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我的非邏輯思維——這就是你的“邏輯”?太不靠譜了吧(6)

對于這個實驗,“理性選擇”根本無法解釋,同樣也無法解釋過去十年來,心理學家和實驗經濟學家所做的數不清的實驗。假如你想找到合理的解釋,那么必須得另辟蹊徑。而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的“兩個系統”的觀點,或許能給我們提供一個不錯的途徑。

卡尼曼提出,在人類大腦中存在兩個系統,其中一個系統是理性的。這個理性的系統能夠有意識地根據邏輯處理信息,它工作效率有些低,需要按部就班地干活,而且只有依靠持續不斷的努力和全神貫注才能運作。

但是,在這個計算的大腦之外,還有另一個“本能”的大腦系統,它運作起來快速、自動,讓人類無法掌控。我們本能的大腦看到了1.1,于是就把這個數字分成了1和0.1,它迅速抓住了重要的細節,很快地給出了答案,做事風格利落迅速,根本不把“理性”的分析考慮在內。

于是,卡尼曼和一些專家開始逐漸把理性的幻覺從經濟學中拆離。1970到1980這十年中,卡尼曼和已故的阿莫斯·特維斯基合作,研究在許多簡單的情況下,思維的本能是怎樣對信息的接收和使用產生影響的,并探討聰明人為什么會漸漸偏離了經濟學家的理性理念。他們發現如何“框定”一個問題,或如何呈現一種情況,會對人們的處理方式產生不可思議的影響。比如,告訴癌癥患者手術的成功率有80%,和告訴患者手術有20%的可能會失敗,這兩種告知方式會使病人作出截然相反的決定,前者更有可能使病人接受手術。同樣地,對相同的金額進行不同的描述,價值也會產生差異。假設你要買的玩偶是15美元,店員說再走兩分鐘到另一家店里,同樣的玩偶只賣10美元,你可以節省5美元。很多人都會努力省下這5美元,但是研究發現,假如同樣的人要買的是一件125美元的外套時,他們就不介意能否省這5美元。從理性的角度來講,兩種情況下的5美元都是一樣的,然而本能的大腦卻并不認同,它覺得前一種情況中的5美元,比后一情況中的5美元更有價值。

很明顯,這種想法完全是非理性的。但典型的人就是如此,假如你把本來很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生硬地給它們套上一件滿是灰塵的數據外套,那么情況就更糟了。如今,對艾滋病病毒HIV的抗體檢測準確率高得令人無法置信。假如某人身上攜帶HIV病毒,那么從他的化驗報告中就能體現出來,檢測的準確率是99.9%。假如某人沒有HIV病毒,那么化驗結果的準確率更高達99.99%。

現在,讓我們到大街上隨便找個人來為其做HIV抗體檢測,只要他不是靜脈吸毒者,不是男同性戀,或不屬于其他患愛滋病的高危人群就行。假如化驗的結果呈陽性,那么這個人就一定是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嗎?準確的幾率又是多少呢?可能你會覺得問這些問題的人沒有腦子,問得多余,這個人攜帶HIV病毒幾乎是肯定的了。這么想對嗎?

不對。正確的答案是,化驗準確的幾率只有50%。

假如你的答案錯了,不要沮喪,因為這個問題德國馬普研究所的心理學家歌德·吉戈仁澤問過數百人了,從學生到數學家,再從數學家到經驗豐富的醫師,結果卻發現,大約95%的大學生和40%的醫師都會答錯,雖然后者經歷過特別的訓練,但在處理這類問題時還是出錯了。也就是說,問題就出在我們的思維本能。

其實,假如你跟大多數人一樣,那你的思維正在被本能的大腦所掌控,使得你沒發現,而且,我還沒給你提供足夠的信息,以便讓你得出正確的答案。要做出理性的判斷,你首先要知道這個我們從大街上“隨便”找來的人,本來就不太可能是HIV病毒的攜帶者。因為只要不屬于高危人群——男同性戀、靜脈吸毒者等,10000個美國人里只有1個人會感染HIV病毒。這就是說,這個人患有HIV病毒的概率和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概率只有萬分之一,而沒有HIV病毒的人抗體檢測卻呈陽性的概率也是萬分之一。所以,呈陽性的結果,對錯的可能性各占50%。這么說你應該已經清楚了吧?如果還在困惑,那你應該是被可能性這個問題迷糊了大腦。趕緊清醒過來吧!

總之,即便真的犯錯了,也不是因為我們失去了理性,而是我們慣常的思維背離了理性。許多經濟學家喜歡把這種背離稱作為“反常狀態”,似乎它們是對理性觀念的背棄,莫明其妙,叫人費解。但是進一步思考,也許我們思維的本能根本沒有反常,這不過是另一種本能罷了。

本體真相與邏輯真相

所有的邏輯推理,所有的論證,只為了一個目的:找出某個事物的真相。這是個艱巨的任務,因為在有些情況下,真相是無法捉摸的。但不探尋真相更荒謬,因為只有真相才能體現我們所有努力的價值。

一般來說,真相有兩種基本形態:一是,本體真相;二是,邏輯真相。其中,本體真相更為基礎。本體真相,顧名思義,就是關乎存在的真相。某個事物被認定是本體真相,假如它確實是,則必然存在于某處。桌上有一臺電腦,這是本體真相,因為它確實是在那里,而不是幻象。本體真相的對立面為虛假的幻象。

所謂邏輯真相,就像你猜測的那樣,是邏輯學家直接關注的真相形式。邏輯真相僅僅是關乎命題的真理性。更寬泛地說,它是在人類的思維和語言中自動呈現出來的真相。請仔細考察一下邏輯真相的概念,你很快會認識到它的重要性。

還記得關于命題的定義嗎?一個可以做出真假判斷的語言表述。其中,肯定一個命題就是判斷它為真,反之亦然。

假如一個命題真實地反映了客觀事物,那么它就為真。比如,有這么一個命題,“一艘船泊在碼頭上”。假如這里確實有一艘船,確實有一個碼頭,而這艘船確實泊在碼頭上,那么這個命題就是真的。一個真命題的作用,就是以語言為媒介,將大腦中的觀念(主觀事實)跟相應事物的真實狀態(客觀事實)對應起來。上例中,假如那個命題所說的跟現實情況并不相符,那命題就是假的。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對真相的確認都要去檢查別人所認定或推測所得的真相在現實中是否存在依據。確認真相的目的是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但是,這里我們所要關注的焦點是事物的客觀情況。假如不能確認一個命題的真假,比如說“小明在公園里”,那么僅僅在大腦中反思小明啊、公園啊或者其他相關概念對解決這個問題是沒有助益的,我們應該親自到公園去看看。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為什么說本體真相更為基礎。決定命題真假的依據是現實情況,而邏輯真相又是在本體真相的基礎上獲得的。

讓我們來重新解讀謊言。其實,撒謊是一個心理問題而并不是邏輯問題。當一個人撒謊時,腦子里其實很清楚現實世界中真相是什么,他是刻意在表述時欺瞞篡改。用符號來表示更為直觀,某人知道“A是B”,但他說出來的卻是“A不是B”。

邏輯真相,如我們所見,反映的是命題內容與客觀事實之間的關系。因此,對真相的本質的理解被形象地叫做“符合論”。就符合論而言,要以其中的融貫說比較有意思。

融貫說很好理解,假如一個命題跟某個已經得到證明的理論或思想學說一致(相融貫),那它就是真的。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例,假如說某個關于物質世界的特殊命題是真的,那是因為它跟相對論是一致的。使這個命題邏輯上成立的就是相對論本身,因為相對論被認為是真實地反映了物質世界客觀規律的理論,它跟真實的物質世界是相符合的。我們不難發現,如果融貫說想成立,必須依靠符合論,因為符合論更為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依據融貫說得出來的結論可能是十分荒謬的,因為它所仰賴的基礎并不是客觀世界中的現實情況,而是某種理論或思想學說;而任何理論或者思想學說都可能是錯誤的,或者已經過時,跟現實世界并不相符。

當然,那種真相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想法同樣荒謬,因為它否定了人類的一切努力,使之看來毫無理性,毫無意義,并且使真相淪落為一種妄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塘县| 陆丰市| 泸州市| 德昌县| 江都市| 读书| 武陟县| 阜城县| 新建县| 南江县| 新建县| 隆安县| 吉木萨尔县| 余庆县| 三都| 亳州市| 鹤山市| 云阳县| 石景山区| 滨海县| 天气| 巴彦县| 句容市| 广平县| 隆安县| 郸城县| 清流县| 铁岭市| 新宾| 平武县| 宝应县| 共和县| 凭祥市| 宁波市| 延庆县| 明溪县| 紫阳县| 郸城县| 社会| 花莲市|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