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導言(1)

我所進行的抨擊不是對重建改造方法的一些不痛不癢的批評,或對城市設計形式的吹毛求疵。恰恰相反,我要抨擊的是那些統治現代城市規劃和重建改造正統理論的原則和目的。

在敘述不同的原則時,我主要要講述一些普通的、平常的事情,比如,什么樣的街道是安全的,什么樣的不是;為什么有的城市花園賞心悅目,而有的則是藏污納垢之地和死亡陷阱;為什么有的貧民區永遠是貧民區,而有的則在資金和官方的雙重壓力下仍舊能自我更新;什么使得城市中心遷移了它們的位置,什么(姑且言之)是城市的街區,在大城市中,即便有的話,街區應該承擔什么樣的工作。簡而言之,我將講述城市在真實生活中是怎樣運轉的,因為在城市改造中這是知曉何種規劃、何種實踐能夠促進社會和經濟的活力,何種實踐、何種原則將窒息城市特性的唯一方式。

有一種一廂情愿的神話,那就是,只要我們擁有足夠的金錢———金錢的數目通常以數千億美元計———那么我們就能在十年內消除所有的貧民區,在那些空曠的、毫無生氣的灰色地帶———它們在過去和過去的過去曾是郊區———扭轉衰敗的趨勢,為那些四處觀望的中產階級找到一個家,為他們找到一個繳稅的地方,也許甚至還能夠解決交通問題。

但是請看看我們用最初的幾十億建了些什么:低收入住宅區成了少年犯罪、蓄意破壞和普遍社會失望情緒的中心,這些住宅區原本是要取代貧民區,但現在這里的情況卻比貧民區還要嚴重。中等收入住宅區則是死氣沉沉、兵營一般封閉,毫無城市生活的生氣和活力可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那些奢華的住宅區域試圖用無處不在的庸俗來沖淡它們的乏味;而那些文化中心竟無力支持一家好的書店。市政中心除了那些游手好閑者以外無人光顧,他們除了那兒無處可去。商業中心只是那些標準化的郊區連鎖店的翻版,毫無生氣可言。人行道不知道起自何方,伸向何處,也不見有漫步的人。快車道則抽取了城市的精華,大大地損傷了城市的元氣。這不是城市的改建,這是對城市的洗劫。

在表面之下,這些“成就”比它們可憐兮兮的表面假象還要寒磣。從理論上說,這樣的規劃行為應對周圍地區提供幫助,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典型的情況是,這些被肢解的地區生發出快速增長的惡性腫瘤。為了以這樣的規劃方式來給人們提供住宅,價格標簽被貼在不同的人群身上,每一個按照價格被分離出來的人群生活在對周邊城市日益增長的懷疑和對峙中。當兩個或更多這樣對立的“島嶼”被并置在一起時,就被冠以“一個平衡的街區”的美稱。壟斷性的購物中心和標志性的文化中心,在公共關系的喧鬧之下,掩蓋著商業還有文化在私密而隨意的城市生活中的式微。

這樣的“奇跡”竟然可以實現!被規劃者的魔法點中的人們,被隨意推來搡去,被剝奪權利,甚至被迫遷離家園,仿佛是征服者底下的臣民。成千上萬的小企業被拆,它們的業主們就此被毀掉,卻連一點補償的表示都沒有。完整的社區被分割開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樣做的結果是,收獲了諸多懷疑、怨恨和絕望;這一切無法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無法不相信。芝加哥的一批神職人員驚駭于按照規劃進行的城市改造產生的結果,他們問道,當約伯寫下以下文字時,他會是在想著芝加哥嗎?

瞧啊,這里的人們就這樣改變了鄰居的地界……

把窮人趕到一邊,密謀欺壓那些無親無故者。

他們在不是他們的土地上收獲果實,在從別人那里奪來的葡萄園里

粗暴地把藤蔓折毀……

從城里的街道上傳來陣陣哭喊聲,街上躺著的遍體鱗傷的人們呻吟不止……

如果是的話,那他心里想著的也是紐約、費城、波士頓、華盛頓、圣路易斯、舊金山以及其他許多城市。當下城市改造的經濟法則是一個騙局。城市改造的經濟運作原則并不是像城市更新理論聲稱的那樣完全依賴于對公共稅收補貼的合理投資,而是還依賴于來自眾多孤立無援的改造受害者的大筆非自愿補貼。作為這種“投資”的結果,城市從這些地皮上得到的退稅增加了,但這僅僅是一個海市蜃樓;被無情擺弄后的城市是一個被肢解了的混亂城市,要消除城市解體和混亂現象則需要增加大筆公共資金,相比之下,得到的退稅則是那么可憐巴巴。進行有規劃的城市改造的手段與其要達到的目的一樣可悲。

同時,所有城市規劃的藝術和科學都無助于阻擋大片大片城市地區的衰敗———以及在這種衰敗之前毫無生氣的狀態。肯定地說,我們不能把這種衰敗歸咎于缺少應用規劃藝術的機會,這樣的藝術到底是不是得到了應用并不要緊。讓我們來看一看紐約的“晨邊高地”地區。從規劃理論的角度看,這個地區根本不應該有問題,因為它擁有大片的公園區、校園區、游樂休憩場以及其他空曠場地。這里有足夠多的草地,還擁有一塊舒適的高地,有著壯觀的河流景觀。這里是一個著名的教育中心,有著輝煌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聯合神學院、朱麗亞音樂學校以及其他六七個聞名遐邇的學校,還集結了眾多一流醫院和教堂。這兒沒有工業。這兒的街道大致分成幾塊,以避免侵入那些堅實、寬敞的中上階層房屋的私人領域,造成“不和諧的用途”。但是,到了20世紀50年代早期,“晨邊高地”很快就變成了貧民區,那種人們害怕在里面走路的真正的貧民區,以致這種情形對周圍的機構和學校造成了危機。這里的人與市政府的規劃者們一起,應用了更多的規劃理論,消滅了這個地區最破敗的地方,建成一個中等收入者的合作住宅區,配有商業中心、公共住宅區,到處都點綴著陽光、風景,還有空氣。這個項目被稱贊為拯救城市的一個大手筆。

但是此后,“晨邊高地”的衰敗過程則越發迅速。

這并非一個不公正或不相關的例子。在一個又一個城市里,依照規劃理論,恰恰是那些不該衰敗的地區在走向衰敗。同樣重要卻不太被注意的是,在一個又一個城市里,按照規劃理論,那些該衰敗的地區卻拒絕走向衰敗。

在城市建設和城市設計中,城市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室,有試驗也有錯誤,有失敗也有成功。在這個實驗室里,城市規劃本該是一個學習、形成和試驗其理論的過程。但恰恰相反,這個學科(如果可以這么稱呼的話)的實踐者和教授者們卻忽視了對真實生活中的成功和失敗的研究,對那些意料之外的成功的原因漠不關心,相反,他們只是遵循源自小城鎮、郊區地帶、肺結核療養院、集市和想象中的夢中城市的行為和表象的原則———這一原則源自除城市之外的一切。

如果說城市中的改建部分以及遍布城市各處的無休止的新的開發項目正在把城市和周邊地區變成一碗單一的、毫無營養的稀粥,這并不奇怪。所有這一切以第一手、第二手、第三手或第四手的方式,出自同一碗知識稀爛粥,在這碗粥里,大城市的素質、需求、優勢和行為整個與那些毫無生氣的(小城鎮)居住區的素質、需求、優勢和行為混為一談。

無論是老城市的衰敗還是新近的非都市都市化的衰落,從經濟上或社會上說,都不是不可避免的。相反,在整整四分之一個世紀中,我們的經濟和社會中沒有哪個部分像城市一樣曾被這樣有目的地加以控制,以準確地達到我們正達到的狀況;政府對城市給予了特殊的財政優惠,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出現如此程度的單一、僵化和粗俗。專家們幾十年來的宣傳、著作和教導都已經使我們和立法者們深信,如此這樣的“稀爛粥”肯定對我們有好處,只要草坪隨處可見就行。

通常,汽車會被方便地貼上“壞蛋”的標簽,要為城市的弊病和城市規劃給人帶來的失望和無效負責。但是與我們城市建設的無能相比,汽車的破壞效應是一個小得多的原因。當然,毋庸多言,規劃者們,包括手頭掌握著大筆金錢和巨大權力的公路設計者們,在碰到如何讓城市和汽車和諧相處時,卻惘然不知所措。他們不知道在城市中如何來對待汽車,因為他們原本就不知道如何來規劃一個可實際運行的、有活力的城市———不管有沒有汽車。

較之城市的復雜需求,汽車的簡單需求是比較容易理解和滿足的。越來越多的規劃者和設計者們相信如果他們能解決交通問題,他們就能解決城市的主要問題。城市有著遠比車輛交通要錯綜復雜得多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在你還不知道城市是如何運行的、需要為它的街道做些什么之前,你怎么能夠知道如何來應付交通問題?你不可能知道。

也許作為人,我們已經變得如此的慵懶以致不再在乎事情是如何運轉的,而僅僅是關注它們能夠給予我們什么樣的快速簡單的外部印象。果真如此的話,我們的城市,或者也許是我們社會中的很多事情就沒什么希望了。但是,我不認為事情是這樣的。

具體地說,在城市規劃這件事上,很清楚,有相當多優秀的、認真的人們對建設和更新傾注了很深的關心。盡管出現了一些腐敗問題,以及對他人領域過多的覬覦之心,總體上說,造成現在混亂局面的背后的意圖還是很有代表性的。城市設計的規劃者們和建筑師們以及那些緊跟其思想的人并不是有意識地對了解事物是如何運轉的重要性采取蔑視的態度。相反,他們費盡了心思去學習現代正統規劃理論的圣人和圣賢們曾經說過的話,如城市應該如何運作,以及什么會為城市里的人們和企業帶來好處。他們對這些思想如此投入,以致當碰到現實中的矛盾威脅到要推翻他們千辛萬苦學來的知識時,他們一定會把現實撇在一邊。

例如,可以看一看正統理論對波士頓北端[1]的一個地區的反應。這是一個房租低廉的老城區,延伸進入河邊的重工業區,它被官方認定為波士頓最破敗的貧民區,是城市的恥辱。有頭腦的人都知道那兒表現出來的一些特征就是代表邪惡,因為很多英明之士都說過那就是邪惡。北端區不僅緊鄰工業區,更糟的是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工作和商業場所,它們與住宅錯綜復雜地混在一起。與波士頓任何一個可居住單元相比,這兒的密度是最高的,也許是美國所有城市中最高的。它的公園用地很少。孩子們在街上玩耍。那兒沒有超級街區(車輛禁行街區),甚至連像樣一點的大街區也沒有,有的只是非常小的街區;用規劃的行話來說就是“支離破碎,街道浪費”。那兒的建筑都已老化。所有的東西在北端都像是擱錯了位置。用正統規劃理論的話來說,這是一本關于已處于破敗的最后階段的“大都市稠密區”的三維教科書。北端因此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規劃和建筑專業學生經常要做的一份作業,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這些學生常常要做一些書面練習,把這個地方改變成一個有著超級街區和公園人行道、一個規規整整、溫文爾雅的理想的地區,廢除一切不和諧的用途。這一切好像是那么簡單,似乎可以把它刻在一枚大頭針的針頭上。

20年前,當我第一次碰巧見到北端時,那兒的住房———不同類型和大小的聯排住房被改成四到五層的出租公寓套間,這些出租公寓先是擠滿了愛爾蘭的移民,后來又換成了東歐移民,最后是西西里島的移民———擠得人滿為患,給人的一個總體印象是,這是一個破敗不堪的地方,當然也極其窮困。

1959年再次見到北端時,我非常驚詫于那兒的變化。幾十幢樓進行了翻新。窗戶上的草簾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百葉簾和锃亮的新刷的油漆。許多修整過的小房屋現在住著一兩戶人家,而原先要擠著三戶或四戶。有些租房住的家庭(后來我在進屋參觀時了解了這些情況)為了讓自己寬敞一點,把原先的兩個套房并在一起,并配上了衛生間、廚房等。我從上面往下看一個狹窄的巷道,希望在那兒至少能找到原先又舊又骯臟的北端,但是沒有:隨著一扇門的打開,印入眼簾的是勾嵌得整齊的磚墻,新的百葉簾,耳中聞得一陣音樂聲傳來。事實上,這是我至今為止見到過的唯一一個這樣的城市地區,在這里,停車場周邊的房屋側面沒有被肢解得東一塊,西一塊,或呈現出赤裸裸的原生狀態,而是重新進行了整修,并刷上了漆,很是整潔,就好像要吸引人們來看似的。間雜在這些生活住宅里的是數量眾多的食品店,以及諸如屋頂裝飾、金屬加工、木工、食品加工這樣的小企業。孩子們在街上玩,一些人在購物,另一些人在散步、交談,街道因此生機勃勃。要不是這是在寒冷的一月,肯定能看到有人在街旁閑坐。

街上洋溢著的這種活潑、友好和健康的氣氛感染了我,我禁不住向人打聽起方向來,只是為了享受和人說話的樂趣。在過去的幾天里,我看了波士頓的不少地區,大多令人沮喪,但這個地方卻讓我為之振奮。它是城中最健康的地區。但是,我想象不出那些改建需要的錢是從哪兒來的,因為在當今的美國城市里,像這樣一個既不是高租賃區又不是郊區的翻版的地區,要得到任何一筆數量可觀的抵押貸款幾乎是不可能的。為了找到答案,我走進一家酒吧兼飯店(那里正有聲有色地進行著一場有關釣魚的談話),給一位我認識的波士頓規劃者打了個電話。

“你到北端干什么去了?”他說,“錢?不,沒有任何錢或任何規劃行動進入過北端。不會在那兒做什么事的。當然,最后會的,但還沒有到時間。那是個貧民區!”

“可在我看來那不像個貧民區。”我說。

為你推薦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騎馬釣魚 738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江南 7.1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奪嫡
會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月落 2.5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无为县| 东丰县| 西吉县| 阿勒泰市| 闸北区| 庄浪县| 滦平县| 邯郸市| 延津县| 永平县| 民乐县| 阿尔山市| 临清市| 江安县| 安溪县| 孝义市| 张家口市| 博白县| 祁阳县| 文成县| 南平市| 邢台市| 定远县| 安平县| 陆良县| 鄢陵县| 丰台区| 台中县| 衡山县| 建宁县| 忻城县| 高淳县| 开江县| 林甸县| 渝中区| 南阳市| 措美县| 金平| 黄平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