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初次見面的情況下,這種人好惡的表現也相當明顯。不是表現得很不耐煩,就是突然地親熱若多年摯友。
除此之外,說話帶哭、帶淚的人,依賴性非常強烈。
好掉淚的人大多是壞家伙,也即俗話說的“劣根性”。
如某地有一個乞丐村,男女老少都走南闖北乞討,他們有一個百試百靈的看家本領,就是賴在人家的門外,以半哭半泣的聲調,讓人們生出惻隱之心,以達到賺錢的目的。這種類型的人,其態度是一輩子都改不了的。
不聽對方說話,只顧自己滔滔不絕、口沫橫飛的人,屬于強硬類型,這種人只要在說話的時候,別人肯“嗯、嗯”地靜靜聽他說,就可以得到他絕對的好感。但因自尊心太強,經常好搶先一步是這類人的一大缺點。
也有不善言辭的人,這一類型以無法巧妙地表達自己想要說的話,或缺乏表現力的人較多。同時,思考深沉、小心、度量窄的人也不少。欠缺智慧,以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也較多。其中有許多可以克服自我而站立起來,只要他有自信心。
說話快與慢可以推測人的性格
與人說話的聲調和速度非常重要,可以從中觀察出一個人的心理。
要是對方說話的速度較慢,表示他對你略有不滿,相反,速度很快的話,則又是他在人前抱有自卑感或話里有詐的證據。
突然地快速急辯也是同樣的心理。例如,罪犯在說謊時,根本不聽他人在說什么,立刻滔滔不絕地為自己辯護,就是個好例子。因為他們有不為人知的秘密藏在心里。
也有人說著說著突然提高了音調:“連這個都不懂,這個連小學生都會的你也不懂!”像這樣惡形惡狀的吶喊,是在期望別人一如自己所愿般地服從;相反地,假如說話低聲下氣的話,則是自卑感重、膽小或說謊的表現。
說話抑揚頓挫、激烈變化的人也有,這種人有明顯的說服力,給人善于言辭表達的感覺,但這也是自我顯示欲望強烈的證據。
小聲說話、言辭閃爍的人具有共同的特點,如果不是對自己沒有自信的話,就是屬于女性性格,和低聲下氣的說話類型心理相似。
也有人一個話題繞個沒完扯個不停,假如你想阻止他繼續說下去,就算是明白地表示:“我已經了解你要說的意思了!”他卻仍是不想停下來的樣子。這種說話法是害怕對方反駁的證據。
也有的隨便附和幫腔,例如,“你說得不錯……”“說得是嘛……”等,在一旁附和對方,這種人根本不理解你在說些什么,同時對說話的內容也一竅不通。如果你在說話時,有人在一旁當應聲蟲,你必須明白這一點才行。要是你誤以為對方了解你的談話,那你就變成丑角了。
用字遣詞可以看出為人
每個人說話都有一定的特性和習慣,常用的詞語與字眼,往往反映出說話者的性格。
在談話中喜歡用“在下”的這種人屬幼兒性格以及女性性格的人;而常使用“我……”的人,則是自我顯示欲強烈的人。
在對話中,大量摻雜外文的人,在知識方面的能力相當廣泛,但也可能是一知半解,借此顯示自己的學識。
也有人喜歡用“我認為……”的口氣,這種人在理論方面很慎重,但也有膽小的一面,其對人的警戒心和調查能力也相當優越。初見之下,似乎和藹可親,而當我們放心地與其親近時,他又擺出一副冷若冰霜,瞧不起人的姿態,所以和這種人相處需要相當慎重。
在女性面前,突然以謹慎恭敬的口氣說話的男人,屬于有雙重性格的人,這種人通常在職業上經常被壓抑,如學者、醫生等腦力勞動者居多。
說話中從不涉及性方面用語的人,則是繃著面孔的道學者類型,與這種人交往,更應特別小心。
知己知彼的技巧
有人夸張地把社交場形容為“戰場”,意即舌鋒之戰。要想成功地取得戰斗的勝利,就必須知己知彼。
1.了解情況
即了解對方的一些經歷和生活狀況。在應酬當中,人的思維方式各不相同,他有他的生活愿望,你有你的生活觀點,交談能否融洽則在于你話題的選擇。假如你不了解他的生活困難,而在那里大吹特吹打高爾夫球或是環球旅游的樂趣,他肯定提不起興趣和你談下去,但倘若你告訴他一條快速致富的門路,不用你說下去,他也會提問的,因為這正是他所關心的。
2.積累經驗
在談話中,經驗是很重要的。對于應酬的話題和場面,應該具有一定的經驗,否則就會處于一種不利的局面;對于所涉及的話題應有專門的知識,當你和對方談到某一件事時,你必須對此確有所認識,否則說起來便缺乏吸引力,不能讓對方感興趣,也無法與他人說到一起。人際交往中,有許多事情即使做法不同,但道理永無改變,這種永恒不變的道理,自己要常存于心。要培養自己的忍耐力,切忌凡事小氣。
經驗證明,“小氣”常使一個人吃虧。要常常保持中立,保持客觀。按照經驗,一個態度中立的人,常??梢誀幦≥^多的朋友。甚至你的“死黨”,你也不必口口聲聲去對他表明,只要事實上是“死黨”就行。對事物要有衡量其種種價值的尺度,不要過分地堅持某一種看法;如果有必要對事情保守秘密(一個人不能保守秘密,會在任何事件上都出現很多過失),就不要說得太多,想辦法讓別人多說。如果在交談當中,不顧對方的心理變化,而一味地將想法統統搬出來,那么,你是得不到他人的認同的。一廂情愿的談話往往會讓對方厭惡。不該說話的時候說了,是犯了急躁的毛??;該說話的時候卻沒有說,就失掉了說話的時機;不看對方的態度便貿然開口,則是閉著眼睛瞎說。
在交談過程中,雙方的心理活動是呈漸變狀態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和人交談中應兼顧對方的心理活動,使談話內容和聽者的心境變化相適應并同步進行,這樣才能讓交談意圖達到明朗化,引起共鳴。
3.區別對待
應清楚對方的身份和性格特征。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和他可以侃侃而談;性格內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對他則應注意委言婉語、循循善誘。不設身處地替別人想想,只一味地夸夸其談,其結果必然是失掉了一批又一批的交談對象。因此,在交談中區別對待交際對手,是人際交往取勝的關鍵。
投其所好的妙處
某編輯曾講過一段故事。他邀一位名作家寫稿,該作家非常難合作,各報社的編輯對他大傷腦筋。因此,這個編輯在見面前也相當緊張。
一開始果不出所料,怎樣都談不攏。作家一味地說:“是嗎……”,“也許是吧”,“這我還真不清楚”,搞得這位編輯很是頭痛,只好打定主意改天再來,于是閑聊起來。
他把幾天前在一本雜志上看到的有關該作家作品近況的報道搬出來,說:“您的大作最近要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了?”作家見對方如此關心自己,就很感興趣地聽下去。編輯又說:“您的寫作風格能否用英文表現出來?”作家說:“就是這點令我擔心……”他們就在這種融洽的氣氛中繼續談了下去。本來已不抱希望的編輯,此時又恢復了自信,最終獲得了作家答應寫稿的允諾。
沒有人會喜歡一個談話時只講自己而不關心對方的人,人們只愿意和那些與自己有共同話題的人交往。
耶魯大學文學教授威廉萊亞·惠勒普斯,在《人性》這篇論文中這樣敘述:我在六歲那年,有一個星期六去斯托拉多姨媽家度周末。記得傍晚時分,來了一個中年男子。他先和姨媽嘻嘻哈哈談了好一會兒,然后便走近我面前和我說話。當時我正迷上小船,整天抱著小船愛不釋手地玩。以為他只是隨便和我聊幾句,沒想到他對我說的全是有關小船的事。等他走了以后,我還念念不忘,對姨媽說:“那位先生真了不起,他懂得許多關于小船的事,很少有人會那么喜歡小船。”
姨媽笑著告訴我,那位客人是紐約的一位律師,他對小船根本沒有研究。我不解地問:“為什么他說的話都和小船有關呢?”“那是因為他是一位有禮貌的紳士,他想和你做朋友。知道你喜歡小船,所以專門挑你喜歡的話題和你說?!币虌屝χ嬖V我其中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一到周末的下午,我們??吹皆S多青年男女佇立街頭,他們中間有不少人是等待情侶相會的。這時有兩個擦鞋童,正高聲叫喊著以招徠顧客。
其中一個說:“請坐,我為您擦擦皮鞋吧,又光又亮?!?
另一個卻說:“約會前,請先擦一下皮鞋吧!”
結果,前一個擦鞋童攤前的顧客寥寥無幾,而后一個擦鞋童的喊聲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個個青年男女都紛紛要他擦鞋。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們聽到第一個擦鞋童的話,盡管他的話禮貌、熱情,并且附帶著質量上的保證,但這與此刻青年男女的心理差距甚遠。因為,在黃昏時刻破費錢財去“買”個“又光又亮”,顯然沒有多少必要。人們從這兒聽出的印象是“為擦鞋而擦鞋”的意思。而第二個擦鞋童的話就與此刻男女青年們的心理非常吻合?!霸律狭翌^,人約黃昏后”,在這充滿溫情的時刻,誰不愿意以清清爽爽、大大方方的形象出現在自己心愛的人面前?一句“約會前,請先擦一下皮鞋吧!”真是說到了青年男女的心坎兒上??梢?,這位聰明的擦鞋童,正是傳送著“為約會而擦鞋”的溫情愛意。一句“為約會而擦鞋”一下子抓住了顧客的心,因而大獲成功。
一開始就攻占對方的內心
說服的最佳狀態,就是在談話一開始,就迅速攻占對方的內心。因此,在對對方進行說服教育之前,怎樣開個好頭就顯得至關重要。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有個男孩想讓母親為他買一條牛仔褲,這個愿望本來很簡單,但孩子卻害怕被拒絕,因為他已經有了一條牛仔褲。母親向來節儉,估計不會滿足他的要求。
于是,兒子便想了個獨特的方式。他沒有像別的孩子那樣苦苦哀求或者撒潑耍賴,而是一本正經地對母親說:“媽媽,你見沒見過一個孩子,他只有一條牛仔褲?”
這句頗為天真又略帶計謀的話,一下子打動了母親。就在那一天,兒子得到了一條新的牛仔褲。后來,母親和別人談起兒子,總要提起這件事情。她說:“兒子的話讓我覺得如果不答應他的請求,簡直有點對不起他。我當時想,哪怕自己少花點,也不能委屈了孩子。”
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的小男孩,一句話就說服了母親,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在他說這句話時,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打動母親。事實上他的確做到了,讓母親覺得他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而不是非分要求。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你肯動動腦子。
在與人談話時,不一定總是直來直去,有時候更需要婉轉一些。因為有些事情直來直去可能會傷害雙方的感情,這時便應該采用婉轉的說法。
俗話說“和氣生財”,婉轉的語言向來是生意場上的制勝法寶。
傳說在明代,有個地方新開了一家理發店,門前貼出一副對聯:
磨利以待,問天下頭顱幾許?
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
這副對聯論文句妙則妙矣,但實在可怕——磨刀霍霍,殺氣騰騰,令人毛骨悚然。這家理發店因而門庭冷落。
另有一家理發店,也貼出了一副對聯:
相逢盡是彈冠客,此去應無搔首人。
“彈冠”取自“彈冠相慶”,含準備做官之意,上聯又正合理發人進門脫帽彈冠的動作。“搔首”,愁也?!盁o搔首”,即心情舒暢,這里又指頭發理得干凈,人感到舒適。吉祥之意與理發技藝巧妙結合,語意委婉含蓄。
這家理發店自然生意興隆。
所謂委婉,即在交談中不直陳本意,而是用婉轉之詞來暗示,使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含義越深,也越有味兒,因而也越是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委婉可以讓對方感到發人深省,可以做到柔中有剛,剛柔并濟,容易入情入理。
也許你會問,如果不婉轉,那會怎么樣?
試看下面幾個例子:
——父親走到孩子房間,說:“這地方看起來像個豬窩!”
——太太對丈夫說:“你把我的話當耳邊風!你不會學學把碟子放進水池之前,先把剩菜倒掉嗎?”
——一位母親向孩子吼道:“你放的音樂太響了,鄰居都被吵昏了頭!”
——一位上司對下屬說:“你對這些資料的分析,特別是費用計算的方式全都錯了!”
這種說話方式,因為不顧及對方的自尊心,即使內容正確,也會影響說服力。要解決這種問題也不復雜,就是把話說得婉轉一點、客氣一點,對方就容易接受了。
就上面幾例而言,經改變后可以成為下面的說法:
——每次看到這個房間沒有收拾干凈,我就替你難受。
——如果把碟子的剩菜先倒干凈再洗,我可以省一半的時間。
——聲音太大打擾了我的安寧,我難以習慣。
——我的結論和你的有所不同,我是這樣計算的……
這樣說話,是不是感覺好多了?也不那么刺耳了呢?那么,在說服的過程中,怎樣說話更顯得委婉呢?下面舉例說明:
說客戶在“耍陰謀”或“耍心眼兒”,就不如說對方“不夠明智”。
盡量避免說“我要證實你的錯誤”,這句話等于說:“我比你聰明,我要使你明白?!边@等于是一種挑戰,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即使對方真的錯了,而你又非要說出來不可,不妨這樣說:“不過,我有另一種看法,但我的不見得對,還是讓事實說話吧?!被蛘哒f:“我也許不對,還是讓事實說話吧。”
你即使認為自己的看法絕對正確,也要避免用太肯定的字眼。例如“當然的”,“無疑的”等,這會顯得你很自負。要改用:“我想……”,“我認為……”,“可能如此……”,“目前也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