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 甘泉先生續編大全
- 湛若水
- 4886字
- 2015-12-01 17:21:22
江門高弟弟,藹藹南川翁。一體見渾然,允矣得其宗。傳家有賢子,秀發自兒童。足下生風云,一朝蛇作龍。藉甚浦江政,流韻柳城同。圣皇重柔遠,俾化廣南戎。萬里方發軔,索我樵云中。一笑五年夢,須君有父風。
躬刈二首戊申十月二日同福建柯生尚遷
刈禾復刈禾,刈禾莫踐根。根下有遺穗,猶得濟貧人。人貧尚可濟,國貧失所天。八十甫田中,投鐮獨惘然。
刈禾捷下鐮,勿使鐮傷手。傷手猶自可,傷心不堪老。人老易傷心,地老不生草。天老失雨晹,舉頭見穹昊。
西樵樓垣上十月菊未開
古人愛佳節,重九菊花開。樓陴十月半,我菊方菩蕾。含章不肯發,深衷安可裁?不從雨露滋,獨生霜雪堆一作如學我端默,歲晏同徘徊。。
潯岡李黃門渡海將百里,陸行又五十里,顧予於西樵,其誠切何如!其視過門不入室者何也!感而賦詩,因以贈之云。
有客平生交,過門不入室。何況居深山,戶外無人跡。何其黃扉賢,踰海來相覓。天風開素襟,一語破寥寂。冥棲煙霞深,喜舞云路村名窄。未論泉石盟,且進治安策。
南雄陳鳳山良貴,吾道中人也。掌教新建,甫及三載,望云思親,飄然拂袖而歸。居棲鳳之上,戶外如市,不出者十年。一旦動停云之懷,不持一錢一仆,只身千里,來訪西樵一閱月。喜而賦之。
脫蓗新建博,歸來共我船。鳳山棲鳳居,不見垂十年。朝望西樵云,暮扣南商舷。一囗手自持,一仆不攜焉。鳥道懸極巘,入我煙霞門。囗言心先得,與我樂經編。知君進高明,吾黨豈無人?斯文大振作,歲月怕因循。
柯生尚遷喬可,長樂士也。凡游江浙金陵之間,足跡半天下,以求自得師。每欲謁予而每每相左,今年秋,自古岡九山子以書送至西樵,齋戒三日而問學,遂入天關,凡三閱月而別,詩以送之。
閩士多及門,好問惟汝賢。不肯俯拾養,日注書數篇。周禮廣大胸,吾且有擇焉。齋戒三問道,后歸於無言。掃除意見障,云開見青天。齋戒通神明,一念無窮年。
喜蔣督學道林、羅國子一泉、同二蔣生至天關
好客來二陵武陵茶陵,相扶三四君。面帶衡岳色,衣染洞庭云。崎嶇出萬劫,桂陽[石]嚙人。如楊墨塞路,圣途為囗囗。一笑入天關,未暇敘寒暄。親視好顏色,默坐對囗囗。倏忽三千里,猶疑夢中魂。相期但正學,斬截勿囗囗。
予以倦游默坐青霞,送蔣道林諸君登飛云嶺
送子登飛云,須得飛云路。得路自不停,不停亦不驟。五步一調停,十步一回顧,是名為中途,無前與無后。灑落四百峰,身到飛云處。
五色鳥 似蔣道林、羅一泉、蔣叔英、蔣本學及鐘寶潭、梁觀光、周自正、鄭孔新、謝振卿同參
朱明五色鳥,好客來歌吟。因知感應理,天機何其神!何以天機神?一氣故相親。哲哉神理妙,君子以體仁。
游甘泉洞
沿泉入甘泉,泉中有幽石。石上宜泉流,對之心益寂。石以礪吾心,泉以囗吾齒。諸君泉石人,可以與於此。
游蓮洞書院
蓮花洞名似蓮花,莫是火中生?孤根立宇內,二儀范其形。諸山圍靡靡,兩水長泠餐。金雞出海底,鳥道中天行。維其中天行,是以無險傾。
游小華山
小華與西華,大小何所分?究竟西華月,亦是小華云。云月無疆界,南北本同天。無窮天理教,突過希夷前。
游石巷
石巷號仙巖,本在人間世。一開禍福門,男婦拈香至。囗囗囗之囗囗囗[成景致]初[入后]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院名無異。因思武夷游,插趐瞬息[旦]。
戊申除夕吟
三王各有正,除日隨時名。天道有常運,月西日東升。除夕何所除?維以除奇情。除情以正性,日月恒真明。
己酉元旦吟
人情愛元旦,元旦日之新。三王各有元,為正子丑寅。今日亦昨日,新人非舊人。吾將日日新,維以奉天[君]。
同道林諸賢天關泛舟
[天]關天所裁,白云山名從天來。一水暗入城,群山為之[回]。天池宜泛舟,大風無怒濤。因動五湖想,吾豈鴟夷[儔]?急槳花在后,緩槳花無有。忘情緩急間,不覺花在[手]。寄語同舟人,一任操陀叟。據康熙二十年本補字
西樵與蔣道林諸游者
西樵等山耳,君來四千里。一來即一去,去來有何意?大科見日臺,[共坐]了大事。收拾到山時,明日[害難寄]。據康熙二十年本補字
陵云臺以處蔣道林羅一泉
南岳有佳客,言從二陵武陵茶陵來。烏僊不識面,翳門囗何誰。山靈有夙約,煙霞為之開。君若憺忘歸,為囗囗云囗。 宿故相方嗇翁宅有感
借眠丞相府,景在嘆人非。睹物深懷舊,明公早見幾。急流知退勇,孽子得歸遲。天道戒盈滿,人今已殆而。曾睹圣訓賜夏公持盈守滿大書
新創天階精舍作
樵麓有貴峰,大科之初程。峨峨入云漢,天柱南岳峰名同崢嶸形相似也。於茲作小歇,天階何乃名?人謂天蓋高,無階不可升。豈知得其門,無窮吾可陵!舉足踏半云亭名,倏然羽翰生。披云堂名逐日月、忘故身。天道無聲臭,神游不在形。
送南寧太守曾君歸養詩有序
廣東遠在南海之隅,故學者罕至。嘉靖丁未,新安洪子峻之渡海而來,訪甘泉翁於西樵,凡月而歸,甘泉翁樂遣之。戊申,武陵蔣道林卿實踰衡岳而來訪西樵,凡月而歸,甘泉翁悵留焉而不可得。己酉夏,漳平曾子惟馨自南寧還訪於天關,凡日而歸,甘泉翁樂遣之。或問曰:「三子之來,同也,而翁於洪曾二子則樂遣之,於蔣子則留之,若不滿意焉,何居?」甘泉翁曰:「夫斯之謂道也。夫道者,知進退知[久]知囗囗囗囗囗囗囗爾。洪子之速歸囗囗祖也,老母病也。曾子之速歸,為嚴君在堂也,拜疏而歸養也。若蔣子之速歸,無謂焉,不遠四千里之遙,八九十老年之別,為斯道千萬[載]之計,此吾之所以留之而悵悵也。而洪曾二子之速,其速道也。吾之歡遣乎曾洪二子,亦道也;而悵然於蔣子,亦道也;所以不同也。夫道,孝弟而已矣。今曾子之囗囗,推其所以為親之意而擴充囗,孝弟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天]地明察,神明囗矣,堯舜之道,不是過焉。此囗之贈曾子囗囗也。曾子其因徽人,以吾言囗之洪子囗囗囗哉。」乃作五言詩一章囗之云。
囗囗囗鼎彝,時無所用之。匪時故不用,囗自與時違。囗囗囗囗水,歌吟共諧嬉。鳳雛毛翼長,囗云作羽囗。撫州故政教,藉藉在口碑。暗投按劍起,垂趐邕州涯。道逢羅浮翁,已決進退機。蒞邕未一載,化與文翁囗。望云忽思親,拜疏長拂衣。人爵人之爵,何如囗囗囗?囗囗過五羊,日扣天關屝。歸來見垂白,一囗囗囗囗。孝友即為政,奚必為政為?
送周生榮宰為母氏貞節之京
母氏貞節余,擴之肅家政。天地大綱常,匹婦猶能正。誰謂天蓋高,昭昭而能聽。仰首一鳴號,自天降錫命。
送增城令尹李君入覲詩有序
子產一章十月二句,甘泉子贈邑候李君貞可入覲之京之詩也。貞可蒞增邑,廉靜簡命。不徇人事,百姓若無官府然,人皆安之。己酉九月之吉,鄭生孔新滌以告曰:「父母官今應例朝覲,且行有日矣。請文贈焉!」予病不能文,作古詩一章,序而送之。人士皆望其歸之早也,故詩之指系焉。
子產教子弟,田疇為植之。宓子不下堂,終日惟彈絲。何如李明府,文雅飾吏治囗。勝事傳四境,增江十詠詩。君今朝天去,赤子失母慈。屈指計歸程,君行無遲遲。
答山西太原內泉王君遠致書幣
翁居西城腹,同志從春谷潘子抑別號。於時上下交,未睹君面目。萬里拜緘書,深情見衷曲。神交傾蓋上,忘形意已足。蕩蕩帝遺風,藹藹昭明俗。待我生羽翰,來共天池浴。
三事言贈舊友霍思舉遷任武宣
吾聞當官者,三事清慎勤。清為慎之本,慎乃勤之根。體之在天理,理得三事神。六政生六翮,超身起青云。
南山壽鐘寶潭
有客歌南山,歌之動我懷。道以年而壽,壽者道之階。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心從。直入自然門,此壽元無窮。
題鄧翼周乃尊漸崖號
足下百尺崖,漸之即平地。平地與高崖,於心何以異?如何習危階,不去一矜字?本心自坦蕩,圣學復如是。
病中援筆和答陳朗溪兵憲名仲錄
我本無形像,如公自得師。千秋長嘆息,五字為提撕。物理雖千變,知幾在一時。試參時義破,臭腐即神奇。
紀夢有序
嘉靖三十年十月十五,夜夢先師白沙先生示以文字一卷,舒之甚長。夢中得其意,覺而忘其言,豈所謂得意忘言者乎?
夜夢自然翁,示我以文字。文字大如拳,紙高亦稱是。卷舒數千言,了了得其意。自從堯舜來,禹湯文武繼,周孔及鄒軻,相傳有何事?可得不可傳,人人有諸己。
慎齋詩有序
慎齋,美慎齋也。掌教黃平甫行年八十,老而好學,慕顏路少孔子六歲之義,執贄相從於天關白云之間,志成己而成物,為諸生領袖焉。
慎齋嗟慎齋!慎之而不葸。雍容禮義鄉,人情和物理。少予方六歲,春秋八十囗。甌閩辭鐸歸,禮予執弟子。白云樂從游,躍馬謝鞍囗。天關日周旋,斯文期共起。周王同壽考,退不作人矣。
送西洲二陳表侄上京入監詩有序
甘泉洞南鄰西洲村,有陳希周者,予母侄也,號靜翁,樂靜也。長子堯典孟欽鄉薦,故泉州別駕;次子仲協舜典侍養,又次叔承禹謨也,又次季贊皋謨也。二子者由番庠應例入京師,游北監,成賢國報焉。予壯之,作詩以榮其行云。
西洲有乳鳳,翩翩起高翔。比翼養毛羽,五色成文章。朝喙上林竹,暮飲壁水漿。時來雙和鳴,圣人在黃堂。
送湯貳守之任有序
吾邑鶴峰子湯新之學於甘泉,文行杰出。茲由靖州榮遷登州貳守。喜學政之有征,而增江為有光也,詩以壯其行云。
送子出東門,髦言須一聽。道大本無窮,行行戒自圣。仕學交相優,一機互感應。先王不忍心,斯有不忍政。
祝圣會和冼秋官奕倩詩意兼呈會賓諸公
人為天地心,天一無二三。各自從軀殼,爾我紛商參。自茲日以離,操戈起妒讒。下石更交兵,樂禍靡悔慚右一解。紀綱一以絕,人道亦胥囗。反唇與反目,手足互相殘。篡弒滔天禍,起此一囗間。所以春秋作,只手欲回天右二解。大禹泣民心,吾淚亦潸然。棲棲鄒魯叟,周流挽狂瀾。發憤筑方臺,三日成巉巖右三解。太平慶元日,元者善之先。諸公翕然至,登拜同一欽。何以同一欽?萃渙古所聞。眾星齊拱極,帝座居森嚴。觀天斯知人,萬心朝一元右四解。忘形樂宴飲,仁義從高談。指天以為證,永矢毋貳焉。天樞常不動,地道信指南。頑鐵知子午,何心莫同仁?愿言一德心,上帝常汝臨右五解。
慈節詩有序
慈節,表黃進士夢說祖母梁之賢也。梁歸黃祖蒞三年而蒞亡,遺命擇賢之昭穆立繼,得袞焉。親族四兇構之訟,謂蒞為[養子],遂白於官。梁受百折而志不回,以死自誓,終不易節。正義全恩,紡績自養,以厝舅姑。教孫讀書,以致顯揚。肖甫之言曰:「吾祖母節不變於先君,慈不遺於孫子,孝不弛未葬之舅姑,志不衰於狡計之族人,皆可稱也。」故請甘泉翁表之詩云。
夙駕理明誠書院,因棲鳳凰巔。有來黃國賓肖甫,得聞祖母賢。於歸甫三載,二十失所天。誓死不易節,奉此臨終言。序賢以立繼,遂得子袞焉。薄族糾禍起,憐利不憐仁。逼母誣其夫,團局絕香煙。百折不撓志,天定多文孫。敝邑風相沿,鄭弟與李孱。同體知痛癢,骨肉胡相殘?何時見君子,流涕對長嘆。
初宿鳳凰山房二首
壬子正廿七,予始棲鳳凰,諸公贊助,越旬成室堂。地高萬籟徹,風露灑衾裳。就床見諸山,山色送晴光。此中有真得,欲語已相忘。
云卿就徐孺,孟氏亦芳鄰。百代有相感,何況[接]音塵!哲人白沙先生昔神游,遺我席光言。古來尚親囗,所貴化以神。至妙實在茲,區區安足論。
明誠書院閣廚
閣廚依竹底,竹清廚亦清。茶煙鶴不避,宜烹葵藿羹。辟谷不夕餐,爽氣通仙靈。避地增城上,九仞記增城九重誰能凌?
明誠書院柴門
卜筑增城上,還用柴門扃。於以謝俗客,入者惟諸生。吾聞古大匠,用材如用人。善擇無棄材,吾仍貫舊成。
舉廢菊坡,東望羅浮,獨立延佇,欲往無由。
長嘯鳳山巔,十里聞鸞凰。令人輕餐淡,甘心熱鬧場。俯拾東皋翠,仰見飛云光。三年負五廬,道路阻且長。即陸誰為車?涉水江無航。吾且托神游,因之游八方。
壬子二月六日,由歐陽洞入羅浮,至分界關作。
涉江向羅浮,取道歐陽洞。山高石囓趾,云磴入天衖。誰云增博界,無乃普天共?朱明與朱陵,皆為我妙用。
同郴陽朱生曠、鐵川馮生時舉宿青霞書院
青霞與朱明,唇齒相倚依。沖虛共門路,可以達吾廬。此地真足樂,戒心虎豹途。虎豹有時滅,青山色自如。
古靈洞佇望久之
昔慕古靈洞,久入我囊中。今來徒悵望,日暮末由從。門靈何致之?萬有盡皆空。此神如不見,自問靈臺翁。
戒心有序
壬子二月十七作。是月初六日,予自增城趨羅浮黃龍洞。未刻,行釋菜禮於四賢祠。即暮,宿於青霞。初七日,遄還增城,東莞賊二百人已躡予后,劫殺縱橫,官兵捕之不獲,入羅浮矣。亦危哉,幾不免於虎口。
六日還羅浮,七日還增城。翌辰伙賊至,劫殺何縱橫!於時尚優暇,題詩盧子亭。歸沙復天關,聞之魂夢驚。入山足虎豹,浮海多虬鯨。誰謂天地寬?一身無宇寧。
深悼大參項甌東孤卒途中無仆無親,欲哭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