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軟件項目實訓指導
- 方英蘭等編著
- 765字
- 2018-12-30 15:18:09
第1章 緒論
1.1 實訓背景
IT產業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IT人才的培養成為制約IT產業更快發展的新問題。據調查,我國每年至少有幾十萬軟件人才缺口,人才緊缺已成為影響我國IT產業發展尤其是軟件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我國高校中的計算機本科專業已達800多個,IT類專業多年來一直是高校招生的熱門專業,但近年來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中聽到的最多感嘆是:就業難!就業難!甚至有一些畢業生,已經不顧及薪酬,只求能找到一份工作。
熱門專業遇到了就業寒冬。一邊是市場對IT人才的迫切需求,一邊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龐大供應。兩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什么原因?大家眾口一詞地指向了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
國內某門戶網站一項最新在線調查顯示,1500多名被調查者中,55%的人認為,是教育體制不適應社會需求,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差,工程經驗缺乏,知識結構不合理;只有10%的人認為,是人才過?;虼髮W生眼高手低,造成大學生就業難。
據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與智聯招聘聯合推出的畢業生就業狀況大型調查顯示,在問到“雇主最看重求職者什么”時,57.8%的雇主最先看的是“工作或實習經歷”,其次是“專業”(44%)、“畢業院?!保?8%)、“英語、計算機水平等”(21.6%),只有3.5%的雇主會首先看畢業生的“在校成績”。
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以后,90%以上的知識技能需要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學習,因此高校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必須適應他們未來的需要,以培養工程專業能力為主,但是專業能力和經驗是無法通過課堂灌輸式教學方式獲得的,必須經過大量的實踐才能夠提高。
目前,各高校對培養方案中的實踐性環節設置和實施越來越重視,很多高校建設了實習實訓基地,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國內外著名軟件企業參與軟件人才培養改革和建設,引進先進的訓練方法和內容,實行開放式辦學。學生應該更具主動性,鼓勵他們課余期間參與項目實踐,提高實際工作技能,適應社會需求,提高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