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沒錢萬萬不能,有錢并非萬能(2)

彼得的工作室在成立之初缺乏資金,他便想到跟自己的父親巴菲特求助,沒想到卻被婉言拒絕。盡管巴菲特此時的資產已經無法估量了,但巴菲特卻告訴兒子,要想借貸,跟銀行取得聯系是唯一而且最好的途徑。

彼得最終選擇了銀行。這個跟他沒有任何關系的銀行,竟然在他最需要的時候,代替父親幫助他實現了愿望。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此后彼得對銀行一直有著濃厚的感情。他從此一直堅持做一名誠信的客戶,沒拖欠過銀行一分錢。巴菲特的行為在別人看來是很“不近人情”的,他在兒子需要支持的時候,不但不鼎力資助,反而讓兒子去求助銀行。當有一天記者在采訪巴菲特的時候,提到了這件事情,巴菲特給出的理由是:錢會讓我們單純的父子關系變得復雜。

即使這樣,令人意外的是,彼得并沒有因此憎恨父親,相反非常感謝父親巴菲特的這一做法。因為借貸,讓他懂得了更多,也學會了更多。尤其是媒體知道這件事情后,不再往彼得身上貼上他父親的標簽,也不會誤解彼得做任何事情都是依靠父親的庇護。

在一次音樂會結束后的記者招待會上,彼得說:“我學到的東西,遠遠比從父親那里接受無息的貸款多得多,我很慶幸自己有這樣一位慈愛的父親。”

中國有句古話:脊土種松柏,窮人子讀書。

有意識地讓孩子生活得艱苦一點,是有利于孩子自身成長的,這一點對巴菲特來說再清楚不過了。作為年輕人,即使父母沒有意識到這點,也應該自我存在這種意識,要知道這個社會處處都存在著危機,當自己在溫暖沒有風雨的地方生活得過于安逸,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不愿意動了,而一旦危機突然降臨,自己將無法有勇氣去面對,更別說如何去化險為夷了。

所以,無論是富人家的孩子,還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在自身的成長方面,一定不能將財富作為人生可以炫耀的東西,要正確的對待財富,過于癡迷與揮霍的話,總會落到無法自拔的境地,災難一旦來臨,首先在災難中遭受到痛苦的應該是自己,而不是那些窮人的孩子,更不是那些有錢但懂得正確看待財富的年輕人。

美國一家周刊曾經做過一個調查,邀請世界500強企業退休CEO們填寫一份問卷,其中前10名大企業的CE0對其中一個問題都做出了相同的回答。

這個問題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新來過,您認為什么是您絕對不能錯過的?這十位CEO都說了同一件事——如果人生可以重新來過,一定不會放過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

可以想象,這十位CEO在苦心尋找商機,肆意賺錢的時候,并沒有花多少時間去陪伴自己孩子成長,而是讓他們躺在金窩銀窩里,讓他們自顧自地享受自己創造的物質財富,待到后來他們才發現自己的孩子沒有成長好,沒有成器,一切都已經晚了。這些孩子不但不能繼承家業,更談不上發揚光大了,并且大多數成了紈绔子弟。這些CEO都為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子女問題而苦惱、悔恨。

作為年輕人,對于財富的認識如果不正確,對于父母賺錢的目的如果不夠了解,那么一定會讓自己越加失敗,除了揮霍金錢以外,揮霍得更多的,應該是自己的人生。

用巴菲特的話說:“把財富留給子女,一定是弊大于利?!?

雖然我把我幾乎所有的錢都捐給了梅琳達·蓋茨基金,但我是一個十分吝嗇的人,至少我覺得對我的孩子們是這樣。

不做金錢的奴隸

有一位哲人提出一個問題:有錢與沒錢,最大的區別是什么?有三個人回答,第一個人說,有錢可以生活得更好,沒錢生活不會很輕松;第二個人說,有錢去哪都行,沒錢寸步難行;第三個人說,有錢的話,可以買副大點的棺材,如果沒錢,棺材可能會小點,不過也能入土為安。

完全可以這么說,所有人現在都生活在一個極度迷戀“成功”的社會。

為什么這個“成功”會打上引號?誰經常會反問自己,成功是什么?又以什么來界定一個人他很成功呢?有錢——有數不清的錢?有車——有世界上最豪華的車?還是有房子——世界上最豪華的房子?不妨問一問自己了,這些真的能有嗎?哪怕確實有了這一切,你覺得,自己會有快樂嗎?因為只有你自己知道,這些東西都是怎么來的。

巴菲特已經很有錢了,他的錢比我們平時看到的紙張還要多,但他沒有豪車豪宅,可是他很快樂。用巴菲特自己的話說:我的快樂比我的錢要多上無數倍,即使在沒錢的時候我也一直這么快樂。

其實這話巴菲特早就說過。我們應該理解的是,巴菲特無論是有錢還是沒有錢的時候,都會把自己跟金錢區分開來,他始終覺得,人找錢是很難找的,而錢找人是很容易的。所以在巴菲特看來,要想賺更多的錢,最好的方法不是自己心甘情愿地,或者無意識地做金錢的奴隸,而是要金錢心情甘愿地做自己的奴隸。

如果一個人,過于在乎金錢了,他會在很多事情上顯得十分的讓人厭惡,無論是朋友還是戀人,都會離他而去;如果把錢看得很重,從而做任何事情都只是圍繞著錢轉,可想而知,他將做出怎樣愚蠢的事情來。

杰利是一位在美國長大的華裔大學生,他以“小氣”、“吝嗇”聞名于學生圈。

一次,由于周末下了課才四點多,所以大家都提議一起到中國城吃飯,由杰利開車載同學。下車的時候,杰利竟然毫不客氣向每一位搭便車的同學收取一塊錢美金的車錢。同學們都怨聲載道:“杰利,你太摳門了吧!這種錢你也好意思收?”

可是,杰利卻理直氣壯地說:“嘿!從學校到中國城,如果坐出租車要花20塊美金,每人平攤下來就要5塊美金,我才收你們1塊美金,這樣比起來,每個人還省了4塊美金,再說,難道我不用花錢加油?我的車沒有折舊耗損嗎?”

這件事以后,杰利在中國同學圈中有了“鐵公雞”的稱號。

杰利這種金錢至上的原則,不是一時就有的,而是在某一個環境中,經過長時間的生活,才會產生這種拜金主義思想。

原來杰利的父母在當地社區就是以“節省”出名,杰利的父母早已退休,但因為年輕的時候在美國買下六棟房子,而且這六棟房子已經完全付完貸款,所以除了一間自己住之外,其他的五間都分別租出去收取租金,每個月起碼也有3000美金的收入。但是,杰利的父母還是倡導“節儉是一種美德”,而且家里凡是有空間的地方,都堆滿了不用的二手家具或是電器。

“這些東西只要經過修復就可以再回收?!苯芾陌职终f。

為了掙取更多的家用,家里堆滿了二手東西,以至于幾乎連走路的空間都沒有了,更別說生活的舒適度了。更夸張的是,杰利的父母對于使用過后的保鮮膜,不管是經過微波爐微波加熱的,還是包過油膩的食物的,一律都是回收清洗再次使用。

“所以,我家現在用的保鮮膜還是第一卷?!苯芾湴恋卣f。只要是到餐廳或是速食店,杰利的父母就一定會順便帶一些免費的繃巾、番茄醬、胡椒粉回家。厲害的是,用過的紙巾只要不太臟,一律曬干然后重新回收使用。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也難怪杰利會斤斤計較。

杰利一直交不到女朋友,因為他實在太會精打細算了。年薪有十萬美金的杰利,每次追女朋友,都會設定“八次約會”來完成“全壘打”計劃,而每次約會的使用額度絕對不能超過50塊美金。每約完兩次會,就要牽手、親吻、遵照三壘、全壘打的標準進度,如果沒有達到這個進度,杰利就會認為兩人的約會完全不符合“投資報酬率”。

想想看,400塊美金就要一棒揮出全壘打,這么會算,又怎么交得到女朋友呢?

后來,好不容易,終于有一位不太會計較的美女蘿絲,愿意和杰利一起。蘿絲是美國人,是服裝設計師,收入也很不錯。

有一天,蘿絲開著心愛的跑車,載著杰利一起到曼哈頓的電影院看電影,兩人玩得非常開心,但是沒想到看完電影,回到車上卻發現一張罰單。蘿絲并沒有問杰利怎么辦,只見杰利低頭久久不語,最后才冒出一句話:“算我倒霉,一人一半吧?!碧}絲并沒有答腔,只是搖著頭就送杰利回家了。

這件事蘿絲并不是很放在心上,后來兩人還曾論及婚嫁,但因為杰利堅持要蘿絲簽署婚前財產分割協議書,最后兩人還是分手。最近幾年,杰利在人前還是保持“黃金單身漢”的身份,內心卻非常向往家庭生活,不過,很多女孩子在領教過杰利的價值觀之后,還是“敬”而遠之。

精打細算當然是好的,就怕過度。杰利的表現完全就是一個守財奴的形象。這與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一模一樣,真是可悲的后果。

在這方面巴菲特有著很深刻的認識,因此巴菲特常常自豪地告訴別人,上帝對他很寵愛,給了他一個很溫暖的家庭,給了他三個健康且快樂的孩子。而這一切都不是金錢能夠買到的,即使擁有全世界所有的金錢,也不可能。

在現實生活中,錢是很重要的東西,如果沒有這個東西,或許我們會餓著肚子,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去賺錢,但賺錢的同時,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想一個問題:賺錢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生活的目的。

從巨額的消費中,我不會得到什么快樂,享受本身并不是我對財富渴求的根本原因,我只是覺得這是一場游戲而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宣恩县| 徐水县| 金沙县| 博湖县| 石林| 绥芬河市| 霞浦县| 郸城县| 师宗县| 萨迦县| 昌江| 溆浦县| 杂多县| 金阳县| 措美县| 防城港市| 揭东县| 庆云县| 宣城市| 永和县| 油尖旺区| 措勤县| 桦南县| 合阳县| 诸暨市| 喜德县| 阳山县| 涡阳县| 扎囊县| 新疆| 泽普县| 个旧市| 介休市| 常熟市| 盐津县| 司法| 桐乡市| 泗水县| 安丘市| 崇阳县|