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聯網與軍事后勤
- 顧金星 蘇喜生 馬石編著
- 1127字
- 2018-12-30 20:43:29
1.2.1 八層架構體系
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兼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李實恭將物聯網分成了八層架構。這八層架構之間大部分情況下有一定的依賴關系。
1.傳感器/執行器層(域)
物聯網中任何一個物體都要通過感知設備獲取相關信息,以及傳遞感應到的信息給所有需要的設備或系統。傳感器/執行器層是最直接與周圍物體接觸的域。傳感器除了傳統的傳感功能外,還要具備一些基本的本地處理能力,使得所傳遞的信息是系統最需要的,從而使傳遞網絡的使用更加優化。
2.傳感網層(域)
傳感網是傳感器之間形成的網絡。這些網絡有可能遵守公開協議(如IP地址),也有可能基于一些私有協議。而目的就是為了使傳感器之間可以實現互聯互通及傳遞感應信息。
3.傳感網關層(域)
由于物聯網世界里的對象是人們身邊的每一個物理存在的實體,因此感知到的信息量將會是巨大的。如果傳感器將這些信息直接傳遞給所需要的系統,那么將會對網絡造成巨大的壓力和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因此最好的方法是通過某種程度的網關將信息進行過濾、協議轉換、信息壓縮/加密等,使信息更優化和安全地在公共網絡上傳遞。
4.廣域網絡層(域)
廣域網絡層主要用于將感知層的信息傳遞到需要信息處理或業務應用的系統中。可以采用IPv4或IPv6協議。
5.應用網關層(域)
在傳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利用網絡資源,優化信息處理過程,要設置局部或者區域性的應用網關。目的有兩個:第一是信息匯總與分發;第二是進行一些簡單信息處理和執行業務應用,最大限度地利用IT與通信資源,提高信息的傳輸和處理能力,提高可靠性和持續性。
6.服務平臺層(域)
服務平臺層是為了使不同的服務提供模式得以實施,同時把物聯網世界中的信息處理方面的共性功能進行集中優化,緩解傳統應用系統或者應用系統整合平臺的壓力。這樣使應用系統無須因物聯網的出現而進行大的修改,能夠更充分地利用已有業務應用系統,支持物聯網的應用。
7.應用層(域)
應用層包括了各種不同業務和服務所需要的應用處理系統。這些系統對傳感器采集的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并執行不同的業務,然后把處理的信息再反饋給傳感器進行更新,為用戶及終端使用者提供服務,使得整個物聯網的每個環節都更加連續和智能。這些業務應用系統一般都是在企業內部、外部被托管或者共享的IT應用系統。
8.分析與優化層(域)
在物聯網世界中,從信息的業務價值和IT信息處理的角度看,它與互聯網最大的不同就是信息和信息量。物聯網的信息來源廣闊,信息是海量的,在這種情況下利用信息更好地為人們服務,是建立在信息分析和優化的基礎之上的。傳統的商業智能也是對信息進行分析,以及進行業務決策。但是在物聯網中,基于傳統的商業智能和數據分析又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需要更智能化的分析能力,基于數學和統計學的模型進行優化分析、模擬和預測,才能夠帶來業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