淋浴,早晚二次熏洗。

坐藥龍鹽骨 治同上。

丁香 木香 川烏頭炮,各一錢半 全蝎五枚 龍骨 歸尾 茴香 炒黃鹽 酒防己 肉桂 紅豆各二錢 延胡索五錢 厚樸三錢 良姜 木通各一錢 枯礬半錢

右為末,煉蜜丸彈子大,綿裹,留系在外,納陰戶內。

勝陰丹 為上藥力小,再取三錢,內加行性熱藥。

三奈子 川烏頭 大椒各五分 全蝎三個 柴胡 升麻 枯白礬 羌活各二錢 大蒜 破故紙與蒜同焙,各一錢 甘松三分 麝香少許

右為細末,同前法用制。

回陽丹 治同上。

全蝎 升麻 甘松各二分 大椒 三柰子 蓽茇 枯礬各五分 草烏頭 羌活各三分 川烏頭 柴胡各七分 大蒜 破故紙各二錢 水蛭炒焦 蝱蟲各三枚,去翅足炒 炒黃鹽一錢

右為極細末,依前法制如指尖大,用綿裹納陰戶中,覺臍下暖為效。按炒黃鹽必用之藥,去之則不效。

酒煮當歸丸 治癲癎,白帶下疰,腳氣,腰已下如在冰雪中,以火焙炕,重厚綿衣蓋上,猶冷不任,面白如枯魚,肌如刀削,小便不止,與白帶長流而不禁固,自不知覺,目青藍如菜色,(目巟)(目巟)無所見,身重如山,行步敧側,不能安地,腿膝枯細,大便秘結,口不能言,無力之極,食不下,心下痞煩,心懊憹,面停垢,背惡寒,噦嘔不止,脈沉厥緊而濇,按之空虛。

當歸一兩 黑附子炮去皮臍 良姜各七錢 炒黃鹽 茴香 丁香各半兩 延胡索四錢 全蝎三錢 柴胡 升麻根 木香各二錢 苦楝子 甘草炙,各五分

右將當歸、茴香、附子、良姜四味,銼如麻豆大,以好酒一升,同煮至酒盡為度,炭火焙干,同為極細末;又將炒黃鹽以下九味細末之,共合一處拌勻,酒煮面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宿食消盡,淡酢湯下。忌油膩冷物酒面。

溫經湯 治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唇口干燥,帶下。

吳茱萸三兩 當歸 芎窮 芍藥 人參 桂枝 阿膠 牡丹皮 生姜 甘草各二兩 半夏半升 麥門冬一升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一方用肉桂不用桂枝。按此方,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益母散 治帶下赤白,惡露下不止。

益母草開花時采

右搗為細末,空心溫酒下二錢,日三服。

香礬散 治帶下。

香附子不拘多少,極酸酢浸一宿,炒炭存性,一兩 白礬二錢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服空心,神效。一法用荷葉湯尤妙。

瑇瑁丸 治赤白帶下不止。

瑇?!±m斷各一兩 安息香 麒麟竭 乳香 沒藥各半兩 故錦灰七錢半

右為細末,以蜜及安息香熬和藥末,丸如菉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溫酒送下。

白芍藥散 【《綱目》】  治亦白帶久不止。

白芍藥二兩 干姜五錢

右各炒黃色為末,米飲調下二錢,日二。

神仙聚寶丹 治婦人血海虛寒,外乘風冷,搏結不散,積聚成塊,或成堅瘕,及血氣攻注,腹脅疼痛,小腹急脹,或虛鳴,嘔吐涎沫,頭旋眼花,腿膝重痛,面色痿黃,肢體浮腫,月候欲行,先若重病,或多或少,帶下赤白,崩漏不止,驚怖健忘,小便頻數或白,時見虛熱,盜汗羸瘦。此藥不問胎前產后室女,并皆治之。常服安心去邪,遂敗血,養新血,令有子。

木香另研 琥珀另研 當歸焙 沒藥各一兩 滴乳二錢半,研 麝香研 辰砂研,各一錢

右為末,糯米糊杵為丸,每一兩作十五丸,每一丸溫酒磨下,不拘時服。如胎息不順,腹內疼痛,一切產難,酒和童便磨下。如產后血運,敗血奔心,口噤舌強,或惡露未盡,發渴面俘,煎烏梅湯和童便磨下。如室女月候不調,溫酒磨下半丸。如產后血氣不調,童便磨下。

又方 【丹溪】  治赤白帶下,腰痛或小腹痛,有熱者。

樗皮二兩 延胡索 桃仁 側柏葉 川楝肉 茴香 當歸各半兩 香附八錢 官桂去粗皮 烏藥各三錢 麥皮曲一兩,炒

右為末,酒糊為丸,每服五六十丸,神效。

麒麟竭湯 【《準繩》】  治婦人血傷,赤白帶下,小腹疼痛。

麒麟竭另研 黃蘗去粗皮炙 地榆各一兩 禹余糧火煅酢淬七次 赤芍藥炒,各一兩半 熟地黃切炒,四兩

右銼碎,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服。一方為細末,粥飲調下二錢。一方用生干地黃。

白芷丸 【《入門》】  治帶下,腸有敗膿,淋露不已,腥穢殊甚,遂至臍腹更增冷痛,此為敗膿血所致,須以此排膿。

單葉紅蜀葵根二兩 白芷一兩 白芍藥 白枯礬各五錢

右為末,蠟丸梧子大,空心米飲下十五丸,俟膿盡,別以他藥補之。如無葵根,以蘇木節代之。

當歸附子湯 【《準繩》】  治臍下冷痛,赤白帶下。

柴胡七分 良姜 干姜 附子各一錢 升麻 蝎梢各五分 甘草炙 六分 炒黃鹽三分 當歸二錢 黃蘗少許

右并為細末,用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熱服。為丸亦得。

又方 【丹溪】  治有孕白帶。

蒼朮三錢 山茱萸去核 白芍藥各二錢半 黃芩炒 白芷各二錢 樗根皮炒 黃連炒 黃蘗炒,各一錢半

右為末,糊丸,空心溫酒下五十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庆县| 隆安县| 正镶白旗| 霞浦县| 台东县| 花垣县| 苍山县| 丁青县| 大宁县| 宁远县| 平乐县| 南宁市| 恩平市| 花莲县| 教育| 郑州市| 修文县| 永春县| 滁州市| 拜泉县| 华亭县| 阳高县| 高雄县| 阿拉善左旗| 虎林市| 芜湖县| 盐城市| 广河县| 鸡东县| 平陆县| 泰州市| 来宾市| 海门市| 正阳县| 荆州市| 海兴县| 西乌珠穆沁旗| 镇宁| 图们市| 古丈县|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