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父母的性格決定孩子的未來——認清父母性格,找到孩子成功的鑰匙(5)

相信自己是最權(quán)威的育兒專家

蔡是一位年輕的80后媽媽,自打有了小女兒,但凡遇到什么事情,她都會向育兒書籍、前輩媽媽或是專業(yè)人士求助。和蔡的聊天中,我漸漸感覺到她屬于那種“忠誠型”媽媽,時常會懷疑自己,比起自己的判斷,她更相信權(quán)威人士或是有經(jīng)驗人士的判斷。

其實,沒有一本書能夠囊括孩子身心發(fā)展的所有內(nèi)容;沒有一個過來人能夠解決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中遇到的所有問題;沒有一個專家能夠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所有問題。育兒教子是家長自己的實踐,看書也好,問過來人也好,找專家也罷,這些僅僅是參考,不可盡信之。而真正的答案卻在家長自己身上,父母才是最權(quán)威的育兒專家。

對待孩子,不說“可是”

冰冰是個謹慎細心的“忠誠型”媽媽,在最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她的心態(tài)總是表現(xiàn)得很積極,但是隨著事情的進展,她總喜歡關(guān)心事情否定的一面,并進行懷疑性思考。在與孩子的交談中,冰冰經(jīng)常會講“是這樣啊,可是……”這樣的話。當女兒對她說:“媽媽,周末帶我去游樂場吧!”開始的時候,冰冰還會應(yīng)和女兒。但是,沒一會功夫,冰冰就會話鋒一轉(zhuǎn),道:“可是,這個周末你得去學琴啊。”聽到這里,女兒剛剛還興高采烈的臉上頓時就會變得黯淡無光。

在很多家長和孩子的對話中,我們經(jīng)常會見到這樣的情形,然而,只是簡單的“可是”兩個字就會讓孩子的臉色由晴轉(zhuǎn)陰。這些原本想傳達善意的溝通,會因父母所用的“可是”一詞而導致前功盡棄。所以,我想告訴這些父母的是,在與孩子溝通時,要盡量避免“可是”這個詞出現(xiàn)在關(guān)鍵時刻的對話當中。

不要將恐懼與不安感完整地傳輸給孩子

悅是那種典型的“忠誠型”媽媽,希望自己能夠保護孩子,讓他在這個危險的世界上安全地生活。但是,很多時候,悅的焦慮總會不知不覺地影響孩子,也讓她陷入一種兩難的局面。比如,悅一方面要警告并保護孩子遠離危險,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給孩子灌輸毫無必要的憂慮。悅總是希望孩子和陌生人能保持距離,但是另一方面又不想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充滿了敵意和傷害。再比如,悅總是希望孩子不要走出大人的視線范圍,但是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他們成為離不開父母的嬌寶寶。可以說,讓孩子建立自信,又要保護他們不受傷,這的確是個大難題。然而遺憾的是,悅越是顧慮重重,孩子越是恐懼多多。于是,現(xiàn)在的悅總會時不時地說出這樣一些口頭禪:“我害怕……”“糟糕的是……”“我擔心……”

悅的顧慮可能也是很多父母的顧慮,而孩子越是經(jīng)常聽到這種消極悲觀的話語,他們越會養(yǎng)成一種憂慮重重的思維習慣。要知道,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會因為你的擔心和憂慮而對事情產(chǎn)生恐懼感,久而久之,這樣做也會成為孩子自我成長的障礙。所以,我想告訴父母的是,不把對失敗的恐懼與不安全感完完整整地傳輸給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得到真正的自由與安全感。

也許,有些父母會自嘆“真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但是這種時候,我們又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越是沒信心,希望就越渺茫。”其實,如果父母真是為了孩子,希望孩子覺得能依靠父母來保護他們,就一定要讓自己堅強一些,而前提條件之一就是我們得有勇氣承認脆弱。不可否認,有的時候,我們就像《綠野仙蹤》里膽小的獅子一樣,需要有人陪伴。在和孩子相處的日子里,我也會遇到恐懼、需要有人陪。然而,就在我最害怕、最需要鼓勵和支持的時候,我是那么喜歡并陶醉于和孩子的擁抱,尤其是當孩子的小手輕拍我的背部時,那種感覺簡直妙不可言。讓孩子了解父母也是平凡的人,也有害怕的時候,你也就找到了走出困境的突破口。

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的反應(yīng)

看到吵架回來的孩子,小雅不問青紅皂白,當即對兒子說:“如果你不道歉,那個小朋友就不會再和你做朋友了,他還可能會告訴其他小朋友,不讓他們和你玩兒了。”聽了媽媽的話,孩子的情緒立刻變得激動起來,而且認為也許真的會出現(xiàn)那樣的情況,整個晚上都坐立不安。第二天,孩子放學回家后,當小雅得知他沒有按她說的去做,又氣急敗壞地說:“你害怕當你主動和朋友講話,他會侮辱你,所以猶豫,是嗎?所以到現(xiàn)在也不敢向他道歉,是嗎?”

很多時候,我們的“忠誠型”父母往往傾向于從消極的一面進行談話,希望能將自己的感情完整地轉(zhuǎn)移給孩子,希望得到孩子的回應(yīng)。可是,又有誰知道,此時的孩子也許還在生氣,也許早就忘了這件事情。也有些時候,我們的父母擔心孩子受到傷害,便將話題婉轉(zhuǎn)地轉(zhuǎn)移開,或是只講事情好的一面,不過這樣又會使孩子很難了解到事情的真實面。其實,當我們直截了當?shù)卣f出事實,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做出的反應(yīng),并問問他們父母應(yīng)如何給予幫助時,或許這種時候,孩子才會如實地講出自己的需求,進而也能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07“活躍型”父母:“我希望我的孩子充分享受到快樂、多彩的生活。”

我家的性格色彩:孩子就是我的朋友

自打有了寶貝兒子,我這個當媽媽的打心眼里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充分享受到快樂、多彩的生活。在我看來,人生就應(yīng)該學會享受,體驗快樂,為孩子安排快樂又富有新鮮趣味的活動對我而言又是那么的令人快樂,而且我也真誠地希望孩子能把我當做朋友,而不是一天到晚絮絮叨叨的媽媽。

因此,每到周末或是節(jié)假日,我都會抽出時間帶孩子到各個地方去游玩,做孩子感到開心的事情。不僅如此,做一個會用時尚流行語、能陪孩子玩通宵游戲的酷媽媽,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向往。像最近一次的寒假,我就為孩子制訂了野營、周邊游等很多計劃。有時候,即便經(jīng)濟上有困難,即便我為這樣或那樣的事情而忙得不可開交,但是,只要想到孩子開心、滿足的樣子,只要想到我的付出能得到孩子的尊敬,我就覺得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但是,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我也會有覺得不方便的事情,因為我總要因此而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情。比方說,如果我事先規(guī)定孩子只能看一個小時電視的話,那么我就不得不放棄自己喜歡的節(jié)目。

盡管總體上說我對孩子還是比較寬容的,不過,守規(guī)矩對我來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記得一個周末的上午,我和兒子事先約好一起去游樂場,但是因為幾個合作伙伴臨時來京出差,所以,我只好招待合作伙伴去了。當兒子知道這件事情后,他的小臉一下子由晴轉(zhuǎn)陰,而我只是支支吾吾地說:“是這周日嗎?我以為是下周日呢。”為此,我的兒子經(jīng)常會抱怨地說,“我一點也不理解我的媽媽,因為她自己定的規(guī)定,自己從來都不遵守,還總是用那些一聽就穿幫的謊言來辯解。”還有好多次,因為我屢次違反了晚上10點后不許看電視的規(guī)定,顯然讓孩子無法忍受。面對兒子的抗議,我又狡辯:“媽媽是大人,你還小嘛。”實際上,孩子對我的這樣的態(tài)度一點也不買賬,而我也頗為無奈。

小嘉教子微語錄V

很顯然,這是一個和孩子合得來又喜歡嘗試接觸新事物的“活躍型”家長。但是,這樣的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在說出自己的計劃之前,總會忘記傾聽孩子的計劃;在自己想做其他事情之前,也總會忘記考慮孩子的感受。其實,家長一廂情愿的努力未必是對孩子最好的給予。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幸福,那么就請先將焦點對準孩子吧。要知道,做一個值得孩子信任并值得孩子關(guān)注的父母,才是最有價值的付出。

你所不知的“活躍型”父母

在家庭交往中,相對于那些更喜歡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照料孩子生活上的父母,有這樣一種父母,他們更喜歡與孩子一起享受快樂、享受生活,這樣的父母往往屬于“活躍型”父母。那么,這些無時無刻都不充滿能量的“活躍型”父母又具備怎樣一些特質(zhì)呢?

天生的樂天派

通常,“活躍型”父母會以享受的姿態(tài)充滿熱情地對待新鮮而有趣的事物,為此,他們會掌握更多新信息、學習更多新知識,會挑戰(zhàn)從未嘗試過的新事物。因此,在周圍人眼里,“活躍型”父母總會為創(chuàng)造與昨天不同的今天而努力著,并從孩子的不同需求和新的變化中感受到快樂。

然而,由于“活躍型”父母沒有勇氣直面痛苦,所以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一旦遇到很難解決的困難,而他們又找不到安慰孩子的話語或是方法時,往往會努力尋找事情積極的一面,或是要求孩子理智對待問題,進而克制自己的壞情緒。比如說,當孩子因飼養(yǎng)的小雞不小心死掉而痛苦不已時,“活躍型”父母就很難接受孩子那副悲傷無助的可憐樣兒。于是,為了讓孩子不再傷心并能感受到事情積極的一面,他們往往會努力將話題轉(zhuǎn)移,跟孩子談?wù)撘幌聞游锏膲勖⒑⒆涌赡軙矚g的其他動物,或是一些有關(guān)小動物的奇妙故事等話題。

將自己看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家長

在“活躍型”父母總是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家長。因此,他們非常享受與孩子在一起相處的時光。只要是買了新的游戲光盤或是看到了好玩的東西,他們總會第一時間與家人和孩子一起分享。但是另一方面,“活躍型”父母的內(nèi)心又是極其矛盾的,因為他們常常會因不夠自由、不能隨心所欲而感到不滿。不過,雖說“活躍型”父母為此會有一點點的壓力,但是,他們終究還是非常認可為人父母這一角色的神圣性,因此,凡事總會優(yōu)先考慮自己的孩子。

向往家庭內(nèi)的平等

“活躍型”父母的觀念里,父母與孩子不是簡簡單單地大人和小孩的區(qū)別,而是有各自不同性格特征的平等的人。因此,這種父母在教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期望他們能在生活中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用充滿創(chuàng)意的目光看世界,并能從中享受到無窮無盡的快樂。

難以同時思考一件事情

“活躍型”父母有一個性格特征就是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對所有事情都保留選擇的可能性。簡單地說,這種父母很難做到同時只思考一件事情,就算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也會想著與朋友的約會、理財信息、對生活的規(guī)劃、對自我能力提升等各種事情。

說給“活躍型”父母聽

善于交際的“活躍型”父母總是能夠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在父母的教養(yǎng)下,孩子自然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但是,有時候,“活躍型”父母的有些性格也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并沒有完全地理解他們。

傾聽孩子的聲音,關(guān)注孩子的想法

一次晚飯后,我在看電視劇時,有這樣一個故事讓我感觸頗多。菡和她的家人一起商討自己準備做膽囊息肉切除手術(shù)的事情,一旁玩耍的5歲兒子聽后,湊到媽媽身邊,憂慮地問:“媽媽,你要做手術(shù)嗎?疼不疼?是不是要流很多血?”菡順手撥開兒子,只顧繼續(xù)跟大人說話。男孩又湊到爸爸跟前問:“爸爸,媽媽會不會死,我會不會沒有媽媽了。”爸爸一樣沒有注意傾聽兒子的聲音。不知過了多久,大人們這才發(fā)現(xiàn)男孩正躺在沙發(fā)上暗自垂淚。這時,大人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起來,爸爸也一把將兒子擁入懷里,以示歉意。男孩卻委屈地放聲痛哭,而大人的笑也因孩子的這一哭戛然而止。

看到這一幕,我的心頭不覺一震。很多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常常會忽視孩子的聲音。然而,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無法獲得安全感,并認為自己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不妨試想一下,與一個根本不想傾聽自己講話的人溝通,怎么能保持更加親密的關(guān)系?怎么能增進感情上的交流呢?事實上,傾聽孩子的聲音,關(guān)注孩子的想法,并努力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此,才能給予孩子最需要的關(guān)懷。

對于“活躍型”父母而言,由于他們自身很難處理好痛苦或悲傷等消極情緒,所以,一旦有消極情緒產(chǎn)生,這種父母往往會故意想一些有趣的事情或做一些有刺激性的行動,從而盡可能地逃脫掉這種情緒,當然,也很難與孩子在感受上產(chǎn)生共鳴。

我想告訴這些父母的是,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和處理感情的方式與我們成人是不一樣的。為了能夠成為理解孩子消極情緒的父母,我們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在這一瞬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感情。更重要的一點是,當你感受到那種消極感情時,一定要將你的感情表達出來。

忘記自我,將所有精力傾注在孩子身上

通常,蘇每天都要在5點左右去幼兒園接孩子,可是,有好幾次,在4點半左右的時候,恰好有客戶打電話過來要跟蘇談事情。這時,蘇往往會認為“晚一會兒也沒關(guān)系的”,于是,她便很爽快地答應(yīng)了對方的請求。但是,這樣的事情多了,總會給別人留下性格散漫、做事不夠慎重的印象。

對很多常人來說,堅持做一件事情,與別人保持一樣的步調(diào),始終集中注意力,似乎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對蘇而言,卻并非一件易事。蘇是我所見過的思維極為跳躍、精力極為充沛的那種“活躍型”父母,對時間概念的理解也總是與別人不同。在她看來,自己完全能夠輕輕松松地同時專注于多件事情。然而,就如經(jīng)常遭遇的結(jié)果一樣,蘇免不了會給他人留下性格散漫、做事不慎重的印象。其實,對于“活躍型”父母而言,學會忘記自我,將所有的精力都傾注于孩子身上,才是為人父母最應(yīng)有的付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村| 阳山县| 军事| 察雅县| 海林市| 平安县| 孝义市| 灵石县| 镇宁| 安国市| 涡阳县| 启东市| 正阳县| 元谋县| 碌曲县| 琼结县| 那曲县| 山东| 临清市| 周口市| 安图县| 龙井市| 台安县| 高密市| 莎车县| 德令哈市| 怀化市| 砀山县| 容城县| 木兰县| 连州市| 民丰县| 蒙阴县| 丹棱县| 锡林郭勒盟| 麦盖提县| 汤原县| 济宁市| 保康县| 洱源县| 沙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