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內在不較勁,外在不抱怨——淡定,一種不糾結的活法

人要懂得適時“低頭”

在這個社會中生活,總有一些時候,主動權不是掌握在你的手里,而是掌握在別人的手里。不管你從事什么職業,你都需要求人,都需要表現低姿態。大丈夫要能屈能伸,人在矮檐下,一定要低頭。要知道求人和對人低頭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害怕。表現出低姿態,一方面表明,在某些問題上,主動權不在你手里,另一方面也說明你在發展。一個人在發展事業的初期,總是求人的時候多。對人低頭的意思并不是說你低人一等,而是意味著你在相對的人際關系之中處于劣勢。

有很多剛剛進入職場的女性,為了穩固自己的職場地位,在激烈的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總是會很迫不及待地為自己找機會顯露才能和實力,以為這樣便能很快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認可。其實,剛進入職場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懂得,什么事都做得最好讓人注意,或許是會讓你引起老板的重視,但是你也切不可忽略了周圍同事的目光。你的鋒芒畢露,有時候在他人看來,實質是一種阻礙他人成功的表現。

如果你剛進入職場就鋒芒畢露,會令你過早地卷入升遷之爭,作為一個無足輕重的新人,很有可能在一種暗箱操作和利益交換中,成為無辜的犧牲品。所以,如果現在的你還不具備厚積薄發的實力,那么為了自己的未來事業,還請悠著點,更要學會“低頭”。

中國有句古語說得好:“好話不可說盡,力氣不可用盡,才華不可露盡。”倘若你還沒有厚積薄發的底牌,卻過早地一股腦兒地將十八般武藝悉數亮將出來,那吃虧的肯定是自己。所以,初涉職場的人,不要太過于顯露自己的才能和實力,盼望盡快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刮目相看。而要穩走穩“打”,把自己當前的任務完成好,這樣,你才能在職場中站得更穩。

晨曦通過激烈的競爭進入了一家知名的大公司。分在辦公室做事的她,雖然年輕稚嫩,但面對反應遲鈍、對領導點頭稱是的辦公室主任,晨曦總覺得自己在哪方面都有優勢。于是她主動請示辦公室主任,并且把那些枯燥乏味的撰寫報告任務接了下來。

一次,總經理需要完成一份學術論文,請她幫忙,晨曦終于看到了機會。于是,仗著領導的重用,晨曦反客為主,開始指派主任以及安排辦公室的一些日常事務。主任依然如故,即便別的同事頗有微詞,他始終笑嘻嘻的,就算面對晨曦的指手畫腳,他依然保持著那份招牌式的笑容。學術論文晨曦完成得非常漂亮,老總很滿意。

領導的賞識和態度讓晨曦暗自得意,她漸漸地越來越進入角色。此時主任在工作上的權力,幾乎已經被晨曦所取代。晨曦得意地認為,這個主任她已經當定了,就等領導在適當的機會宣布結果了。

只是事情并不如晨曦想得那么簡單。兩年一度領導換屆的結果,主任依舊以遙遙領先的票數繼續留任主任一職,晨曦獲得的只是領導的口頭表揚和鼓勵。不服氣的晨曦直接去找老板,老板笑瞇瞇地告訴她:做領導僅有能力是不夠的,更需要經驗和能夠服眾的品格,你還年輕,好好學著點,繼續努力!老總的話讓晨曦似懂非懂,但看見其他員工對“平庸”的主任的尊重和支持,她似乎明白了自己究竟輸在了哪里。

剛進入職場的人,在你還沒有站穩腳跟的時候,大展鋒芒并不是明智之舉,至少會使自己陷入被動局面。因為在無形中,你將自己的定位定得很高,并且處處想顯示自己的才干和見識,這樣無形中就對老板和身邊的同事構成了一種威脅和壓力。因為這種壓力和關注,當你一旦有所閃失時,他們的反應會更強烈,輕則對你的過錯不言不語,重則落井下石。處處在別人的監視下工作,想必也不是你所希望的吧?

在企業中,老員工與新員工最大的不同在于兩者對工作的認識和行為方式不同。在心態上,老員工認識到自己是企業的一分子,做事要講責任、講規矩、講團隊、講業績;而新員工往往以自己為中心,做事喜歡談個性、談辛苦、談回報。同時,每個老板都不希望看到狂妄自大的員工,在合作團隊中,自以為是的年輕人也會成為最不受歡迎的人。當年輕的“傲氣”遭遇老板和同事的冷面孔,當一次次的“創意”被打擊為不成熟,職場新人驕傲背后的苦悶和壓抑也就不難理解了。

因此,初入職場,雖然內心里不要放棄那份積極與熱情,但在表面上,卻要更加冷靜,多一點內斂。當我們還沒有足夠的實力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對個人的尊嚴抱過高的奢望,而必須依靠自己內在的尊嚴生活和工作。比方說,做事之前多請示,多向同事和領導請教;在取得成績的時候,把功勞分給更多的人。只有掌握了這些,才能更好地度過與職場的磨合期。

助人即助己

對于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來說,人是最寶貴的。對于生存于世的每一個個體來講,人也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愿意與否,你都必須與人打交道,如今再沒有人能夠到森林山洞去隱居,去忍受魯濱遜式的孤獨生活。為了讓自己的努力換來更大的成功,我們離不開社會環境,離不開周圍的人。

我們生活在社會上,就要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并且努力地去開拓它。而拓展人際關系的一大法寶就是伸出熱情的手,去幫助和關懷別人,因為我們的幫助,不僅能助人一臂之力,能給對方帶來力量和信心,也能使自己從中收獲一份更為堅實的友誼。另外,別人對你也定會有“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的感激。一個人若“只顧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把幫助別人看做“自找麻煩”、“自討苦吃”,是不會有朋友的,而且這種人通常也不可能會攀爬得很高,因為一切有利的途徑都被自己堵死了。

在這個商品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人表現出自私自利的人性弱點,有人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損害別人的利益。我們應該明白,用老百姓的一句話說就是,這一輩子誰還沒有用得著誰的時候?其實,誰都不知道將來會需要誰的幫助,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何樂而不為?

喬娜是一位青年演員,剛剛在電視上嶄露頭角。她美麗迷人,優雅大方,很有天賦,演技也很好,開始扮演小配角,現在已成為主要角色演員。從職業上看,她需要有人為她包裝和宣傳以擴大知名度,因此她需要一個公共關系公司。不過,要建立這樣的公司,喬娜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偶然的一次機會,她遇上了馬莉。馬莉曾經在紐約一家最大的公共關系公司工作過好多年,她不僅熟知業務,而且也有較好的人緣。幾個月前,她自己開辦了一家公關公司,并希望最終能夠打入公共娛樂領域。到目前為止,一些比較出名的演員、歌手、夜總會的表演者都不愿與她合作,她的生意主要還只是一些小買賣和零售商店。兩人一拍即合,聯手干了起來。喬娜成為了她的代理人,而她則為她提供出頭露面所需要的經費。她們的合作達到了最佳境界,喬娜是一名好演員,時下的電視劇中也有她的角色,馬莉便讓一些較有影響的報紙和雜志擴大對她的宣傳。這樣一來,她自己也變得出名了,并很快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了社交娛樂服務,她們付給她很高的報酬。而喬娜不僅不必為自己的知名度花錢,而且隨著名聲的擴大,也使自己在業務活動處于一種更有利的地位。

通過馬莉和喬娜的相互合作與需要,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格局:喬娜需要求助于馬莉,獲得為自己宣傳的開支;馬莉為了在她的業務中吸引名人,需要喬娜做自己的代理人。你看,她們互相滿足了對方的需要。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但是如果不善于借別人的幫助走向成功,不善于去幫助別人,這是很失敗的做人辦事之術,與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相比,可謂太渺小了。有時候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在你每天遇到的人中,肯定有一些人有能力幫助你提高你的事業,改善你的命運。只要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你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你的命運就可能因此改變!因此最聰明的做人做事之道是——“助人即助己”。如果你懷疑這一點,甚至嘲笑這一點,那么你的人生注定就是失敗的。

喬治馬修·阿丹曾說:“幫助別人往上爬的人,會爬得最高。”如果你幫助其他人獲得他們需要的事物,你也能因此得到想要的事物,而且幫助得愈多,得到的也愈多。比如,加拿大雁在本能上很知道合作的價值。它們總是以V字形飛行,而且V字形的一邊比另一邊長些,字形的一邊比另一邊長的理由是因為有較多的雁。這些雁定期變換領導者,因為為首的雁在前頭開路,能給左右兩邊的雁造成局部的真空。

幫助別人,無論結果如何都會給我們的內心帶來平和與安定,心情也會變得愉快,因為這是一種心靈的最大回報。年輕的女性朋友們,你們為什么不認真想一想呢,患難中的真情讓人尤為不能忘記,除了別人心中滿滿的感激之情外,你還會收獲一份充滿信任的友誼。

裝傻也是一項技術活

人喜歡表現得聰明,可能自己并不那么厲害,卻總希望每個人都不如自己,這樣的人是真聰明嗎?并不見得,這樣的人太沒有心智了。有人看起來很“傻”,平時反應都要比別人慢上半拍,卻是個“心里明白”的人,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裝傻”是一種境界,是聰明人的所為。其實“裝傻”并不是讓人唯唯諾諾,忍氣吞聲。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模糊地帶,“裝傻”是換一種方式,把生活中的小事模糊處理。它不是要一個人時時都在“作假”,如果這樣,那這個人反成為一個比傻子還“傻”的人了,而是一個人為某種所需,而做出適時的“裝傻”之舉。

人人都想表現聰明,裝傻似乎是很難的。這需要有傻的胸懷風度,既能夠愚,又愚得起。鷹立如睡,虎行似病。也就是說,老鷹站在那里像睡著了,老虎走路時像有病的模樣,這就是它們準備獵物前的策略。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當時劉備落難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誠地接待了劉備。劉備住在許都,以衣帶詔簽名后,為防曹操謀害,就在后園種菜,親自澆灌,以此迷惑曹操,使他放松對自己的戒備。一日,曹操約劉備入府飲酒,以龍喻人,說起誰為世之英雄。劉備點遍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劉璋、張繡、張魯、韓遂,均被曹操一一貶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標準——“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劉備問:“誰人當之?”曹操說,只有劉備與他才是。劉備本以韜晦之計棲身許都,被曹操點破后,竟嚇得把筷子也丟落在地下,恰好當時大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從容拾起筷子,并說“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將自己的慌亂掩飾過去,從而也避免了一場劫難。

劉備在煮酒論英雄的對答中是非常聰明的。劉備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張、不炫耀,裝聾作啞,不把自己放進“英雄”之列,這辦法是很讓人放心的。他的種菜、他的數英雄,至少在表面上收斂了自己的行為。一個人活在世上,氣焰是不能過于張揚的。

胡適先生晚年曾說:“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絕頂聰明而肯做笨功夫的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經給他兒子寫過很多信。其中有許多信的內容就是告訴他兒子做人的道理以及為人處世的方法。其中有一封是說“裝傻也是一門學問”。這句話說得很好,與我們平時說的“難得糊涂”的道理是一樣的。

齊國的隰斯彌去見田成子,田成子和他一起登上高臺向四面眺望。三面的視野都很暢通,只有南面被隰斯彌家的樹遮蔽了。田成子當時也沒說什么,隰斯彌回到家里,叫人把樹砍倒,沒砍幾下,隰斯彌又叫別砍了。他的家人問:“您怎么又這樣快改變主意了?”

隰斯彌答道:“諺語說,知道深水中的魚是不吉祥的。田成子是有篡位野心的人。如果我表現出能夠在精微處察覺事情的真相,那我必然會有危險了。不砍倒樹,未必有罪。而知道了別人的隱秘,那罪過和危險就不得了。所以我才決定不把樹砍倒。”

我們都知道,“難得糊涂”歷來都被推崇為高明的處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裝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饒人。鋒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樹敵。功高震主不知給多少下屬臣子招致殺身之禍。與上司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適時“裝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糾正對方的錯誤。人際交往,裝傻可以為人遮羞,自找臺階;可以故作不知,從而達成幽默,反唇相譏;可以假癡裝癲來迷惑對手。

在戰場上,當你與敵人交戰時,不要太聰明,應學會裝傻。因為當你的對手認為你很聰明的時候,他會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來應對你,會讓你頭痛不已;而當你“裝傻”時,你的敵人對你會放下心來。試問如果是你自己的話,會不會對一個看上去沒有能力又很蠢的人太留意呢?但是勝負往往就在這一念之間。學會在敵人面前裝傻,是一種示弱,但又是一種高明的策略,因為這會為你贏得時間與奪取勝利的機會,甚至是贏得敵人的友誼與寬容的機會,這樣的人才更容易成功。而那些不善于適時裝傻的人,到最后只有死殺硬拼,終成敗將。

所以聰明而不露,才有任重道遠的力量。這就是所謂“藏巧守拙,用晦如明”。人們不管本身是機巧奸猾還是忠直厚道,幾乎都喜歡傻呵呵不會弄巧的人,這并不以人的性情為轉移,所以,要達到自己的目標,就要學會裝傻,懂得藏巧,不為人所識破,也就是一種高深的制勝策略。

當今社會,聰明的女人要懂得在必要時刻裝傻,這是與人交往時的技巧之一,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其實要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處。如果沒有掌握得恰到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必要時刻學會裝傻才是真正的聰明的人,也不能表現得太聰明了,所以該裝傻時就裝傻。

學學貓頭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中國有一句俗語,難得糊涂。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要糊涂一些,有些事情即使你看得很明白、很透徹,也不要直接說透,過分的直率有時反而會害了自己。所以很多時候,就不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睛,看得明白,裝作糊涂。當然,人要做到“難得糊涂”這種境界確實不易,這不僅需要有一定的修養,還需要有更大的雅量。

俗話說:“規則之外,始終有人情。”有時候在職場上,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瑣事,這時候,我們不必看得太過“認真”,該糊涂的時候就應該糊涂,只要不是原則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未嘗不可。剛剛走進職場的女性,為人處世都過于耿直,這種耿直有時候可能會影響到自己。如果你凡事都喜歡斤斤計較,那么只會讓別人對你心懷怨念,這樣你的職場之路只會走得愈加坎坷。

李梅在職場涉足多年,幾乎公司所有的人都認得她這張臉。平時只要李梅一上班,前臺的小張就會跟李梅打招呼問好,公司其他員工也跟李梅相處得特別好,每年評先進的時候,李梅都會被眾人捧之。為什么李梅會在公司這么受歡迎呢?其實,是她懂得怎么做人。

一次,李梅經過前臺的時候,小張正好在玩電腦,而這個時候是上班時間,領導規定了在上班時間要專心做事。小張見到李梅后,立馬關了游戲,可卻還是被李梅看見了。李梅只是微微一笑,說:“小張,你看見我的那份報告了沒?”小張連連說:“嗯,給你送到辦公室去了。”“嗯,好的,謝謝你了。”李梅說完全當沒事,就走向自己的辦公室。

在洗手間,李梅無意之中聽見兩個同事在說領導的壞話。等到兩個同事看見李梅以后,都嚇了一跳。李梅卻只是洗洗手,就出去了。兩個同事還心有余悸,可卻并沒有聽到什么風頭浪雨的。

就這樣,同事們更加信賴李梅了,而且有什么好東西,都拿來跟李梅分享。而李梅這種做事模糊的勁,為她的職場之路帶來了好運。

有句成語叫“大智若愚”,放在職場中,我們更要學學。有些時候,“糊涂看事”并非是一件壞事,看得太明白,反而會成為絆腳石。因為當你看得太透徹、太明白,就只會自尋煩惱。大凡聰明人都會心如明鏡,而不會在口頭上戳穿。

糊涂是有“真糊涂”與“假糊涂”之分的。其實,為人處世不妨睜只眼閉只眼,小事糊涂,大事明白,不要為一些瑣事去花時間計較,聰明的人暫時“糊涂”一下又有何妨?斤斤計較不可取,退一步是為了更進一步,好漢有時也要吃眼前虧。大肚能容天下事,得饒人處且饒人,寬容是一種度量;風浪來襲,退則保身,糊涂是一種智慧。自以為聰明的人,大事小事上都不會“糊涂”,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也會拍桌碎椅。這樣自認聰明的人,其實是再糊涂不過的人。有句話說得很好:“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聰明得讓人不以為其聰明。”真糊涂的人往往會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的。“糊涂”一點可以讓我們在無欲中心境平靜。紅塵之中本來就是個塵起煙滅的瞬間,只要是能讓自己在平凡的旅途上心情愉快地瀟灑走過,“糊涂”一點是應當的。

精明的人還會利用裝糊涂的方式為自己謀取利益。如果你是一名上司,當下屬出錯時,你要學會睜只眼閉只眼,那么下屬會因你“寬容”而心存感激;如果你是一名職員,當看到上司犯無關大局的小錯時,你要學會睜只眼閉只眼,這樣你的上司為你替自己保全面子而拉近上下級之間的關系。

糊涂不是軟弱,它就像緊緊縮起的彈簧,雖然沒有強健的外表,但內里卻蘊藏著不可忽視的力量。所以聰明的人對小事不能太認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好,這并不是說我們可以隨波逐流,不講原則,而是說對無關大局的小事不要過于計較。生活中的一切,只要你細致入微地觀察,都會有瑕疵。難道你都一一去追究、去處理嗎?這樣恐怕只會為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煩惱吧!其實換一種角度來看待它,將會發現凡事都有其美好的一面。

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其實我們翻看歷史,就會發現古今中外的做人哲學都很相似,都要扯面“糊涂主義”的大旗來掩蓋自己心中真正的精明。現代社會雖然沒了古時的刀光劍影,也少有性命之憂,但是學會裝糊涂這門學問卻沒有失去它特有的光彩。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家庭,總有一些事情需要你裝些糊涂。所以我們做人就要學學那“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大肚氣量,把所有的精明與糊涂都裝在自己的大肚中,而始終以一副笑面應對天下人、天下事。

聰明的女人在職場和生活中一定要學著圓融一點,學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千萬不要因為過分認真而導致以后處處碰釘子。

多給別人表現的機會

要想在辦公室里生存,要想在職場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贏得最后的勝利,靠的是你的能力和智慧,靠的是你對進退分寸的拿捏和把握,靠的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謀略。你需要知道,職場上沒有永久的敵人和朋友,這里只有競爭者和合作者。你要想工作順心,只有和職場里方方面面的人物搞好關系、和平共處,你才能在職場之路上有一席立身之地,才能走得遠、走得高。所以說,聰明的女人就得要低調做人,讓自己后退一步,多給別人表現自己的機會。

一個企業新來一位總經理,他召集所有員工開會,謙虛地表示自己初來乍到,請各位對企業的發展提出高見。所有在場的員工要么你推我我推你,要么說些無關痛癢的話。總經理也一臉謙恭,始終微笑而有耐心。

忽然,王霞站了起來,似乎憋了很久:“我們公司出現很多問題,要想很好地發展,必須做到以下三條:第一……第二……第三……”講得慷慨激昂,有理有據,直指當前公司矛盾的核心。其他員工或者靜靜地看著她,或者低下頭,專注于自己的桌面、鞋尖。講完了,誰也不吱聲,一片沉默。

總經理看看大家,好像明白了什么,便問:“年輕人,你多大了?工作幾年了?”王霞一一做了回答。

總經理禁不住批評王霞說:“在座的有很多年齡比你大,資格比你老,學識比你長,他們對企業的發展看得就沒你清楚嗎?你所說的就一定正確嗎?希望你以后多向老前輩請教,虛心向其他的員工學習。”

但是會開完后,總經理卻把王霞請到自己的辦公室,親自關上門,拍拍她的肩膀,說:“年輕人,以后公司就靠你了。”王霞一頭霧水,剛才你還批評我,怎么現在說這種話?

總經理說:“剛才你在會上講得都很正確,但是你講得太尖銳、太直接了。而且你講了以后,其他同事會覺得你比他們高,所以他們就可能對你很不滿,他們就會聯合起來對付你,這樣你就很危險。所以我才要批評你,把你救出來。以后你要記住,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王霞聽了總經理的話如醍醐灌頂,感嘆這是職場重要的一課,要不然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正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又一條重要原則。做人要低調謙虛,做事要高調有信心,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把關系處好,你的人際關系和事業才能上一個新臺階。這也是總經理教育王霞的良苦用心所在。否則,王霞在公司里如此高調,正如總經理所說,她的處境就危險了。

所謂的低調做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退在后面,自己的利益被別人剝奪強占也不發任何聲音,自己的人格被別人侮辱也不反抗,這不是低調,這是懦弱。低調做人,是不要太招搖,不要有點小本事就拿出來顯擺,不要有事沒事就往領導跟前湊,然后擺出一副領導面前紅人的模樣,什么事情自己心中都要有數,要清楚,自己有本事慢慢拿出來用,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樂于幫助別人,為別人服務。

而高調做事,也不是喊著口號扛著紅旗讓滿世界的人都知道你要做什么,而是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看得很透徹,把握其根源和關鍵,在自己有把握的時候以一種很高、很專業的姿態去做,漂亮地做好、做成功。當然,你要是沒有把握還是先在家里好好琢磨琢磨,再找人商量商量,請教請教。如果還是沒有完全的把握,那你就盡力去做,出了問題自己盡力去解決。事情是自己做的,但別人都看在眼里,沒有哪個領導是瞎子,嘴上不說,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別害怕承擔責任,出了事情必然有人承擔,如果能輪到你承擔,說明你已經具備了承擔的能力,更不要害怕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別人剝奪,因為你做的事情,自然有人看在眼里。

對于聰明的女人來說,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關鍵,還是要在同事之中保持低調,盡量多地給別人表現的機會。低調是一種品格,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胸襟,一種智慧,一種謀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態。要和同事處好關系,必須能為大家所悅納、所贊賞、所欽佩,這正是自己能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倘若根基淺薄,便難免枝衰葉弱,不禁風雨。而低調做人、多給別人表現的機會就是在組織中加固立世根基的絕好姿態,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融入人群、與同事和諧相處,也可以讓自己積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成就事業。

低調做人,多給別人一些表現的機會。聰明的女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在紛亂復雜的職場中把握自己、完善自身、成就事業。

收斂你的鋒芒,低調做人

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做“鋒芒畢露”,鋒芒本指刀劍的鋒利,如今人們將之比作人的聰明才干。古人認為,一個人如果看上去毫無鋒芒,則是扶不起的“阿斗”,因此有鋒芒是好事,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在適當的場合顯露一下自己的“鋒芒”也是有必要的,但是要知道,鋒芒可以刺傷別人,也會刺傷自己,所以在運用的時候要小心謹慎。物極必反,過分外露自己的聰明才華,會導致自己的失敗。尤其是做大事業的人,鋒芒畢露,盡展自己的聰明和優秀,非但不利于事業的發展,甚至還會失去自己的身家性命。

在職場中,如果一味地逞強,處處表現、鋒芒畢露未必就是好事,若處理不當反而適得其反,使自己陷入拉鋸戰,工作也會遭遇更大的阻力。因此,有時候低調做人也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爭取更多優勢的方法。

1.精明少些,關心多些

職業人都很聰明,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本賬,盤算著自身利益的得失。然而如果表現得過于“精明”,事事占得先機,不免會因為得到某些小利益而得罪周圍人。若有些人盯著你的“精明”不放,會使你在人際關系上很緊張。

聰明是工作的必要條件,但是精明要適度。適當地吃一點虧,讓利于同事,會給自己創造一個非常寬松的人際關系環境。但吃虧是要有技巧地把虧吃在明處。聰明可以幫助你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精明則似乎顯得你目光短淺,處處算計。因此,你應該用聰明的頭腦多思考長遠的利益。

如果周圍有些同事與你的關系不是十分融洽,適當地對同事表示出關心則是改善同事關系的妙方。這種關心也要選在同事真的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如果不分情況地去關心,就會讓同事覺得你在討好她,反而增加她的反感。

2.承認“無知”,虛心向問

許多人在進入新的工作環境之后,往往以學歷較高、經驗豐富自恃,處處一馬當先,急于顯示自己的才能,這樣鋒芒畢露的做法往往會使你陷入被動。首先,你與新環境之間尚處于磨合期,對工作的內容、企業的操作模式,尚未了然于心,急于求成的心態往往會使工作產生較大的失誤。其次,由于你急于表現自己,極有可能會忽略同事及上司的意見和感受,從而在別人心中留下目中無人的印象,造成為了工作卻還處處不討好的結果。若情形再這樣發展下去,你的人際關系會變得異常脆弱,工作上的配合度也會越來越差。

進入一家新公司之后,一般有三大網絡是不能隨意碰觸的。一是人際關系網絡。人際關系不論復雜與否,在公司總是早已存在的。新人介入后,一般都會摸不清狀況或者面臨要選擇加入哪一個小的人際關系網中,這對新人來說是很難抉擇的。如果莽撞行事,很可能會得罪其他人,甚至在所有人面前都不討好,同時還會碰觸另兩個網絡。

另外兩大網絡就是利益和權力了。這兩方面是人際關系的延伸,也是比人際關系更敏感的問題。處理不善會觸及其他人的利益,輕則被人貶視,重則連工作也保不住。在進入一家新公司之后,新人不要急于表現自己,不要匆匆加入某一利益團體。表現得淡然一些,既可以留足時間充分觀察局勢,又可以避免處世不慎可能招來的不滿和敵視。

為避免自己的形象被“妖魔化”,最好是適當地收斂鋒芒,腳踏實地地一步步進行。在你換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之后,肯定有一部分事務是全新的,自己以前沒有接觸或不是十分精通的。怎樣才能實現這種角色的轉換呢?承認“無知”,有不懂的地方多向同事和前輩請教,這樣會給同事留下謙虛、好學、尊重他人的好印象。承認“無知”不僅不會給別人留下“蠢笨”的形象,反而能給別人更多的信任感,他們會更樂于接納你,能與你更好地合作。

3.難得糊涂,大智若愚

清代畫家鄭板橋一句“難得糊涂”道出了人生的大哲學、大智慧。職場中,適時裝糊涂包含著大智若愚的智慧光芒,可以使你在職場中游刃有余。

對待喜歡在辦公室里吹毛求疵、指手畫腳的同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裝糊涂。在他們還沒有把話題向你挑明之前,自己假裝不知道然后去請教他們,以退為進,相信他們也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了。

辦公室里的流言飛語會讓人感覺到無盡的壓力和疲倦。如果自己先忍不住爆發了,會給好事者制造更多的口實,流言也會越傳越盛。此時,不如學習某些人對待緋聞的方式——冷處理,其實也就是一種裝糊涂的方式,無論別人怎么說,采用不理睬的方式,相信清者自清。這樣好事者投下的石頭連一朵水花也激不起來,流言自然就消散了。

4.甘拜下風,處世低調

有些人喜歡出風頭,樂于聽到別人稱贊他的話。覺得只有這樣自己的才能才會被人肯定,心里才會有成就感,所以他們很在意別人對他們的評論,一心只想著怎樣去討好別人,博得別人的贊美。這樣做未必能贏得眾人的好感,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其鋒芒常會刺傷周圍的人,讓人唯恐避之不及,有時還會成為眾矢之的,群起攻之,在競爭里將被首先開除出局。

真正的競爭靠的是實力。不要太在意別人對你一時的評論,成敗不是靠一兩句話來決定的,過于好強和在意,并為此花費精力很不值得;因此面對一時的榮辱得失不妨作低調的處理,在別人面前“甘拜下風”不失為良策,也會避免卷入那些人際是非里去。把重點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實力上,少務虛多務實,只有蘊積實力,你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里處于不敗之地。

在職場上行走,“硬碰硬”有時取得的效果未必會很好,在適當的時候采用“示弱”的辦法,會給你創造一個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示弱”只是職場上的一種生存方式,但也要把握好示弱的分寸,過分示弱可能會落入被人鄙視的情境中。

5.晉升與加薪是機會還是陷阱的準確評估

晉升與加薪,每個人都心向往之。但是晉升和加薪不一定代表著機會和光環,很有可能是陷阱。很多人被提升到新的職位之后,無法應付這一層次管理工作的要求,使得自己焦頭爛額的同時,工作效率與業績也都無法提升。這就是彼得原理陷阱。彼得原理講的是,人們總是趨向于把自己引向自己不勝任的位置,從而導致組織效率的下降。

很多人都會遇到彼得原理陷阱這類情況,走入其中的又何止一兩人。在公司尋求上升是每個人的夢想,公司也會不遺余力地提拔一些表現突出的員工。然而,這種提拔有可能沒有考慮員工的能力能不能達到這個問題。晉升到新的職位,代表著管理的層次和方式都會與以往不同,如果用低一級層次的方式去操作高一層次肯定會造成管理無法進行或效率低下的狀況。個人也會處于“高處不勝寒”的境地。這在銷售方面體現得尤為突出,業務做得好,業績突出就會升為營銷主管,根本沒有考慮一個人的管理和領導能力。

在面對晉升和加薪的問題時,不要盲目樂觀。首先要辨認清楚,晉升與加薪是機會還是陷阱,如果是機會自然就要抓住。如果自己現在還無法勝任,不要圖一時的榮耀,應該適時示弱,避開它。

看懂別點破,要給別人留面子

在與人相處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對方,使對方有一種自尊感和自重感,這一點對于我們是否能和別人愉快地、融洽地相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別人這種自尊感和自重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面子”。因此,我們要強調的一點,就是保全別人的面子是很重要的。

可是,不得不遺憾地說,這似乎并沒有引起有些女士的注意。有些女士們更樂于直接指出別人的錯誤,采用一種踐踏他人情感、刺傷別人自尊的方法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和自尊。有些女士很少考慮別人的面子,她們更喜歡挑剔、擺架子或是在別人面前指責自己的孩子或是雇員,而并不是認真考慮幾分鐘,說出幾句關心他們的話。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別人想想,然后發自內心地對別人表示關心,那么情景就不會那么尷尬了。

幾年前,著名的通用電氣公司曾經碰到過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安置那位脾氣古怪、暴躁的計劃部主管喬治·施萊姆。通用公司的董事們必須承認,喬治·施萊姆在電氣部門稱得上是一個超級天才。

對于他來說,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董事們非常后悔,后悔當初把喬治調到計劃部來,因為在這里他完全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雖然有人提出直接告訴喬治這個調換職位的決定,但公司的董事們并不愿意因此而傷害到他的自尊,因為他畢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更何況這個天才還是一個自尊心非常強的人。最后,董事們采用了一種很婉轉的方法。他們授予喬治一個公司前所未有的新頭銜——咨詢工程師。實際上,所謂的咨詢工程師的工作性質和喬治以前在電氣部門的工作性質完全一樣。但是,喬治對公司的這一安排表示非常滿意,沒有向上級部門發一點的牢騷。這一點,公司的高層領導非常高興,因為他們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保留住喬治面子的做法,否則這位敏感的超級天才準會把公司鬧個底朝天。

可見,有些時候批評他人或是懲罰他人并不一定非要直白地進行,我們完全可以委婉地、間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能夠在保住別人自尊的情況下指出別人的錯誤,也許他們更能夠接受你的意見。

諸如解雇員工這樣的事情,其實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以蘇菲為例,她曾經講起她的經歷:

“會計師這一職業是有季節性的,因為我們的業務就是這樣,我不可能在沒有業務的情況下雇用那些有能力的會計師們。”蘇菲有些無奈地說,“說真的,你知道嗎?解雇一個人并不是什么十分有趣的事,事實上我也知道,被別人解雇更是一種沒趣的事。但是我沒有別的選擇,我必須在所得稅申報熱潮過后,對很多人說抱歉。其實,我們都不愿意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這一行還有一句笑話:沒有人愿意掄起斧頭。是的,誰也不愿意去解雇任何人。不過,做我們這行的都知道,自己遲早是會面對的,躲是躲不過去的。因此,大家似乎都已經變得沒有了感覺,心里只是希望能夠早一天趕走這種痛苦。大多數時候,人們都會以這樣的方式說話:‘你知道,現在旺季已經過去了,所以我們沒有再繼續雇用你的必要。你放心,當旺季再一次來臨時,我們還會繼續雇用你,所以你只好暫時失業。’這對于別人來說真是太殘忍了,而且往往那些人不會再回來為你工作。因此,我從來不對人這么說。”

我對蘇菲的話非常感興趣,追問道:“那么你是怎么和那些會計師們說的呢?”

蘇菲有些得意地說:“我從不做這種傷害人自尊的傻事,當我不得不去解雇某些人時,總是委婉地說:‘某某先生,您的工作做得非常好,我也非常地滿意。我記得有一次您去紐約,那里的工作簡直太令人厭煩了,可是您卻把它處理得井井有條。我真難想象,您居然一點差錯都沒出。我希望您知道,您是我們公司的驕傲,我們對您的能力沒有一絲的懷疑,我希望您能夠永遠地支持我們,當然我們也會永遠地支持您。’”

“然后呢?”我不解地問。

蘇菲笑了笑說:“然后就給他結了賬,讓他離開了。事實上,作為一名會計師,每個人都非常清楚,到這個時候自己肯定會面臨失業。他們在面對本來就會發生的事情的時候,更希望獲得的是一份尊嚴。我,給了那些會計師們尊嚴,而他們也非常樂意再一次回到我們這里幫我繼續工作。”

保留他人的面子,它往往會使你得到意外的收獲,也會讓你的人際關系變得融洽、自然、和諧。

有時吃虧就是占便宜

“吃虧就是占便宜,做人就應該能吃虧,能吃虧自然就少是非。”有很大一部分人,總是因為不肯吃看得見的小虧,反而在以后吃了大虧,正所謂“撿起了芝麻,丟掉了西瓜”。而聰明的女人則懂得吃小虧占大便宜的取舍之道。我們吃點小虧,是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和回報。

好多人都以為自己幫助同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擦擦桌子、倒杯水,解決一下工作上的小問題就是“吃虧”了,其實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就能讓你成為職場中的“紅人”。一個人見人愛的你,在職場行走起來自然也就暢快得多。所以說,“吃虧”是一種長遠的投資。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很多人就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不肯吃一點點虧,為了多占便宜,而演出了一幕幕你爭我奪的人間鬧劇。豈不知“吃虧”與“占便宜”、“禍”與“福”一樣,是相互依存又可以相互轉化的。

所以,身在職場中的你,趕快調整一下自己的思路吧!當今職場競爭如此激烈,如果你以為進入某個大公司就可以坐享其成了,等著每個月拿著薪水,悠閑得像在學校里生活一樣,從不肯“吃點虧”而去多做一點工作,那么你就錯了。

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就會多一次學習和鍛煉的機會,也會多一種技能,多熟悉一種業務,上司對這種員工一定會青睞有加,只要你經常地去做一些分外之事,就會使你盡快地從人群中脫穎而出。辦公室中就需要你去學會“吃虧”,懂得“吃虧”,要明白吃小虧實際上就是一種投資,是為了長遠發展的一種考慮。只有放開度量,從長遠的角度思考問題,才能發現拿銀子換鉆石的妙處所在。

有誰聽過貪小便宜的人可以發家致富呢?而且,要想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有所發展,更不能落下愛貪小便宜的名聲,只有以“吃虧時就糊涂一下”的做人原則來為人處世,凡事多謙讓別人一些,自己吃點小虧,才能萬事大吉。

楊士奇是明朝歷任五代的大臣。他為人謙恭禮讓,以正理待人,從不存偏見,受到歷代君臣的稱贊。自明惠帝以后多年,楊士奇曾擔任少傅、大學士,他在政治、經濟上的待遇都已是很可觀了。明仁宗即位之后,讓他兼任禮部尚書,不久又兼兵部尚書。面對如此浩蕩皇恩,楊士奇心中很是不安。向仁宗皇帝要求辭謝,他說:“我現任少傅、大學士等職務,再任尚書一職,確實有些名不副實,更怕群臣背后指責。”仁宗皇帝勸解說:“黃淮、金幼孜等人都是身兼三職,并未受人指責。別人是不會指責你的,你就不要推辭了!”楊士奇見君命難違,不能再推,就誠心實意地請求辭掉兵部尚書的俸祿。他認為,兵部尚書的職務可以擔任,工作也可以做,但豐厚俸祿不能再接受。

仁宗皇帝說:“你在朝廷任職二十余年,我因此特地要獎賞你,才給予你這種經濟待遇的,你就不必推辭了。”“尚書每日的俸祿可供養60名壯士,我現在獲得兩份俸祿都已覺得過分了,怎么能再加呢?”楊士奇再三解釋說。這時,身旁的另一名大臣順勢插話勸解說:“你應該辭掉大學士那份最低的俸祿嘛。”楊士奇說:“我有心辭掉俸祿,就應該挑最豐厚的來辭,何必圖虛名呢?”仁宗皇帝見他態度這樣堅決,又確出于真心,終于答應了他的請求。楊士奇能夠讓出自己的俸祿,是難能可貴的,也正因為他主動讓利,才使皇帝覺得他忠誠可靠,一心為國,不謀私利,是靠得住的大臣。這也是他能夠在鉤心斗角的朝廷之中安然度過五代的根本原因,哪一個做皇帝的不想用一個可靠的臣子呢?

生活中也是一樣,誰不想找幾個可靠的人做合作伙伴或是下屬呢?“善有善報”,不怕吃虧的人一般都平安無事,而且終究不會吃大虧;相反,總愛貪便宜的人最終貪不到真正的便宜,而且還會留下罵名,甚至因貪小便宜而毀掉自己,正所謂“惡有惡報”。要做到不計較吃虧,甚至主動吃虧,就需要忍讓,需要裝糊涂。既然認識到吃虧是福,就不要斤斤計較,眼里容不得沙子。

1933年,正當經濟危機在美國蔓延的時候,哈里遜紡織公司因一場大火化為灰燼,3000名員工悲觀地回了家,等待董事長宣布公司破產和員工失業的消息。在漫長而無望的等待中,他們等來了董事會的一封信:“本公司決定繼續支付員工一個月的薪水。”

在全美經濟一片蕭條的當時,能有這樣的消息傳來,員工們感到欣喜和意外,他們紛紛打電話或寫信給董事長亞倫·傅斯表示感謝。

一個月后,正當員工們為下一個月生計發愁時,他們接到了董事會的第二封來信,董事長宣布將再支付所有員工一個月的薪水。3000名員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驚喜,而是熱淚盈眶。在失業席卷全國,人人都為生計發愁之時,能有如此的待遇,誰不會感激萬分呢?

第二天,他們紛紛涌到公司,自動自發地清理工廠,擦拭機器,還有些人主動到南方各州去聯絡被中斷的貨源。三個月后,哈里遜公司重新運營了。

當時有報紙這樣描述這個奇跡:“員工們使出了全身的解數,日夜不懈地賣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工作25個小時,而過去曾勸董事長傅斯領取保險公司賠款一走了之,以及批評他感情用事,缺乏商業精神的人,也都甘愿服輸。”

時至今日,哈里遜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紡織集團,分公司遍布全球五大洲60多個國家。

由此可見,沒有傅斯這種敢于“吃虧”的精神,怎會使他的事業起死回生,而又蒸蒸日上呢?如果你能夠心平氣和地對待吃虧,表現自己的度量,往往能夠獲得他人的青睞,獲得經商所需要的人脈資源,從而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世界上沒有白吃的虧,有付出必然有回報,生活中有太多這種事情,如果斤斤計較,往往得不到他人的支持。只有放開度量,從長遠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發現,吃虧實際上就是一種投入,吃虧就是福呀!

放低自己的姿態,巧妙示弱

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人不應該示強,而應該示弱,這才是最高的做人境界。或許,你可以很強,但是你也要懂得在適當的時候隱藏自己的光芒,向眾人“示弱”。因為弱與強,在某種時候,收到的效果截然相反:示弱,讓人處于強勢的地位;而逞強,則反而處于弱勢的地位。

示弱并不代表真正就是“弱”。生活中示弱,可以是個別接觸時推心置腹的長談,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廣眾之中有意以己之短,托人之長。如果你碰到的是個有實力的強者,他的實力明顯高于你,那么你不必為了面子或意氣而與他爭強。因為一旦硬碰硬,雖然有可能戰勝對方,但毀了自己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不妨示弱,以化解對方的戒心。

性烈之馬一般生命較短,因為難以馴服,故不免被殺食肉;而那些“示弱”的馬,因為較易馴服,往往能夠賽場奪冠而被精心飼養,自然得以延命。強者示弱,無論對于自己還是對于弱者,都能有所收獲。強者以弱者的姿態行事,人自然會謙虛謹慎,別人也樂意接受。如此,則強者更強;而弱者,則能從中獲得慰藉、平衡,從而在心平氣和中自覺向強者學習。

一個真正甘心示弱的人,必是一個豁達大度、寬宏大量的人及一個充滿人情、充盈智慧的人,并是一個處世淺淺而悟世深深的人。

示弱不是博取憐憫、可憐,如果是可憐寧可不要。示弱是因為人類好強而派生的一種戰略武器,真正善用示弱,而且是巧妙地示弱,是聰明女人用在與人交往中的處世技巧。

女人示弱并沒有什么損失,反而你的示弱會給予男人更多的自信和安全感。女人要學會適時地示弱,才是最聰明的。善于低頭的女人是厲害的女人,越是強悍的女人,示弱的威力越大。每個人的天性中有種保護欲,尤其是男人更同情弱者,憐香惜玉。越是事業成功的女人,越要懂得示弱,少一些咄咄逼人,少一些斤斤計較,會讓別人更輕松,也更愜意。

元君和倩倩是一個公司的兩個白領,雖然兩人年齡相當,但是她們在公司的受歡迎程度卻是大大不同。平時倩倩非常注重自己的職場形象,在公眾場合絕對不哭,即便是工作上受到上司批評,也是一副堅強的姿態,是典型的“戰士型”,這樣的女人通常是天生的鐵娘子。倩倩一直很滿意自己能夠像男人那樣去戰斗,上司敬重她,下屬害怕她。不過她也常常因為自己不服輸的個性,遇到事情不肯向別人低頭求助,時常弄得自己身心疲憊。

而元君則不一樣,雖然她的能力和倩倩不相上下,但她從不表現出自己很“強”的樣子,作什么決定總是和大家一起商量,有時為了鼓勵失敗的下屬,還會將自己以前的失敗經歷告訴他們,并且讓他們不要泄氣。元君有困難的時候,會委婉地向對方說,總會有很多人在她身邊幫助她。

古語道:“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志堅。”在處世的時候,女人偶爾示弱并不會被對方當成無能的表現,相反,示弱才是最堅強的表現。特別是在你希望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更應該試著去低頭,主動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弱點,這樣才能以此來拉近和大家的距離。但是同樣地,要切忌不要讓人覺得你太強勢,難以靠近。很多過來人都說,善于低頭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

無論哪一種形式的示弱,都應做到適度適時。過度示弱,給人的感覺是虛偽或真正的弱小,而真正的弱小是沒有價值的。示弱應適時,該示弱的時候就示弱,不該示弱的時候就不能示弱,應講究原則和把握火候。示弱最好以強大的實力做后盾,才更顯其豁達和從容。而且示弱也要選擇恰當的機會,當你自己得意之時適當示弱,可以保護其他人的自尊心;別人失意時示弱,顯得“彼此彼此”,讓人感到“人皆如此,我又何恨”,從而得到安慰;別人贏得成功、榮譽,得到物質利益,在表示祝賀的同時,勇于承認這方面實在“自愧不如”,可保護別人的好勝心和榮譽感。示弱就是低調的一種方式,但同時又是克敵制勝的法寶,越是強悍的人,示弱的威力就越大。表面能示弱,包含了一個人的人品、道德、心胸和修養。示強或者示弱,其實可以衡量出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為人處世的方法,理智還是糊涂,清醒還是自私,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小。同時,示弱是一種智慧的顯現,它不是妥協,而是一種理智的忍讓。也不是倒下,而是為了更好、更堅定地站立。

示弱有時候也是一種有益的處世之道,當你學會放低位置、降低姿態,讓弱者獲得充分的人格尊重,那么同樣地,別人也會用尊重的目光來看待你。

當女性在碰到一些麻煩時,懂得向別人示弱和善于示弱,就能夠更加有效地掌控和運用外部資源,能夠更加充分地調動周圍人的保護欲望,甘于為你奉獻。為人處世要知道適時示弱,才能成為最大的贏家,才能在人生路上一步步通向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池州市| 南开区| 阿瓦提县| 唐海县| 孟津县| 二连浩特市| 巴塘县| 景德镇市| 会宁县| 化德县| 道孚县| 屏东市| 积石山| 桐柏县| 神木县| 康乐县| 宝鸡市| 永丰县| 叶城县| 辽阳市| 永定县| 吴川市| 渝北区| 会理县| 始兴县| 阜平县| 固原市| 镇雄县| 类乌齐县| 潍坊市| 景泰县| 麻江县| 安泽县| 凤冈县| 溧水县| 阜南县| 普陀区| 广东省| 鞍山市| 九台市|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