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致仕到家祭告祖墓文各祖考并同

維嘉靖十九年,歲次庚子,九月己丑朔,越十七日乙巳,孝孫若水敢因宗子太液告於始祖考奉訓大夫德慶路治中府君,始祖妣夫人丹陽鄺氏夫人。若水忝賴祖德之流光,積善之余慶,官歷吏禮兵三部尚書,恪遵清慎勤,六載寡過,幸不毀傷,以玷先德。茲蒙我圣主放歸保全之恩,亦皆我祖先貽謀燕翼之澤。謹以牲醴庶羞祭告墓下,尚饗。

太宗合食祭文

維嘉靖十九年,歲次庚子,十月朔日己未,玄孫若水等因宗子太液,敢昭告於始祖考奉訓大夫德慶路治中府君,始祖妣丹陽鄺氏夫人。茲放古者花樹韋家故事而損益之,太宗子孫每孟月之朔小宗每月朔,會食於本祠下,以致親親睦族之義。今晨會食,禮宜先薦告於我祖,其鑒佑之引之,永永不替。尚饗。

祭告羅浮朱明洞土地文

維嘉靖十九年,歲次庚子,十月己未朔,越初八日丙寅,南京兵部尚書致仕湛若水,謹以三牲庶羞果酒,奠告於朱明洞天土地之神。竊惟天下洞天,朱明第七,土高有靈,地靈人杰。我昔卜筑,入宅茲始。諸第云從,丕明義理。殆將為此洞留勝跡於后代,為百世之稱美,以圖報於明天子。神其是佑是啟,以永勿替。尚饗。

祭告先師石翁墓文

維嘉靖十九年,歲次庚子,十二月戊午朔,越初二日己未,門人前南京兵部尚書湛若水,謹以潔牲束帛庶羞清酌之儀,敢昭告於先師翰林院檢討白沙陳先生之墓曰:水也言念在昔,欲歸未歸,惟其時矣。言孫行危,哲其機矣。欲行夫子之道,溥其施矣。然而僅以明夫子之道,折群疑矣。淹留無成,今茲其歸矣。君親師一道矣,昔者曾子戰戰(競競)[兢兢],臨終而啟手足,懼虧體辱親矣。水也之事君,亦戰戰(競競)[兢兢],臨歸而自省厥躬,懼失身欺君矣。今也既歸,猶戰戰(競競)[兢兢],而自思以不虧體失身,而玷夫子之門矣。矢心陳詞,奠告墓下,自茲以至於未死,亦戰戰(競競)[兢兢],擴充素學,畢吾年矣。惟夫子其啟佑焉!尚饗。

天關上梁祭告文

[維嘉]靖十九年,歲次[庚子,十二]月戊午朔,囗囗囗囗囗戊寅,前南京兵部[尚書囗囗謹以]囗囗之囗囗囗[告]於天關土地之[神]囗天詔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立我大閑曷居[匪仁曷]囗,匪義囗囗[君]子囗囗囗禮,吉日維時,棟宇斯棲,囗囗囗囗,[惟]神庇之。

天關隱居落成入宅告文

[維]嘉靖[二]十年,歲次辛丑,囗囗丙囗朔,越囗十囗囗[寅],前南京兵部尚書湛[謹以束帛]牲[酒之]奠,[告於]天關土地之神曰:粵自開辟以[來];允厥佳[勝有其地而]未遇其人,囗[有其]人而不遇其地,恒若相[求]而[若]相避然者。囗必囗囗明囗寄囗隱囗有其數耶?抑囗遇有時耶?囗囗囗[天]作而地囗之,以遺斯人者非囗斯地自開[辟以來不]知[幾]億萬斯年矣,傍有連[理之]木,亦不[知]囗幾百十年矣。乃今地屬於予,予識此囗以木,囗囗以人囗地,豈囗隱囗之數際囗之時囗囗之寄囗囗囗期耶?然則神明之佑予,亦囗備矣。我[之]感神之囗囗,可勝既矣。囗囗落成,攜眷囗寧囗神囗囗於既囗而囗神之佑啟囗[將來]者豈有涯哉?惟囗囗[鑒]之。[尚饗]。

新居青霞書院告土地文

維嘉靖二十年,歲次辛丑,八月甲寅朔,越二十日癸酉,前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湛 謹以三牲清酌之奠,昭告於青霞書院土地之神曰:有賢侍御,為卜青霞。爰既落成,爰始爰家。安人之宅,游神之庭,入圣之奧,穆穆明明。維神是德,是啟是迪,是佑是式,以我師徒,勿替於有極。尚饗。

謁奠天華精舍四賢祠文

維嘉靖二十年,歲次辛丑,八月甲寅朔,越二十一日甲戌,天華四賢祠既成,前南京兵部尚書湛若水、刑科給事中王希文、監察御史戴銑,率諸同志張潮、曾志道、梁哲、張文海、霍彥綱、張文濟、林以良、湯價、梁穡、梁祿、梁穆,以三牲謁奠於祠下,三焚香三匝而三噫,昭告於濂溪周先生、豫章羅先生、延平李先生、白沙陳先生之靈曰:嗟宇宙之無窮兮,而大化之莫已!嗟四賢之生不同時兮,而產不同地。曷同於一堂兮?殊途而一致。豈以古今無二天,天地萬物無二氣,而遠近幽明無二理耶?而水也與諸生於四賢,有同時不同時,同地不同地,不期而同詣者,豈不以同天同氣同理而無異志者耶?各自歸依,死而后已。知死而不亡,雖死亦不已。惟諸先生之神之靈,庶其鑒此。尚饗。

奠故里太學生東之文

維嘉靖二十一年,歲次壬寅,正月壬午朔,越初三日甲申,父甘泉翁既葬長子東之婦黎氏於清水地蝸角牛之墟,遂遣其弟來之,奠以束帛牲殽果酒之儀而告之曰:嗚呼!蓋聞達人骨肉歸於土,命也。命也者,天也。天也,人其奈何!所賴天畀吉兆,神告其符,幸也,亦命也。況而母夫人藏於湯山,僅三十里;而祖怡庵府君藏於囗洞,亦僅三二十里。三山同水,一脈相沿,庶幾不遠,又幸也,亦命也。爾如有知,其少安之!嗚呼!尚其歆此。

奠周克道文

維嘉靖二十一年,歲次壬寅,七月己酉朔,越初十日戊午,前南京兵部尚書湛 敬以香帛之儀,寓告於近故鄉進士西山周君克道之靈曰:於乎!戊子之年,月庭為先子來新泉, 不道言,征見爾賢。新泉分席,遂忘試北,遂齊失得。人皆戚戚,子獨詣極。召命此趍,子實而歸,求志桃溪,善養不違。賢哲思齊,寓書及予,早賦歸歟。嘐嘐踽踽,狂簡裁諸,我心憂虞,蓋行遲遲。帝念優老,浩然就道,江逾嶺度,羅浮幽討。期子莫赴,無窮之期,無窮之思。神理惟微,大道恢恢,誰與負之?囗聞[子]訃。光陽來告,臨終憾言,志往未到。嗟天囗囗囗乎!晝夜以之,子既知之,子既安之,歸蓋有時。慟囗囗為,庶其歆之。於乎!

祭謝葵山天錫墓文

[維]某年某月某日,友人前南京兵部尚書湛 遣萬戶古真福以果品三牲,清酌庶羞之儀,祭告於故高士謝葵山先生之墓曰:維生平求志於此山,精神存歿當在於此山,予往藏公體魄歸於此山。惟公手植茶區白縣帖福守祀於此山,維茲仲春仲秋虔供常事[於]此山。嗚呼!瞻葵之陽,山高水長,公在宇宙,死而不亡。尚饗。

謁奠天華精舍四賢祠文

維嘉靖二十一年,歲次壬寅,九月十六日,后學前南京兵部尚書湛 以足疾,謹遣門人陳說言、方瓘等,以剛鬣柔毛、粢盛庶羞、醴齊之儀,致祭於濂溪周先生、豫章羅先生、延平李先生、白沙陳先生之靈曰:嗟四公之生,東西南北同志此山,同立人極,同天地心,囗囗一跡。朱明青霞,實我歸宿,爰及洪冼。天華肇囗囗囗高山,后人矜式。秋時祭告,以永無斁。尚饗。

祭告白沙先生墓文

維嘉靖二十一年,歲次壬寅,十一月丁未朔,越二十五日辛未,門人前南京兵部尚書湛 敬來謁墓,謹以香幣之儀,敢昭於先師白沙陳先生之靈曰:道之將行將廢,果皆命也乎!水昔在朝,歷翰林、國子、禮、吏、兵部,凡所獻納,無非先生之道,而彰我夫子之蘊。雖未大行,而海內是之者十八九,而人因以信夫子之道即先王之道。道之行也非命歟?及為人所沮,退居講學,揚而振之者十僅一二,非而撓之者十且八九,相與迎視權人風旨而遞排之,以媚上取憐。雖在平素相從者,往往反眼而相背,反唇而相長,以為好善者杜機,而不知秉彝之心終不可泯也。此道之廢也,非命歟?雖然,可廢行者人也,其不可廢行萬古不亡者,天也。知不可廢而修之其身,拂亂其所為,征色發聲而喻者,亦命也。惟夫子昭鑒默佑之。尚饗。

奠天華四賢祠文

維嘉靖二十二年,歲次癸卯,二月乙亥朔,越二十三日丁酉,后學前南京兵部尚書湛 謹遣族孫湛一涇,以牲果清酌庶羞之儀,致祭於濂溪周先生、豫章羅先生、延平李先生、白沙陳先生之靈曰:於惟先覺,先得我心。心通天地,道貫古今。來學仰止,百世時欽。妥靈勝跡,山高水深。報功報德,牲殽具陳。惟靈昭昭,惟神居歆。尚饗。

祭告樵林祖以怡庵府君遷特廟文

維嘉靖二十二年,歲次癸卯,六月甲戌朔,越初二日乙亥,孝孫若水謹以庶羞清酌之儀,敢昭告於顯祖考贈資政大夫南京禮部尚書樵林府君、顯祖妣贈夫人梁氏夫人。禮,庶人特起為大夫者,百世不遷。惟我祖我考,累膺誥贈,至上大夫,禮既不祧,宜立特廟。況我樵林祖考實為始分之祖,皆宜求奠中室,以系本支。邇者新廟告成,既卜厥良,既安神主,以妥尊靈,而我考怡庵府君宜遷新廟,以永特享。不敢不告。尚饗。

怡庵府君特廟祭告奉安神主文

維嘉靖二十二年,歲次癸卯,六月甲戌朔,越初二日乙亥,孝子若水謹以潔牲庶羞清酌之儀,敢昭告於顯祖考贈資政大夫南京禮部尚書怡庵府君、顯妣贈夫人陳氏夫人。禮,庶人特起為大夫者,百世不遷。我考怡庵府君累膺誥贈,至上(夫人)[大夫]。禮既不祧,宜立特廟。茲者新廟告成,爰卜厥良,爰安神主,爰居爰處,爰妥厥靈,引之勿替,永於世世。尚饗。

祭告湛岡頭后土文

維嘉靖二十二年,歲次癸卯,七月甲辰朔,越十六日丙辰,前南京兵部尚書湛 敢昭告於湛岡頭后土氏之神。水等竊以先祖護國保境義士府君之墓,久托於茲土。翼葉中衰,有遺瞻掃。幸而天顯功德,父老告符。茲用祭告塋下,惟時保佑,賴神之休,謹以潔牲清酌之儀,恭申報告。尚饗。

祭告義士府君墓文

維嘉靖二十二年,歲次癸卯,七月甲辰朔,越十六日丙辰,孝曾孫漢、玄孫若水等,敢昭告於顯曾祖考護國保境義士府君之墓曰:我祖挺生,雄偉匪夷。保障功德,圖志有稽。歲遠彌光,觀風建祠。惟祀有典,惟廟有巍。惟昔肥遁,翼葉中衰,旅葬異鄉,墳湮草萊。天顯潛德,父老告來,岡頭曰湛,明誡來遺。老少潔牲,奠觴湖涯,后顯前光,惟祖鑒依。尚饗。

祭冼羅江司空文

維嘉靖二十二年,歲次癸卯,八月癸酉朔,越二十四日丙申,年生前南京兵部尚書湛 謹以剛鬣柔毛粢盛醴齊之奠,告於故少司空羅江冼先生之靈曰:於戲羅江!今其已矣。維公有好古之志,有鎮俗之操,有能容之量,為經略之豪。昔同壬子,計偕鄉薦,先登禮闈,蜚英髦彥。安仁遺愛,單父同鄉,柱史南巡,烈日秋霜。未幾陳情,一日九鼎,太行孤云,春暉短景。起貳仆寺,廷尉之平,薦亞冬卿,歷歷政聲,八座人物。會有后命,乃遂明農,桑榆適興,逍遙山水,引考天年。胡不愍遺,欻化而仙,予忝年誼,死生弗易,訃聞馳賻,病奠未即。嗟夫先生,出處之正,大合古道之行藏,而天賦忠信,乃為學之本根。感茲道義之交契,未究切磋於僅鄰。然而仁以恕物,孝以出忠,雖未拘拘於踐跡,秉心一一而皆同。於戲羅江,俯仰今昔,幽明一理,瀝心陳詞,靈其歆止。尚饗。

祭告義士府君墓文

維嘉靖二十二年,歲次癸卯,九月壬寅朔,越初六日丁未,孝曾孫漢謹以剛鬣柔毛、庶羞清酌之儀,因宗子思顏,敢昭告於顯曾祖考護國保境義士府君、顯曾祖妣熊氏安人。追惟我祖,旅襯草葬也可哀。銀瓶之南,銅壸之北,越在異境也可哀。嗣世幼弱,失厥葬處也可哀。百六七十年,墓不血食也可哀。惟我曾孫,惶惶諸墓有祭,而於我祖獨缺焉,如不得生也可哀。今也潛德宜顯,人神告符,惟湛閩頭,先迷后獲。子孫人人如得更生,往昔群哀,差可一釋。然而荒塋夷丘,未遂孝思之念,輒因霜露墓祭,爰卜良辰,敬用修治。筑以沙灰之渾堅,堅以石門之巍峨,庶稱哀衷,俾永不忘。惟我祖昭鑒之。尚饗。

奠湯夢芷秀才文

維嘉靖二十二年,歲在癸卯,九月二十七日戊辰,甘泉湛子若水始得友人湯九山之書訃,始知其子庠生天挺奄忽而卒,是月二十二日也。甘泉子三嘆息,三飲泣。三日,是月二十九日也,乃具三牲三果酒,遣人代致祭,以告於天挺秀才之靈曰:於乎天挺!天其有意耶?其無意耶?天其有意殺子耶?其無意殺子耶?天無以殺子,胡為宜長而促耶?世之備眾丑者,胡為宜促而長耶?宜促而長者,豈盡天之君子耶?而子之宜長而促者,豈真天之小人耶?子從子之嚴君,以游於甘泉、業於天關者有日矣,吾視之詳矣。子之喜怒不形於色,過失不動於躬,宜長而促,天也。子之仁慈愷悌,寡默深沉,宜長而促,天也。子之篤於孝弟,三吮父癰,眾舉懿行,無少間言,宜長而促,天也。子雖若少顏子之資,而有顏子之質,又一少顏子之年。顏子死,子曰:「天喪予!天喪予!」是天果喪顏子也耶?子若少顏子之資,而有顏子之質,予方欲與子講顏子之學以入於圣人之門,庶有待焉,而子不待矣。予之待子而子不待者,亦天也。此予之所益動哀傷之切,而不覺其嘆息之深也。於乎!天乎!於乎!天乎!子其有知,尚其歆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清徐县| 吴忠市| 吉木萨尔县| 通州市| 宝应县| 焦作市| 江安县| 小金县| 革吉县| 台湾省| 图木舒克市| 西吉县| 曲靖市| 马龙县| 巴东县| 寻乌县| 沈阳市| 周至县| 黎川县| 绥德县| 喀喇沁旗| 拉孜县| 城口县| 商都县| 双牌县| 将乐县| 大城县| 乐山市| 桃园县| 仁化县| 都兰县| 汾西县| 湖北省| 民丰县| 新巴尔虎右旗| 梁山县| 杂多县| 博野县| 报价|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