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趕走憂慮,解放自己的心靈(1)
- 找回快樂的自己
- 卡耐基
- 4782字
- 2015-12-29 11:31:12
勇于面對生活的種種磨難和悲劇,運用意志力,做出勇敢的樣子,必能以勇氣取代恐懼,并最終走出悲傷的陰影。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都能忍受災難與悲劇,并且戰勝它們。我們常以為自己做不到,其實我們內心擁有的強大力量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只要懂得善加利用,就能幫助我們戰勝一切憂慮和悲傷。因為,我們比自己想象的強壯得多。
第一節 讓自己保持忙碌
卡耐基智慧金言
讓自己不停地忙著。憂慮的人一定要讓自己沉浸在工作里,否則只有在絕望中掙扎。
我們不忙的時候,頭腦里常常會成為真空。這時,憂慮、恐懼、憎恨、忌妒和羨慕等情緒就會填充進來,進而把我們思想中平靜的、快樂的成分都趕出去。
讓自己忙碌起來,你的血液就會開始循環,你的思想就會開始變得敏銳。讓自己一直忙著,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一種藥,也是最好的一種。
我的成人教育班上有個叫馬利安·道格拉斯的學生告訴我,他家里曾遭受過兩次不幸。第一次,他失去了5歲的女兒,一個他非常鐘愛的孩子。他和妻子都以為他們沒有辦法忍受這個打擊。更不幸的是,“十月后,我們又有了另外一個女兒——而她僅僅活了五天。”
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使人幾乎無法承受,這位父親告訴我們:“我睡不著,吃不下,無法休息或放松,精神受到致命的打擊,信心喪失殆盡。吃安眠藥和旅行都沒有用。我的身體好像被夾在一把大鉗子里,而這把鉗子愈夾愈緊。”
“不過,感謝上帝,我還有一個4歲的兒子,他教給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天下午,我呆坐在那里為自己難過時,他問我‘爸,你能不能給我造一條船’。我實在沒興趣,可這個小家伙很纏人,我只得依著他。
“造那條玩具船大約花費了我三個小時,等做好時我才發現,這三個小時是我許多天來第一次感到放松的時刻。
“這一發現使我大夢方醒,使我幾個月來第一次有精神去思考。我明白了,如果你忙著做費腦筋的工作,你就很難再去憂慮了。對我來說,造船就把我的憂慮整個沖垮了,所以我決定使自己不斷地忙碌。
“第二天晚上,我巡視了每個房間,把所有該做的事情列成一張單子。有好些小東西需要修理,比方說書架、樓梯、窗簾、門把、門鎖、漏水的龍頭等。兩個星期內,我列出了242件需要做的事情。
“從此,我使我的生活中充滿了啟發性的活動,每星期兩個晚上我到紐約市參加成人教育班,并參加了一些小鎮上的活動。現在任校董事會主席。還協助紅十字會和其他機構的募捐,我現在忙得簡直沒有時間去憂慮。”
沒有時間憂慮,這正是丘吉爾在戰事緊張到每天要工作18個小時時說的。當別人問他是不是為那么重的責任而憂慮時,他說:“我太慢了,我沒有時間憂慮。”
偉大的科學家巴斯特曾說:“在圖書館和實驗室能找到平靜。”因為在那里,人們都埋頭工作,不會為自己擔憂。做研究工作的人很少有精神崩潰的,因為他們沒有時間來享受奢侈的憂慮。
著名詩人亨利·朗費羅的妻子不幸因燒傷而去世后,他幾乎發瘋。幸好他有三個幼小的孩子需要他照料。父兼母職,他帶他們散步,給他們講故事,和他們一起嬉戲,并把他們父子間的感情永存在《孩子們的時間》一詩里。他還翻譯了但丁神曲。忙碌使他重新得到了思想的平靜。就像班尼生在最好的朋友亞瑟·哈蘭死的時候,曾經說過:“我一定要讓自己沉浸在工作里,否則我就會因絕望而煩惱。”
我們不忙的時候,頭腦里常常會成為真空。這時,憂慮、恐懼、憎恨、忌妒和羨慕等情緒就會填充進來,進而把我們思想中平靜的、快樂的成分都趕出去。
對大多數人來說,在做日常工作、忙得團團轉的時候,“沉浸在工作中”大概不會有多大問題。可是,下班之后——就在我們能自由自在地享受悠閑和快樂的時候——憂慮的惡魔就會開始向我們進攻。這時候,我們常常開始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成就,我們的工作有沒有上軌,上司今天說的那句話是否有“特殊的含義”,或者,我們的頭發是否開始禿了……
詹姆斯、馬竭爾是哥倫比亞師范學院教育學的教授,他在這方面說得很好:“憂慮最能傷害你的時候,不是在你有所行動的時候,而是在一天的工作結束以后。這時你的想象力開始混亂,使你把每一個小錯誤都加以夸大。你的思想就像一輛沒有裝貨的車子橫沖直撞,撞毀一切,直至把自己也撞成碎片。消除憂慮的最好辦法,就是讓自己忙著干任何有意義的事情。”
我認識紐約的一個企業家,他用忙碌來趕走那些“胡思亂想”,使自己沒有時間去煩惱和憂慮。他叫屈伯爾·郎曼,也是我成人教育班的學生。他征服憂慮的經歷非常有意思,也非常特殊。所以,下課之后,我請他和我一起去吃夜宵,我們在一家餐廳中坐到深夜,談著他的那些經歷。下面就是他告訴我的一個故事:
“18年前,我因憂慮過度而患失眠癥。當時我精神非常緊張,脾氣暴躁,而且很不穩定,我覺得我快要精神分裂了。
“我如此憂慮是有原因的。我當時是紐約皇冠水果制品公司的財務經理。我們投資了50萬美元,把草莓包裝在一加侖裝的罐子里。20年來,我們一直把這種一加侖裝的草莓賣給制造冰激凌的廠商。后來有段時間,我們的銷售量大跌。那些大的冰激凌制造商,像國家奶制品公司之類的,產量急劇增加。為了節省開支和時間、降低成本,他們都買36加侖一桶的桶裝草莓。
“我們不僅無法銷售50萬美元的草莓,而且根據合同規定,在今后的一年之內,我們還必須繼續購買價值100萬美元的草莓。我們已經向銀行借了35萬美元,現在,既無法還清借債,也無法籌集到需要的款項,所以,我非常憂慮。
“我趕到我們在加利福尼亞州華生維里的工廠里,想要讓我們的總經理知道情況有所改變,我們可能面臨毀滅的命運。但他不肯相信,卻把這些問題的全部責任都歸罪于紐約的公司——那些可憐的業務人員身上。
“經過幾天的請求之后,我終于說服他不再按舊的方式包裝草莓,而把新的制品放到舊金山的新鮮草莓市場上賣。這樣做才能大致解決我們大部分問題。按說我不該再憂慮了,可是,我仍然無法做到這一點。憂慮是一種習慣,而我已染上了這種習慣。
“回到紐約之后,我又開始為每一件事擔憂。對在意大利購買的櫻桃、在夏威夷購買的鳳梨等,我都非常緊張不安,睡不著覺。就像我剛剛說過的那樣,我簡直就快要精神崩潰了。
“在絕望中,我換了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從而治好了我的失眠癥,也使我不再憂慮。我盡量使自己忙碌,忙到我必須付出所有的精力和時間。以致沒有時間去憂慮。過去,我每天工作7個小時,現在我開始每天工作15到16個小時。我每天清晨8點鐘就到辦公室。一直待到半夜。我承擔新的任務,負起新的責任。等我半夜回到家的時候,總是筋疲力盡地倒在床上,很快便進入夢鄉。
“這樣過了差不多有三個月,我終于改掉憂慮的習慣,又重新回到每天工作7班到8個小時的正常情形。這件事情發生在18年前,從那以后,我就沒有再失眠和憂慮過。”
蕭伯納說得很好,他說:“讓人愁苦的秘訣就是,有空閑時間來想想自己到底快活不快活。”所以不必去想它。讓自己忙碌起來,你的血液就會開始循環,你的思想就會開始變得敏銳。讓自己一直忙著,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一種藥,也是最好的一種。
第二節 用概率法排除憂慮
卡耐基智慧金言
我們所擔心的事,有99%都不會發生,而對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憑空操心是很悲哀的。
當我們怕被閃電打死、怕坐火車翻車時,想一想發生的平均率,會把我們笑死。
我小的時候,心中充滿了憂慮。我擔心會被活埋,我怕被閃電擊死,還怕死后會進地獄。我怕一個叫詹姆懷特的大男孩會割下我的耳朵——像他威脅過我的那樣,我怕女孩子在我脫帽向他們鞠躬時會取笑我,我怕將來沒有一個女孩子肯嫁給我……我常常花幾個小時在想這些驚天動地的大問題。
日子一年年過去了,我發現我所擔心的事情中,有99%根本就不會發生。現在我知道,無論哪一年,我被閃電擊中的機會,都只有35萬分之1。而活埋,即使是在發明木乃伊以前的日子里——一千萬個人里可能只有一個人被活埋。
每8個人里就有一個人可能死于癌癥。如果我一定要發愁的話,也應該為得癌癥發愁,而不該去發愁被閃電擊死或遭到活埋。
事實上,我們很多成年人的憂慮也同樣的荒謬。如果我們根據概率評估一下我們的憂慮究竟值得不值得,我們9/10的憂慮就會自然消除了。
全世界最有名的保險公司倫敦羅艾德保險公司就靠人們的這種對發生率極低又足以令人擔心的心理取得成功的。它是在和一般人打賭,不過被稱之為保險而已。實際上,這是以概率為根據的一種賭博。這家大保險公司已經有200年的良好歷史了,除非人的本性會有所改變,它至少還可以繼續維持5000年。而它只是將你保鞋子的險、保船的險,利用概率來向你保證那些災禍發生的情況,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常見。如果我們查查概率,就常常會因我們所發現的事實而驚訝。比如,如果我知道在五年以內,我就得打一場蓋茨堡戰役那樣激烈的仗,我一定會嚇壞了。我一定會想盡辦法去增加我的人壽保險費用;我會寫下遺囑,把我所有的財產變賣一空,我會說:“我可能無法活著熬過這場戰爭。所以我最好痛痛快快地活著。”但事實上,根據平均率,50~55歲之間,每1000人中死去的人數,和蓋茨堡戰役里16萬士兵中每1000人中平均陣亡的人數相等。
一年夏天,我在加拿大落基山區弓湖的岸邊遇到了何伯特·沙林吉夫婦。沙林吉夫人是一個很平靜、很沉著的婦女,給我的印象是,她從來沒有憂慮過。一天晚上,我問她是不是曾因憂慮而煩惱過。“煩惱?”她說:“我的生活都差點被憂慮毀掉。在我學會征服憂慮之前,我在自作自受的苦海中生活了整整11年。那時我脾氣不好,很急躁,生活在非常緊張的情緒之下。買東西時我都會發愁——也許房子燒了,也許傭人跑了,也許孩子們被汽車撞死了……我常因發愁弄得冷汗直冒,沖出商店,跑回家去,看看一切是否都好,難怪我的第一次婚姻沒有好結果。
“我第二個丈夫是一個律師,也很文靜,有分析能力,從不為任何事情憂慮。每當我緊張或焦慮的時候,他就對我說‘不要慌,讓我好好地想一想……你真正擔心的到底是什么呢?我們分析一下概率,看這種事情是不是有發生的可能’。
“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們到落基山區露營。一天晚上,我們把帳篷扎在海拔7000英尺的地帶,突然遇到了暴風雨。帳篷在大風中抖著、搖晃著,發出尖厲的叫聲。我每分鐘都想帳篷要被吹垮了,要飛到天上去了。當時我真被嚇壞了,可我丈夫不停地說‘親愛的,我們有幾個印地安向導,他們對這兒了如指掌,他們說在山里扎營已有六七十年了,從沒發生過帳篷被吹跑的事。根據概率,今晚也不會吹跑帳篷。即使真吹跑了,我們也可以躲到別的帳篷里去,所以你不用緊張’。我放松了精神,結果那一夜睡得很安穩。而且什么事也沒發生……‘根據概率,這種事情不會發生’,這句話摧毀了我90%的憂慮,使我過去這20多年的生活過得十分美好而又平靜。”
喬治·庫克將軍曾說過:“幾乎所有的憂慮和哀傷,都是來自人們的想象而并非來自現實。”
當我回顧自己過去的幾十年時,我發現我的大部分憂慮也是這樣產生的。詹姆·格蘭特告訴我,他的經驗也是如此。每次當他從佛羅里達購買水果(如橘子)時,腦子里常有些怪念頭,像“萬一火車失事怎么辦”“萬一水果滾得滿地都是怎么辦”“萬一我的車過橋時那橋忽然塌了怎么辦”。雖然這些水果都保過險,但他仍然擔心火車萬一晚點,他的水果賣不出去,他甚至懷疑自己因為憂慮過度得了胃潰瘍,因此去找醫生檢查。大夫告訴他,沒有別的毛病,就是過于緊張了。“這時我才明白了真相。”他說,“我開始捫心自問‘詹姆,這么多年來你處理過多少車水果’。答案是‘大概25000多車吧’。我又問‘這么多年里有多少出過車禍’。答案是‘嗷——大概有五部’。我接著問‘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概率是1/5000!那你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然后我對自己說‘橋說不定會塌的’。又問自己‘過去你究竟有多少車是因橋塌而損失的’。答案是‘一部也沒有’。我對自己說:‘你為了一座從來也沒有塌過的橋,為了1/5000的火車失事,居然會愁得患上胄潰瘍,不是太傻了嗎’。從此,我發覺自己過去很傻。于是我再也沒有為‘胃潰瘍’煩惱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