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人本游戲
  • 王世穎
  • 3493字
  • 2018-12-30 18:57:23

1.3.3 游戲無處不在

休閑是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是科學和哲學誕生的基本條件之一。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十幾年前的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剛剛進入游戲行業,那時候,主流社會對游戲的理解還很膚淺,認為那是小孩子的玩意兒。《超級瑪麗》和《魂斗羅》已經囊括了他們對游戲的所有認知,他們很少知道那時候已經有了情節曲折動人的《仙劍奇俠傳》,蘊含大量城市地理學原理的《模擬城市》這樣的游戲。甚至有些人完全不知道電子游戲,認為游戲策劃就是為小孩子設計丟手絹那樣的游戲的工作。

而今天,你打開網頁,總能看到游戲的彈窗廣告在右下角閃啊閃,或者突然彈出一個新頁面,告訴你“是男人就要點”。你打開電視,也常常能看到一些游戲廣告,盡管很多游戲的電視廣告對于非玩家來說,不如洗衣粉廣告那樣容易理解,但是這些廣告卻會讓玩家們小小地興奮一下。每年暑假,上海浦東的酒店業都要迎來一個小小的狂歡,那是中國最大的游戲展會Chinajoy(圖1-6)舉辦的日子,新國際會展中心附近某酒店的老板曾經這樣對我感慨:“每年展會這么多,只有Chinajoy和車展,能讓酒店爆滿。”還有手機游戲,現代人幾乎人人都有手機,而幾乎所有的手機當中,或多或少都有幾個游戲。今天,不知道游戲是什么的人,幾乎已經絕跡了。

圖1-6 中國最大的游戲展會Chinajoy

其實,如果我們把游戲的范疇擴大到傳統游戲,我們就會發現,自有人類開始,游戲已經無處不在。就像前面我一直強調的那樣,人生除了生存和繁衍,剩下的都是游戲。

1.3.3.1 游戲三元素

我們繼續再為游戲下一個可操作、可作為判斷依據的定義,這個定義是如下。

具備以下三個要素的人類活動,就可以稱之為游戲。

●參與者

●規則

●愉悅

首先我們來說說參與者。任何游戲都必須有人來參與,但是不同的人在游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游戲參與者還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投入者

●消極者

●破壞規則者

投入者就是核心玩家,他們每天花大量的時間或金錢泡在游戲之中,在游戲中的行為也非常活躍,通常會成為游戲中群體的領導者。在游戲之外,他們通常也會從事一些圍繞著游戲的周邊活動:在論壇發言,參加官方活動,向朋友推薦游戲,購買周邊,撰寫攻略、同人創作、Cosplay……這部分玩家數量不大,但是影響力巨大,是一款游戲生死成敗的關鍵。他們人數越多,越活躍,游戲的知名度越高,生命周期越長。

消極者是數量眾多的一般玩家,他們默默地玩一款游戲,在游戲提供的范圍內,進行有限的交互,他們當中,有高付費用戶,也有不付費用戶。他們當中,有高忠誠度用戶,也有低忠誠度用戶。這個群體不是以消費額度劃分的,而是他們對游戲的重視程度和情感投入度不如投入者高,影響力不如投入者大。他們交錢上線,下線走人,不大會發出什么聲音。但是,他們卻是一款游戲的中堅力量,是孕育投入者的土壤。就像是生物鏈下層對上層的關系一樣,如果消極者的數量急劇減少,相應的,投入者的數量也會隨之下降。

破壞規則者是游戲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他們以破壞游戲規則為樂,同時獲取利益和成就感。他們的行為包括:設計和使用外掛、利用Bug、鉆設計漏洞、盜號、詐騙、騷擾客服等。在中國的玩家當中,這個人群的比例尤其大。破壞規則者是游戲的負面力量,是游戲運營的天敵。

是游戲,就必須有游戲規則,這一點非常明確,不用贅述。

最后說說愉悅。人類玩游戲的目的就是愉悅。但是愉悅不一定只能通過獎勵獲得,有的時候懲罰也能帶來愉悅。

譬如很多人喜歡吃辣,但事實上,人的舌頭上并沒有辣的感受器,辣不是一種味道,而是化學物質刺激細胞,在大腦中形成了類似于灼燒的微量刺激的感覺,也就是說,辣是一種痛。而這種痛,可以為喜歡吃辣的人帶來愉悅。其實SM(性虐戀,英文sadomasochism的簡稱)中的M(性虐戀中受虐方的簡稱)所感受到的愉悅也是同樣道理。

游戲是一種懲罰和獎勵交織的復雜活動,獎勵能帶來愉悅,同樣,懲罰也能在一定情況下帶來愉悅。

1.3.3.2 有規則的,能產生愉悅的活動都是游戲

人類在完成了維持和延續生命的主要任務之后,還有剩余的精力存在,這種剩余的精力的發泄,就是游戲。游戲本身并沒有功利目的,游戲過程的本身就是游戲的目的。

——(英國)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我們已經了解了游戲三元素,那么下面就來分析一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行為,是不是都帶有游戲元素。

問:吃飯是游戲嗎?

答:維持生存的那部分不是,但是獲得快感、身份感以及禮儀和社交的部分則是游戲。

快感就是你遇到了愛吃的東西,怎么也停不下來,即使肚子已經很撐了,你吃下的食物的量已經從維持你生存逐漸走向威脅你生存了,你還想再吃一口。這個時候,你飲食的驅動力已經不是食欲,而是吃下喜愛食物時獲得的快感。

身份感就是你到了盤古七星或者米其林三星飯店或者高檔酒會,看到琳瑯滿目的食物,松露、魚子醬、鵝肝、龍蝦……這些東西賦予你的不只是溫飽,而是奢華的身份感和高貴感,你按動拍攝鍵,把它們發到網上,去炫耀你的身份感,這個行為和你在網絡游戲中弄了一身頂級裝備在新手村跑來跑去并沒有太大不同。

餐飲的禮儀和社交部分,指的是高檔宴會場所中座位次序、敬酒規則、餐飲禮節和餐具使用規則等繁文縟節,如果僅從維持生存考慮,用手抓飯直至吃飽是最簡單便捷的選擇,禮節這種東西,本質就是一種游戲規則,嚴格按照餐飲禮儀就餐的行為本身,就是按照這個規則進行的一個簡單游戲。怎么說呢?這個游戲的性質大概和打字游戲差不多,規則怎么說,你就怎么做便是。這個游戲最終的獎勵,就是你在宴會上不出錯,不出丑。

再來看看參加一場高級宴會的流程和網絡游戲的任務有多相似吧!

●“你收到了請柬”:相當于在網絡游戲中“接受了任務”。請柬上的時間地點以及出席要求和網絡游戲的任務說明何其相似。

●“宴會要求帶一個異性伴侶”:相當于在網絡游戲中的“一個要求雙人組隊完成的任務,而且是必須和一個異性玩家組隊”。

●“宴會要求穿正裝”:相當于在網絡游戲中“這個任務對于裝備等級有要求,你需要穿著30級以上的裝備”。

●“來到會場,進入指定座位”:相當于在網絡游戲中“任務要求你前往游戲中的指定地點,從而觸發下一個任務環節……”

根據這個分析方法,我們可以去嘗試分析一切社會活動,其實它們或多或少,都帶有一定的游戲性質。

法律就是游戲規則,庭審則是利用游戲規則進行辯論的游戲。

詩歌是一種文字游戲。無論是中國的絕句還是西方的十四行詩,都有明確的規則,按照規則把語言文字組織起來,表達一個意思,就是詩歌這個游戲的全部。

電影《劉三姐》的這個場景(圖1-7),相信大家都有印象,這就像是一個綜合的大型多人在線游戲。什么?不相信?那就看我分析一下。

圖1-7 電影《劉三姐》的一個場景

首先,歌唱行為本身就是游戲。亞里士多德說過:“或許,僅僅是為了游戲和消遣的目的,我們才像喜愛睡眠和飲食一樣喜愛音樂。”

其次,這是一種當眾歌唱的表演行為,表演本身又是一個具備人際互動的角色扮演游戲。臺上臺下的呼應,才構成了表演的全部,只有表演者而沒有觀眾的表演是不完整的。

再次,歌詞的內容是猜謎,猜謎本身就是一種傳統的智力游戲。

最后,這個場景還是兩撥人通過猜謎的歌唱互相爭斗的行為,這相當于網絡游戲當中的PVP(Player VS Player的縮寫,意為玩家對戰)。所以說,這種賽歌其實是一個復雜的多人在線網絡游戲。

我們再來看一下主流的游戲類型所對應的現實社會活動。

1.角色扮演類游戲(Role Playing Game,簡稱RPG)

角色扮演游戲,顧名思義,就是玩家將扮演游戲的主人公,在虛擬世界里,經過一系列的活動,通過努力達成一定目的的游戲。像是《仙劍奇俠傳》(圖1-8)、《最終幻想》、《暗黑破壞神》等,都是角色扮演類游戲。

圖1-8 單機RPG游戲《仙劍奇俠傳五前傳》的游戲截圖

我們來看一下,現實中的哪些活動類似角色扮演游戲呢?

●儀式、節慶、祭祀、宗教活動:這些活動都帶有角色扮演游戲的性質,都是一個人在特定的場合下,去扮演某個角色,呈現出他社會角色的某一個方面。例如一個普通的女孩,她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女兒,在社會中的角色是學生,而在媽祖祭祀的場合,她可能被選中扮演媽祖。

●舞蹈、演奏、歌唱、戲劇:這些則是更明顯的角色扮演游戲,表演者扮演的角色,不與其社會角色發生關聯,并且會經常發生變化。譬如一個演員,他在今天這出戲中扮演皇帝,可能在明天那出戲中扮演太監,無論皇帝還是太監,都和他本身無關,只是一種單純的扮演。

2.益智類游戲(Puzzle,簡稱PUZ)和桌上類游戲(Table,簡稱TAB)

如今PUZ游戲和TAB游戲基本可以混為一談了,都是小而精的游戲的代表,例如《俄羅斯方塊》、《大富翁》等。

這類游戲幾乎就是把現實中的同類游戲搬到了游戲設備上,你可以和電腦玩,也可以和人玩,但是和人玩的時候,就不再像古代那樣限于面對面,通過網絡你可以和千里之外甚至地球另一邊的人一起玩。

猜謎、拼圖、填字、下棋、打牌等都是這類游戲的代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溪县| 万源市| 垦利县| 渝北区| 开化县| 图木舒克市| 平安县| 新泰市| 天柱县| 格尔木市| 阳江市| 锡林浩特市| 新田县| 庄浪县| 鲁甸县| 临夏市| 拜城县| 托克逊县| 东乡| 天气| 宾川县| 甘泉县| 临沧市| 博爱县| 亳州市| 四平市| 乌拉特后旗| 西平县| 抚顺县| 禄劝| 大竹县| 彩票| 大埔县| 五大连池市| 绥中县| 阿鲁科尔沁旗| 长岛县| 府谷县| 远安县| 塘沽区|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