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1919年,魯迅提出了“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嚴峻命題,他說做父親是“極偉大的要緊的事,也是極困苦的艱難的事”。近一個世紀以來,這個命題似乎越來越難以找到令眾人滿意的答案。本書作者蔡笑晚先生卻早在四十多年前頗有遠見地選擇了一條不尋常的教子成才之路,那就是以做父親為終身事業。他堅持早教、立志和自學的原則,緊抓孩子人生各個階段的成才關鍵,奉行因材施教、特才特教的精英教育理念。他的付出理所當然地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六個子女個個成才,并各自做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如今,蔡先生終于可以開懷暢笑了。
父親給予孩子的自信和鼓勵,是孩子一生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有資料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兩個小時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男孩兒更像小男子漢,女孩兒長大后更懂得與異性交往。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家庭的精英教育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補給,可以提升孩子在未來工作中的競爭力和未來生活中的幸福感,實現宏大的人生規模。天下的父母們,請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守護,你們必將贏在未來!
在編輯本書的過程中,我始終被蔡先生的故事感動著,被他以做父親為事業的堅持鼓舞和溫暖著,我的眼前不斷涌現出一個個溫馨、感人的父親教子成才的生活圖景。正如書中所說:“那飽含著無限深情和期望的雙眼,看著我走人生的路,使我一生都保持著自信和執著?!辈滔壬怯眠@樣的目光攙扶和引領,關愛和呵護著他的子女成長成才、幸福地生活。我們特別將蔡先生的家教格言提煉出來,以使讀者快捷而清晰地看到蔡先生家庭教育的各個方面,準確地把握其家教理念的精髓和靈魂。誠如《發現母親》的作者王東華先生所說“他的教子經驗像一座儲量豐富的金礦,雖然已經呈現給我們一些令人驚嘆不已的成果,但仍有很多寶藏有待于繼續發掘”?,F在,這種美好的發掘就交給我們親愛的讀者吧!
編者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